- 年份
- 2024(2072)
- 2023(3088)
- 2022(2648)
- 2021(2553)
- 2020(2225)
- 2019(5214)
- 2018(5061)
- 2017(9375)
- 2016(5317)
- 2015(6158)
- 2014(6290)
- 2013(5974)
- 2012(5700)
- 2011(5456)
- 2010(5671)
- 2009(5360)
- 2008(5525)
- 2007(4956)
- 2006(4538)
- 2005(4256)
- 学科
- 济(19424)
- 经济(19361)
- 管理(15336)
- 业(13632)
- 企(11311)
- 企业(11311)
- 方法(8117)
- 学(6591)
- 数学(6585)
- 数学方法(6411)
- 制(6251)
- 农(6066)
- 中国(5324)
- 财(5287)
- 业经(4275)
- 体(4189)
- 理论(4021)
- 融(3893)
- 金融(3892)
- 农业(3864)
- 银(3799)
- 银行(3785)
- 行(3678)
- 体制(3441)
- 贸(3302)
- 贸易(3301)
- 和(3299)
- 易(3202)
- 度(3054)
- 教育(3040)
- 机构
- 大学(86029)
- 学院(82760)
- 研究(30800)
- 济(30260)
- 经济(29534)
- 管理(28924)
- 理学(25044)
- 理学院(24589)
- 管理学(23873)
- 管理学院(23713)
- 中国(22528)
- 科学(20294)
- 京(18773)
- 所(16630)
- 财(15936)
- 农(15931)
- 研究所(15263)
- 中心(13437)
- 业大(13163)
- 范(13129)
- 江(13113)
- 师范(12985)
- 农业(12571)
- 财经(12390)
- 北京(11795)
- 经(11174)
- 院(10885)
- 师范大学(10721)
- 州(10253)
- 经济学(9561)
- 基金
- 项目(54659)
- 科学(42914)
- 基金(40507)
- 研究(37940)
- 家(36474)
- 国家(36185)
- 科学基金(30021)
- 社会(23953)
- 社会科(22449)
- 社会科学(22442)
- 基金项目(21225)
- 省(20200)
- 自然(20129)
- 自然科(19660)
- 自然科学(19648)
- 自然科学基金(19314)
- 教育(18157)
- 划(18140)
- 资助(16668)
- 编号(14839)
- 成果(13528)
- 重点(12809)
- 部(12498)
- 发(10925)
- 课题(10896)
- 创(10769)
- 制(10612)
- 科研(10576)
- 教育部(10487)
- 计划(10366)
共检索到125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喜玲 陈忠卫
可雇佣型心理契约是指员工对于组织在履行其提高员工可雇佣性方面责任和义务的一种主观评价,包括:基于知识补充的心理契约、基于能力提高的心理契约、基于职业成长的心理契约等3个相互独立的维度。本文自主开发设计了可雇佣型心理契约的测度量表,并通过对224份有效问卷分析,验证了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为今后拓宽并深化可雇佣性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奠定了基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忠卫 郝喜玲
将可雇佣性与心理契约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心理契约的内在结构差异性。使用209份有效问卷的实证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和性别员工的可雇佣型心理契约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不同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员工的可雇佣型心理契约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论说明了可雇佣型心理契约的特殊性,它有别于心理契约研究的传统结论。同时,该研究结论的实践意义在于,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的个体差异,对可雇佣型心理契约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相飞
数字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可持续创新迫在眉睫,新生代员工作为企业创新活动的主体,其高可雇佣性能够为企业创新注入活力,是雇佣双方所关注的焦点,加之传统雇佣模式逐渐被以可雇佣性为核心要素的新型员工-组织关系取代,个体可雇佣性面临着不断提升的挑战,这势必引起心理契约变化。探索中小企业新生代员工可雇佣型心理契约的影响因素,对拓展相关理论和指导管理实践都有裨益。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结合扎根于案例材料的内容分析,对新生代员工可雇佣型心理契约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将之概定为员工个体对企业可雇佣性责任的期望,归纳其影响因素包括"综合能力促进型""角色外技能、社交和机会能力促进型""知识、角色外技能和社交以及机会能力促进型""技能、社交和机会能力促进型"四种构型。最后,提出干预这种可雇佣型心理契约的管理启示及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樊耘 纪晓鹏 邵芳
以中国某国有银行支行222名员工为样本,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分步骤多元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雇佣契约对员工心理契约破坏反应的影响,即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间关系中雇佣契约(雇佣契约类型和持续承诺)具有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工作满意度负相关,与离职倾向正相关;雇佣契约类型调节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工作满意度间关系,即与长期雇员相比,短期雇员工作满意度水平的变化程度更大,雇佣契约类型对心理契约破坏与离职倾向间关系不具有调节作用;持续承诺弱化了心理契约破坏与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间的关系,即与持续承诺低的员工相比,持续承诺高的员工对心理契约破坏的反应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程延园 艾明晓 张丽雪
本文以某公司员工为样本,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雇佣模式下员工与组织心理契约关系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在实行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下,派遣员工心理契约的组织责任水平显著高于直接用工员工;工作性质调节雇佣模式与心理契约"组织责任"的关系,其中业务类岗位上,派遣员工的心理契约水平显著高于直接用工,而管理类岗位上,直接用工的心理契约水平显著高于派遣员工。
关键词:
雇佣模式 劳务派遣 心理契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航 李妍辰 马欣悦
运用自行研制的问卷对江苏省5所高职院校的284名教师进行调查,探讨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内在结构维度。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员工责任和组织责任均由发展、交易及关系三个维度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励职业院校教师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心理契约 结构维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庞君 李奕
心理契约的核心内容指雇佣双方对彼此责任的内隐期望,其最重要的维度是交易维度和关系维度。在"交易一关系"心理契约的维度中,更具差异性的是交易维度,而且作为实证研究交易维度更容易把握和量化,心里维度的破裂最后也是落脚到交易维度。交易维度的心理契约构建包括心理契约的形成、改变、破裂以及补救四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分析这四个循环过程及其动态特征,有利于交易维度的心理契约的缔结。
关键词:
交易维度 心理契约 动态过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国学
本研究基于可雇佣性视角,通过概括性模型法,在结构化访谈和德尔菲基础上确定大学生职业能力条目,在对毕业生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调查用人单位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包括5大维度、17个因子和55个条目的职业能力的结构,明确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的方向定位。
关键词:
可雇佣性 职业能力 大学毕业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俊华 汪霞
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以应对日趋严峻的就业环境,是中国等众多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国外关于可雇佣性研究的三个视角(国家劳动力市场的视角、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心理学的视角以及大学毕业生个体的视角),对"可雇佣性"这一概念的界定、构成维度和测量方法的研究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国内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对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的理解,并分析了国内未来关于可雇佣性这一主题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可雇佣性 高等教育 大学毕业生 测量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海成
心理契约发轫于组织行为学研究,但心理契约在企业与顾客的营销情境中同样存在。在文献回顾基础上,本文将心理契约应用到营销情境中,界定了特定的概念内涵,开发设计了相应的测度量表,并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对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心理契约 营销情境 测度量表 信度与效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发平
心理契约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关键因素。本文从雇佣心理契约转变的视角探寻了员工忠诚度下降的背景,认为心理契约不平衡是造成当今企业员工忠诚度缺失的主要原因。要培育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企业必须构建基于可雇佣性的心理契约与企业理念,采取措施提升员工的可雇佣性。
关键词:
忠诚度 可雇佣性 心理契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卢周来
雇佣契约并不是简单的"自我执行"契约,而是基于可置信威胁由第二方强制实施的一种"私人秩序"。这使得"资本雇佣劳动"型的雇佣契约内会发生雇主对雇员通过"解雇要挟"而独占全部准租金的行为。尽管法律上"退出的自由"从形式上保证了雇员通过退出可以不受契约内不公正对待,但由于"退出的自由取决于对生产性资源处置权的私人控制",而雇员往往又不占有资本这一最重要的生产性资源,所以,雇员并没有实质性的退出自由,此时,国家与法律的适时介入,对于保证雇佣契约的公正性也必不可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明辉 彭翠 方俐洛
本文对心理契约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从概念、特点、违背与破裂、测量以及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等几个方面评介了理念型心理契约的研究现状,并对理念型心理契约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理念型心理契约 组织公民行为 角色内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丹 洪琳 李文川
基于文献分析和对浙江省28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运用SPSS15.0和LISERL 8.70统计分析工具对他们心理契约结构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包含基本责任、情感责任和发展责任三个维度,并进一步对结论和研究意义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学红 杨静 伍如昕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念型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和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理念型心理契约对团队绩效的三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理念型心理契约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是通过组织公民行为这一中介变量表现出来的。面向个人的组织公民行为在理念型心理契约与目标达成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面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在理念型心理契约与成员满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面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在理念型心理契约与团队发展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理念型心理契约 团队绩效 组织公民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