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4)
2023(10553)
2022(8909)
2021(8382)
2020(6673)
2019(15100)
2018(14648)
2017(27880)
2016(14920)
2015(16177)
2014(15395)
2013(14949)
2012(13528)
2011(12057)
2010(11754)
2009(10713)
2008(9928)
2007(8235)
2006(6966)
2005(5839)
作者
(39514)
(33146)
(32745)
(31478)
(21253)
(16207)
(14864)
(12744)
(12737)
(11699)
(11534)
(11215)
(10706)
(10272)
(10092)
(10066)
(9881)
(9729)
(9716)
(9403)
(8080)
(7974)
(7835)
(7723)
(7453)
(7267)
(7244)
(7184)
(6701)
(6574)
学科
(55291)
经济(55229)
管理(37436)
(34564)
(26287)
企业(26287)
方法(20000)
地方(19054)
(17932)
中国(17761)
数学(17351)
数学方法(17147)
(13231)
业经(12696)
农业(12168)
(12023)
环境(10140)
(9736)
(9314)
贸易(9309)
(8913)
理论(8577)
地方经济(8408)
(8234)
金融(8232)
技术(8088)
(7988)
财务(7972)
财务管理(7958)
城市(7746)
机构
学院(193526)
大学(189123)
(73751)
经济(71939)
管理(71578)
研究(66306)
理学(62328)
理学院(61415)
管理学(60252)
管理学院(59874)
中国(47930)
科学(43380)
(39269)
(33703)
(33374)
(32811)
(32386)
中心(31588)
业大(30000)
研究所(29895)
(28858)
师范(28575)
财经(26932)
农业(26526)
(24790)
(24419)
(24232)
师范大学(23087)
北京(22732)
经济学(22590)
基金
项目(141548)
科学(112624)
研究(103164)
基金(102139)
(89366)
国家(88596)
科学基金(77008)
社会(66342)
社会科(62787)
社会科学(62770)
(59052)
基金项目(55649)
自然(50389)
自然科(49213)
自然科学(49199)
自然科学基金(48260)
(47984)
教育(46565)
编号(41710)
资助(39005)
重点(32408)
(32037)
成果(31887)
(29904)
(29798)
课题(29382)
创新(27947)
国家社会(27092)
科研(26877)
(26536)
期刊
(82088)
经济(82088)
研究(53536)
中国(36936)
(30633)
学报(30373)
科学(28883)
(25390)
管理(24044)
大学(22509)
学学(21284)
农业(21236)
教育(20619)
(15908)
金融(15908)
业经(15735)
技术(15259)
经济研究(12697)
资源(12485)
问题(12067)
财经(11990)
(11154)
(10709)
(10435)
(9665)
现代(9306)
科技(9152)
城市(8752)
商业(8472)
图书(8322)
共检索到276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庄汝龙  宓科娜  梁龙武  
综合交通网络演进产生的时空压缩效应对于中心城市辐射场时空格局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在Arc GIS10.0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通过城市综合影响力指数和场强、场能模型对2005,2014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辐射场时空格局演变进行测度研究,并对腹地划分、扩展趋势及偏移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随着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浙江省总体空间场能不断提高,但中心高于外围、干线高于周边以及北部高于南部等区域差异现象明显;(2)以杭州为枢纽的高铁网络成为场能集聚新高地,空间场能呈现以"X"型高铁线为骨架的新型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庄汝龙  宓科娜  梁龙武  
综合交通网络演进产生的时空压缩效应对于中心城市辐射场时空格局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在Arc GIS10.0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通过城市综合影响力指数和场强、场能模型对2005,2014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辐射场时空格局演变进行测度研究,并对腹地划分、扩展趋势及偏移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随着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浙江省总体空间场能不断提高,但中心高于外围、干线高于周边以及北部高于南部等区域差异现象明显;(2)以杭州为枢纽的高铁网络成为场能集聚新高地,空间场能呈现以"X"型高铁线为骨架的新型分布格局;(3)杭州、宁波以及金华等地市具有较高腹地偏移度,其腹地超出自身市域并延伸袭夺周边相邻乃至非相邻地市腹地范围;(4)大部分地市腹地与政区范围吻合度较差,少数地市"小马拉大车"现象突出,腹地与政区匹配关系的研究可为浙江省重构城市经济功能区划和指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庄汝龙  宓科娜  赵彪  杨成束  孙中溪  
可达性是城市集聚与辐射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经济社会联系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借助Arc GIS10.0空间分析工具,通过计算加权成本距离、场能和引力模型探讨浙江省11地市2005和2014年可达性变化、场能格局演变,以及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方向及地带性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交通网络建设显著提升城市可达性,但小时圈扩展面积和扩展比率差异性突出;2城市发展与可达性改善大幅提升空间场能,但总体上北高南低,中心向外围、干线向两边梯度递减特征明显,并呈现以高铁线路为骨架,中心城区为支撑的新型空间场能格局;3城市经济联系地域性鲜明,呈现能级提升、多核支撑、网络化演进趋势,高铁成为密切城市间经济联系的高效动力,经济联系优势逐步由浙东北向浙西南拓展强化;4地带内、地带间城市经济联系轴带发展层级、阶段不同,凸显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紧迫性。因此,亟需调适与引导城市经济联系层级、方向,优化完善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助推浙江省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雨凤  唐占峰  余钊  殷艳红  
利用回归模型、引力模型、空间插值法分别对城市物流节点辐射量、辐射范围、辐射空间强度进行估算,根据聚类结果将物流节点辐射能力水平划分为枢纽轴点、非枢纽轴点、非枢纽辐点,并对2018年和2025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辐射能力进行评价。不仅从空间角度拓展了物流节点辐射能力评价方法,且为浙江省物流节点辐射空间演变及布局规划提供了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雅婵  梁勤欧  于红梅  
基于城市水资源需求场理论,选取2002—2013年浙江省32个城市定量计算了不同类型城市"水(需求)场"强度,绘制"水场"强度等值线图、"水场"强度演化趋势、"水场"方向分布图,并对城市"水场"强度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浙江省城市"水场"强度呈现东北强、西南弱的空间格局,城市规模等级越高,形成"水场"强度越强,对水资源的吸引、对周围一定区域的影响范围和强度越大;随着时间演变,研究区城市"水场"强度呈现增强趋势;(2)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引导对城市"水场"强度演化有重要影响;(3)经济是浙江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慧  周根贵  
文章应用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采用入世后(2003-2014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浙江省各市、县对外开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格局分异、演化过程及空间分异机理。结果表明:浙江省对外开放度整体水平提高,地区间开放度发展趋向均衡;各地对外开放度整体上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大部分县域呈现正空间关联性,对外开放度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分布明显;嘉兴、宁波具有显著的对外开放辐射效应;对外开放度空间分异主要受人均GDP、区位条件等因素影响。研究还提出了提升地区对外开放质量和深度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严志翰  任丽燕  刘永强  宋俊星  
利用2005~2010年浙江省各县市区的社会经济数据和能耗数据,测算了各县市区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地均碳排放量,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揭示了县域尺度下相邻县市区碳排放指标的空间关联性,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描述了各县市区碳排放总量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浙江省的碳排放总量从30 486万t增加到49 559万t。人均碳排放量和地均碳排放量也均呈增长趋势,且空间差异显著。(2)各县市区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地均碳排放量均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浙北浙东呈高高集聚,浙西南呈低低集聚。(3)人口和投资是影响碳排放总量的重要因素,且存在空间异质性。投资对浙西南碳排放的影响逐渐增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春杨  任晓红  李玉华  
基于城市间铁路客运车次数据,借助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吸附指数和依附指数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心城市的可达性及联动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建设显著提升各中心城市的可达性,然而当前建成运行的高铁网络,并未带来中心城市可达性的空间收敛,反而加大了中心城市间可达性的非均衡程度,呈现"马太效应";中心城市的吸附能力与可达性密切相关,高铁联网成为重塑城市体系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心城市间依附关系沿"四横四纵"高铁网络干线"强强联动",呈现为南强北弱、东强西弱,且南北联系明显强于东西联系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显示地理区位仍然是影响可达性的重要因素,空间距离和市场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中心城市的联动关系以及空间体系格局演变,高铁联网下中心城市的腹地快速扩张,非均衡发展态势还将持续更长时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发改委课题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一曼  修春亮  程林  陈斌  
以浙江省69个县域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根据城乡关联内涵及特点,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定量测度浙江省2001~2011年县域城乡关联性,并分析城乡关联时空演变特征及空间关联状态。研究表明:(1)各县域城乡关联综合得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表明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得到优化;(2)城乡关联空间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平原县域城乡关联性普遍高于西部低山丘陵县域,地级市辖区城乡关联性明显高于各县(县级市);(3)城乡关联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性,城乡关联较强的县域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环杭州湾地区,城乡关联较弱的县域则集中分布于浙西南低山丘陵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水平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恩斌  张梅青  
基于改进的可达性测度和引力模型,选取江西省11个设区市作为研究对象,在2010年、2013年和2016年3个时间断面下,测度了江西省城市铁路可达性和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并借助GIS工具进行时空格局演变分析。研究发现:(1)从高铁"洼地"到高铁"高地"的江西省,城市可达性呈现以省会南昌为核心、赣北铁路枢纽城市为次中心,向周边蔓延的"中心-外围"模式;城间作用度呈现以主干铁路通道为轴、枢纽城市为节点的"点-轴"模式,向周边辐散并呈现南北梯度差异;(2)高铁开通和区域一体化是提升城市可达性的重要驱动器和加速器,其巨大的时空压缩效应不仅弱化了空间距离对城间作用度的影响,而且促进了其质的飞跃;城市可达性和城间作用度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和"通道效应",城间列车开行密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3)高铁的影响范围有限,赣北高铁网络效应强于赣中南,通道内城市可达性趋于均衡,但也拉大了与通道外偏远城市的差距,尚未深度融入省内高铁网络的城市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4)全省作用度格局呈现地域分化特征,形成中、北、南3个子系统,城间作用度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处于追求"效率"阶段。基于此,江西应加速推进全省铁路和高铁网的建设完善,合理规划铁路站点规模,精准分配城间列车频次;城市应积极主动融入全省高铁网络,加强与周边城市一体化和本地接驳交通建设,提升综合交通可达性和空间作用度;全省应统筹南北梯度发展,稳步推进区域一体化,进一步打破地域隔绝与分化,推动城间均衡融合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超亚  张小林  李红波  
近年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快速交通不断发展,城市区域可达性得到大幅提高。基于栅格数据的成本加权距离法,利用平均旅行时间、等时圈以及日常可达性等区域可达性指标,比较分析有无高速公路和有无高速铁路情况下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变化,探索两种快速交通方式对中心城市可达性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由于高速公路网发育程度较好,对城市区域可达性的影响较为均衡,而高速公路桥能显著缩短两岸旅行时间;高速铁路运行速度更快,但主要沿大城市带呈线状分布,因此对沿线可达性改善明显,尤其是对铁路端点城市;高速铁路较高速公路对城市之间日常可达时间优化效果显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对于可达性影响各异,需衔接配合方能大幅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维祥  陈斌  李一曼  
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2004和2012年陆路交通网络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借助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和引力模型,探讨城市可达性与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①节点所有城市可达性均有改善现象,且省域边缘地区比中心区域提升幅度更大,区域交通均衡化趋势明显;②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日趋强化,并逐步沿重要道路干线方向演进,其中环杭州湾城市间联系愈趋紧密;③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增长明显,并存在空间极化现象。总体上来看,浙江省各城市可达性提升,经济联系增强,体现了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钱省三  朱敬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薛爽  黄松  
不同区域的市场氛围和审计环境存在差异,形成差别化的会计服务市场,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能力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与中心城市相比,非中心城市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普遍较小,处于次优审计环境中,且受到专业人才欠缺、执业资质局限、组织形式相对落后、服务对象规模小和非制度性壁垒等因素限制,服务能力较弱。优化非中心城市市场环境和审计环境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举措。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增加执业资质、推进合并整合、扩大业务规模、改进组织形式和加快数字化转型等手段,可以提升会计师事务所服务能力,优化审计环境,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