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90)
2023(14371)
2022(11851)
2021(10678)
2020(8518)
2019(19314)
2018(19024)
2017(36424)
2016(19549)
2015(21669)
2014(21856)
2013(21643)
2012(20641)
2011(19115)
2010(19564)
2009(18415)
2008(18178)
2007(16439)
2006(15004)
2005(14245)
作者
(58931)
(49407)
(48978)
(46833)
(31864)
(23617)
(22218)
(19008)
(18696)
(17749)
(17282)
(16464)
(16280)
(15969)
(15705)
(15165)
(14572)
(14315)
(14211)
(14179)
(12667)
(12139)
(11922)
(11345)
(11176)
(11076)
(11037)
(10895)
(10095)
(9629)
学科
(102375)
经济(102252)
管理(60422)
(52388)
(42165)
企业(42165)
中国(30603)
方法(30223)
地方(28302)
数学(25752)
数学方法(25545)
(22999)
业经(22475)
(21596)
(21583)
(19686)
(16869)
银行(16848)
(16808)
金融(16806)
地方经济(16442)
(16336)
环境(16070)
农业(15795)
(15211)
(15034)
(13895)
贸易(13882)
(13525)
(13296)
机构
学院(291370)
大学(290791)
(129502)
经济(126693)
研究(110331)
管理(105163)
理学(88327)
理学院(87183)
管理学(85846)
管理学院(85283)
中国(84070)
科学(64970)
(63580)
(61654)
(56757)
研究所(50708)
中心(48482)
财经(47246)
(47163)
(46244)
(42674)
经济学(41175)
北京(40832)
(39785)
(39650)
业大(39291)
师范(39272)
(37108)
经济学院(36481)
农业(36320)
基金
项目(185323)
科学(146823)
研究(135986)
基金(134633)
(117384)
国家(116378)
科学基金(99434)
社会(89897)
社会科(85287)
社会科学(85266)
(72221)
基金项目(70445)
自然(61706)
教育(61032)
(60494)
自然科(60154)
自然科学(60136)
自然科学基金(59078)
资助(54374)
编号(52947)
(45348)
成果(44199)
重点(42396)
(41113)
课题(38760)
(38164)
国家社会(38069)
(37830)
发展(36684)
(36131)
期刊
(160461)
经济(160461)
研究(97121)
中国(67425)
(47627)
(44726)
学报(44180)
管理(42910)
科学(41966)
大学(33633)
(32548)
金融(32548)
学学(31649)
教育(30481)
农业(29823)
经济研究(26157)
财经(25000)
技术(24680)
业经(24432)
(21717)
问题(21489)
(15341)
(15206)
技术经济(15058)
世界(14643)
现代(14041)
资源(13753)
(13614)
国际(13470)
商业(13303)
共检索到470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海兵  张文忠  余建辉  
对外交通联系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我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为研究对象,使用日常可达性指数表征城市对外交通联系水平,利用工业替代产业产值反映经济转型发展程度,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可达性对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成效的作用机制,揭示不同可达性水平下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规律与特征。研究表明: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可达性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可达性水平对资源枯竭城市工业替代产业规模与效率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可达性通过影响民营经济、工业园区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和高技术产业等因素间接地推进或阻碍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鉴于此,各地结合可达性水平差异,适宜采取不同的转型模式和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温晓琼  周亚雄  
以定性方法界定了我国83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县、镇),并运用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25座地级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特征,技术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人力资本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开泳  肖玲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入手,着重讨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存在的诸多文化问题,并设计了“纳克斯怪圈”,以演示经济衰退和文化衰退之间所形成的恶性循环。然后探讨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加强文化创新可以促进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伟  
文章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选取9个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对比分析2005~2008年和2008~2011年两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和转型发展情况,得出:(1)9个城市整体转型效果较好,但分化明显。(2)9个城市产业结构优势消失,竞争优势明显。(3)9个城市第一产业普遍持续劣势,第二产业分化明显,第三产业转型明显并成为优势产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静雅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如何在配合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自身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金融作为支持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部门,在现有体制下,如何积极与城市政府部门协调配合,创新金融扶持方式,并赋予资源枯竭地区开展金融的先行先试,突破现有金融瓶颈,以促进该类城市经济成功转型与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永红  
我国资源型城市相当一部分已处于资源枯竭期,随着开采时间长,开采成本日益上升、企业亏损严重,资源型城市转型已迫在眉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不单纯是经济结构的改变,而且是城市发展方向的改变和城市定位的改变,本文从产业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模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余佳奇  
自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湖北省H市立足本市实际,坚持"工业强市、加快赶超"的发展思路,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城市转型,走出了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转型之路。本文介绍了H市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余建辉  张文忠  王岱  李倩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当前中国国家转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近5年国家针对资源枯竭城市大规模援助的发展形势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成效如何?本文试图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构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测度体系,测算2006-2010年各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效,并分析各城市转型成效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通过从产业、民生、生态环境3个维度综合评估城市转型过程和转型后达到的状态等指标,可以将城市转型发展的成绩与其由于周边区域发展所取得的共同成绩分离出来,较为有效的测度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效;中部城市转型成效相对较好,而东北地区城市转型相对较差;石油类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瑞茜  
自国家发改委将河南焦作、山西大同等城市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如何实现主导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型的转变,已成为困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难题。本文选取加权感应度系数、加权影响度系数等测度产业关联的指标,以河南焦作为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今后的主导产业选择问题加以分析。本文认为,焦作市在经济转型中应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发展旅游业为契机,重点发展与能源相结合的装备制造等五大战略产业和新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群,逐步实现其向综合性工业城市、服务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的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创琳  
1.大力发展接替产业,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再工业化。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路径依赖病",借鉴大庆、焦作、新余等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经验,大力发展接替产业,资源开发由地下转为地上,走综合开发之路;经济结构由黑变绿,由资源主导型转为市场主导型,由资源密集型、增量型、封闭型和低水平小规模的投入漏出型结构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质量型、开放型和投入产出型结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综合发展之路;废物利用由废变宝,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产业转型过程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武宁  
地处湖南省中部的冷水江市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锑都"、"江南煤海"、"有色金属之乡",是全国100个、湖南1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矿产资源,是全国最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之一。但经过长期开采,矿产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吴卫红  张爱美  孙龙涛  刘佳  王阳阳  
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综合考虑资源枯竭型城市特征与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以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核心,运用"目的树"分析方法构建了包含5个子系统、28个指标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铜陵循环经济发展的动态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进行循环经济试点6年以来,铜陵市循环经济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不同子系统间发展趋势有很大差异,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严格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红霞  
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竞争力重塑的概念模型,指出经济、社会、环境、空间为四个关键要素。以枣庄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过程中的集群化实践为例,结合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的可行模式和路径。研究认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突破资源产业发展瓶颈、以经济转型带动城市全面转型的必由之路,要在政府指导下,以资源型工业为基础发展接续产业集群,以潜在优势为基础发展替代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振华  李萌萌  江金启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究交通可达性提升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7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Meta-RDM模型测度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将其作为衡量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并采用SARAR模型验证了可达性提升对不同层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差异。研究发现:城市间交通可达性提升会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作用路径不同;可达性对普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通过提升产业集聚及产业结构水平,进而提升技术进步来实现的;可达性对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通过促进资本要素及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和配置进而提升技术效率值来实现的。另外,财政支出占比指标会显著影响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但不利于普通城市的技术效率提升,不利于中心城市的技术进步。在交通可达性提升的背景下,不同层级城市应有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雨停  
林业的资源可持续属性,使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有别于其他类型资源枯竭城市。文章描述了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地理空间分布格局,从生态功能约束、地理区位障碍、工业化城市化空间缺乏、社会发展成本高昂和体制机制约束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其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进一步,针对转型面临的困境与障碍,从建立林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发展实体工业经济和优化林区人口布局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机制构建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