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0)
2023(12384)
2022(10417)
2021(9463)
2020(7582)
2019(17116)
2018(17036)
2017(32269)
2016(17639)
2015(19701)
2014(19613)
2013(19520)
2012(18525)
2011(17084)
2010(17521)
2009(16367)
2008(16309)
2007(14864)
2006(13672)
2005(12718)
作者
(51343)
(43746)
(43026)
(40677)
(27450)
(20895)
(19244)
(16828)
(16571)
(15525)
(15020)
(14515)
(14040)
(13738)
(13639)
(13214)
(12633)
(12631)
(12563)
(12369)
(11073)
(10823)
(10500)
(10160)
(9777)
(9775)
(9752)
(9556)
(8848)
(8607)
学科
(81491)
经济(81376)
(57436)
管理(49725)
(47556)
(34441)
企业(34441)
农业(31854)
中国(27611)
地方(24436)
业经(22426)
方法(21811)
(20946)
(19407)
数学(18632)
数学方法(18486)
(16012)
(14724)
银行(14702)
(14697)
(14256)
(14032)
金融(14028)
环境(13893)
(13827)
(12809)
贸易(12795)
(12330)
发展(12125)
(12101)
机构
学院(257032)
大学(251433)
(110899)
经济(108408)
管理(95904)
研究(94536)
理学(80800)
理学院(79865)
管理学(78778)
管理学院(78305)
中国(74456)
(59930)
科学(55353)
(54866)
(51987)
(48037)
农业(45470)
中心(43786)
研究所(42621)
业大(42102)
(42065)
财经(39062)
(35236)
(34691)
北京(34627)
师范(34403)
(33592)
(33171)
经济学(32706)
(32473)
基金
项目(164672)
科学(130698)
研究(124797)
基金(118729)
(102677)
国家(101692)
科学基金(87213)
社会(81511)
社会科(76941)
社会科学(76925)
(66157)
基金项目(63404)
教育(54469)
(54215)
自然(53188)
自然科(51836)
自然科学(51828)
编号(51712)
自然科学基金(50865)
资助(46111)
成果(41906)
(41777)
重点(36987)
(36614)
(36523)
课题(35944)
发展(34211)
(34098)
国家社会(33881)
(33678)
期刊
(140168)
经济(140168)
研究(81934)
(63701)
中国(63215)
农业(42753)
(39240)
科学(37659)
学报(37371)
管理(34142)
(31267)
金融(31267)
大学(29825)
学学(28405)
业经(28227)
教育(26685)
技术(21457)
问题(20741)
(20687)
财经(19403)
经济研究(19148)
(16686)
农村(15561)
(15561)
农业经济(15069)
世界(14534)
(13733)
经济问题(13489)
资源(13432)
现代(12873)
共检索到415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安录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农地城市流转是乡村城市化和农业工业化进程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农地城市流转 ,一方面 ,使土地价值增值 ,土地收益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 ,由于大量优质农地减少而危及到粮食安全、公众健康、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引起不可逆转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提出在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设置土地的可转移发展权 ,并通过市场交易 ,使之既能控制农地城市流转 ,又能兼顾农地保护的公平与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海兵  张安录  
农地比较效益低下,但具有显著的外部效益,不考虑外部效益的农地城市流转个体决策与考虑外部效益的社会决策不一致是实行农地保护的重要依据,其政策失灵部分在于保护区农民无偿提供外部效益而缺乏保护诱因,改进思路是在运用强制性管理手段的同时,农地外部效益经济内在化,提高农地效益,具体运作包括保证农民享有较大决策权、全面评价农地效益、增设农地外部效益财产权、赋予保护区农民并支付农地保护补偿专项基金以及使保护区获得更多的公平发展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辉  杨庆媛  陈展图  
我国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但要兼顾公平和效率。本文采用文献法,归纳法和图表法,从土地发展权角度讨论农地发展权转移对主体功能区耕地保护的有利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设立农地发展权是对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有效补充,是主体功能区发挥整体功能的必要手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海鹏  曲婷婷  
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其能否获得农地经营权。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受益度和在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中的参与度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以农地流转租金为对象的分析框架,可以较好地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获得农地经营权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妥善处理好农户分散的流转意愿与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集中连片需求间的矛盾,农民希望获得稳定递增的土地流转收益与农业经营效益波动的矛盾等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宜可  
农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文章主要针对河南省焦作市现阶段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合理配置进行简要实证分析,在阐述农地流转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焦作市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配置问题及主要流转形式,通过调查等方式发现目前焦作市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配置存在较大问题,如土地发展权主体不明确,缺乏法律体系保护、土地流转行为操作不规范、土地使用权主体间产权关系不清楚、缺乏土地产权价格体系等,并针对焦作市农地流转中的土地发展权配置问题提出完善法律制度,明确流转土地发展权收益;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保障农民土地发展权;以总量、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朋  
农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型"到"市场主导型"农地信托的演变。目前的农地集合信托计划与此之前的农地信托流转模式相比,采取金融化与商业化方式改造农地信托,引入信托公司对农地进行信托管理,既强化了农地信托流转的市场化运作,改变了一直以来被诟病的政府主导型农地信托流转的弊端,有利于发挥信托公司强大的信托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又能更迅速地集合更多土地,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未来农地信托流转将遵循市场为主导的农地集合信托方向;以农地事务管理型信托为主,农地资金信托为辅的信托方向以及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慧君  
[目的]农地流转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土地发展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土地流转的最大利益,同时为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和保护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文章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农地流转的情况下,结合问卷调查法分析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状况,进而采取定性和定量结合方法对土地发展权配置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农地一直处于流转状态;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成都市43. 9%的农户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而28. 6%的农户无所谓,27. 5%的农户不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整体上说成都市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土地发展权的行政配置和市场配置来管理规范其农地流转。[结论]土地发展权作为一种物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引入土地发展权主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及市场有效运营以巩固土地公有制、保障农地流转的公平合理及确保农户的土地权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志强  
土地发展权的归属是伴随着农地流转改革需要明确的前提性命题,农地发展权的权利设置需从集体所有权的发展走向中找到在未来整个地权结构中的定位。文章认为应将发展权设置在国家独占的土地所有权之下,区分财产性发展利益和资源性发展利益,并从发展权的价值形成、本土性、实践运行、实现效果等方面论证发展利益的归属,同时对其在国家和农民之间做出合理分配。
[期刊] 改革  [作者] 熊云波  唐清利  
通过与"社会性合约"理论的对话,对比四个不同性质的农业用地经营权流转合约,提出一个"关系嵌入合约"的分析框架,并解释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约的形成与执行逻辑。在利益结构、约定人结构和控制能力等因素的约束下,村域中的社群关系对合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嵌入效应。如果社群关系能够有效嵌入,合约方就会采取降低合约规范性、让渡合约内利益、容忍违约行为或侵权行为等方式,建立、换取和维护正式合约外的合作与信任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芬华  
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密化农业的人口压力已基本解除,据以解决农地零碎化问题的诸多条件已经具备。但是,一方面,合乎理论逻辑的农地流转与集中并没有伴随人口压力的解除而大规模出现;另一方面,农地流转速率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具有高度一致性。调研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进程遭遇到可流转农地的供给规模的阻滞,而农地控制权偏好以及可替代制度优势构成不同区域的农地流转速率差异的经济解释。文章旨在为中国现代农业组织替代小农制度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解决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敬磊  刘光远  赵美平  
文章在阐述城乡统筹发展中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互动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运用相关数学模型与计量方法,以山东菏泽市为例,分析了该市2000~2011年期间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三者之间互动变化及其所处阶段特征与优化改进措施,进而采用城乡统筹发展复合系统内各子系统自相关与滑动平均预测的方法,预测了该市2012~2014年间各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度及其所处阶段特征。研究结果:(1)该市城乡统筹发展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在2000~2011年间呈现出显然不同的3阶段性特征,从总体上看,此期间该市正处于过度调和与失调衰退并行期;(2)所预测的2012~2...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辉  董捷  
农地发展权与土地发展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首先分析了农地发展权和土地发展权的异同,并对农地发展权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根据物权法和产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和探讨了农地发展权的获取途径、产生原因、本质及其特征等。在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政策下,提出通过在土地产权中创设农地发展权的办法,来解决征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运用translog模型检验了农地流转制度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并结合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农地流转常态化中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出路,即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应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流转机制、充分激活资源的资产和资本属性,促进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参与的地权资本化、经营多元化以及治理现代化的流转制度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冬水  
本文分析了土地产权残缺和劳动力迁移不完全对土地流转的影响,通过构建农户决策模型说明土地产权残缺提高了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范围和形式;而劳动力迁移不完全则强化了农户对土地的控制权偏好,抑制了土地流转市场的有效供给。因此,要形成一个活跃、有效的土地流转市场,就需要综合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存  任大鹏  
农地发展权是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变更农地现有用途,将其转为建设用地获得增值效益的权利。该权利的设置在满足了非农建设用地供给需求的同时,有助于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在土地上的合法权益,完善土地权利体系。但是现行法律法规对其没有明确规定,并且在土地管理模式上存在影响农地发展权设置的多重障碍,因而在法律上对该权利的进行定位,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主体地位,确保实现方式的畅通是应对障碍的良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