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4)
2023(6522)
2022(5354)
2021(4973)
2020(3997)
2019(8970)
2018(8714)
2017(17204)
2016(8961)
2015(9960)
2014(9562)
2013(9592)
2012(8788)
2011(7732)
2010(8149)
2009(7885)
2008(6892)
2007(6511)
2006(5889)
2005(5575)
作者
(23089)
(18735)
(18685)
(17918)
(12294)
(9046)
(8695)
(7369)
(7017)
(6884)
(6391)
(6338)
(6108)
(6000)
(5950)
(5834)
(5594)
(5439)
(5320)
(5142)
(4706)
(4568)
(4448)
(4420)
(4306)
(4287)
(4138)
(4049)
(3795)
(3715)
学科
(33004)
经济(32966)
(29208)
管理(26173)
(25990)
金融(25990)
(25896)
企业(25896)
(23653)
银行(23648)
(22966)
中国(18000)
(12424)
方法(12387)
(12016)
中国金融(11082)
数学(10643)
数学方法(10520)
(9632)
地方(9324)
业经(9216)
(9085)
财务(9060)
财务管理(9045)
企业财务(8716)
(6864)
农业(6732)
(6536)
贸易(6523)
理论(6450)
机构
学院(118482)
大学(116869)
(52373)
经济(51116)
管理(44794)
中国(40000)
研究(38975)
理学(37530)
理学院(37154)
管理学(36685)
管理学院(36432)
(27680)
(23793)
财经(21424)
中心(20967)
(20403)
银行(19746)
(19461)
科学(19433)
(18731)
(18518)
(18460)
金融(18364)
(18132)
经济学(17081)
人民(16588)
研究所(16334)
财经大学(16176)
(15576)
北京(15415)
基金
项目(72235)
科学(57269)
研究(57049)
基金(52594)
(43813)
国家(43400)
科学基金(37767)
社会(36884)
社会科(35150)
社会科学(35136)
(27631)
基金项目(26754)
教育(26153)
编号(24055)
(22969)
自然(22182)
资助(22066)
自然科(21674)
自然科学(21673)
自然科学基金(21329)
成果(20588)
课题(16535)
(16431)
(16160)
重点(16123)
(15835)
(15810)
项目编号(15537)
国家社会(15218)
教育部(14842)
期刊
(57574)
经济(57574)
研究(38685)
(33525)
金融(33525)
中国(27678)
(21819)
管理(18503)
(14474)
科学(13037)
教育(12964)
学报(12626)
财经(11048)
大学(10733)
学学(10056)
(9402)
经济研究(9396)
技术(9391)
业经(9008)
农业(8906)
理论(7306)
问题(6935)
国际(6837)
(6632)
实践(6581)
(6581)
现代(6227)
世界(6057)
中国金融(5722)
(5652)
共检索到196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合松  薛树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平  李宝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余瀛  夏杰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妙娟  
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和债券两种属性,是一种相对灵活的融资工具。本文选取航天信息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转债融资背后的动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案例公司选择采用可转债融资,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一是利用可转债较低的票息节约融资成本,再通过转股的方式避免归还本金;二是在牛市中企业估值偏高,通过可转债融资可以避免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者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实现"后门权益融资";三是通过可转债融资灵活的条款设计,为项目投资提供时机选择,并维持资本结构的稳定;四是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与认购可以为大股东提供无风险套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妙娟  
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和债券两种属性,是一种相对灵活的融资工具。本文选取航天信息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转债融资背后的动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案例公司选择采用可转债融资,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一是利用可转债较低的票息节约融资成本,再通过转股的方式避免归还本金;二是在牛市中企业估值偏高,通过可转债融资可以避免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者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实现"后门权益融资";三是通过可转债融资灵活的条款设计,为项目投资提供时机选择,并维持资本结构的稳定;四是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与认购可以为大股东提供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娥平  
公司使用可转换债券筹集外部资金既是作为普通债券的替代,增加转换特性来降低利息率从而保持现金流量,也是转换条款建立“延迟股权”,通过转换,以高于现行股票的价格出售。本文研究发现,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是为了减少由于股东和管理者以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冲突所引起的代理成本;为了降低由发行普通债券带来的高额预期财务危机成本和普通股发行中经常出现的严重负面公告效应;以及在投资者和管理者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认识不同时,使其价值不易受公司风险变化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碧秀  
一、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一)基于代理成本下可转换债券融资的选择1.债权性代理成本与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通过负债方式融资后,由于股权和债权在证券利益和优先性方面存在差异,债权人只能获得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冀东臻  
可转换债券:新的国际融资工具冀东臻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Bonds)作为一种兼具债权和股权特性的特殊债券,以其特有的优越性,已成为当今国际融资市场上较受欢迎的筹资和投资工具。一、可转换债券的有关概念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允许债券持有人在规定时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子尧  
近年来,发行可转换债券成为中国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渠道之一。通过对中国2001~2006年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及拟增发的上市公司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市净率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成长性、经营现金流易变程度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正相关,公司的规模、成立年限、实物资产比例及盈利性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娥平  
本文对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情况下可转换债券相比普通债券或普通股票融资的优势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公司使用可转换债券可以依据其可转换性调整公司的债务水平,在抑制过度投资的同时又避免投资不足,因而有利于控制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瑾  
自1991年8月起,国内已先后有琼能源、成都工益、深宝安、中纺机、深南玻等数家企业发行了可转换债券进行资本市场融资。虽然从具体的发行、交易以及各自转股的情况看来不一而同,其中前两家以转券推进新股发行,后两家针对已上市的B股股票发行可转换债券进行境外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徐子尧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了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模型分析表明,可转债作为一种混合证券,由于内嵌转换期权,在初始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条件下,随着信息的逐步公开化,投资者可以据此选择转股或继续持有以保证其获得预期收益;发行公司通过对可转债赎回条款的良好设计,可以免于承受信息不对称下股权再融资的逆向选择成本。文章进一步以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6年可转债和增发的拟发行公告和正式发行公告作为研究事件,发现发行可转债对上市公司股价的负效应小于增发,这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显平  柯大钢  
本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相关事件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可转债发行和转股启动等事件均具有显著非零的股价效应,而股东大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发行公告和可转债上市等事件不存在显著非零的异常收益。这表明市场对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反应有一个过程,并非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后市场就已经消化了公告的内容。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对于可转债融资行为所引起的异常收益,可用总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流通股比例、权益市值对面值比率,以及稀释度(或相对发行规模)等因素来进行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