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2)
2023(9374)
2022(8424)
2021(8009)
2020(6669)
2019(15568)
2018(15440)
2017(30350)
2016(16361)
2015(18448)
2014(18349)
2013(18308)
2012(16624)
2011(14846)
2010(14492)
2009(12981)
2008(12567)
2007(10724)
2006(9214)
2005(7912)
作者
(46710)
(38454)
(38246)
(36433)
(24662)
(18506)
(17394)
(15226)
(14722)
(13703)
(13386)
(12774)
(12062)
(12011)
(11966)
(11747)
(11514)
(11491)
(10925)
(10868)
(9579)
(9249)
(9189)
(8711)
(8680)
(8483)
(8481)
(8437)
(7641)
(7630)
学科
(63677)
经济(63608)
管理(48257)
(45054)
(38465)
企业(38465)
方法(32171)
数学(28030)
数学方法(27737)
(16870)
(15839)
中国(15336)
(13883)
业经(13818)
地方(12933)
(11605)
财务(11548)
财务管理(11528)
企业财务(11009)
理论(10837)
农业(10649)
(10568)
(10443)
贸易(10437)
(10133)
(10105)
环境(10079)
技术(9972)
教育(8798)
(8762)
机构
大学(230169)
学院(227571)
管理(95923)
(87249)
经济(85287)
理学(84074)
理学院(83188)
管理学(81822)
管理学院(81416)
研究(72583)
中国(53321)
(48684)
科学(46113)
(40135)
(35809)
业大(34554)
(33972)
研究所(32854)
财经(32836)
中心(32706)
(30841)
北京(30795)
(29945)
(29587)
师范(29341)
农业(26708)
(26552)
(25882)
经济学(25183)
财经大学(24755)
基金
项目(162404)
科学(127583)
研究(118935)
基金(118216)
(102205)
国家(101366)
科学基金(87874)
社会(73538)
社会科(69700)
社会科学(69682)
基金项目(63839)
(63117)
自然(58413)
自然科(57026)
自然科学(57016)
自然科学基金(55985)
教育(54040)
(53151)
编号(48914)
资助(48903)
成果(38922)
(35568)
重点(35454)
(33671)
(33561)
课题(32818)
创新(31291)
科研(31252)
项目编号(30641)
教育部(30615)
期刊
(90352)
经济(90352)
研究(66124)
中国(38321)
学报(35504)
管理(33652)
科学(32816)
(29887)
(29395)
大学(26636)
学学(25006)
教育(24600)
农业(21423)
技术(19134)
(18931)
金融(18931)
财经(15237)
业经(14798)
经济研究(14156)
图书(13155)
理论(13016)
(12735)
实践(12221)
(12221)
问题(11630)
科技(11466)
技术经济(10953)
(10523)
现代(10378)
情报(10326)
共检索到317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智罡  贾春新  黄张凯  
本文运用蒙特卡罗模拟定价模型对可转债上市首日的理论价格做出了估计。对于我国发行的条款复杂的可转债,使用该模型具有较大的优势。论文给出了模型的计算流程和参数的估计方法。通过分析可转债的理论价格和上市首日的交易价格,文章得出了我国可转债首日平均折价14%的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聃  王亚平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国内可转换债券上市之初的普遍折价现象。对于转债理论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异,本文考察了三种可能的解释:可转债的风险较理论模型估计的更高;可转债流动性较差;可转债发行类似于股票增发,应当出现增发折价。其中第三种解释为本文首次提出。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国内可转债的确存在风险较大,流动性差的问题,但是本文所选用的波动率的代理变量与折价水平不存在正相关关系,波动率和流动性本身也不足以解释可转债平均超过10%的折价。可转债的上市折价水平与股票的增发折价水平近似。观察到的可转债上市折价可能只是增发折价的反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峥  唐国正  刘力  
可转换债券折价的原因是金融学的一个未解之谜。本文应用中国市场的数据对解释可转债折价的投资者群体差异假说和流动性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市场可转换债券的平均折价为10.2%,可转换债券的折价程度与到期时间、股票换手率、股票账面市值比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转换债券市场收益率和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弱于理论预期,这些现象支持投资者群体差异假说;本文没有发现支持流动性假说的进一步证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堉唅  李田  
根据债券折价成交、发行规模及发行票面利率等统计研究,该文认为部分省份和行业的债券可能存在明显的行业和地域瑕疵,结构化发行等非市场化发行迹象明显,这从含权债券上调票面利率的角度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对此既要正确认识,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为促进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债券市场市场化定价能力,该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裴淑红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债券溢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实际利率法的核心是按实际利率和债券的期初摊余成本确定债券的实际利息费用(或收益),再按实际利息费用(或收益)与债券票面利息费用(或收益)的差额确定当期债券溢折价的摊销金额。本文主要讨论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溢折价的摊销及其会计核算,并从发行债券企业和购买债券企业的不同角度,通过实例来解析分期付息到期还本溢价发行债券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折价发行债券的会计核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显平  柯大钢  
本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相关事件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可转债发行和转股启动等事件均具有显著非零的股价效应,而股东大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发行公告和可转债上市等事件不存在显著非零的异常收益。这表明市场对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反应有一个过程,并非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后市场就已经消化了公告的内容。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对于可转债融资行为所引起的异常收益,可用总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流通股比例、权益市值对面值比率,以及稀释度(或相对发行规模)等因素来进行解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姚明龙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绿色债券的票面利率通常比非绿色债券略低。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绿色债券相对普通债券的定价差异(即利差)的可能影响因素。我们利用迄今为止主流的绿色债券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其利差的因素主要包括发行期限、发行规模、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注册资本规模和市场利率水平等,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与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姚明龙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绿色债券的票面利率通常比非绿色债券略低。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绿色债券相对普通债券的定价差异(即利差)的可能影响因素。我们利用迄今为止主流的绿色债券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其利差的因素主要包括发行期限、发行规模、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注册资本规模和市场利率水平等,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与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博超  
本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利息收益、套利机会和价格变动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 ,尤其是对可转债与股票之间的套利空间作了详细分析 ,并考虑了交易成本和结算规则的影响。据此指出我国证券市场的可转债价格基本符合与股价的理论关系 ,不存在持续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利息收益也不具备投资价值。价格变动收益才是可转债的投资价值所在。应以投资股票的思路来选择可转债的投资对象与时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运  石建民  
、可转换债券概述所谓可转换债券,就是指在约定限期内依照约定价格,可以转换为发行公司或其它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券。它产生于国际性金融创新的浪潮之中,是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上颇具魅力的筹融资工具。在许多发达国家,不含可转换债券的投资组合被认为是不完善的投资组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兆松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融资工具,从理论上分析对于发行方和投资方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本文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分析可转债的特性,以指出可转债在理论上和运用中存在的不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海燕  兰秋军  马超群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的可转换债券市场的规模、条款、风险收益特征和套利机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可转债市场规模仍远不及美国,尤其对创新性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支持上差距更大。中国可转债的条款设计更多替发行人考虑,而较少关注投资者的需求,具有明显的扩股融资动机。从风险收益特征和套利机会来看,发现美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债性凸显,股性较弱,而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具有偏股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昊  
次贷金融危机后,或有可转换债券作为解决"太大而不能倒闭"的一种方案以及金融机构的自救手段而广受热议,并得到许多监管机构的推崇。文章在对或有可转换债券产品及其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其仍面临着诸如监管风险、低评级风险以及技术性风险等制约因素。鉴于或有可转换债券在危机期间显示出的对企业强大的救助功效以及防范危机进一步蔓延的能力,其发展前景仍值得期待,文章最后对或有可转换债券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丹,杨向群  
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并在股票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利用Martingle Pricing方法推导出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公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