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5)
- 2023(4319)
- 2022(3577)
- 2021(3359)
- 2020(2803)
- 2019(6246)
- 2018(5775)
- 2017(11872)
- 2016(6006)
- 2015(6818)
- 2014(6790)
- 2013(6770)
- 2012(6373)
- 2011(5570)
- 2010(6032)
- 2009(6172)
- 2008(5430)
- 2007(5061)
- 2006(4823)
- 2005(4844)
- 学科
- 融(25689)
- 金融(25689)
- 银(22778)
- 银行(22778)
- 济(22652)
- 经济(22619)
- 行(22047)
- 业(20055)
- 管理(18446)
- 企(17049)
- 企业(17049)
- 中国(15548)
- 财(11604)
- 中国金融(10952)
- 制(10319)
- 务(8595)
- 财务(8570)
- 财务管理(8550)
- 企业财务(8238)
- 方法(8023)
- 农(7284)
- 地方(7163)
- 数学(7118)
- 数学方法(6982)
- 业经(6267)
- 体(5935)
- 农业(5266)
- 体制(5242)
- 制度(5176)
- 度(5176)
- 机构
- 学院(83504)
- 大学(82185)
- 济(37995)
- 经济(37062)
- 中国(32387)
- 管理(29571)
- 研究(27668)
- 理学(23647)
- 财(23556)
- 理学院(23445)
- 管理学(23074)
- 管理学院(22929)
- 银(19372)
- 银行(18717)
- 行(17557)
- 财经(17438)
- 融(17137)
- 京(16972)
- 金融(16779)
- 中心(15799)
- 经(15633)
- 人民(15039)
- 所(13992)
- 国人(13549)
- 江(13499)
- 中国人(13484)
- 中国人民(13327)
- 科学(13282)
- 财经大学(13025)
- 经济学(12930)
- 基金
- 项目(44987)
- 研究(36202)
- 科学(35179)
- 基金(32466)
- 家(26368)
- 国家(26101)
- 社会(23263)
- 科学基金(22811)
- 社会科(22226)
- 社会科学(22219)
- 省(17728)
- 基金项目(16318)
- 教育(15998)
- 编号(15070)
- 资助(14485)
- 划(14170)
- 成果(13570)
- 自然(12897)
- 自然科(12586)
- 自然科学(12586)
- 自然科学基金(12370)
- 融(11058)
- 性(10878)
- 课题(10739)
- 重点(10255)
- 发(10191)
- 部(10002)
- 创(9730)
- 项目编号(9698)
- 制(9569)
共检索到150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勇
从2002年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方式,可转换债券市场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从近三年的实践来看,可转换债券融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债券市场的发展。本文将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完善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可转换债券 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洁
2006年5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其中对可转换债券的规定更合理、更完善,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发行可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改变了可转债品种的单一性。可转债市场在经历股改带来的转股冲击之后,将再度迎来扩容高潮。毫无疑问,可转换债券现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投融资工具,但从实践来看,上市公司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从上市公司融资的角度通过对可转换债券快速发展及在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完善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一些建议与对策很有必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龙萍
可转换债券是指发行人根据法定程序发行的,在一定期间内按照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由于兼具股票的收益性与债券的安全性,可转换债券自产生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广为盛行,并已成为国际市场中的一种日趋重要的混合型融资工具。我国自1992年深圳宝安公司发行国内首批可转换债券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可转换债券融资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改变企业资本结构和吸引长期稳定的投资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重视这一筹资方式在企业中的运用。但是,任何一种金融工具在为人们带来收益的同时必然伴随着风险。本文拟就可转换债券本身的特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冬年 王瑜
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了可转换债券在公司连续融资中的作用机理;并结合万科公司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案例,分析了万科转债在万科公司连续融资中发挥的作用。在万科公司以未来投资期权价值不确定为基础的连续融资过程中,当投资期权项目被证实有价值时,通过可转换债券的赎回(强制转换)把初始项目积累的资金转向有价值的投资期权项目,有利于万科公司有价值投资期权项目的后续融资,验证了Mayers(1998)的连续融资假说。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连续融资 过度投资 发行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妙娟
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和债券两种属性,是一种相对灵活的融资工具。本文选取航天信息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转债融资背后的动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案例公司选择采用可转债融资,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一是利用可转债较低的票息节约融资成本,再通过转股的方式避免归还本金;二是在牛市中企业估值偏高,通过可转债融资可以避免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者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实现"后门权益融资";三是通过可转债融资灵活的条款设计,为项目投资提供时机选择,并维持资本结构的稳定;四是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与认购可以为大股东提供无风险套利
关键词:
可转债融资 融资动机 航天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妙娟
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和债券两种属性,是一种相对灵活的融资工具。本文选取航天信息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转债融资背后的动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案例公司选择采用可转债融资,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一是利用可转债较低的票息节约融资成本,再通过转股的方式避免归还本金;二是在牛市中企业估值偏高,通过可转债融资可以避免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者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实现"后门权益融资";三是通过可转债融资灵活的条款设计,为项目投资提供时机选择,并维持资本结构的稳定;四是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与认购可以为大股东提供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关键词:
可转债融资 融资动机 航天信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冀东臻
可转换债券:新的国际融资工具冀东臻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Bonds)作为一种兼具债权和股权特性的特殊债券,以其特有的优越性,已成为当今国际融资市场上较受欢迎的筹资和投资工具。一、可转换债券的有关概念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允许债券持有人在规定时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碧秀
一、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一)基于代理成本下可转换债券融资的选择1.债权性代理成本与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通过负债方式融资后,由于股权和债权在证券利益和优先性方面存在差异,债权人只能获得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娥平
公司使用可转换债券筹集外部资金既是作为普通债券的替代,增加转换特性来降低利息率从而保持现金流量,也是转换条款建立“延迟股权”,通过转换,以高于现行股票的价格出售。本文研究发现,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是为了减少由于股东和管理者以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冲突所引起的代理成本;为了降低由发行普通债券带来的高额预期财务危机成本和普通股发行中经常出现的严重负面公告效应;以及在投资者和管理者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认识不同时,使其价值不易受公司风险变化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子尧
近年来,发行可转换债券成为中国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渠道之一。通过对中国2001~2006年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及拟增发的上市公司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市净率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成长性、经营现金流易变程度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正相关,公司的规模、成立年限、实物资产比例及盈利性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融资 上市公司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娥平
本文对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情况下可转换债券相比普通债券或普通股票融资的优势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公司使用可转换债券可以依据其可转换性调整公司的债务水平,在抑制过度投资的同时又避免投资不足,因而有利于控制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融资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瑾
自1991年8月起,国内已先后有琼能源、成都工益、深宝安、中纺机、深南玻等数家企业发行了可转换债券进行资本市场融资。虽然从具体的发行、交易以及各自转股的情况看来不一而同,其中前两家以转券推进新股发行,后两家针对已上市的B股股票发行可转换债券进行境外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显平 柯大钢
本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相关事件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可转债发行和转股启动等事件均具有显著非零的股价效应,而股东大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发行公告和可转债上市等事件不存在显著非零的异常收益。这表明市场对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反应有一个过程,并非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后市场就已经消化了公告的内容。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对于可转债融资行为所引起的异常收益,可用总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流通股比例、权益市值对面值比率,以及稀释度(或相对发行规模)等因素来进行解释。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股价效应 异常收益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