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5)
2023(7327)
2022(6460)
2021(6167)
2020(5319)
2019(12418)
2018(12347)
2017(24970)
2016(13473)
2015(15048)
2014(14881)
2013(14570)
2012(13390)
2011(11943)
2010(12670)
2009(11791)
2008(11848)
2007(10753)
2006(9821)
2005(8897)
作者
(37031)
(30706)
(30598)
(29331)
(20059)
(14691)
(14019)
(11659)
(11604)
(11436)
(10335)
(10268)
(10110)
(9936)
(9831)
(9561)
(9230)
(8978)
(8779)
(8718)
(7724)
(7565)
(7421)
(7077)
(6998)
(6983)
(6840)
(6706)
(6163)
(6012)
学科
(56238)
经济(56196)
(42888)
管理(42850)
(37271)
企业(37271)
方法(27037)
数学(24405)
数学方法(23866)
(17077)
(14436)
中国(13474)
(11955)
(11655)
财务(11615)
财务管理(11596)
业经(11173)
企业财务(11104)
(10418)
地方(10330)
(10197)
贸易(10190)
(9956)
理论(9653)
农业(9241)
(8854)
银行(8853)
技术(8681)
(8614)
金融(8614)
机构
学院(190433)
大学(187153)
(81399)
经济(79695)
管理(77371)
理学(66286)
理学院(65686)
管理学(64356)
管理学院(63994)
研究(61281)
中国(48685)
(40600)
(38532)
科学(34074)
财经(31211)
(30334)
(29076)
(28235)
中心(27936)
研究所(26902)
(25404)
北京(24826)
业大(23928)
经济学(23705)
(23496)
财经大学(23071)
(22564)
师范(22383)
(22330)
经济学院(21264)
基金
项目(119263)
科学(95017)
研究(89433)
基金(86718)
(73942)
国家(73335)
科学基金(64322)
社会(55471)
社会科(52843)
社会科学(52826)
(46737)
基金项目(44302)
教育(42730)
自然(42339)
自然科(41417)
自然科学(41411)
自然科学基金(40691)
(39238)
资助(38213)
编号(37373)
成果(30700)
(26858)
重点(26627)
课题(26324)
(25302)
(25174)
教育部(23601)
创新(23325)
人文(23136)
(23065)
期刊
(90740)
经济(90740)
研究(58189)
中国(36425)
(31842)
管理(31319)
(23615)
金融(23615)
科学(23076)
(22911)
学报(22169)
教育(21726)
技术(18946)
大学(17900)
学学(16867)
财经(15505)
农业(15420)
经济研究(14977)
业经(14530)
(13180)
问题(11371)
统计(11237)
(10749)
技术经济(10487)
国际(10373)
(10369)
决策(9455)
现代(9294)
理论(9012)
商业(8483)
共检索到290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圣涛  胡春霞  
虽然目前可转换债券修改条款进行得如火如荼,投资者对可转换债券的需求非常火爆,但从金融工具本身来看,中国可转换债券的条款设计将走向回归之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恩全  万军  
近期,发行可转换债券成为企业比较青睐的一种融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无套利均衡原理来确定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由于转换和赎回具有期权的性质,因此,本文试图把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纳入Black—Sc hole期权定价的框架下,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我们可以根据可转换债券的有关条款及其标的股票来确定模型部分参数,并利用微分方程的数值技术来计算可转换债券的价值。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力  
国务院"新国十条"明确提出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目前,我国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主要是以再保险为主,存在着承保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将巨灾债券与可转债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创新型金融产品,研究建立了巨灾可转债定价模型。由于存在巨灾风险转移机制,发行人的风险暴露大大降低,破产违约率降低会对内含期权价格产生影响,使巨灾可转债价格不再是两部分的简单加总。定价机制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对传统的巨灾债券定价;二是计算巨灾风险转移前后的破产率;三是将破产率引入内含期权价格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巨灾可转换债券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焦点  
可转换债券作为债券的一种,可为发行方降低融资成本,为投资者提供高收益、低回撤的优质投资工具。近年来,可转换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在债券市场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合理定价是保证可转换债券市场运行态势良好的关键。基于此,文章将可转换债券的股权价值和债券价值分离,首先利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法对可转换债券的债券价值进行定价,然后利用传统B—S模型对2015—2020年发行的符合B—S定价模型假设条件的可转换债券期权价值进行定价,最后利用加入附加条款的拓展B—S模型对可转换债券样本数据进行二次定价,同时与第一次定价进行比较。研究表明:B—S模型适用于国内市场可转换债券定价,且附加条款加入对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影响显著,将附加条款加入B—S定价模型之后,能够减小模型定价误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静  王敏  
可转债是一种既含债券性质又含期权性质的金融衍生产品,利用常规的定价模型常常低估市场价格,使定价方法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基于集对分析方法,选取单因素B-S期权定价模型与单因素交换期权模型,对定价模型进行测度和修正,通过实证检验,可以了解到,修正后的定价模型更具适用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澄  郭靖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金融衍生工具,它把相应的股票看涨期权内嵌在传统的公司债券之中,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性质,因而可转债的定价问题逐渐为企业和投资者所关注。本文借助Black-Scholes定价模型研究定价理论,对Black-Scholes定价模型进行修正,体现了红利发放对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铁锋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用西方成熟市场期权定价模型计算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理论价值会明显高于实际价格,表明此模型不适宜于分析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天晓  
可转换债券是介于公司债券与普通股之间的一种混合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者在将来某一时间,选择是否按照一定的转换价格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票的权利。我国发行的可转债一般都具有赎回条款、回售条款和向下修正条款。利用二叉树方法计算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是一种简单、明了的计算方法。文章首先阐释了我国可转换债券研究的逻辑起点,分析了基于二叉树方法的可转债定价模型,文章最后进行了可转债定价的实证分析。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新哲  周荣喜  
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基于样条函数模型推导出无违约利率期限结构,进行有效性检验;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债券推导出违约利率期限结构,并与无违约利率期限结构对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效果进行比较;针对目前国内可转换债券定价均假设利率恒定、没有考虑利率变化的现状,将无违约利率期限结构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可转债定价的一般模型,并用此模型对歌华转债进行定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均存在一定的偏差,可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对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相对有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丹,杨向群  
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并在股票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利用Martingle Pricing方法推导出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公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冰华  冯芸  
经典可转换债券套利策略的核心思想是买入可转换债券(可转债)并同时卖出相应份额的标的正股,旨在挖掘可转债市场被低估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本文利用改进的Tsiveriotis和Fernandes([1])可转债理论定价模型,发现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可转债在发行日存在显著的低估现象,平均定价误差率约为-6.09%。随后,再利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在沪深市场可交易的共41支可转债和标的正股等日度历史数据,构造了两类可转债套利策略,此两类套利策略分别获得了0.299%和0.263%月度平均收益率。最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冰华  冯芸  
经典可转换债券套利策略的核心思想是买入可转换债券(可转债)并同时卖出相应份额的标的正股,旨在挖掘可转债市场被低估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本文利用改进的Tsiveriotis和Fernandes~([1])可转债理论定价模型,发现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可转债在发行日存在显著的低估现象,平均定价误差率约为-6.09%。随后,再利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在沪深市场可交易的共41支可转债和标的正股等日度历史数据,构造了两类可转债套利策略,此两类套利策略分别获得了0.299%和0.263%月度平均收益率。最后,本文还发现可转债套利策略与沪深300股票指数、可转债公募基金和可转债指数的收益率均无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可转债套利策略是一种很好的另类投资策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冬年  
转换价值等于赎回价格,公司就应赎回可转换债券,这是理论上可转换债券的最优赎回策略。但公司实际奉行的赎回策略与理论上的最优赎回策略存在系统性的差异,普遍存在当可转换债券满足赎回条款却长时期不被赎回的情况。学者们对此现象提出各种理论,并佐以实证数据来解释公司为何会延迟赎回的时间,具体有七种观点,如不对称信息理论、财务危机理论、现金流理论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