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0)
- 2023(11263)
- 2022(9731)
- 2021(8998)
- 2020(7501)
- 2019(17675)
- 2018(17547)
- 2017(34256)
- 2016(18567)
- 2015(21230)
- 2014(21424)
- 2013(21545)
- 2012(20682)
- 2011(18829)
- 2010(19029)
- 2009(17585)
- 2008(17760)
- 2007(16203)
- 2006(14459)
- 2005(13385)
- 学科
- 济(83700)
- 经济(83622)
- 业(47803)
- 管理(47202)
- 企(36206)
- 企业(36206)
- 方法(32551)
- 数学(28569)
- 数学方法(28338)
- 农(24855)
- 地方(24807)
- 中国(24765)
- 银(20408)
- 银行(20381)
- 制(19419)
- 行(19294)
- 财(19075)
- 业经(18126)
- 农业(16940)
- 融(16429)
- 金融(16426)
- 学(15640)
- 贸(15113)
- 贸易(15098)
- 易(14524)
- 地方经济(13163)
- 环境(12604)
- 和(12341)
- 发(12211)
- 度(11679)
- 机构
- 学院(267537)
- 大学(266358)
- 济(111475)
- 经济(108904)
- 管理(98215)
- 研究(96166)
- 理学(82330)
- 理学院(81271)
- 管理学(79982)
- 管理学院(79451)
- 中国(78443)
- 科学(58585)
- 京(58323)
- 财(53082)
- 所(50062)
- 农(49814)
- 中心(45353)
- 研究所(45032)
- 江(43415)
- 财经(40868)
- 业大(39267)
- 农业(39117)
- 北京(37419)
- 范(37318)
- 师范(36963)
- 经(36770)
- 州(35250)
- 经济学(34076)
- 院(34064)
- 经济学院(30751)
- 基金
- 项目(167968)
- 科学(130368)
- 研究(125022)
- 基金(118235)
- 家(102296)
- 国家(101347)
- 科学基金(85503)
- 社会(77413)
- 社会科(73261)
- 社会科学(73238)
- 省(67562)
- 基金项目(63009)
- 教育(57095)
- 划(56494)
- 自然(53781)
- 自然科(52417)
- 自然科学(52402)
- 编号(52271)
- 自然科学基金(51434)
- 资助(48673)
- 成果(43332)
- 发(41801)
- 重点(38072)
- 部(36963)
- 课题(36917)
- 创(34526)
- 发展(33672)
- 展(33113)
- 创新(32294)
- 科研(31785)
- 期刊
- 济(131337)
- 经济(131337)
- 研究(85357)
- 中国(58606)
- 农(46419)
- 财(41705)
- 学报(40132)
- 融(39029)
- 金融(39029)
- 科学(37603)
- 管理(34473)
- 教育(30444)
- 农业(30086)
- 大学(29837)
- 学学(27777)
- 技术(23641)
- 业经(22391)
- 经济研究(20400)
- 财经(20211)
- 问题(17932)
- 经(17275)
- 业(16365)
- 贸(13792)
- 图书(13647)
- 技术经济(13643)
- 理论(13517)
- 资源(12935)
- 商业(12776)
- 版(12411)
- 现代(12302)
共检索到425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立章
一、引言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型证券,由于可转换债券是发行公司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一种承诺,其被视为是一种债务融资工具。而可转换的特性又给予了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其转换为一定数额的普通股的权力。换言之,可转债的持有者是拥有成为公司股东选择的债务人。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有价值的转换权,让持有者也能够参与到公司股票的增值中来,所以可转债的利率将会比直接发放债券的利率低。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上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流行起来的,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福广 李西文
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衍生融资工具,可转债发行动机和条款设计受到理论和实践的普遍关注。从代理问题的视角,文章对歌华有线公司发行可转债主要条款,包括利率条款、转股条款及触发条款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歌华转债"股性较强,条款设计倾向于变相发行股票,而不是降低代理成本。这一发现与经典融资理论矛盾。论文从逃避市场规则和证券发行制度缺陷两方面进行了解释。研究对公司设计转债条款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歌华转债 触发条款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娥平 史扬
本文结合理论与实际,对我国近期推出的金融产品分离债与可转债的发行条款进行了比较,包括票面利率、债券期限、转股价格和行权价格、赎回条款、回售条款、担保条件、资信评级和向下修正条款等。结果发现,可转债在条款设计上更加倾向于投资者,分离债在条款设计上更加倾向于发行人。同时还对我国目前分离债的条款设置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分离债 可转债 发行条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康德 夏新平 汪宜霞
本文以 2 0 0 0~ 2 0 0 3年在沪深交易所发行可转债的 2 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利用事件研究方法对可转债发行公告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在事件公告日样本的平均超额收益为 -0 .66% ,2天的累计超额收益为 -0 .14 % ,而在事件窗 [-3 0 ,3 0 ]内的累计超额收益为 1.5 3 % ,但均不显著。同时还发现 ,可转债发行的市场效应与公司特征和发行规模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可转债 市场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丽坤 肖万
本文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可转债发行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行的公告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公告会产生正的市场效应,且在公告日最为显著。同时,净资产收益率与公告效应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与之显著负相关。可见,在经营过程中不能仅注重公司规模的扩张,更重要的是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公告效应 超常收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裴珍珍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7~2011年发行可转债、公司债、增发的上市公司的公司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相比于增发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司具有大规模、低杠杆、低成长、相对发行规模较小的特征;相比于公司债发行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司具有成立时间短、未来投资机会多、获取经营现金能力强、较多自由现金流量和股权集中的特征。结论部分符合风险转移假说。
关键词:
可转债 增发 公司债 公司特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万 张宇彤 许林
我国可转债发行条款同质化,尤其较低的折股溢价、赎回强制转股,扭曲了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风险与收益配置,动摇了资本市场对发行人的价值预期。本文从可转债的期权属性出发,研究公司治理与可转债发行动机之间的关系,并与可转债债务、股权属性的作用做了对比。实证研究发现,转股稀释率与"股东—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负相关,与"股东—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正相关,与"大股东—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无关,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有利于治理投资不足、投资过度的两难问题;但民营企业可转债发行的治理动机有所不同。我国资本市场陷入了投资者积极认购可转债,发行人不愿采用可转债,可转债治理功能难以全面发挥的多重困境。降低可转债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可转债发行的转股条款和赎回条款,改革配售制度,是发挥可转债全面治理功能的重要前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莉
发行可转债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状况及其融资、投资和股利分配行为具有共性,在国内上市公司存在“融资饥渴”现象以及股权融资偏好现状下,公司为发行可转债和顺利转股,会做出有利于可转债投资人的决策。对可转债价格波动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可转债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关键词:
可转换公司债券 财务共性 价值分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胡敏杰 余怒涛 蒲云
对沪深两市2000~2010年间174家公司董事会发布可转债融资信息导致的股价波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宣告日当天及次日股价存在显著性的负效应;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的行为是不同的,在熊市和调整市环境下,宣告当日的股价存在显著的负效应,而在牛市环境下,不存在显著性非零的异常收益。回归分析结果支持压力假说理论而不支持信号理论的解释。研究结果反映了我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除了受到事件本身的影响外,更受到市场环境的因素影响。
关键词:
市场环境 可转换债券 股价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皙 王凤艳
我国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绿色发展道路。企业作为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也应当转变经营模式并优化企业融资发展理念。在此背景下,作为新型融资方式的绿色债券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文章对具有代表性的能源电力行业企业甘肃电投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公司发行绿色债券的动因以及效果。
关键词:
电力投资 绿色债券发行 动因 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艳艳 黄文韬
本文以广东嘉元科技有限公司发行嘉元转债为例,探讨可转债的融资动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是主流解释理论,然而研究发现,嘉元转债的发行动机并不是降低信息不对称或者降低代理成本,而是调整资本结构。嘉元转债发行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10%上升至40%,更为接近行业均值。而且,公司预期可转债的融资成本为5.1%,明显低于同期可比的其他债务融资工具;公司也不准备行使提前赎回权利,以降低可转债的整体融资成本。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雷澍
债券利率的构成分析与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一、债券利率的构成分析债券利率是指债券持有人每年获取的利息与债券票面价值的比率。它反映了债券持有人获利或可能获利的大小。由于债券持有人持有某种债券意味着他向债券发行主体提供了一笔资金在一定时间内供其使用。因此,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梅
在银行公司治理中,各利益相关者作为独立的行为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银行公司治理得以运行和完善,正是缘于各行为主体为寻求自利而进行的博弈。这种博弈的结果是正和博弈,即一荣俱荣。随着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深入,银行的经营将更多地受到相关利益主体的约束,其经营行为必须走向市场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的过程,就是包括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得以逐步明确的过程,也是各行为主体间利益相互博弈的过程。银行公司治理既为利益相关者参与银行管理提供了渠道,也推进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本身的不断完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芳秀 范瀚予
本文研究了2005年5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A股上市公司可转债预案公告的101个样本,结果显示预案公告效应显著为负,但全流通股样本的预案公告效应为正,这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对60个可转债发行公告样本的研究表明,中国可转债的发行公告效应显著为正,这与英美市场完全不同,其原因可归结为股权分置改革及《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实施。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可转债发行公告的股价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通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有力地解释了预案公告的负效应,与预案公告效应正相关;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和股权稀释度是发行公告正效应的显著影响因素,与发行公告效应负...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预案公告效应 发行公告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春 孙亮 刘娥平
在将债务区分为直接债和间接债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债权人对于公司大股东掠夺行为的治理功能。研究发现,与直接债的软约束特质不同,作为间接债的可转换债券因其硬约束特质,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的掠夺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和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进而提高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
间接债 可转换债券 大股东掠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