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6)
- 2023(8457)
- 2022(6962)
- 2021(6237)
- 2020(4880)
- 2019(10951)
- 2018(10528)
- 2017(20170)
- 2016(10519)
- 2015(11639)
- 2014(11515)
- 2013(11586)
- 2012(11053)
- 2011(10004)
- 2010(10477)
- 2009(10073)
- 2008(9240)
- 2007(8432)
- 2006(7744)
- 2005(7498)
- 学科
- 济(49034)
- 经济(48989)
- 业(32525)
- 管理(29994)
- 融(26089)
- 金融(26089)
- 企(25671)
- 企业(25671)
- 中国(23896)
- 银(23864)
- 银行(23856)
- 行(23200)
- 地方(19741)
- 农(14423)
- 财(14419)
- 业经(13181)
- 制(12649)
- 方法(12506)
- 中国金融(11120)
- 数学(10578)
- 数学方法(10518)
- 农业(10452)
- 务(10283)
- 财务(10258)
- 财务管理(10238)
- 地方经济(10042)
- 发(9558)
- 企业财务(9540)
- 贸(8583)
- 贸易(8568)
- 机构
- 学院(147277)
- 大学(142767)
- 济(65715)
- 经济(64218)
- 研究(54798)
- 管理(52366)
- 中国(50184)
- 理学(42839)
- 理学院(42331)
- 管理学(41799)
- 管理学院(41524)
- 财(33418)
- 京(31209)
- 科学(29936)
- 所(27712)
- 中心(26973)
- 财经(24930)
- 研究所(24469)
- 江(23880)
- 农(23249)
- 经(22462)
- 银(21637)
- 银行(20843)
- 北京(20769)
- 经济学(20723)
- 州(20505)
- 范(19747)
- 融(19668)
- 行(19566)
- 师范(19547)
- 基金
- 项目(88177)
- 科学(69437)
- 研究(69116)
- 基金(61725)
- 家(52148)
- 国家(51610)
- 科学基金(44400)
- 社会(44393)
- 社会科(42296)
- 社会科学(42289)
- 省(36239)
- 基金项目(31857)
- 教育(30413)
- 划(29453)
- 编号(28647)
- 发(26090)
- 自然(25605)
- 资助(25404)
- 自然科(24963)
- 自然科学(24961)
- 自然科学基金(24492)
- 成果(23871)
- 发展(21732)
- 展(21334)
- 课题(21053)
- 重点(20161)
- 创(19146)
- 部(18842)
- 性(18382)
- 国家社会(18144)
共检索到253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裴珍珍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7~2011年发行可转债、公司债、增发的上市公司的公司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相比于增发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司具有大规模、低杠杆、低成长、相对发行规模较小的特征;相比于公司债发行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司具有成立时间短、未来投资机会多、获取经营现金能力强、较多自由现金流量和股权集中的特征。结论部分符合风险转移假说。
关键词:
可转债 增发 公司债 公司特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艳艳 黄文韬
本文以广东嘉元科技有限公司发行嘉元转债为例,探讨可转债的融资动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是主流解释理论,然而研究发现,嘉元转债的发行动机并不是降低信息不对称或者降低代理成本,而是调整资本结构。嘉元转债发行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10%上升至40%,更为接近行业均值。而且,公司预期可转债的融资成本为5.1%,明显低于同期可比的其他债务融资工具;公司也不准备行使提前赎回权利,以降低可转债的整体融资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洁
现代融资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融资契约以解决企业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外源融资成本,国内外许多学者正是从这一角度对可转债的发行动机进行研究。本文在总结企业内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发行可转债以解决资产替代问题、逆向选择问题、管理层自利性行为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可转债 信息不对称 融资契约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娥平
公司使用可转换债券筹集外部资金既是作为普通债券的替代,增加转换特性来降低利息率从而保持现金流量,也是转换条款建立“延迟股权”,通过转换,以高于现行股票的价格出售。本文研究发现,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是为了减少由于股东和管理者以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冲突所引起的代理成本;为了降低由发行普通债券带来的高额预期财务危机成本和普通股发行中经常出现的严重负面公告效应;以及在投资者和管理者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认识不同时,使其价值不易受公司风险变化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屈文洲 林振兴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8年发行的可转债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可转债发行公告的财富效应与该可转债实现转股可能性的预期正相关,具体而言,与发行公司的成长机会、财务困境风险水平正相关,并且与整体股市的状况也紧密相关。进一步结合可转债退市的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是一种典型的"后门权益"融资。实证研究的结果不支持基于代理成本的动因假说。
关键词:
可转债 发行动因 财富效应 后门权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牟晖 韩立岩 谢朵 陈之安
本文对中国截至2004年底发行的全部可转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可转债发行公告对股东价值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将可转债按股性价值大小排序后发现,发行股性可转债对股东价值的负效应小于发行债性可转债的负效应,这与Myers和Majluf(1984)模型的“优序融资顺序”不一致,反映了中国市场特有的“股权融资优先于债券融资”的融资顺序选择。结合考虑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治理结构,在回归分析中引入反映“二元”股权结构的变量,发现可转债公告效应不仅与股性价值负相关,与公司规模和发债规模负相关,且与股权流动性结构、非流通股帐面值和财务杠杆等反映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量正相关。由此可见,上市公司股权分置与治理结构的变革对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根明 方勇华
一、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产生 信息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代理成本的产生是由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引起的。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委托人无法准确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从而导致代理人不以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产生了“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问题”,并给委托人带来一定损失(剩余损失)。于是,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合理的契约(激励机制),以诱使代理人选择对委托人最为有利的行动,因此而产生了监督成本与激励费用。代理成本主要包括剩余损失、监督成本以及激励费用三部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玲
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国债拍卖实践的发展,国外学者们利用各国的国债拍卖数据针对国债拍卖的融资成本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各国的国债拍卖中都普遍存在着国债拍卖定价偏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玉琴
一、引言早在20世纪,国外有金融财务学者就指出,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可转债减少信息不对称(Stein,1992)、抑制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以及减少代理成本(Green,1984)。较近的研究Lewis(1999,2003)也认为,可转债发行人可以通过转债条款的设计有效地解决公司外部融资时面临的特定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以及财务风险等问题。但是国内不少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这与发达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不相符。从理论上说,在我国市场背景下进行可转债融资选择研究,可以丰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理论,特别是符合我国实际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当中产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财务成本等契约成本为研究视角,从上市公司融资时所处宏观经济环境及企业自身的财务指标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融资选择。研究表明市场总成交额、公司所处行业的绩效、贷款的利率、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及GDP增长均与公司的可转债融资选择负相关。公司规模、固定资产比率、财务松弛度与企业可转债融资选择正相关。公司年龄和融资前一年的股价波动对企业的可转债融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福广 李西文
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衍生融资工具,可转债发行动机和条款设计受到理论和实践的普遍关注。从代理问题的视角,文章对歌华有线公司发行可转债主要条款,包括利率条款、转股条款及触发条款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歌华转债"股性较强,条款设计倾向于变相发行股票,而不是降低代理成本。这一发现与经典融资理论矛盾。论文从逃避市场规则和证券发行制度缺陷两方面进行了解释。研究对公司设计转债条款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歌华转债 触发条款 代理成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娅 周卓尔 董怀军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目前来说,属于一种较为新型的金融衍生品,其兼具债券和期权的双重性质,日渐受到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重视。然而就尚德电力有限公司破产重组这一事件,使人意识到上市公司在利用可转债融资时存在着一定的融资风险。文章通过对尚德电力可转债的研究,分析这些风险的形成与规避。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融资风险 风险规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秉祥 李娟
为了探讨我国转型期公司治理机制下股东控制权收益和经理管理防御对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影响,文章以2006—2011年我国发行可转债上市公司和增发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考虑外部宏观环境、公司基本特征和经理人自身特征三个方面,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控制权收益动机和管理防御动机对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反映股东控制权收益的Z指数、每股净资产和每股股东自由现金流量与反映经理管理防御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每股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和管理防御指数六个变量分别与是否发行可转债呈显著正相关,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管理费用与是否发行可转债的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可转债 融资动机 控制权收益 管理防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君梅
本文选取2015-2019年间发行可转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总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公司发行状态为解释变量,资产水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资产负债率为控制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可转债融资对A股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股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且经营绩效与公司资产水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可转债融资 经营绩效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