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7)
- 2023(8219)
- 2022(6801)
- 2021(6207)
- 2020(5196)
- 2019(11771)
- 2018(11277)
- 2017(22367)
- 2016(11773)
- 2015(13261)
- 2014(13048)
- 2013(12767)
- 2012(11626)
- 2011(10253)
- 2010(10692)
- 2009(10699)
- 2008(9865)
- 2007(9084)
- 2006(8151)
- 2005(7779)
- 学科
- 管理(46451)
- 业(45448)
- 济(43303)
- 经济(43210)
- 企(42075)
- 企业(42075)
- 融(26913)
- 金融(26911)
- 银(24457)
- 银行(24449)
- 财(24187)
- 行(23602)
- 制(19414)
- 中国(18711)
- 方法(18503)
- 务(18386)
- 财务(18355)
- 财务管理(18323)
- 企业财务(17717)
- 数学(16195)
- 数学方法(16059)
- 体(12886)
- 业经(11976)
- 体制(11553)
- 中国金融(11103)
- 农(10363)
- 地方(8820)
- 度(8211)
- 制度(8180)
- 理论(7339)
- 机构
- 大学(162885)
- 学院(162860)
- 济(71902)
- 经济(70410)
- 管理(63618)
- 理学(53975)
- 理学院(53488)
- 管理学(52877)
- 管理学院(52565)
- 研究(50447)
- 中国(49344)
- 财(42633)
- 京(32612)
- 财经(32404)
- 经(29356)
- 中心(25990)
- 科学(25233)
- 江(24597)
- 财经大学(24487)
- 所(23985)
- 经济学(23612)
- 融(22469)
- 金融(22022)
- 银(21987)
- 经济学院(21313)
- 银行(21188)
- 研究所(20798)
- 北京(20589)
- 州(20058)
- 农(19920)
- 基金
- 项目(101451)
- 科学(81327)
- 研究(76824)
- 基金(76278)
- 家(64099)
- 国家(63573)
- 科学基金(56415)
- 社会(51808)
- 社会科(49425)
- 社会科学(49415)
- 基金项目(40090)
- 省(38618)
- 教育(35239)
- 自然(34650)
- 自然科(33837)
- 自然科学(33831)
- 自然科学基金(33284)
- 划(31808)
- 资助(31307)
- 编号(30201)
- 制(26010)
- 成果(25799)
- 部(23735)
- 重点(22841)
- 创(22031)
- 国家社会(21928)
- 性(21761)
- 教育部(21494)
- 人文(21050)
- 课题(20884)
共检索到261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曾健 唐明哲
从1997年起 ,中国陆续发行了南化转债、丝绸转债、茂炼转债、机场转债和鞍钢转债等5只可转换债券。本文利用简单的两期模型分析了公司采用可转债这种新的融资工具的理论依据及其前提条件 ,并阐述了中国发行可转换债券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君梅
本文选取2015-2019年间发行可转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总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公司发行状态为解释变量,资产水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资产负债率为控制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可转债融资对A股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股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且经营绩效与公司资产水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可转债融资 经营绩效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玉琴
一、引言早在20世纪,国外有金融财务学者就指出,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可转债减少信息不对称(Stein,1992)、抑制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以及减少代理成本(Green,1984)。较近的研究Lewis(1999,2003)也认为,可转债发行人可以通过转债条款的设计有效地解决公司外部融资时面临的特定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以及财务风险等问题。但是国内不少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这与发达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不相符。从理论上说,在我国市场背景下进行可转债融资选择研究,可以丰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理论,特别是符合我国实际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银温泉
德国的公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股份有限公司,二是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总数中,有限责任公司占绝大多数。例如,在1986年,公司数量为282,671家,其中股份有限公司为2165家,有限责任公司为280,506家,在股份有限公司中,上市公司的数目更少。到1989年末,股份公司有2492家,其中只有649家在1990年年底上市,上市交易仅占1/4左右。 与美、日相比,德国的公司制度(在本文中主要指股份有限公司)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建立双重委员会制度,即存在监事会和董事会;二是强调职工参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冬年 韩丹 李宝新
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表现出了较强的债券性特征,因此,上市公司可依其来选择可转换债券融资。这与Essige(1992)美国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表现出期权性特征,重视可转债在降低企业风险方面发挥作用的研究结果不同。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期权性 债券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培衢
我国国有企业在公司制改造过程中,企业资产运作效率和发展能力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要搞好国有企业,必须着眼于企业制度的整体优化;其中企业产权制度、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和产权激励是关键,国有企业制度安排中必须着眼于企业制度环境的整合,建构富有效率的公司制度。
关键词:
企业制度 治理结构 独立代理人 产权激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飞
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在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革以前,企业的投融资模式主体为传统的商业银行和政策银行贷款、铁道债和部省合作模式。铁路公司制改革后所实现的政企分开致使原有投融资模式不再适应新发展需求,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铁路行业投融资。文章从强国战略背景、公司制环境、价值基础和政策环境四个角度分析了铁路企业主体融资方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根据事权划分的政府资金仍然是铁路建设重要的资金来源,债券融资也是融资的主要途径,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都可能成为铁路企业的融资对象,同时建议铁路企业在资金归集、资产处置和资金管理权限等方面进行融资体制创新,适时进行亚开行和亚投行贷款,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和融资租赁等方面的融资创新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非亚 包敬欣
我国公司制度与西方公司制度比较孙非亚,包敬欣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各国企业制度千差万别。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过程、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总有差异,所以企业制度自然或多或少各具特色。我国公司制度的确立,是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国公司发展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当中产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财务成本等契约成本为研究视角,从上市公司融资时所处宏观经济环境及企业自身的财务指标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融资选择。研究表明市场总成交额、公司所处行业的绩效、贷款的利率、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及GDP增长均与公司的可转债融资选择负相关。公司规模、固定资产比率、财务松弛度与企业可转债融资选择正相关。公司年龄和融资前一年的股价波动对企业的可转债融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红平
宏观经济环境和个股表现会影响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选择决策。公司规模和股权结构对公司在普通股和可转债之间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盈利能力和所得税对公司在公司债券和可转债之间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公司总风险和成长机会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财务杠杆和资金宽松度对可转债融资选择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可转债 融资选择 决定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瑾 王梦然
本文从可转债融资对公司买进持有超额收益率和对经营指标的影响两方面分析了可转债融资对公司价值的长期影响,并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发行可转债后公司股价和经营业绩出现显著的下滑,其原因在于上市公司在可转债发行当年普遍利用盈余管理来提高公司利润。尽管存在这样的负面影响,可转债融资仍然具有很大优势,我国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可转债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可转债融资 买进持有超额收益率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娅 周卓尔 董怀军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目前来说,属于一种较为新型的金融衍生品,其兼具债券和期权的双重性质,日渐受到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重视。然而就尚德电力有限公司破产重组这一事件,使人意识到上市公司在利用可转债融资时存在着一定的融资风险。文章通过对尚德电力可转债的研究,分析这些风险的形成与规避。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融资风险 风险规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裴珍珍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7~2011年发行可转债、公司债、增发的上市公司的公司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相比于增发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司具有大规模、低杠杆、低成长、相对发行规模较小的特征;相比于公司债发行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司具有成立时间短、未来投资机会多、获取经营现金能力强、较多自由现金流量和股权集中的特征。结论部分符合风险转移假说。
关键词:
可转债 增发 公司债 公司特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向 匡小平
基于2005年至2009年的上市公司样本,研究了制度环境对商业信用融资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越多,并且商业信用融资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国有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更多,但并没有因此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民营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更少,但是商业信用融资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可以纠正由于产权约束而导致的商业信用融资低效率配置。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化改革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实现商业信用融资的有效配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艳艳 黄文韬
本文以广东嘉元科技有限公司发行嘉元转债为例,探讨可转债的融资动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是主流解释理论,然而研究发现,嘉元转债的发行动机并不是降低信息不对称或者降低代理成本,而是调整资本结构。嘉元转债发行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10%上升至40%,更为接近行业均值。而且,公司预期可转债的融资成本为5.1%,明显低于同期可比的其他债务融资工具;公司也不准备行使提前赎回权利,以降低可转债的整体融资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