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0)
2023(12021)
2022(10480)
2021(9683)
2020(8064)
2019(18815)
2018(18642)
2017(36685)
2016(19690)
2015(22243)
2014(22106)
2013(21994)
2012(20094)
2011(18222)
2010(17979)
2009(16544)
2008(16281)
2007(14058)
2006(12152)
2005(10456)
作者
(56465)
(46849)
(46294)
(44283)
(30095)
(22474)
(21117)
(18476)
(17787)
(16687)
(16233)
(15674)
(14663)
(14594)
(14438)
(14257)
(13905)
(13889)
(13384)
(13193)
(11581)
(11367)
(11274)
(10584)
(10378)
(10311)
(10215)
(10199)
(9360)
(9178)
学科
(83136)
经济(83040)
管理(61512)
(56158)
(48035)
企业(48035)
方法(42972)
数学(37033)
数学方法(36685)
(20799)
(19902)
中国(19562)
(18352)
业经(17939)
地方(15491)
理论(15363)
(14599)
(14010)
环境(13970)
财务(13951)
财务管理(13927)
(13822)
贸易(13817)
农业(13640)
(13348)
企业财务(13307)
(12788)
技术(12574)
(11733)
教育(11258)
机构
大学(288220)
学院(284210)
管理(118460)
(113235)
经济(110826)
理学(104035)
理学院(102965)
管理学(101358)
管理学院(100851)
研究(89593)
中国(65097)
(60696)
科学(55806)
(51274)
(43637)
财经(42591)
业大(41420)
(40635)
中心(40232)
研究所(40030)
(39041)
(38874)
北京(38299)
(37800)
师范(37516)
经济学(34396)
(32730)
(32422)
财经大学(32041)
农业(31822)
基金
项目(200149)
科学(158026)
研究(147387)
基金(146687)
(126508)
国家(125483)
科学基金(109068)
社会(93386)
社会科(88513)
社会科学(88491)
基金项目(78314)
(76817)
自然(71150)
自然科(69365)
自然科学(69352)
自然科学基金(68132)
教育(67576)
(64619)
资助(60614)
编号(60375)
成果(48242)
(44842)
重点(44012)
(41674)
(41352)
课题(40311)
教育部(38892)
创新(38420)
人文(38294)
国家社会(38285)
期刊
(117289)
经济(117289)
研究(80988)
中国(47774)
学报(43776)
管理(41438)
科学(40206)
(37809)
(35037)
大学(32842)
教育(31056)
学学(30634)
农业(24800)
技术(23484)
财经(20733)
(20270)
金融(20270)
业经(18965)
经济研究(18687)
(17506)
图书(17140)
问题(15370)
理论(14652)
资源(14171)
技术经济(13932)
实践(13527)
(13527)
科技(13458)
(12764)
商业(12486)
共检索到395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宗宪  姜昕  王青  
本文首先明确了可耗竭资源跨期分配的动态效率标准和代际公平标准,以动态效率标准为原则,通过最优化模型分析,解释了可耗竭资源价格构成的原理。即资源价格理应保含边际直接成本、边际环境成本和边际使用者成本三部分内容,其中边际使用者成本是资源自身价值的体现。然后讨论应当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对资源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补偿。最后展开量化分析,采用以代际公平原则为指导的使用者成本法估算2001年至2006年6年间陕北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造成的使用者成本大小,分别与各年地方财政收入当中的资源税收入作比较,得出当前价格及税收水平下,陕北能源资源价值损耗远未能得到有效补偿的结论。如此将不利于该地区能源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彦其  
煤炭等矿产资源具有耗竭性,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必然会带来严重的资源价值损耗。文章运用修正后的使用者成本法估算了山西1993~2010年间因煤炭资源开采而造成的资源价值损耗,发现山西煤炭资源价值损耗严重且耗竭性价值补偿不足。因此,建议改矿产资源补偿费为资源耗竭性补贴,并提高资源耗竭性价值补偿水平;建立区际之间矿产资源耗竭性补偿机制,平衡区域之间、代际之间利益关系;改革耗竭性补贴在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比例,提高地方耗竭性补偿水平;耗竭性补贴专款专用,构建有效的资源财富代际转移与转化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玥  王彭结  
由于耗竭性资源的禀赋数量非常有限,相对于人类急剧增长的需求来说,大量资源面临耗竭,所以存在着如何将这些资源在各个时代进行合理分配与使资源的价值得到补偿的问题。根据地租理论分析了耗竭性资源的价值特性,认为耗竭性资源的价值补偿是有必要性的,它由生产的边际成本、稀缺性成本和环境成本三部分构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存芳  周德群  
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区位选择行为既是一个新兴现实问题,又是一个理论前沿问题。文章基于系统工程的思想,运用综合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从工业区位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拓展与补缺层面,分析了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研究的理论意义;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分析了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认为,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区位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茅宁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李存芳教授的专著《中国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年1月)围绕中国资源耗竭企业能否转移、如何转移、转向何处、受何影响、影响如何、如何调控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深度探究。该著作的主要贡献有如下三点:第一,由可耗竭资源型企业与中西部资源富集区优势要素耦合的方位,研判可耗竭资源型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世龙  唐丁祥  周德群  
目前,我国可耗竭资源开采回采率普遍较低,企业可以通过追加投资来提高资源的管理及技术水平,进而提高资源开采回采率,减少资源浪费。文中基于Hotelling横向差异化模型,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的思路,分析了可耗竭资源开采企业追加投资的动态行为。首先在企业通过竞争形成的价格和市场份额给定的基础上,分析第三阶段实行价格歧视消费者的转移情况,得到两企业的竞争策略;接着将第三阶段的最优价格策略和利润考虑到第二阶段中,讨论两企业的价格竞争均衡问题,分别得到两企业的需求;最后将第二阶段的利润贴现到第一阶段,可得到企业追加投资的策略,给出了该动态博弈模型存在唯一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条件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世龙  周德群  
不确定性是经济学现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可耗竭资源(Exhaustible Resources)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可耗竭资源市场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是值得研究。从资源市场的供给、需求与价格三方面探讨了不确定性问题的来源;从开采和勘探两方面分析了供给不确定中的储量不确定,从需求量变化和支撑技术不确定分析了需求不确定,从价格内生与外生分析了价格不确定;最后进行简短的评价,提出值得关注的几个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存芳  杨保华  王世进  
基于产业转移的可耗竭资源型企业区位选择行为不仅是一个新兴的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前沿课题。本文运用组织行为学和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基于由2000-2009年我国可耗竭资源型企业实施跨区产业转移的112个项目中提炼出的9种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利用文献研究和访谈调查等方法,析取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诸种影响因素,以"风险度感知"和"满意度感知"为中介变量,构建此类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决策偏好"、"法治环境"、"资源禀赋"、"区位成本"、"经济区位"、"政策引力"、"民众素质"7个因素都是间接地对"高风险度-高满意度区位选择行为"、"低风险度-高满意度区位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一鸣  
资源型企业客观存在着一种与资源的可利用周期密切关联的生命周期,形成了一条"发展-成长-稳定-衰退"的动态轨迹。这就是说,随着资源的逐渐耗竭,资源型企业必将面临关闭、转型、迁移的重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建中  蒲琳  
产业集群以其巨大的经济绩效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式,对它的研究在很多国家地区产生广泛且深刻的影响。近几年,陕北能源基地依托其丰富的煤和石油等能源,经过现代化的能源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陕北能源的产业集群。本篇文章揭示和发现陕北能源产业群的特点,探讨陕北能源产业集群类型、结构、优势,以期给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分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伟  武康平  
通过对可耗竭资源经济学的文献回顾,目前尚没有发现在可变时间偏好理论框架下探讨可耗竭资源的最优消耗等问题。该文尝试在双曲线贴现的可变时间偏好下,对一个可耗竭资源的纯消耗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不同承诺能力下资源的最优消耗速度及对资源的保护效果。模型结果证明,在国家的完全承诺能力下,资源的最优消耗速度最慢,选择的初始资源消耗最低,与时间偏好不变情况下的社会计划者问题等价。相反,在完全无承诺能力下,资源的最优消耗速度最快,选择的初始资源消耗最高,其短视的资源消耗行为必然会导致可耗竭资源的过度消耗。部分承诺能力下的情况则介于完全承诺能力情况与完全无承诺能力情况之间。因此,在双曲线贴现的时间偏好下,资源消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辉  魏晓平  
可耗竭能源资源稀缺性逐渐被人们认可,征收资源租被认为是增强其开采和利用的有效手段。对能源资源租的归属问题、能源资源价格与资源租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解读;并且基于能源资源市场特征、开采者行为与资源租关系的研究,探讨了资源租不同存在情形以及其对能源资源有效开采期的影响,认为可耗竭能源垄断型开采优于竞争型开采,同时,资源所有者应该充分借助资源租的手段矫正开采者的开采动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良  郭杰  
资源的可耗竭性对持续的经济增长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抵消资源耗竭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只能依赖于技术进步。在内生经济增长的框架中 ,引入知识积累将抵消资源耗竭的作用 ,实现持续增长。同时 ,由于自主决策会产生低效率 ,因而需要借助于政府干预 ,促进知识积累 ,抵消资源耗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景普秋  张复明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可耗竭资源管理、资源开发管理、资源财富管理、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和资源收益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