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6)
2023(11231)
2022(9433)
2021(8579)
2020(7457)
2019(16398)
2018(15647)
2017(31089)
2016(17044)
2015(18053)
2014(17685)
2013(17529)
2012(16395)
2011(14329)
2010(14228)
2009(13336)
2008(13637)
2007(12044)
2006(9952)
2005(8845)
作者
(49147)
(40870)
(40696)
(38740)
(26264)
(19904)
(18525)
(16020)
(15485)
(14631)
(14215)
(13776)
(13129)
(12945)
(12749)
(12643)
(12496)
(12101)
(11863)
(11818)
(10279)
(10222)
(9681)
(9380)
(9235)
(9048)
(9038)
(8819)
(8214)
(8029)
学科
(67664)
经济(67575)
管理(56033)
(55850)
(44891)
企业(44891)
方法(38203)
数学(35027)
数学方法(34833)
(28971)
(19721)
财务(19713)
财务管理(19663)
企业财务(18993)
中国(18439)
(15795)
(14641)
(13997)
银行(13960)
(13413)
贸易(13411)
(13247)
金融(13247)
(13088)
(12952)
业经(12900)
(12316)
(10997)
保险(10905)
农业(10902)
机构
大学(239356)
学院(236777)
(100381)
经济(98600)
管理(93902)
理学(81871)
理学院(81044)
管理学(79811)
管理学院(79372)
研究(75140)
中国(61595)
(54178)
(47782)
科学(45696)
(43812)
财经(42656)
(39095)
(37911)
业大(37530)
中心(35822)
农业(35041)
研究所(34302)
(33777)
经济学(33049)
财经大学(32342)
经济学院(30401)
北京(29163)
商学(27090)
(26900)
商学院(26876)
基金
项目(164875)
科学(130355)
基金(125204)
研究(111714)
(111401)
国家(110500)
科学基金(95121)
社会(75617)
社会科(72068)
社会科学(72047)
基金项目(66314)
自然(63823)
自然科(62437)
自然科学(62417)
(62068)
自然科学基金(61400)
(52928)
资助(52259)
教育(51059)
编号(40665)
(37771)
重点(36915)
(34464)
科研(33051)
(32878)
国家社会(32868)
教育部(32693)
创新(32355)
成果(32138)
人文(31502)
期刊
(96668)
经济(96668)
研究(67932)
(46227)
学报(43629)
中国(40359)
(36893)
科学(36725)
大学(32437)
学学(31427)
管理(31164)
(29753)
金融(29753)
农业(24064)
财经(22087)
(18591)
经济研究(17679)
技术(15244)
业经(14113)
财会(13387)
问题(13057)
(13000)
教育(12797)
(12781)
统计(12031)
会计(11947)
(11332)
技术经济(11223)
(11143)
理论(10938)
共检索到337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琰  吴修瑶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引发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如何更好地评估地方政府的违约风险,为债务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笔者认为,可流动性资产是评估地方政府违约风险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城投债"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可流动性资产对违约风险有显著负向影响,应通过完善政府债务报告和债务信息披露等来客观评估我国地方债务违约风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琰  吴修瑶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引发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如何更好地评估地方政府的违约风险,为债务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笔者认为,可流动性资产是评估地方政府违约风险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城投债"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可流动性资产对违约风险有显著负向影响,应通过完善政府债务报告和债务信息披露等来客观评估我国地方债务违约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璇  张梅青  唐云锋  
基于中国金融安全战略,本文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构建动态SDM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均存在空间依赖性,并且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负向直接影响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从结构异质性看,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分别存在负向和正向的直接影响,以及正向和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使用深度仅存在负向直接影响。从区域异质性看,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为正向,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效应均为负向,而西部地区存在负向直接影响和“由促转抑”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从动态视角揭示了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机制,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俊  王亮亮  沈晓峰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近年来不断累积,导致担负一方经济建设重任的地方政府背负着巨大的偿债压力。金融生态环境决定了市场主体的外部融资条件,势必也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成本,然而鲜有学术文献尝试探讨二者间关系。鉴于此,本文以2006-2012年期间的省级城投债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金融生态环境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为地方政府筹措资金创造条件,有效地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地方的经济基础越好,当地政府债务融资的成本越低,这在财政分权程度也比较高的地区更为明显;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越高,政府债务融资的成本越低,尤其是在法律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文川  杨野  白佳明  余应敏  
政府债务审计通过信息收集、评估、分析与报告等方式建立较为全面的预警机制,已成为我国政府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重要治理手段。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6年30个省级政府债务数据,考察了政府债务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债务审计后,显性地方政府政府债务风险显著地下降,但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债等隐性融资举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反而显著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政府审计强度越大、官员晋升激励越弱、地区腐败程度越低时,政府债务审计对显性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功能越好,但对隐性地方债务没有起到作用。本文实证验证了政府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效用,拓展了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机制研究,也为加强政府审计监管力度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蕾  刘小川  
该文利用改进后的KMV模型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未来五年(2017-2021)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违约风险进行测度,并进行可持续性判断。主要结论有:(1)总体来看,以地方财政收入作为唯一的偿债资金来源不能实现所有地方政府的债务可持续;(2)从区域上看,中部地区的债务可持续状况最好;(3)违约风险的判断标准越严格,债务不可持续的省份越多;(4)债务增长速度越快,债务可持续状况越差;(5)部分债务不可持续省份未来的可持续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在此基础上,该文从减少地方政府性债务额和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偿还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孙征   胡志浩   李慧  
地方政府的支持对于降低城投债违约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5—2021年城投债地级市数据,采用OLS估计和工具变量法,分析城商行资源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金融资源和地方政府可支配金融资源能够显著降低当地城投债违约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商行对城投债违约风险的降低效应仅在经济较发达和城商行资产富裕的地区存在。机制分析表明,第一例城投债的实质性违约强化了城商行资源对信用利差的降低效应,金融资源结构的“本地化”倾向对信用利差呈“倒U型”状态,城商行资源在降低城投风险方面具有财政金融二重属性。基于此,建议重视地区城商行建设,提升地方政府紧急救助能力,防止出现隐性债务“由点到面”的违约风险扩大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祥云  刘松  
以KMV模型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变量替换,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和债务杠杆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利用2012—2017年我国大陆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年度债务还本付息额和可偿债财政收入等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杠杆和债务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债务杠杆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之间显著负相关。另外,财政分权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人口占比、房地产依赖程度、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市场化程度均会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议从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预警和监测体系、合理匹配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权和事权、培植地方政府有效财源、降低房地产依赖、完善债券发行市场化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洪源  胡争荣  
本文基于流量和存量双重维度的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框架,建立KMV修正模型来开展债务管理新政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研究。研究发现:如果不考虑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置换问题,2015年和2016年各省(市、区)在偿债能力保守的情形下取值时,债务违约风险较高,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的债务违约风险要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并且相比一般债务,各省(市、区)专项债务的违约概率要更低;如果考虑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置换问题,从短期来看,债务置换的确能够大幅降低各省(市、区)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置换并不会从根本上消除各省(市、区)债务的偿还责任和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2017—2022年期间,不同偿债能力增长率变化对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有着不同的动态影响,可流动国有资产变现和财政可担保收入的影响较大,基金可偿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基于政府预算计划的既定偿债能力增长情景下,相对于债务平均偿还期限为3年的情况,债务平均偿还期限为6年时,现有政府偿债能力能够大致覆盖当期预算设定的实际债务余额限额,由此测算的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安全规模有较明显提升,债务偏离率与违约风险则显著降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钦  陈映辉  杜巨澜  
债务市场的违约是近年来各类金融危机的根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近来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中国体制的复杂性和地方政府债务数据的不透明性,直接估算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比较困难。本文则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从交易城投债的金融市场的角度,将城投债的收益率价差分解成流动性风险价差部分和违约风险价差部分,利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外生的冲击通过双重差分的方法来进一步识别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本文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并没有在城投债的收益率价差中得到反映,而中国的整体违约风险则在其中得到了有效的定价;整体违约风险价差在2012年后大幅飙升。这表明,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胜威  孟翠莲  
本文基于KMV模型,同时考虑财政实力与债务负担两端测算东北三省的地方债务违约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概率总体不大,其中预期违约概率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在财政收入可偿债比例降为35%时,辽宁省出现14.48%的较高违约概率。财政收入增速偏低且波动性较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了东北三省地方政府财政的不确定性,进而加剧了信用风险。为防范和化解东北三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议稳定财源,降低可偿债财政收入波动性;加强债务基础信息建设,提高政府债务透明度;严控债务增量,化解债务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阳敏  吕鑫  孟然然  
在采用投资侧和融资侧两种思路对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进行系统估测的基础上,设立多维偿债能力框架来构建相应的KMV修正模型,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违约风险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1)当多维偿债能力乐观情形取值时,2018—202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隐性债务违约风险属于基本可控范围内,但当多维偿债能力保守情形取值时,隐性债务违约率有了大幅提高,面临着较明显的违约风险;(2)在考虑债务展期和利率调整的债务重组之后,隐性债务违约率都有了大幅的下降,这表明债务展期能实现存量隐性债务偿还中"以时间换空间"的目的,进而有效降低债务短期违约风险;(3)2018—2022年三类偿债能力的不同期望增长率变化对隐性债务违约风险有着不同的动态影响,按影响程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项目经营收益、预算可偿债财力、地方可处置存量国有资产。根据上述结论,提出"十四五"期间有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分类步骤策略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春雷   林根仕   黄素心  
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发现两者呈现出显著为负的非线性关系,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地方政府优化自身债务、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积极作用。采用系统聚类将31个省(区、市)分为发展中、次发达、发达地区三大组别,发现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发展中地区表现得最为显著。市场化水平在数字金融抑制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特别是当市场化水平跨越一定的门槛值以后,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金融背景下分类施策缓解各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春雷   林根仕   黄素心  
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发现两者呈现出显著为负的非线性关系,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地方政府优化自身债务、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积极作用。采用系统聚类将31个省(区、市)分为发展中、次发达、发达地区三大组别,发现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发展中地区表现得最为显著。市场化水平在数字金融抑制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特别是当市场化水平跨越一定的门槛值以后,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金融背景下分类施策缓解各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秦凤鸣  李明明  刘海明  
以城投债信用利差来衡量城投债风险,并利用2010—2013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房价对地方政府城投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当期和上期房价越高,城投债风险越低。房价较高时,土地财政依赖度越高,房价对城投债风险的影响力越大;房价低迷时,信用评级越低,城投债风险受房价的影响越强。揭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模式,对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一定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