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6)
- 2023(8830)
- 2022(7322)
- 2021(6767)
- 2020(5758)
- 2019(13096)
- 2018(12856)
- 2017(24376)
- 2016(13488)
- 2015(14897)
- 2014(14525)
- 2013(14043)
- 2012(12499)
- 2011(11157)
- 2010(11302)
- 2009(10324)
- 2008(10145)
- 2007(8800)
- 2006(7392)
- 2005(6405)
- 学科
- 济(52325)
- 经济(52264)
- 管理(40994)
- 业(39114)
- 企(33521)
- 企业(33521)
- 方法(28250)
- 数学(25436)
- 数学方法(24897)
- 财(14396)
- 农(13308)
- 学(13296)
- 中国(11625)
- 业经(11527)
- 务(10381)
- 财务(10341)
- 财务管理(10323)
- 贸(10307)
- 贸易(10299)
- 易(10038)
- 企业财务(9777)
- 制(8880)
- 农业(8847)
- 理论(8683)
- 技术(8461)
- 划(7766)
- 地方(7573)
- 环境(7337)
- 银(7274)
- 银行(7214)
- 机构
- 学院(190340)
- 大学(189972)
- 管理(73584)
- 济(70703)
- 经济(69321)
- 理学(65342)
- 理学院(64602)
- 管理学(63008)
- 管理学院(62730)
- 研究(62513)
- 中国(46173)
- 科学(44462)
- 农(43744)
- 京(39037)
- 业大(37143)
- 农业(35437)
- 所(33610)
- 研究所(31374)
- 财(30763)
- 中心(28287)
- 江(27402)
- 财经(25300)
- 农业大学(23888)
- 北京(23482)
- 经(23150)
- 院(22827)
- 技术(22402)
- 范(21595)
- 州(21436)
- 师范(21071)
- 基金
- 项目(139597)
- 科学(108428)
- 基金(102369)
- 家(93858)
- 国家(93159)
- 研究(89190)
- 科学基金(79093)
- 自然(56659)
- 社会(56419)
- 省(55984)
- 自然科(55468)
- 自然科学(55442)
- 基金项目(54483)
- 自然科学基金(54443)
- 社会科(53609)
- 社会科学(53591)
- 划(47680)
- 资助(42884)
- 教育(41961)
- 编号(33364)
- 重点(32123)
- 计划(30020)
- 创(29661)
- 部(29522)
- 发(28359)
- 科研(28231)
- 创新(27825)
- 科技(26655)
- 业(25764)
- 大学(24851)
共检索到258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雅丽 王语同 孙晶 卢运超 陈天楠 王于众 舒锐 吴丛迪 胡鲲
为了解可控式集装箱养殖模式对乌鳢营养组成、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传统池塘养殖乌鳢(Channa Argus)(TW)作为对照,比较了其与可控式集装箱养殖乌鳢(JW)在肌肉营养组成(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和组织形态(肌肉、肠道)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两种养殖模式下乌鳢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从两种养殖模式的乌鳢肌肉检测出了16种常见氨基酸,其中TW组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JW组(P<0.05),JW组总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TW组(P<0.05),JW组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之和显著高于TW组(P0.4,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ω-3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比值TW,P<0.05)。两组养殖模式中,TW组乌鳢的肌纤维比JW组的更细,体现为密度大、直径小,肌间脂肪高于JW组,表明TW组乌鳢肉质口感更好。而JW组乌鳢肌肉的肌纤维横截面积更大,表明JW组乌鳢运动量较大,生长更快。JW组乌鳢肠道的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多于TW组,表明JW组乌鳢肠道对营养的吸收更好,且能更好的保护肠道健康。JW组乌鳢的肠道皱壁相比TW组更宽,隐窝更深,表明JW组乌鳢肠道对营养的吸收效率更高。两种养殖模式下乌鳢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有显著差异(P<0.05),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梭菌科(Clostridiaceae_1)在JW组乌鳢肠道中丰度最高,是JW组的肠道优势菌群;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梭杆菌科(Fusobacteriaceae)在TW组乌鳢肠道中丰度最高,是TW组的肠道优势菌群。研究结果从多个角度评价了新型集装箱控制养殖模式对乌鳢品质的影响,为集装箱养殖模式的技术创新和水产养殖模式改进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伟 魏捷 洪坤浩 王亚坤 刘付柏 朱新平 于凌云
肠道菌群在动物的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究种草养虾和稻田养虾两种模式对罗氏沼虾肠道菌群和肌肉风味的影响,本实验以相同养殖周期不同养殖区域的种草养殖(种草组)和稻田养殖(稻田组)的罗氏沼虾为对象,对其肠道内容物的肠道菌群结构、肌肉氨基酸以及其肌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首先,在虾肠道菌群的门级分类表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是两种模式下均有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5%),此外,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种草组的特异优势菌门;在属级分类方面:乳球菌属(Lactococc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Candidatus_Hepatoplasma为两者的优势菌属。其次在菌群的多样性分析方面:稻田组的肠道菌群OTUs显著高于种草组(P<0.05),表明稻田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高;在肠道菌群功能的预测亦发现,两种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肠道菌群的功能都聚集于新陈代谢调控通路上。最后,在营养成分含量分析和肌肉风味评估中证明:两者的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总含量并无显著差异,但稻田组肌肉中丝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均显著高于种草组(P<0.05);稻田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肌肉中的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P<0.05)种草组,而铜、锌元素含量显著低于种草组(P<0.05);其他矿物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总之,稻田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的肌肉风味更佳且肠道菌群多样性丰富,本研究的结果可为罗氏沼虾不同健康养殖模式提供技术参考和技术指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月月 傅子昕 张慧娟 高嵩 舒锐 罗永康 洪惠
为比较集装箱式与池塘养殖草鱼鱼肉的食用品质差异,以蒸煮得率、色泽、三磷酸腺苷关联物含量、模拟消化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指标,研究2种养殖方式草鱼生、熟状态下的品质差异;利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研究2种养殖方式草鱼在生、熟状态下的气味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差异。结果表明:1)集装箱式养殖和池塘养殖草鱼的蒸煮得率分别为78.59%和85.62%,集装箱式养殖草鱼的蒸煮得率显著(P<0.05)低于池塘养殖草鱼;2)集装箱式养殖生草鱼的亮度值显著(P<0.05)低于池塘养殖草鱼,但经蒸煮后2种养殖方式的草鱼肉亮度值没有显著性差异;3)集装式养殖生草鱼的鲜味物质(肌苷酸)含量和体外模拟消化后产生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的小分子肽含量高于池塘养殖;4)集装箱式养殖草鱼的腥味物质、水体污染物相对含量和种类都少于池塘养殖草鱼,集装箱式养殖草鱼在生、熟状态下的风味均优于池塘养殖。与池塘养殖草鱼相比,集装箱式养殖草鱼具有更好的食用品质。
关键词:
草鱼 集装箱式养殖 营养 风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锦裕 韩蓓 卜弘毅 胡俊涛 张鑫 刘令军 苗淑彦
为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肠道菌群组成和微生物相关氨基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豆粕替代0、25%、50%和75%的鱼粉配制4组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65±0.25) g的幼鱼(分别命名为G1、G2、G3和G4组),养殖实验在室内纤维玻璃钢桶中进行,实验周期为21 d。结果显示,各组间幼鱼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G4组乌鳢幼鱼的生长性能显著低于G1和G2组,而G3组幼鱼生长性能与其余3组差异不显著。厚壁菌门在G1和G2组乌鳢肠道中的比例显著高于G3组,且在G4组中的比例最低;变形菌门在G1和G2组中的比例显著低于G3和G4组;G4组中乳球菌属、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余3组。另外,G4组幼鱼肠道微生物谷丙转氨酶、腺苷脱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3组,而G1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最高。研究表明,豆粕替代鱼粉除了对乌鳢幼鱼的生长产生影响外,也显著影响了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微生物相关氨基酸代谢酶的活性,本研究结果对于从微生态角度进一步理解豆粕在乌鳢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成永旭 刘洪天 常东 曾奇韬 孙中勇 李嘉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焱 马徐发 吴志新 任雨薇 陈孝煊
通过大规模养殖试验,研究人工浮床水培水雍菜对鱼塘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能力,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养殖前后和不同处理组黄颡鱼肠道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工浮床水培水雍菜对鱼塘养殖废水中氨氮、总氮和总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养殖前后黄颡鱼肠道细菌多样性有明显差异;不同处理组之间的黄颡鱼肠道细菌种类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优势菌群的组成并没有明显的结构差异,优势菌种的构成相似。在养殖前期黄颡鱼肠道中变形菌门(88.56%)占主要优势,末期对照组(无浮床)以厚壁菌门(48.4%)、梭杆菌门(32.52%)和变形菌门(14.56%)为主,试验组(有浮床)以变形菌门(36.7...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董学兴 吕林兰 赵卫红 於叶兵 刘其根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养殖模式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冗余分析(RDA)肠道菌群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实验设置6种养殖模式:罗氏沼虾单养(MP组)、罗氏沼虾+浮萍(Lemna minor)(PP组)、罗氏沼虾+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PF组)、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鲢(PMF组)、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PMP组)、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鲢(PMPF组)。养殖64 d,测定水环境因子(浊度、DO、pH、Chl.a、COD、BOD、NO_3-N、NO_2-N、NH_3-N、TN、TP、PO_4-P、TOC)及肠道菌群结构。结果表明: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模式对水体浊度、PO_4-P、TN和Chl.a具有显著影响(P<0.05),MP组PO_4-P浓度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组(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柳兰 龙亚男 张乐纪 张纯 徐来 刘巧 罗杰 杜宗君 杨淞
为了探究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菌群、免疫力和肌肉风味影响,选取同一批次稻田和池塘的中华绒螯蟹在5月和10月对其肠道菌群、免疫酶活和肌肉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肠道优势菌群为软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在季节和养殖模式均对蟹的肠道菌群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季节变化对菌群变化的影响更大。从5月到10月,稻田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出现上升趋势,而池塘养殖模式下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则无显著变化。两种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在5月的活性均高于10月(P<0.05);在10月,池塘模式下的免疫酶活性LZM(溶菌酶)和ACP(酸性磷酸酶)显著高于稻田模式(P< 0.05)。各组肌肉中均检测出17种游离氨基酸,呈味氨基酸中甜味氨基酸含量(TSAA)>总苦味氨基酸(TBAA)>总鲜味氨基酸(TUAA),且池塘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肌肉中TSAA和总游离氨基酸TFAA高于稻田养殖模式下含量(P<0.05)。因此,池塘养殖模式较稻田养殖模式下的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时间上更稳定,免疫酶活更强,肌肉风味更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晨 李烨 孙启睿 张明明 王资生 叶仕根 乔帼 李强
前期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适于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为进一步优化BFT养殖模式,本研究设置3个实验组:BFT模式下EM菌添加组(BB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添加组(BI组)和BFT对照组(B组),以均体重(1.60±0.50)g的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探讨BFT模式下外源添加益生菌对养殖动物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益生菌添加组异育银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益生菌添加组(BB组和BI组)的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P<0.05)。益生菌添加组间,BB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BI组(P0.05);(3)益生菌添加组肠道肌层厚度和黏膜下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P0.05)。研究表明,BFT养殖模式下外源添加益生菌可以更好地促进异育银鲫生长。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聪 江志斌 耿娜 林文进
首先对不考虑直销市场的集装箱航运系统三种协作模式:集中式协作模式、信息对称下的分散式协作模式、信息不对称下的分散式模式进行了数学推导分析。研究发现,集中式模式下整体空箱规模比信息对称的分散式模式航运系统较小,而信息不对称的分散式模式和信息对称的分散式模式相比,优化问题难度陡增。然后,为了贴近现实,对考虑直销市场参与下的集装箱航运系统进行了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直销市场参与的集装箱航运系统中,集中式协作模式下航运系统整体利润最大,分散式协作模式下航运系统整体利润下降较多,是由"双重边际性"的加剧所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分散模式航运系统整体利润略低于信息对称的分散模式航运系统整体利润,是...
关键词:
集装箱航运系统 直销市场 系统动力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伟荣 真虹
区块链的出现,为共享集装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区块链去中心化、透明化、合约执行自动化、可追溯性等特点的作用下,基于区块链的集装箱共享模式可以有效解决集装箱存量共享和增量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一种新的集装箱共享模式。基于区块链的集装箱共享模式以区块链智能合约保障集装箱的流转和支付,设置权限不同的客户端以保障商业机密,形成点对点的集装箱共享模式,在集装箱与承运人分离的情况下,扩大了用箱人选择集装箱和承运人的自由度,降低了运输成本;航运企业对用箱人的制约减少,对集装箱的控制削弱,会以高质量服务吸引更多使用共享集装箱的客户。通过建立单码头的集装箱运输系统研究发现,基于区块链的集装箱共享模式能从运输效率、信息流转、管理方式等方面优化集装箱运输系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雪菲 赵一飞
通过对现有物流信息化平台、国际集装箱拼箱市场和拼箱供应链现状的研究,构建了国际集装箱出口拼箱平台,逐步解决货代之间信息串联、实际拼箱情况与理论设计不符等问题,实现拼箱供应链扁平化;通过智能化升级,实现拼箱货物的循环取货和提供大数据商品,从而完成对现有集装箱拼箱业务运营模式的优化与再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雪菲 赵一飞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建同 刘晓哲 宋玉坚
以进口港口为背景,研究甩箱模式下的集装箱卡车路径规划问题,通过图建模方法,定义出发/返回节点和运输任务节点、运输弧和装卸弧,将问题转化为非对称多旅行商问题,以最小化总作业时间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设计改进蚁群算法求解,考虑路径切割限制并通过限制性生成访问序列以提高算法效率,数值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甩箱模式相比车箱一体模式能有效减少总作业时间和所需集卡数量。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当客户和堆场位置离港口较近时,总作业时间和所需集卡数量均呈减少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