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7)
- 2023(13923)
- 2022(11646)
- 2021(11011)
- 2020(9245)
- 2019(20407)
- 2018(20042)
- 2017(38615)
- 2016(20961)
- 2015(23319)
- 2014(22842)
- 2013(22233)
- 2012(20198)
- 2011(17938)
- 2010(18303)
- 2009(17251)
- 2008(17170)
- 2007(15351)
- 2006(13887)
- 2005(12618)
- 学科
- 济(76763)
- 经济(76649)
- 管理(63962)
- 业(60117)
- 企(49157)
- 企业(49157)
- 财(34587)
- 方法(32023)
- 中国(26855)
- 数学(26409)
- 数学方法(26027)
- 农(24105)
- 制(20776)
- 业经(18898)
- 务(17858)
- 财务(17828)
- 财务管理(17770)
- 银(16931)
- 银行(16901)
- 企业财务(16833)
- 地方(16679)
- 行(16013)
- 学(15908)
- 农业(15345)
- 贸(15201)
- 贸易(15189)
- 易(14812)
- 理论(14731)
- 财政(14526)
- 融(14452)
- 机构
- 学院(282113)
- 大学(280443)
- 济(115952)
- 经济(113314)
- 管理(105620)
- 研究(96506)
- 理学(88996)
- 理学院(88062)
- 管理学(86431)
- 管理学院(85900)
- 中国(79710)
- 财(67001)
- 京(59014)
- 科学(57028)
- 财经(48572)
- 所(48464)
- 江(46416)
- 农(45945)
- 中心(45794)
- 经(44056)
- 研究所(43026)
- 业大(38513)
- 北京(37454)
- 经济学(36271)
- 范(36107)
- 州(35943)
- 财经大学(35744)
- 师范(35698)
- 农业(35679)
- 院(35552)
- 基金
- 项目(181724)
- 科学(143200)
- 研究(134835)
- 基金(132274)
- 家(115219)
- 国家(114227)
- 科学基金(97845)
- 社会(86536)
- 社会科(81799)
- 社会科学(81781)
- 省(70479)
- 基金项目(67657)
- 自然(62202)
- 教育(62090)
- 自然科(60790)
- 自然科学(60771)
- 自然科学基金(59692)
- 划(59570)
- 资助(55384)
- 编号(54826)
- 成果(46043)
- 重点(41045)
- 部(40430)
- 发(39123)
- 课题(38707)
- 创(37420)
- 国家社会(36012)
- 性(35369)
- 科研(35224)
- 创新(34967)
- 期刊
- 济(134940)
- 经济(134940)
- 研究(93883)
- 中国(63834)
- 财(56007)
- 学报(42492)
- 农(42445)
- 管理(40104)
- 科学(38972)
- 融(36404)
- 金融(36404)
- 大学(33017)
- 教育(32329)
- 学学(30926)
- 农业(27963)
- 财经(24271)
- 经济研究(22651)
- 技术(22304)
- 业经(22203)
- 经(20854)
- 问题(16942)
- 贸(15086)
- 业(14137)
- 会计(13794)
- 财会(13674)
- 版(13494)
- 理论(13032)
- 统计(12918)
- 图书(12820)
- 技术经济(12768)
共检索到451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心洁 曾益 石晨曦 刘彤彤
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不断增加。2002-2017年间,财政补贴其支出的年均增速达21.94%,显著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速。然而,受国民经济常态化发展影响,财政收入增速不断放缓。加之,"城职保"制度运行还存在转制成本偿还机制未建立、政府财政责任分担不明等问题。那么,要想实现"城职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财政是否会不堪重负?鉴于此,本文以实现"城职保"基金在短期(2018-2050)、中期(2018-2065)内能正常运转和维持当前待遇为前提,通过构建精算模型仿真分析基金的财务运行情况及财政需承担的兜底责任。研究发现,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金的可持续运行能力,且生育意愿越高作用越明显。但因为这种调整对基金赤字时点和年限的影响有限,本文进一步模拟了延迟退休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否考虑性别差异,延迟退休均能明显提高基金的可持续运行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尽快完善鼓励二孩生育、延迟退休年龄和提高基金保值增值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莉 杨晶
本文利用动态精算模型,对2018—2050年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账户收支平衡状况进行精算分析,并着重考察了延迟退休和全面二孩政策调整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影响。精算结果显示:首先,如果继续沿用现行政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将会在2024年出现当期赤字,并在2033年出现累计赤字,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全部亏空。考察期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赤字额持续增大,2050年将达到258 415.60亿元。其次,调整延迟退休年龄后,发现延迟退休导致当期和累计赤字的时点分别延缓到2027年和2039年以后,且2050年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赤字缩减了122 137.13亿元。最后,同时调整延迟退休和全面二孩政策后,发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额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证实了延迟退休和全面二孩政策调整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和可持续性产生叠加效应。针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失衡问题,笔者建议应从优化参数和强化融资入手,并通过综合施策化解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危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翠琴 田勇 薛惠元
本文通过人口预测和构建精算模型研究全面二孩和延迟退休政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发现生育、退休政策调整对"新人"养老金支出规模的影响要高于"中人";政策的调整将养老基金短期和长期赤字出现的时间分别延缓到2053年和2060年以后;生育、退休政策调整对养老基金收支平衡产生叠加效应,延迟退休的政策效应远大于生育政策调整的效应,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小,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翠琴 田勇 薛惠元
本文通过人口预测和构建精算模型研究全面二孩和延迟退休政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发现生育、退休政策调整对"新人"养老金支出规模的影响要高于"中人";政策的调整将养老基金短期和长期赤字出现的时间分别延缓到2053年和2060年以后;生育、退休政策调整对养老基金收支平衡产生叠加效应,延迟退休的政策效应远大于生育政策调整的效应,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小,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飞 仇雨临
本文通过构建测算模型和相关参数设计,测算了2019年~2050年全面二孩政策和延迟退休对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支出、当期结余、累计结余的影响。研究发现:全面二孩政策下总和生育率每提高0.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年均增长率相应提高0.23%,支出年均增长率相应提高0.12%,当期结余年均增长率相应提高7.14%,累计结余年均增长率相应提高35.30%;与不实施延迟退休相比,实施延迟退休后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年均增长率相应提高1.59%,支出年均增长率没有发生变化,当期结余年均增长率相应提高102.21%,累计结余年均增长率相应提高1249.82%。这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和延迟退休均能够显著改善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关系,但延迟退休对统筹基金收支关系的改善效果要显著大于全面二孩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景鹏 胡秋明
文章基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视角,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对五种生育情景下不同退休年龄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优社会统筹缴费率进行测算,并分析降低社会统筹缴费率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1)最优社会统筹缴费率随退休年龄的延长而下降,随人口增长率的上升而提高。0%-100%符合全面二孩政策规定的妇女生育二孩,使退休年龄为60岁时的最优社会统筹缴费率降到19.18%-19.63%,使退休年龄为65岁时的最优缴费率降到10.77%-11.64%。(2)除了受生育政策和退休年龄影响外,最优社会统筹缴费率对物质资本产出弹性、个人主观效用贴现因子和社会贴现因子的敏感...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万
鉴于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收支有多重影响,本文假定2025年起以"每4年延迟1年"节奏,逐步将男(女)养老金正常领取年龄(NRA)从60(55)岁提高至2049年的65(60)岁,利用中国未来分年龄人口数的完整估计数据,估算了延迟退休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影响的净效应。估算结果显示,延迟退休为2050年争取到了近25%的制度赡养比下降空间,养老压力高峰期大大推迟。无论延迟与否,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规模都很大,但延迟退休对抑制缺口扩大仍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短中期,每年的收支缺口会因此减少40%~70%,但2050年后的远期效果明显减弱。建议尽早实施渐次延迟退休,减少工作退休的强制性,尊重国情允许男女差龄退休;加强养老金财政补贴长期规划,减轻远期财政兜底压力;加强养老金缴费与受益的精算联系,大力提高基金投资效率等。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养老金收支 缺口估计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彩波 邓大松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必将通过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养老保险基金产生影响,借助精算模型研究该政策实施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收支情况的影响,进而探寻人口政策改变对解决养老金支付危机的效果。研究发现,"全面二孩"政策不能推迟统筹基金当期结余出现赤字的时点,但有效地缓解了未来基金支付压力,解决了基础养老金支付危机,但"全面二孩"政策解决养老金支付危机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配套环境来支撑,通过进一步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参保率和养老金增长率对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影响更为敏感,而缴费率则相对迟缓,说明人口政策的调整为降低企业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彩波 邓大松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必将通过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养老保险基金产生影响,借助精算模型研究该政策实施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收支情况的影响,进而探寻人口政策改变对解决养老金支付危机的效果。研究发现,"全面二孩"政策不能推迟统筹基金当期结余出现赤字的时点,但有效地缓解了未来基金支付压力,解决了基础养老金支付危机,但"全面二孩"政策解决养老金支付危机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配套环境来支撑,通过进一步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参保率和养老金增长率对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影响更为敏感,而缴费率则相对迟缓,说明人口政策的调整为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提供了现实支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万
延迟退休对职工利益的潜在影响如何,已备受社会关注。现有研究大都认为基本养老金对城镇职工退休有明显激励效应,普遍存在的提前退休现象似乎也印证这一点。基本养老金的确不利于增进延迟退休利益吗?本文借助养老金财富模型分析发现,延迟退休对职工利益的影响也取决于养老金参数的不同水平组合,如工资增长率越高,越有利于延迟退休;养老金增长率越低、养老金贴现率越高,越不利于延迟退休。本文认为,为适应弹性退休政策的推行,有必要保持养老金参数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便于职工选择退休时间更有理性;不同退休年龄待遇计发应符合精算中性或公平,以减小弹性退休给制度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调整退休年龄应主要是调整各类养老金最低领取年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金成 张晓艺
我国人口出生率近年持续下降、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给养老保险金的支付造成巨大压力。为了化解养老金支付压力,2013年我国出台了"单独二胎"政策,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也出台实施。在此背景下,本文建立精算模型,分析了二孩时代对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延续单独二胎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统筹基金不会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盈余在2035年之后有一定幅度增长,而随着生育意愿的提高,社会保险养老金盈余随之升高。
关键词:
二孩时代 养老统筹基金 支付压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海珍 曹航玮
一般认为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明显的收入再分配,并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那么,在实施延迟退休之后,随着缴费期的延长,对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会有怎么样的影响呢?基于此,以《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值模拟首先测算当前退休年龄下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并比较不同的退休年龄以及预期寿命对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居民预期寿命达到一定年龄时,推迟退休年龄能优化再分配收入格局,且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给付压力;(2)由于延迟退休会缩短养老金的领取年数,如果预期寿命没有达到一定年龄,此时若一味过度推迟退休年龄会使养老保险成为居民的"负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益 任超然 刘倩
文章基于我国目前已有29个省份启动"单独二孩"政策的现实背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精算模型,对该政策影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财务状况的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在生育政策不变情况下,统筹基金分别在2047年和2063年开始出现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第二,如果10%-50%符合规定的夫妇生育二孩,则统筹基金的财务状况会得到改善;相对于生育政策不变时,缴费率可以在从20%下降至18.06%-19.57%的同时,仍可维持原有的财务状况不变。第三,如果生育二孩夫妇的比例上升至60%-100%,则缴费率甚至可以在下降至16.55%-17.7%的同时,仍可维持生育政策不变下的财务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铁钉
本文运用养老金缺口度量模型对比分析了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政策效果与就业效应,并运用中国1997-2015年间的数据对两种养老改革的效果作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延迟退休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养老金亏空问题,其不但会降低现存工作代在退休后的养老待遇,还会加重延迟退休到期以后若干新生代的养老负担;对新增劳动力也会产生就业挤出效应,不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结构性矛盾,并增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而并轨养老保险制度的效果则要好得多,无论是平衡养老财政预算,还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都具有明显优势。当前优先考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择期推进延迟退休的改革策略,比较切合中国国情。具体改革措施可依据不同群体的年龄结构、不同单位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相机抉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铁钉
本文运用养老金缺口度量模型对比分析了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政策效果与就业效应,并运用中国1997-2015年间的数据对两种养老改革的效果作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延迟退休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养老金亏空问题,其不但会降低现存工作代在退休后的养老待遇,还会加重延迟退休到期以后若干新生代的养老负担;对新增劳动力也会产生就业挤出效应,不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结构性矛盾,并增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而并轨养老保险制度的效果则要好得多,无论是平衡养老财政预算,还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都具有明显优势。当前优先考虑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