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1)
2023(8389)
2022(6912)
2021(6196)
2020(4819)
2019(10932)
2018(10466)
2017(19948)
2016(10671)
2015(11428)
2014(11456)
2013(11408)
2012(11121)
2011(10271)
2010(10483)
2009(9427)
2008(9253)
2007(8281)
2006(7700)
2005(7286)
作者
(32275)
(26864)
(26790)
(25332)
(17058)
(12957)
(12135)
(10438)
(10306)
(9508)
(9339)
(9081)
(8740)
(8721)
(8441)
(8396)
(8038)
(7783)
(7699)
(7630)
(6972)
(6708)
(6465)
(6208)
(6045)
(5963)
(5942)
(5844)
(5464)
(5363)
学科
(56984)
经济(56950)
管理(25050)
(24962)
地方(22938)
中国(19221)
(17275)
企业(17275)
(15665)
方法(15485)
地方经济(13624)
数学(13427)
数学方法(13323)
业经(12954)
农业(11131)
(10867)
(10506)
(10002)
金融(10000)
环境(9976)
(9372)
银行(9357)
(9296)
(9214)
(9074)
产业(9009)
(8530)
贸易(8519)
(8074)
发展(7831)
机构
学院(155675)
大学(152673)
(66930)
经济(65438)
研究(62279)
管理(54461)
中国(46616)
理学(45721)
理学院(44986)
管理学(44210)
管理学院(43906)
科学(38694)
(34534)
(32150)
(29094)
研究所(29087)
中心(27463)
(26653)
(25201)
(24660)
师范(24404)
(23080)
财经(22416)
北京(22332)
业大(21477)
经济学(20786)
(20642)
农业(20503)
(20253)
师范大学(19762)
基金
项目(102405)
科学(81845)
研究(75645)
基金(72931)
(63991)
国家(63465)
科学基金(54148)
社会(49191)
社会科(46853)
社会科学(46845)
(41765)
基金项目(38897)
(34922)
自然(33309)
教育(33249)
自然科(32502)
自然科学(32496)
自然科学基金(31884)
编号(30075)
(29818)
资助(28566)
发展(24270)
重点(24183)
成果(23998)
(23870)
课题(22369)
(21588)
(21214)
国家社会(20536)
创新(19994)
期刊
(84263)
经济(84263)
研究(51210)
中国(36198)
(25518)
科学(23274)
学报(22898)
管理(21277)
(19692)
教育(18657)
农业(17785)
(17187)
金融(17187)
大学(17095)
学学(16074)
业经(15225)
经济研究(13702)
技术(13681)
问题(11154)
财经(10838)
资源(9652)
(9457)
(9252)
(8529)
商业(8443)
技术经济(7871)
科技(7774)
(7727)
现代(7634)
世界(7520)
共检索到250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平宇  
持续发展为地理学传统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空间结构理论向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转变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必然。区域持续发展发生于可持续空间结构之上、井有一定的空间存在形式。本文提出了可持续空间结构研究的5个方而.并初步探讨了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爱辉  
国家或区域的经济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调整经济空间结构的出发点和中心任务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新的形势下,调整空间结构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提出经济空间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实现途径和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四保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异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但一旦说到"能力",由于可持续发展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所以就要把经济、社会和生态与环境三个系统的能力都包括进去,于是就有了虽然可以避免偏颇但却日显庞大的用于测度的指标体系。文章认为,从哲学上看,地理环境如果离开人类的发展就没有其存在和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经济系统的能力在三个系统中是最基本的,而经济系统的能力可以被看作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支付能力"。根据环境经济学的原理,这个支付能力只能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文章进一步认为,政府的财政能力又是最基本的。在明确这个基本原理后,就可以使测度变得更容易,一是克服一个大的指标体系中本来不相关的指标的叠加,二是使其简便,三是使政策成为必然———哪些地方缺少能力和哪些地方能力相对剩余和政府应该怎样去配置能力。这就是能力的空间结构和促进空间关系发展的区域政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唐德才  李智江  
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不仅能够促进区域资源高效利用,还能够有效避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稀缺等"城市病",是区域发展的"调节器"和"助推器"。首先从规模分布、中心结构、空间联系、紧凑性四个维度选取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城市首位度、经济联系强度、空间紧凑度四大空间结构指标对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其次,运用优化后的Super-SBM-Undesirable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构建基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关联分析模型,并分别基于长江经济带整体视角、11省市个体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联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亚庆  潘丽君  
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引发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居民利益受损等诸多问题,如何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出发,分析限制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因素,立足旅游空间结构规划视角提出以城市旅游网络构建、多级旅游板块演变,以及旅游边缘空间扩散为核心内容的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以杭州市城市旅游为例,探讨其如何依靠空间组织与结构规划推动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涂人猛  
区域是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地域综合体,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结构。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关系、集聚程度、疏密关系及其组合型式都存在着差异。但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来显示。因此,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我们制定区域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开始双重转轨,在批判过去以牺牲效率目标为代价的绝对平衡观的同时,重新探讨了社会主义生产布局原则体系,把效率原则或效率目标放在优先的地位,使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种非均衡发展观。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模式、圈层结构模式、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和梯度理论等一系列区域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鸣然  赵敏  
该文基于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评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相互之间的共栖关系和互动效应,并从空间分异的视角对中国30个省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其中,资源环境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文章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活动难以实现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今后,我国不仅要转变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建立区域多元化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还要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完善生态治理的共治机制,并要大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区域协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君甫  王选庆  
中国的三大区域结构已经很不合理,地区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地区社会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不合理的区域结构对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区贫困的恶性循环也长期得不到解决,区域社会发展受到了阻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利锋  宋金平  
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空间,其资源禀赋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其社会经济实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启动力,区域的文化背景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区域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护和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者选择了当前我国的三类典型地区,在诊断其区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主要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芦咏梅  
区域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芦咏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区域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多层次的空间系统,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是联动的。就某个特定的区域,它可以是全球的某一部分,或一个大洲、一个流域、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具有复合生态系统的地区,其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傅肃性,张崇厚,曹桂发,李发祥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其目标是开发西北,发展中西部经济。本文介绍了西线调水区的地理背景及其历史地理与环境演变,对若干典型地区作了重点分析。同时,通过区域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评述了西线调水工程与区域的持续发展,并以雅砻江调水45亿m3的效益模拟分析为例,研究了其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耀辰  
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这对建立在人地关系研究基础上的地理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区域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区域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基础理论、支撑技术和应用研究等方而论述了该领域的主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彦洁  武法东  曾鹏  李秀明  于延龙  
截至2015年10月,我国已经建立33家世界地质公园,其分布条件主要受地质构造分布带的影响,且集中在经济较发达、交通多便利的区域。应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不平衡指数和基尼系数,全面分析了我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世界地质公园在我国呈现明显的凝聚型分布,其空间分布的结构形态主要表现为带状和区状共同分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通过协同开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地质遗迹来开发和建设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方向为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最佳平衡,以实现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石培华,余丹林  
区域发展规划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落实,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二者是一种显著手段与目标关系。本文探讨了二者相互作用的关联效应、动力机制和协同机制,提出了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途径,即规划目标由单目标转向多目标且优先保证主目标,社会生态环境尺度必须同时作为衡量最佳规划方案的重要标准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仰麟  韩荡  
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尺度生态空间研究范畴,它的理论核心集中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两方面。持续性,包括农业景观持续性的最终目标在于人类与其环境的整体协调,即广义的人类生态整体性。持续性研究涉及广阔的地域空间,其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空间途径。这一认识是将景观生态学应用于持续农业发展的理论出发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