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6)
2023(11347)
2022(9610)
2021(9004)
2020(7561)
2019(17898)
2018(17557)
2017(34064)
2016(18643)
2015(21084)
2014(21119)
2013(21197)
2012(19924)
2011(18132)
2010(18248)
2009(17003)
2008(17027)
2007(15639)
2006(13996)
2005(12424)
作者
(54967)
(46695)
(45968)
(43892)
(29188)
(22515)
(21029)
(18107)
(17586)
(16455)
(15861)
(15702)
(14649)
(14386)
(14373)
(14309)
(14224)
(13709)
(13296)
(13261)
(11647)
(11465)
(11322)
(10909)
(10557)
(10549)
(10390)
(10113)
(9536)
(9430)
学科
(83761)
经济(83692)
(54721)
(51301)
管理(46250)
农业(34122)
(32578)
企业(32578)
方法(31823)
数学(28245)
数学方法(28010)
地方(24515)
业经(21712)
中国(20015)
(18897)
(17131)
(15881)
环境(15031)
(14451)
贸易(14445)
(14359)
(13961)
农业经济(12718)
(11694)
(11685)
银行(11665)
(11393)
金融(11388)
发展(11223)
(11204)
机构
学院(269555)
大学(263857)
(109697)
经济(107208)
管理(101997)
研究(93507)
理学(87595)
理学院(86555)
管理学(85109)
管理学院(84611)
中国(72754)
(67125)
科学(59865)
(56265)
农业(51399)
(48410)
(48120)
业大(47619)
(46024)
中心(45491)
研究所(44107)
财经(37588)
(37020)
师范(36682)
北京(34414)
(34147)
(33872)
(32740)
(32647)
经济学(32217)
基金
项目(180723)
科学(140928)
研究(133507)
基金(128769)
(112468)
国家(111448)
科学基金(94233)
社会(83786)
社会科(78815)
社会科学(78788)
(73527)
基金项目(69994)
(60098)
自然(59953)
自然科(58268)
教育(58251)
自然科学(58251)
自然科学基金(57157)
编号(56565)
资助(50575)
成果(45177)
(41476)
重点(40658)
(39159)
课题(37918)
(36973)
(36831)
科研(34490)
创新(34401)
国家社会(34130)
期刊
(130947)
经济(130947)
研究(74099)
(69759)
中国(54862)
农业(47236)
学报(44666)
科学(41535)
(36574)
大学(33559)
学学(31939)
管理(29428)
业经(28296)
(27691)
金融(27691)
教育(23254)
(23001)
技术(21630)
问题(19067)
经济研究(17556)
资源(17507)
财经(17486)
(16401)
农村(15485)
(15485)
农业经济(15342)
(14948)
世界(13592)
经济问题(13381)
技术经济(13103)
共检索到403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业翠  刘桂真  何鑫茹  
生态移民背景下迁入区农户生计资本重构与变化研究是实现可持续生计的核心和基础,论文以广西金桥村21个典型移民安置屯为例,开展生态移民迁入区农户生计资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数量有显著差异,各生计资本类型间严重不均衡,农户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水平极低。迁入区当地驻民的生计资本总值高于移民,尤其是自然资本总量明显高于移民,生态移民工程中资源占有与分配的均衡性仍然存在问题。迁入区兼业户的生计资本总值最高,非农生计活动可有效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云彦  赵锋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是一种甄别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主要限制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集成分析方法和建设性工具。本文借助于这一研究框架,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库区农户生计资本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库区农户生计资本整体脆弱,生计资本的社会融合程度低。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外力冲击作用下,库区农户必须借助移民开发政策与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计资本的优化和转型;同时,应重点着眼于以人力资本为主线的生计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为生计模式向可持续转化创造条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黎洁  李亚莉  邰秀军  李聪  
本文根据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陕西省周至县退耕山区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的生计状况。在对农户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后果"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文对1074个样本农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农业户,兼业户的生计资本禀赋更好,生计活动更加多样化,抗风险能力更强,贫困程度较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也更小,因而可以通过鼓励农户兼业经营来综合解决当地的农村贫困与环境保护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国璇  周忠发  朱昌丽  陈全  尹林江  
[目的]基于改进可持续生计框架,对比分析搬迁前后农户生计现状,厘清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对推动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资本量和生计资本稳定性的建议。[方法]通过引入主观满意度对可持续生计框架进行改进,建立适宜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评价的指标体系,探究者相镇安置点农户搬迁前后的生计资本持有量变化,并对其生计可持续性及生计资本对生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者相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搬迁后生计资本综合值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物质资本和满意度明显提升,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下降;者相安置点农户搬迁后生计稳定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随搬迁年限的增加而提高,生计多样性和收入多样性降低,非农业生计多样性提升;搬迁后农户生计耦合度提升4.059 6%,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耦合协调度由低度耦合提升至中度耦合。[结论]者相安置点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各类生计资本指标差异明显,推动搬迁农户生计资本的均衡发展和提高收入多样性,可帮助搬迁农户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诗嫚  叶艳妹  张超正  索烨  文高辉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整治权属调整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探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权属管理新路径。研究方法:采用熵权改进TOPSIS法量化评估农户生计资本指数,运用双重差分计量法分析权属调整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结果:实施权属调整后,农户生计资本指标的双重差分值提高了0.056;权属调整对农户生计资本有显著正向影响,能显著提升农户的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且平原地区实施权属调整对农户生计资本的提升效果高于山地地区。研究结论:应以完善权属调整法制建设和规范管理为保障,建立权属调整与适度规模经营的联结机制,依据自然禀赋特征实施精准化、差别化的权属调整模式,为农田集中连片、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从而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格格  葛颜祥  李颖  张化楠  
[目的]为检验生态补偿在水源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发展方面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在调整DFID生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改进基于生计资本测量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生态补偿前后东平湖水源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从整体上看,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以来东平湖水源地保护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得到显著增强,可持续生计能力从补偿前的0.300 2增至补偿后的0.322 5,但当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仍处于较弱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从生计资本来看,补偿后自然、社会、金融、人力、物质、信息、环境资本指数值分别为0.016、0.459、0.258、0.384、0.450、0.508、0.901,自然、金融、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是当地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值得注意的是,补偿后信息资本与物质、金融、环境资本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提高,而自然资本与物质、人力资本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降低,表明水源地农户的生产方式正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或非农行业过渡。[结论]当地政府应致力于提高自然、金融、人力资本存量,实施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积极引导水源地农户寻找替代生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冰涛  李松柏  
本文借助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秦巴山区"生态贫民"生计范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秦巴山区"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潜力降低、生计资本脆弱,生计功能弱化、可持续生计能力与生计范式转变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但由于生计资本的限制,生计范式转变受到制约。鉴于此,建议政府应增强对"生态贫民"的赔偿与补偿力度,从"生态贫民"的可持续生计潜力与生计资本出发,构建符合实际的生计转变范式,推动"生态贫民"实现脱贫致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雷  张海霞  
西南林区对于我国生态建设和水电开发具有双重战略重要性,深入研究区域内水电移民安置区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耦合协调,对统筹推进西南林区农户生计发展、生态建设、水电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西南林区的四川西部地区为例,选取并构建生计指标体系以及生计稳定性指数,分析移民与非移民的生计资本、生计稳定性以及二者的耦合程度。结果表明:(1)水电移民安置区农户生计资本发展失衡,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指标分别是0.700、0.583、0.452、0.416、0.153,移民与非移民的生计资本差异较大。(2)水电移民安置区农户生计稳定性为0.464,处于中下水平,可供安置区农户选择的生计策略单一,收入二元性导致对农业收入以及非农收入的依赖性较强,而非移民生计稳定性较移民高出0.111,原住民具有更多的生计策略选择以及多元的收入来源。(3)水电移民安置区农户生计耦合协调度为0.659,处于中级协调状态,安置区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协调发展处于一般水平;移民生计耦合协调度为0.590,处于初级协调状态;非移民生计耦合协调度为0.685,处于中级协调状态。移民相较于非移民而言,生计资本增长与生计稳定性发展脱钩程度较深,容易遭受潜在的生计风险导致生计脆弱性。基于研究结论与讨论,文章提出加大西南林区水电移民安置区农户生计扶持、加快西南林区水电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加强水电移民后续扶持力度等政策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管睿  王文略  余劲  
精神贫困是当前外部性扶贫模式难以解决的内生性困境,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制约因素。根据六盘山区等6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942户农户调研数据,重点考察了贫困成因的精神与经济二元属性,并将内生动力量化后纳入可持续生计框架,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收入水平下内生动力及生计资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内生动力的培育能有效提高贫困农户的家庭收入,增收效应约为1.916%。(2)在不同分位数下的各项生计资本对农户的增收效应差异明显,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及社会资本均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特征,而金融资本则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特征。(3)对于贫困农户而言,内生动力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对于高收入农户而言,内生动力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及金融资本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素妍  陈嘉烨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江苏,山东,四川,福建,江西5省754个样本的实际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的probit回归模型和养殖利润方程,从农户方面分析了当期的养殖利润,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养殖利润对生计策略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养殖户采取应对策略具有滞后性;物质资本中的通用型资产,金融资本中的消费类资产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为负,通用型资本的增加意味着养殖户的转移成本较小;消费类资产越多,农户可用于应对的风险的资金越少,因此这两者都会减少养殖户对生计策略的选择。而物质资本中与气象风险相关的专用型资本、金融资本中的储蓄类资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为正;专用型资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静  朱琳  
[目的]宅基地流转是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对解决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供需矛盾,推动高效用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家庭生计资产量化入手,探讨不同资产配置类型农户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推进宅基地流转进程。[方法]通过农户生计量化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农户整体宅基地的流转意愿较高,达到69.84%,但资产缺乏型农户的流转意愿非常低,仅有37.93%;(2)非农迁移意愿、宅基地功能和家庭生计资产总值对宅基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年龄、专业技能、住房的满意度、宅基地面积、非农收入比例、非农就业状况6个因素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出现差异。[结论]该文提出建立贫困农户的技能培训机制,制定多样化的宅基地流转制度,从而保证不同类型农户在宅基地流转后,整体福利水平不下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婷  何勋  
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依托农户内在源动力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长效发展,最大可能为农户带来受益,改善农户自身生计状态,并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条件。乡村旅游开发及发展过程中要鼓励农村社区参与、促进农民增收,在发展中制定合理机制、保证当地农户充分参与,最终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及实际生活水平的提升。乡村旅游内生发展框架下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需要引导乡村内生发展路径,持续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树立正确营销理念,拓宽营销渠道,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发挥农村集体资产优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鹏  徐明凯  杜漪  
本文运用可持续生计方法,构建了一个农户可持续生计资产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的农户生计资产评价模型,对西部10县(区)1000农户生计资产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其生计资产状况及生计策略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士军  张银银  马志雄  
科学评价农户受到征地外部冲击时生计能力的变化是帮助失地农户改善生计的前提,本研究提出一套基于生计资本测量农户生计能力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失地前后农户生计资本变化。研究表明,采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并利用因子分析及因子综合得分方法,能够解决失地农户生计资本指标选取和权重设置的难题,从水平和结构两维度较好地评价征地前后农户生计资本变化。总体上征地后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小于征地前的水平,而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则显著大于征地前的水平;征地在直接降低每个农户自然资本的同时,并不必然增加每个农户的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仍有一定比例农户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发生下降;征地对农户的社会资本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在考察期内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婷  蒲春玲  陶崇鑫  
本文以英国国际发展机构(DFID)建立的可持续生计框架(SLA)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家近年来对新疆实行对口援建的政策,对新疆南部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南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水平分别为0.4066、0.2065、0.2113、0.2369和0.4967,农户五项生计资本构成极不平衡,生计策略受到影响和制约,生计脆弱性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