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60)
2023(3786)
2022(3268)
2021(3111)
2020(2579)
2019(5935)
2018(6027)
2017(10802)
2016(6178)
2015(6993)
2014(7043)
2013(6766)
2012(6528)
2011(5964)
2010(6303)
2009(5861)
2008(6121)
2007(5634)
2006(5156)
2005(4675)
作者
(20332)
(16992)
(16921)
(16071)
(11103)
(8108)
(7550)
(6586)
(6558)
(6220)
(6024)
(5936)
(5576)
(5519)
(5366)
(5098)
(5083)
(5018)
(5002)
(4968)
(4300)
(4289)
(4172)
(3997)
(3842)
(3840)
(3817)
(3796)
(3539)
(3488)
学科
(24786)
经济(24760)
管理(20266)
(16494)
(14339)
企业(14339)
方法(11423)
环境(10468)
数学(9135)
数学方法(8918)
(8308)
(6699)
(6358)
(5785)
中国(5548)
理论(5528)
业经(5478)
(5283)
地方(5167)
(4832)
贸易(4828)
(4696)
资源(4529)
(4421)
规划(4407)
农业(4269)
环境规划(4243)
(4131)
(3920)
财务(3906)
机构
大学(96411)
学院(96248)
管理(34870)
(34760)
研究(34380)
经济(33876)
理学(29973)
理学院(29568)
管理学(28737)
管理学院(28586)
中国(25797)
科学(24082)
(21915)
(18692)
(18501)
研究所(17315)
(16041)
业大(15592)
(15340)
中心(15145)
农业(14672)
(14081)
师范(13918)
北京(13853)
财经(12836)
(12502)
(12260)
(11555)
师范大学(11235)
科学院(10807)
基金
项目(64542)
科学(50111)
基金(46399)
研究(44375)
(41844)
国家(41515)
科学基金(34805)
社会(27195)
社会科(25760)
社会科学(25746)
(25497)
基金项目(24361)
自然(23834)
自然科(23235)
自然科学(23225)
自然科学基金(22786)
(21773)
教育(20303)
资助(19583)
编号(17399)
重点(15003)
成果(14573)
(13783)
(13766)
(12703)
计划(12638)
科研(12577)
课题(12474)
创新(11885)
大学(11558)
期刊
(40153)
经济(40153)
研究(24717)
中国(20175)
学报(18624)
科学(16937)
(16405)
大学(13469)
管理(12850)
学学(12764)
(12623)
农业(11302)
教育(10759)
技术(8484)
资源(7175)
(6443)
金融(6443)
(6390)
财经(6096)
(5863)
业经(5839)
图书(5647)
经济研究(5437)
(5234)
问题(5124)
统计(5017)
业大(4995)
技术经济(4765)
科技(4712)
(4373)
共检索到143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洪阳  叶文虎  
本文在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探讨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模型,并进一步讨论了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及其应用,最后研究了环境承载力及其变量的外延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旭光  席玮  
辽宁省是我国淡水资源较为缺乏的省份。论文使用承载力分析方法,结合最新统计数据,对辽宁省水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较为严峻,与人口总量比较起来,辽宁处于水资源承载赤字的状态下;从结构上看,辽宁的水资源在各城市间的分配很不均衡,其东部地区水资源情况要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政策思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年磊  卢亚灵  蒋洪强  程曦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本文从环境承载力评价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质量标准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即通过计算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衡量大气、水及综合环境承载力状况,并以京津冀地区为试点开展案例研究。评价结果显示:1环境综合承载力方面,99%的区县超载。2大气环境承载力方面,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是主要污染因子,98%的区县超载;臭氧(O3)和二氧化氮(NO2)的超标状况也非常严重,分别有87%、72%的区县超载。3水环境承载力方面,进行评价的108个区县全部超载,总氮(TN)、溶解氧(DO)、氨氮(NH3-N)和总磷(TP)为主要的超标污染因子。该评价模型以环境质量为基础,客观地反映了环境承载力状态,可广泛应用于中国不同尺度单元环境承载力的评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年磊  卢亚灵  蒋洪强  程曦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本文从环境承载力评价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质量标准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即通过计算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衡量大气、水及综合环境承载力状况,并以京津冀地区为试点开展案例研究。评价结果显示:1环境综合承载力方面,99%的区县超载。2大气环境承载力方面,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是主要污染因子,98%的区县超载;臭氧(O3)和二氧化氮(NO2)的超标状况也非常严重,分别有87%、72%的区县超载。3水环境承载力方面,进行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晓红  何群  
经济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生活空问和时间,但却带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这是人类违背环境承载力的结果。因此,重新审视环境承载力的价值功能对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鹏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几种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从中总结出供需比较的理念,并在此理念基础上,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均值化法对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崔凤军  刘家明  李巧玲  
旅游承载力指数及其应用研究□崔凤军刘家明李巧玲一个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人数并不是没有限度的,相反,由于游人的过度密集会引发许多环境、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乃至影响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它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容量的极限值和一个最适值,这便是旅游承载力,一般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葛军莲  张翎  刘民士  刘丰源  龙毅  黄震方  
景区承载力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现有景区承载力估算模型以景区由"均质的可游览空间"构成为假设前提,通过面积和游客单位游览面积进行景区承载力的估算,未涉及游客进入景区游览行为的动态性。由于游客不能瞬时填满整个景区,景区承载力具有时空特性,故建立景区动态承载力计算的概念模型,并构建以停留区、通道以及出入口等要素为空间实体的网络结构逻辑模型,从而提出基于网络结构的景区动态承载力估算方法,选取南京总统府景区作为实验区域,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将地理信息科学应用于旅游管理,有利于确定景区承载力的具体量化水平,使景区管理分时管控措施得到有效发挥,进而促进旅游景区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社会效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崔凤军  
采用系统研究方法,对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实质、功能及定量表达方法作出了分析,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手段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变化对拟定的调整策略变量作出了预测、优化,得出了较满意的结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兆敏  杨世琦  姚学慧  贾志宽  韩清芳  
 通过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承载能力,以及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通过农田"蒸发水"开发技术、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海水淡化工程技术的运用,构建农田节水技术体系,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探索草畜产业的开发和水资源贸易途径,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进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军  朱一中  
水资源承载力是对水资源安全的一个基本度量,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于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关系,论文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与计算方法,包括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需求量的计算,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水资源承载力分量的测度等。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地区,因此,论文就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生态需水研究等进行了重点讨论,并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水文基础与水资源、社会经济学科的综合研究,促进RS、GIS等信息技术和现有模型方法的结合,并重视区域差异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维华  杨月梅  陈荣昌  李菲菲  
环境承载力分析是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之一。对环境承载力的合理分析,能够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准确地评估区域规划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在环境承载力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定的指标体系,结合发展变量与限制变量之间关系的描述,研究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利用强度,由此提出了一种更为直观的环境综合承载力量化方法——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并将其应用到广州市南沙国际汽车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为该规划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该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区域规划对环境的影响,为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春祥  
环境、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刚性约束。本文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首先对经济发展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界定,以此为基础,对云南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静  曾维华  吴舜泽  吴悦颖  孙宏亮  
从现有环境压力、开发利用水平及发展潜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区域环境承载力开发利用潜势这一新的概念,并从区域环境承载率、区域资源利用与污染物排放强度、区域发展能力三个角度选取了29个指标构建了环境承载力开发利用潜势评价指标体系。以北海市为例,对其环境承载力开发利用潜势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北海市的现状发展模式尚属于可持续发展模式。但其环境承载压力仍然较大,还需提高区域发展能力。对北海市三区一县来说,海城区环境承载力开发利用潜势最高;合浦县排在第二位,其区域承载压力相对较小,开发利用水平较高,但区域发展能力较低。铁山港区环境承载力开发利用潜势最低,虽其区域发展能力最高,但仍需提高其开发利用水平、降低资源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崔凤军,刘家明  
本文从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和生态—经济环境诸因子分析入手,构建了旅游承载力指数(TBCI)及运算模式。作者认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和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当地居民心理承受范围之内,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称之为旅游环境承载力(TEBC),它包括三个基本分项指数——游客密度、旅游用地强度和旅游收益强度指数等。而表征旅游承载力强度的无量纲指标称为旅游承载力指数,它是旅游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本文较深入地探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和表示方法,以试图建立起比较规范化的理论模型。文章最后进行了简单的案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