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7)
2023(4540)
2022(3701)
2021(3395)
2020(2762)
2019(5951)
2018(5732)
2017(10916)
2016(5442)
2015(6078)
2014(6069)
2013(5873)
2012(5235)
2011(4753)
2010(4681)
2009(4319)
2008(3869)
2007(3333)
2006(2951)
2005(2465)
作者
(15359)
(12802)
(12707)
(12288)
(8007)
(6072)
(5855)
(4983)
(4947)
(4446)
(4346)
(4188)
(3945)
(3871)
(3823)
(3792)
(3769)
(3715)
(3676)
(3608)
(3067)
(3002)
(2947)
(2936)
(2889)
(2793)
(2762)
(2755)
(2536)
(2514)
学科
(22463)
经济(22435)
管理(19124)
(15665)
(11975)
企业(11975)
方法(9473)
环境(9414)
(8113)
数学(7883)
数学方法(7824)
中国(5862)
农业(5815)
业经(5771)
生态(5618)
(5526)
(5350)
(4850)
地方(4737)
(4597)
资源(4578)
(4469)
(4104)
贸易(4103)
(3956)
人民(3926)
理论(3827)
结构(3626)
消费(3593)
规划(3361)
机构
学院(81595)
大学(79211)
(34144)
经济(33495)
管理(32744)
理学(28859)
理学院(28591)
管理学(28177)
管理学院(28050)
研究(25688)
中国(19403)
(15959)
科学(15807)
(15065)
财经(12704)
中心(12193)
(12021)
(11859)
业大(11728)
(11590)
(11034)
研究所(10965)
师范(10942)
经济学(10639)
(10582)
北京(9843)
经济学院(9675)
财经大学(9573)
商学(9457)
(9450)
基金
项目(59403)
科学(48094)
基金(44271)
研究(44180)
(38451)
国家(38120)
科学基金(33442)
社会(30001)
社会科(28504)
社会科学(28496)
基金项目(23623)
(22961)
自然(20951)
自然科(20387)
自然科学(20385)
自然科学基金(20005)
教育(19226)
(19126)
编号(17535)
资助(16714)
重点(13264)
(13243)
(12903)
国家社会(12851)
成果(12790)
(12543)
(11713)
人文(11649)
创新(11635)
课题(11336)
期刊
(39373)
经济(39373)
研究(21523)
中国(12851)
学报(11285)
科学(11190)
管理(10672)
(10558)
(10176)
大学(8725)
业经(8441)
学学(8366)
农业(7341)
经济研究(6742)
教育(6302)
资源(5898)
(5730)
金融(5730)
财经(5702)
商业(5393)
技术(5172)
(4962)
问题(4581)
生态(4075)
(3896)
现代(3716)
科技(3664)
(3604)
商业经济(3579)
技术经济(3316)
共检索到109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钟茂初  
本文在分析可持续消费特征的基础上,从把人类需求划分为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视角对可持续消费作出了新的阐释。由此提出了引导消费者有效处理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物质财富与非物质财富、排他性消费与公益性消费、环境友好消费与环境不友好消费、正效用消费与负效用消费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消费的主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陶伟军  何昀  
从产权视角来看,私人消费品领域的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和农户等产权主体权责不明晰导致私人消费 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因而,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有:继续完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加快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健全消费产 权制度;加快现代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提高社会信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非  戴蕾  
根据马克思消费和流通理论,本文认为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农民消费力较低和农村流通网络发展滞后。为了启动农村消费,政府应当实施的政策包括:(1)提高农民个人消费力的收入政策和价格补贴政策,以及提高农村社会消费力的分配政策;(2)通过推动城市连锁经营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的流通网络,节约农民购买消费品过程中的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董志勇  王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其提出具有时代重要性、现实基础性与历史必然性。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工作主线的背景下,共同富裕在强调供给侧的同时关注需求侧,侧重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两重视角全面地把握共同富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及其实现过程中主体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国家与世界之间的合作共赢关系。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共同富裕具有动态性、可持续性、关注群体差异、地方良性互动、以人为本、开放性等特征。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抓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抓好存量和增量“两只手”,抓好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只手”,抓好农村和城市“两只手”,抓好人口和产业“两只手”,抓好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两只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光彩  刘莉  
本文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通过引入可变的技术进步变量,修正了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指出除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外,技术进步也是影响总供给曲线的重要变量;同时将总需求曲线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从而推导出了"通货膨胀率—产出增长率"系统下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作为对扩展后模型的检验,本文利用该模型阐释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现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明  
基于投资与消费本质属性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表明:(1)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最初需求动力,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由强变弱再变强,受消费需求导向的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由弱变强再变弱;(2)均衡增长状态下,产出与投资、消费同步增长,价格水平基本稳定;(3)相对于消费需求而言,投资需求的"投资滞后性"和"投资惯性"的存在使投资常与消费非同步增长,导致经济失衡和价格水平规律性波动,即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的价格水平上升多为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中后期阶段的价格水平上升多为成本推动,而结构性价格水平上升会随着消费结构升级而成为一种常态;(4)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良好,但长期高投资率导致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凤华  
传统人文精神在现代时空里遭到了质问和扬弃,本文拟立足新的文化视点文化层面就这种质问和扬弃进行再质问,并对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再思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爱民  王晓峰  刘春岭  
在我国经济增速显著下滑,企业对融资难的反映日趋激烈的同时,银行对信贷需求不足的反映也愈来愈强,用较为专业语言描述就是企业融资难与银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现象并存。在利用供求模型拆解的基础上将其复杂的内在联系抽象化,并通过概括化的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最终认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源是增加需求曲线的弹性和供应曲线的刚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凌志  
能源生态足迹(EEF)反映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生态占用,是定量评价能源消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基于最终需求视角,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并分析中国1992~2007年经济系统的能源生态足迹值,结果显示:1992~2007年,中国最终需求能源生态足迹总量持续增长,第二产业能源生态足迹占据绝对比重,能源生态足迹增长特征总体表现为消费与投资驱动型向出口与投资驱动型转变。进一步地,结构分解分析显示:能源强度对能源生态足迹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最终需求规模的扩张是拉动能源生态足迹增长的主要动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言奇  
生态城市理念是一种综合环境观的阐释,从空间角度论,它是城市环境观与区域环境观的有机结合;从时间角度论,它是城市历史环境观与现实环境观的有机结合;从功能角度论,它是城市经济环境观、社会环境观与生态环境观的有机结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麦茹  
孔子的经济思想富含大量生态因子,因顺时节以时生产、节俭消费和以相对合理的分配政策来保证各阶层的和谐相处并维持社会生产的可持续进行等思想都是这种生态因子的具体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内圣外王、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逻辑思想是支撑着这一特色的两大根基,孔子的这种思想为身处生态困境的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期刊] 改革  [作者] 沈辉  李宁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大关键性问题。生态产品是需要通过投入人类劳动及物质资源生产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具有整体性、公共性、外部性、时空可变性特征。生态产品价值可通过价值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外部性理论等来阐释,其构成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交易价格、补偿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交易市场、企业、提供者、受益者等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麦茹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内圣外王、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逻辑思路,敬畏自然的宗教文化是支撑着孟子经济思想的三大根基。在这三大根基的共同作用下,孟子的经济思想富含了大量的生态因子,这一特色在其生产观、消费观、赋税观和分配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孟子之思想为身处生态困境的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