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3)
2023(6463)
2022(5400)
2021(4833)
2020(3677)
2019(8424)
2018(8235)
2017(15280)
2016(8215)
2015(9047)
2014(9142)
2013(9187)
2012(8952)
2011(8416)
2010(8673)
2009(7969)
2008(7843)
2007(7021)
2006(6767)
2005(6306)
作者
(25590)
(21552)
(21404)
(19999)
(13682)
(10463)
(9592)
(8341)
(8134)
(7738)
(7418)
(7408)
(7223)
(6929)
(6597)
(6513)
(6399)
(6254)
(6248)
(6198)
(5509)
(5424)
(5104)
(4964)
(4953)
(4864)
(4854)
(4782)
(4409)
(4377)
学科
(42524)
经济(42487)
(18937)
管理(17773)
地方(17324)
中国(15004)
(13697)
(12114)
企业(12114)
业经(10916)
方法(10065)
农业(9924)
地方经济(9565)
(9480)
(8413)
(7722)
金融(7722)
环境(7561)
(7408)
银行(7399)
(7351)
数学(7260)
数学方法(7198)
发展(6874)
(6855)
(6687)
贸易(6677)
(6513)
(6333)
资源(6195)
机构
学院(123214)
大学(118350)
研究(49359)
(48492)
经济(47246)
管理(43030)
中国(37724)
理学(35158)
理学院(34627)
管理学(34056)
管理学院(33811)
科学(31199)
(27579)
(25859)
(23489)
研究所(23267)
(21815)
中心(21763)
(20941)
(20785)
师范(20741)
北京(18379)
(18013)
农业(17967)
业大(17561)
(17353)
师范大学(16706)
(16662)
财经(16290)
科学院(15627)
基金
项目(76297)
科学(59906)
研究(57519)
基金(52642)
(46301)
国家(45839)
科学基金(38390)
社会(36108)
社会科(34132)
社会科学(34125)
(31852)
基金项目(28214)
(26284)
教育(24869)
(24124)
编号(23698)
自然(23490)
自然科(22832)
自然科学(22829)
自然科学基金(22399)
资助(21315)
发展(19571)
(19225)
成果(18799)
课题(17791)
重点(17561)
(15564)
(15526)
创新(14514)
国家社会(14495)
期刊
(67252)
经济(67252)
研究(39246)
中国(32029)
(23327)
科学(19106)
学报(17612)
管理(16247)
农业(16224)
教育(16014)
(14279)
(13949)
金融(13949)
业经(13471)
大学(13173)
学学(12342)
技术(10417)
经济研究(10007)
问题(8750)
(8449)
资源(8203)
(7454)
财经(7366)
(6790)
商业(6711)
(6629)
旅游(6629)
(6629)
(6448)
世界(6083)
共检索到205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明明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和推广,以及人们对于旅游发展负面影响的认知与关注,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应运而生。可持续旅游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领域的探讨和应用。由于其概念具有吸引力并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可持续旅游成为近20年来旅游领域备受关注的概念之一,不仅得到了全球旅游行业和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视,也被很多国际组织和政府所推崇。20多年来,众多学者、旅游研究机构和组织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家明  杨新军  
简要总结了两种生态旅游观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可操作性定义。针对旅游地4个方面的限定,提出相应的生态旅游地规划的要求,认为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的社区旅游规划,更注重景点及服务设施的建设设计与布局,而不是宏观的发展战略及中观的规模聚集效应,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从生态旅游地的规划目标出发给出了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内容,探讨了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施方略,指出功能分区、游客管理、形象策划及景观设计在生态旅游地开发及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立军  
文章基于管理的观点,对社区发展成为生态旅游地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报告了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管理内涵。通过对生态旅游专家和学者的访谈,分析得出社区应会同生态旅游专家或学者进行社区生态旅游发展成本与优势的评估,制定出社区与内部生态旅游业者之间的生态旅游公约,强化生态旅游运作上的专门服务窗口;社区需致力于提高地方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组织的比率,外部的专业指导团队则应于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初期深化指导涉入程度;应强调社区生态旅游解说员培训的专业化与系统性,以及生态旅游解说员认证机制的专业化与一致性,且社区生态旅游组织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朴松爱  
本文着重讨论教育旅游、旅游教育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内在逻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承财  钟林生  成升魁  
旅游业快速发展给旅游地带来一系列资源环境等问题,开展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有助于优化旅游地生态服务功能与提升旅游业综合效益。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程,将其分为起步探索、快速发展与巩固深化3个阶段。其次,分析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旅游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可接受改变极限、旅游生态足迹分析等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的特点与不足。第三,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与发展水平、旅游地发展演化过程与规律、旅游生态安全与环境容量、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居民与游客的影响感知、旅游地低碳化发展、旅游企业的影响等7个方面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综述。最后对中国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卫红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实质是要求生态旅游地域系统整体实现良性循环和协调运行。因此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也是旅游地域系统结构优化过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云亭  
本文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完整定义,从范城上的自然性、层次上的高品位性、利用上的可持续性以及内容上的专业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同时,对旅游从业者和从游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应作出的奉献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展示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震方  徐沙  吴耀宇  
本文尝试将清洁生产的理论与方法导入旅游业 ,探讨了旅游业清洁生产的概念、必要性、内容和模式 ,进而就旅游业清洁生产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系及清洁生产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兴柱  王群  
综合国内外居民参与研究的成就,本文提出了传统型、行政主导型、居民政府共同参与型和居民全过程主导参与型等4种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模式。并从城市和乡村旅游地角度,比较了中山市和四顶山旅游地的居民基本特征和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的差异。根据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差异,四顶山旅游地采用行政主导推动型模式,中山市旅游地采取居民政府共同参与型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规划师、居民教育及信息交流4个方面提出了居民参与实施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世强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社区发展相协调的旅游行为途径□周世强1、导论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策略之一(周世强,1998),它体现在使游人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区域,同时不对其生态系统或当地社会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与损害(李渤生、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晓云  
民族旅游是大众旅游时代旅游研究和产业实践的重要领域。然而,一直以来学界对民族旅游本质的争论不绝于耳,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其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殖民掠夺"。从我国发展实践看,民族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1现代性乡愁推动民族旅游高速发展大众旅游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相辅相生,旅游可以说是现代化进程中"现代生存状况的‘好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虞虎  陈田  王开泳  朱付彪  张希月  
分权化制度框架下的旅游政策、公共设施建设、旅游投资等发展要素的差异是旅游地空间不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界定了中国旅游分权化的利益主体,探讨了旅游利益主体组成的旅游地权力网络的分权形式、不同旅游分权利益主体在旅游发展中的角色与功能,提出了不同层面的不均衡表现及未来应关注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分权化框架下的财税制度、利益分割引起不同旅游发展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利益权力网络的空间不对称导致旅游产业结构、旅游土地利用、公共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和社区空间发展不均衡。未来研究应以各级政府、投资商和社区居民三方利益的均衡与权力重组为出发点,从区域旅游组织分权、社区参与制度保障及其技术支持、产业空间再结构化、乡村旅游发展的政治角色4个方面展开,以实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红罡  
这篇文章运用生态—经济的理论,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将生态旅游的一些零散论述加以系统化,并通过建立生态旅游的结构模型,探讨生态旅游发展中生态、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结构和行为关系。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型涉及了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工作市场、游客和财务促销等6个部分,模型的模拟功能有助于理解旅游发展的复杂结构。模型得到验证后,可以成为评价旅游发展政策的工具。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爱娟  
在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影响下 ,人们已开始认识到旅游发展必需摆脱过去的模式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即为开发生态旅游。然而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状况堪忧 ,笔者认为 ,解决这一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本文从我国生态旅游现状及产生原因入手 ,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体制、法制、规划、产品、市场、管理等五方面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