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5)
- 2023(7056)
- 2022(5957)
- 2021(5582)
- 2020(4856)
- 2019(11327)
- 2018(11124)
- 2017(21962)
- 2016(11933)
- 2015(13244)
- 2014(13458)
- 2013(13230)
- 2012(11845)
- 2011(10657)
- 2010(10904)
- 2009(9960)
- 2008(9634)
- 2007(8502)
- 2006(7295)
- 2005(6424)
- 学科
- 济(50884)
- 经济(50832)
- 管理(33645)
- 业(33172)
- 方法(28493)
- 企(27376)
- 企业(27376)
- 数学(25940)
- 数学方法(25382)
- 农(12416)
- 中国(11520)
- 财(11250)
- 学(10075)
- 业经(9936)
- 理论(9187)
- 地方(8677)
- 农业(8494)
- 贸(8044)
- 贸易(8038)
- 制(7843)
- 易(7773)
- 技术(7642)
- 环境(7489)
- 务(7140)
- 财务(7104)
- 财务管理(7087)
- 和(7071)
- 银(6945)
- 银行(6938)
- 企业财务(6744)
- 机构
- 学院(170613)
- 大学(168388)
- 管理(67648)
- 济(66983)
- 经济(65535)
- 理学(59296)
- 理学院(58680)
- 管理学(57195)
- 管理学院(56914)
- 研究(54341)
- 中国(40376)
- 科学(35846)
- 京(35104)
- 财(29706)
- 农(29669)
- 所(27957)
- 业大(27490)
- 研究所(25802)
- 中心(24963)
- 江(24424)
- 财经(24348)
- 农业(23526)
- 经(22095)
- 北京(21824)
- 范(21356)
- 师范(21107)
- 州(19867)
- 经济学(19862)
- 院(19712)
- 技术(18978)
- 基金
- 项目(119855)
- 科学(94541)
- 基金(86846)
- 研究(82790)
- 家(76869)
- 国家(76282)
- 科学基金(65814)
- 社会(51993)
- 社会科(49450)
- 社会科学(49432)
- 省(48692)
- 基金项目(45258)
- 自然(44935)
- 自然科(44019)
- 自然科学(44008)
- 自然科学基金(43177)
- 划(40486)
- 教育(39718)
- 资助(37460)
- 编号(32812)
- 重点(27293)
- 部(25845)
- 发(24978)
- 创(24920)
- 成果(24844)
- 课题(23356)
- 科研(23331)
- 创新(23249)
- 计划(23136)
- 教育部(21904)
共检索到237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延军 吴伟伟
可持续性消费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领域。本文建立了评价可持续消费水平的指标体系,及可持续消费水平的评价模型,并将之应用于实例中,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可持续水平评价方法。
关键词:
可持续性消费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
可持续性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而生态可持续性评价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准尺度。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ackernagel和Rees提出并发展的生态足迹方法,就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它将人类的消费行为与生态承载力联系起来,评价消费行为的可持续性,以此来判定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文章通过借鉴这一方法,评估了湖南省2004年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消费水平,由此进行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人均生态赤字1.2082hm2,即区域生态消费水平处于不持续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和改善区域生态可持续性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延军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普遍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性消费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而人类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只有充分遏制人类的不当消费,走可持续性消费之路,科学且合理地消费,才能够保护环境,逐步消除生态危机。文章阐释了可持续性消费的内涵,确定了评价可持续性消费水平指标体系的原则,从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分四个层次65个初级指标建立了评价和监测我国可持续性消费水平的指标体系,进而建立了可持续性消费的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
可持续性消费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备战 黄晓东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民消费的可持续性评价与乡村经济振兴的关联,并以LSTM模型为设计视角进行分析。首先,构建了农民消费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特征、农民消费的可持续性问题、相关指标的选择和定义等内容。其次,对农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包括农民消费行为特点的概述、农民消费行为对可持续性的影响、数据收集方法和样本选择等。然后,分析了乡村经济振兴的现状与需求,包括政府对乡村经济振兴的政策支持、乡村经济振兴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乡村经济振兴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农民消费对乡村经济振兴的需求等。最后,通过对“U”型评价指标与乡村经济振兴的相关性分析和LSTM模型设计与预测结果分析,揭示了农民消费可持续性与乡村经济振兴的关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书坚
在设计福利水平的评价指标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时,一些评价福利水平的指标忽视了可持续性,而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则忽略了当前的福利水平。长期以来,人们一方面试图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综合反映可持续发展和福利水平两个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在探讨不将两方面的内容完全综合为一个指标的情况下,如何结合应用两个方面的测度指标。本文首先针对第一方面的问题以ISEW为例进行述评;其次,述评第二方面的不同建议;再次,提出将真实储蓄率作为可持续指标,并以此来评判福利水平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福利 人类发展指数 真实储蓄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顿耀龙 王军 郭义强 张亚男
研究目的:从土地整理的工程措施、综合效益、生产能力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因素出发,构建土地整理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吉林省大安市土地整理可持续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为土地整理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大安市土地整理可持续性评价结果为良,土地整理工程措施及管理机制均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并有效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和土地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整理生态可持续性评价结果为中,表明土地整理工程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大安市土地整理在工程措施、经济社会效益、生产能力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在后续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晔枫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毛晔 姚玉蓉 张星
着眼于可持续性,大型公共工程绩效审计三维模型包括时间维、领域维和影响维。从时间维审计短期和中长期效益,从领域维审计项目内、外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从影响维审计项目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
可持续性 公共工程 绩效审计 三维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萍 祝志杰
可持续性系统包括人口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科技子系统,文章依据这6个方面的内容构建了不同意义上的可持续性系统模型,比较分析了各种可持续性系统模型的作用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广义可持续性系统模型。
关键词:
可持续性 模型构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花林 刘曲 姚冠荣 谈明洪
根据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特征,本文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了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1个县(市)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水平总体评价结果由2006年的"临界可持续性"等级(II)提升至2010年的"可持续性较好"等级(III)。但在空间差异上,2010年与2006年相比,处于土地利用不可持续阶段的县(市)完全消失,处于可持续利用阶段的由1个增加至5个。评价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当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变化状况,说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甘琳 傅鸿源 刘贵文 申立银
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求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统一和平衡。研究认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公私合作制(PPP)模式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并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为基础,建立了评价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PPP模式的有效性模型。在这个评价模型中,采用专家打分法,考虑政府和私人在PPP模式中的参与程度,对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进行打分,并对得分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以期望值表示专家意见,从而得出项目的可持续性表现得分值,以此确定PPP模式项目的效益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良
文章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短期预测作为切入点,采用定量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季节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季节性ARIMA模型)模型对CPI时间序列进行量化分析。首先阐述基于该模型的CPI预测的一般过程,即:平稳化处理、差分变换的阶数辨识、参数估计,时间序列模型的构建,然后对模型进行性能检验,确定较适合的季节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最后在实证分析中探讨经济变量CPI与时间变量之间的变动规律,对CPI时间序列进行适当的差分处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韫
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开展旅游活动,其发展目标必须是可持续的。而生态旅游可持续性的标准因不同旅游区(点)或处在不同的时间段会产生差异,使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可以反映出并弥补这种差异给可持续性评价带来的影响。以位于岷江上游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景区为例,使用主观方法分析资源、社区和旅游三大利益相关者在生态旅游可持续性中的关系,建立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性评价模型的框架。使用德尔菲法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通过对当地居民和旅游管理部门的访谈和旅游者问卷调查来探察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根据访谈和调查结果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案例,评价模型的构建为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了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俊凤 花盛 刘友兆 孟展
土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重大举措。基于改进的灰靶模型和改进的熵值法,从土地整治应具备资源经济的实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的力度、促进环境友好的程度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江苏省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为后续土地整治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从评价结果来看,江苏省土地整治基本处于可持续状态,但区域间的差异较大,苏北明显好于苏中和苏南地区,其中徐州达到Ⅳ级高度可持续的全省最高等级;土地整治的单层面可持续性表明,全省土地整治保障粮食安全能力的可持续性均在Ⅱ级水平以上,但多数存在社会和谐与环境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