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3)
2023(11947)
2022(9852)
2021(8912)
2020(7256)
2019(16703)
2018(16193)
2017(31250)
2016(16440)
2015(18614)
2014(18438)
2013(18563)
2012(17636)
2011(16388)
2010(16382)
2009(15072)
2008(14913)
2007(13197)
2006(11935)
2005(10714)
作者
(49158)
(41046)
(41033)
(38699)
(26512)
(19648)
(18784)
(16079)
(15756)
(14679)
(14165)
(14144)
(13149)
(13143)
(12972)
(12703)
(12057)
(12009)
(12004)
(11824)
(10305)
(10084)
(9986)
(9382)
(9332)
(9193)
(9144)
(9112)
(8403)
(8066)
学科
(82993)
经济(82908)
管理(49039)
(47310)
(37469)
企业(37469)
方法(34859)
数学(30523)
数学方法(30170)
中国(23877)
地方(22036)
(21091)
业经(18110)
(18080)
农业(14952)
(14864)
(13492)
(13368)
贸易(13356)
(13264)
金融(13264)
(13128)
环境(13064)
(12840)
(12717)
银行(12700)
(12347)
地方经济(12325)
(12266)
技术(11959)
机构
学院(244995)
大学(244600)
(104443)
经济(102324)
管理(95020)
研究(85812)
理学(81391)
理学院(80504)
管理学(79080)
管理学院(78629)
中国(66775)
(53220)
科学(51434)
(48858)
(43205)
中心(39598)
(39466)
研究所(38840)
财经(38737)
(37206)
(35271)
北京(34216)
业大(34205)
(33089)
师范(32769)
经济学(32662)
(31655)
农业(30559)
(30304)
经济学院(29582)
基金
项目(162611)
科学(129358)
研究(119786)
基金(118598)
(103265)
国家(102409)
科学基金(88374)
社会(77733)
社会科(73931)
社会科学(73909)
(63014)
基金项目(61600)
自然(55999)
教育(54596)
自然科(54530)
自然科学(54519)
自然科学基金(53547)
(53437)
资助(49494)
编号(47724)
(39941)
成果(38713)
重点(36866)
(36483)
(33577)
课题(33545)
国家社会(32951)
发展(32154)
(31610)
创新(31399)
期刊
(118988)
经济(118988)
研究(74129)
中国(52617)
学报(36058)
管理(36008)
(35817)
(35603)
科学(34389)
大学(27363)
教育(26606)
学学(25463)
(25190)
金融(25190)
农业(24648)
技术(21824)
业经(20448)
经济研究(19350)
财经(19084)
(16422)
问题(15587)
统计(13874)
图书(13408)
资源(13296)
(13291)
技术经济(13080)
(12475)
(12160)
商业(11718)
决策(11162)
共检索到376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秀美  蔡玉梅  刘玉  康永兴  殷子妍  
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的背景下,研究制定一套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模型,对于监测各地自然资源利用效益状况、诊断自然资源利用问题、提出高效利用对策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8年全国分省的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进行实证,结果发现:(1)全国自然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呈现东南地区向中部、东北部、西北部递减的趋势;(2)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效益的限制因素不同;(3)评价结果总体上符合各省市的实际情况,指标体系可以结合评价尺度和区域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自然资源利用效益的理论体系以及评价的技术手段,并为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服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晏磊  赵虎  李国元  
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出发 ,对资源的分类原理做了系统的分析 ,提出了基于自然资源动态分类的定量化定义公式 ,并做了分类对比。该方法为可持续发展由定性向定量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为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及自然资源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德敏  贺云华  
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的成绩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全方位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阐述了加强与深化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卫先  
在近代以来权利观念的主导下,自然资源被沦为人类占有、控制的财产,因而导致了现代环境危机的爆发,进而催生了可持续发展观念。把自然资源视为财产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并且这一错误认识得到人们常识和法律文本的"支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纠正这种错误认识,进而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探寻新的法律路径。文章主要运用理论分析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证明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求为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而对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进行限制,强调自然资源的生态完好性。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下,自然资源实际上就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和摇篮,而不是人类的财产。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葆梅  刘秋敏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赵葆梅刘秋敏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之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吾乐  
综合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局长张吾乐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对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秀莲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原材料工业部门,既有资源综合利用的巨大潜力,又有再生资源的广阔前景。把资源综合利用列为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化学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1985年,化工部(现为国家石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敬   易顺林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此 ,以系统论为基石 ,构建出以“发展力”和“协调力”为两大支撑功能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恭祺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冯恭祺地球上蕴藏的资源总量有限,越来越少,而且多数资源不能再生,迟早会有耗竭之日,某些资源虽可再生,但须经历漫长的岁月、投入巨额的劳动、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复得。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世界人口急剧膨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锦雯  
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外部不经济”,由这一模式取得的经济效益是暂时的 ,不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提高与之相适应的综合经济效益为前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体系 ,是符合社会、经济、自然三维结构复杂系统整体的良性循环的综合效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必须实行思想观念的转化、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加强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以科技发展为依托 ,并依靠立法手段。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岳年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导致了其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当前,提出对自然资源应综合利用,以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实属必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论文从理论上区分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性损失、市场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损失I和政府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损失II开始,分析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度就是保证资源利用在代价性损失范围以内。然后从计算是否存在过度性损失入手,间接衡量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度,进而判断资源利用是否符合代价性损失的标准。其中,分别以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为例,讨论了计算过度性损失I和II的方法,测算了S市某林场的过度性损失I和中国1989至1996和1999至2002年间的农地非农化的过度性损失II。结果显示,随着碳价格的变化,所研究林场的过度性损失I(提前砍伐年数)从0年增加到12年,社会净损失也从0增加到9954元h/m2。中国在两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解洪涛  张建顺  
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作为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综合利用资源治污减排的政策安排已实施多年,现有政策评估研究在方法和数据源上都存在很大缺陷。采用PSM方法对全国税收调查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该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充分利用中间产品和废弃物具有明显的减排效果,对于专业的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环保企业),优惠政策增加了这类企业外购废弃物数量增加15%~17%,即政策促进了废弃物专业处置市场的形成。但资源综合利用税收政策并非激发出制造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企业为享受优惠政策,较多采用了低端物理方法处理技术,产品具有二次污染风险。因此,建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认定条件,鼓励企业进行高端的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真正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培军  李晓兵  伍永秋  何春阳  
本文回顾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的创建和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资源科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编写,推动自然资源科学学科建设,推动灾害风险科学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工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颖琳  赵黛青  陈勇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评估的重要前提。本文结合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等政策议题,初步建立了整合性的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广东、山西、青海和新疆这几个典型区域的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了分析,检验了本指标体系的指标选择和权重设定的合理性,并对四省区构建可持续能源发展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