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1)
2023(11798)
2022(9938)
2021(9088)
2020(7175)
2019(15795)
2018(15748)
2017(28708)
2016(15761)
2015(17423)
2014(17221)
2013(16648)
2012(15425)
2011(14107)
2010(14563)
2009(13357)
2008(12878)
2007(11630)
2006(10666)
2005(9807)
作者
(45525)
(37454)
(37358)
(35479)
(23996)
(18077)
(17031)
(14483)
(14410)
(13538)
(12918)
(12686)
(12163)
(11669)
(11629)
(11518)
(11208)
(11125)
(10881)
(10730)
(9458)
(9371)
(9016)
(8698)
(8629)
(8470)
(8367)
(8241)
(7688)
(7484)
学科
(67430)
经济(67367)
管理(41138)
(36008)
(26740)
企业(26740)
地方(25332)
中国(25268)
(20221)
方法(17485)
业经(16458)
环境(15671)
(15006)
数学(14130)
农业(14089)
数学方法(13948)
地方经济(13812)
(13290)
(12493)
(11803)
金融(11801)
(11763)
银行(11744)
(11445)
(11432)
理论(11213)
(11112)
贸易(11100)
(10812)
(10583)
机构
学院(218615)
大学(210767)
(84028)
经济(81764)
研究(80006)
管理(75948)
理学(63203)
理学院(62292)
中国(61192)
管理学(61051)
管理学院(60638)
科学(51072)
(47155)
(41169)
(38609)
研究所(36915)
中心(36788)
(36636)
(36280)
(33785)
师范(33438)
业大(30481)
(30128)
北京(30126)
(29949)
财经(29295)
农业(27882)
(26542)
师范大学(26437)
技术(26385)
基金
项目(140967)
科学(110410)
研究(106864)
基金(97249)
(84809)
国家(84048)
科学基金(71473)
社会(66463)
社会科(62864)
社会科学(62852)
(58823)
基金项目(51460)
(48616)
教育(48143)
编号(45453)
自然(43965)
自然科(42790)
自然科学(42778)
自然科学基金(41927)
资助(37998)
(37727)
成果(36417)
课题(33211)
重点(32902)
发展(30435)
(29905)
(29555)
(28513)
(27661)
创新(27604)
期刊
(108905)
经济(108905)
研究(68172)
中国(52032)
(34611)
教育(31731)
学报(31331)
科学(30700)
管理(28875)
(28857)
农业(23831)
大学(23209)
(22408)
金融(22408)
学学(21602)
业经(20812)
技术(20147)
经济研究(16432)
问题(14859)
财经(13326)
资源(12825)
(12417)
图书(12158)
(11874)
(11658)
商业(11086)
现代(10967)
(10738)
论坛(10738)
科技(10676)
共检索到349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傅晓华  赵运林  
城市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口主要聚居地,其可持续发展能力集中体现为该地区的综合实力。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中国在城市生态方面承担着重大的国际责任,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对此,我们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视角探究城市生态的内在规律,才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城市生态有力地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构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明冲  赵美玲  
绿色生态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涵,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绿色生态治理面临着绿色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艰难、绿色生态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和绿色生态环境意识的淡薄等困境。探索实现绿色生态治理的政策议程与行动框架即应转变政府生态职能,明确政府职责分工定位;转变执政理念方式,切实提高生态治理和服务能力;强化生态制度保障,完善生态监督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培植生态理念和生态文明意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慎  朱旭峰  梁正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形塑未来世界,在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其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当前,世界主要力量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议题,在不同程度上提出各自的治理原则、模型和框架,但也存在全球代表性不足、碎片化构建与解读、技术逻辑与权力目的相冲突等问题。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关注人工智能自身及衍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人工智能系统三层架构及可持续发展5P维度中建构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发展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治理目标、治理客体、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等,探索性地提出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范式。本范式有助于夯实更广泛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基础,促进更有效的全球治理,保障更健康的人工智能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涛  张越  王玉阁  李志英  
综合运用PSR模型、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紧凑度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分析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1)2009—2019年间,我国城市紧凑度整体上升,但增速逐渐减缓,且已出现下降趋势;逐渐形成"中—东—西—东北"阶梯式递减的分布格局。(2)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下降,但已呈现好转趋势,生态环境响应因子将是未来几年省会城市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3)城市紧凑度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协调性、相互促进关系逐步增强,总体由勉强协调向初级协调阶段演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涛  张越  王玉阁  李志英  
综合运用PSR模型、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紧凑度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分析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1)2009—2019年间,我国城市紧凑度整体上升,但增速逐渐减缓,且已出现下降趋势;逐渐形成"中—东—西—东北"阶梯式递减的分布格局。(2)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下降,但已呈现好转趋势,生态环境响应因子将是未来几年省会城市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3)城市紧凑度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协调性、相互促进关系逐步增强,总体由勉强协调向初级协调阶段演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洋  刘震海  
生态农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和题中之义,应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这对新时期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农村建设要注重协调农民与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等多方关系,致力于打造“农民幸福、农业持续、生态环境绿色、经济发展良好”的农村发展新格局。农村地区作为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民生福祉,加快社会发展与进步。基于此,文章从可持续发展视域出发分析生态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现机制,以期加快生态农村建设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立新  
精准脱贫的实效是否可持续,脱贫政策是否符合经济社会的宏观发展,脱贫过程中资源配置和组织管理方式是否符合现实需要,贫困户个体的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这些都需要一个科学而完整的评估体系进行评估。当前社会对精准脱贫成效的评估主要集中在政策、工作、市场、贫困户四个方面,但评估没有体系化,也没有考虑到其中的关联性,导致脱贫评估具有片面性,反映在脱贫结果上就是脱贫的不可持续性,对脱贫工作的指导也不是很合理和全面。对此,应坚持有利于贫困户脱贫增收和可持续发展,遵循脱贫工作合理、有序和可持续开展的原则,建立以贫困户为主体的精准脱贫成效评估体系,同时防止后续可能出现的不良倾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覃雪梅  
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之下,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社会保障是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出路,但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却面临着供需结构失衡的困境。基于此,要依靠社会保障实现促进我国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社会保障供需之均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波  钱丽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镇用地紧张带动了住房价格的上升,土地的稀缺性也激发了城镇居民对住房的投机性需求。我国现行的土地批租制度,虽然在短期内暂时缓解了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政府财政困难,但也由于这一制度缺乏透明性和稳定性,导致了资源的不合理分配,隐藏并积累了大量财政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婧  谭清美  白俊红  
从运输方式、资源环境、土地利用和居民个人选择等方面分析城市交通结构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建立包含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能力和环境指标限制、土地利用限制、交通资源限制和居民出行个人选择约束的城市交通系统一体化结构优化模型,分析确定城市交通结构优化方案,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交通部门科学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小燕  
文章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与平行班的实证比较,从招生方式和生源构成两方面分析了招生现状;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实训项目四项关键要素分析了培养过程中的差异;从课程成绩、综合能力、学习动力、职业认同四个维度呈现学生发展情况。比较发现,试点班显现出招生方式多元、资源整合有效、发展动力充足等优势,也存在生源优势不足、基础性知识相对薄弱以及学生和企业存在两难选择等现实问题。对此,要凝聚内外合力,缓解两难抉择;明确适用范畴,优化存在场域;完善制度保障,培育合作惯性,以推进现代学徒制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永禄  
就我国就业压力及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就业压力视域下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但由于未进行有效的投融资规范化操作,使得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源浪费、增长迅速、空间恶劣等发展趋势。因此构建和谐的绿色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政府投融资模式的主体选择。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社会经济的投融资环境,并探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轲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环境污染及资源短缺的问题日渐突出,并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为政府利用税收手段来保护资源环境提供了外部条件,进而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以我国税收征管方式为研究对象,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研究了我国绿色税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绿色税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完善我国绿色税收政策体系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子龙  
社区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产物,是由多元要素构成的系统性教育组织。社区教育依托地域资源及文化特色,以提升社区公民素养为目标,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文化传承的需求。为此,本文基于社区教育的系统化特质,以系统论本质属性与社区教育关联性为出发点,对社区教育的课程结构、运行机制、主体定位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社区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