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88)
- 2023(18712)
- 2022(15973)
- 2021(14995)
- 2020(12227)
- 2019(27920)
- 2018(27576)
- 2017(52236)
- 2016(28262)
- 2015(31651)
- 2014(31293)
- 2013(30952)
- 2012(28899)
- 2011(26282)
- 2010(26231)
- 2009(24113)
- 2008(23300)
- 2007(20176)
- 2006(18025)
- 2005(16171)
- 学科
- 济(119272)
- 经济(119152)
- 管理(80763)
- 业(73901)
- 企(59412)
- 企业(59412)
- 方法(47927)
- 数学(41083)
- 数学方法(40679)
- 中国(36176)
- 农(32470)
- 地方(28428)
- 财(27127)
- 业经(26591)
- 学(25676)
- 贸(24516)
- 贸易(24499)
- 环境(24031)
- 易(23788)
- 农业(21862)
- 制(21428)
- 银(19524)
- 银行(19481)
- 和(19251)
- 融(19163)
- 金融(19160)
- 行(18838)
- 理论(18012)
- 技术(17970)
- 划(17645)
- 机构
- 大学(399479)
- 学院(398083)
- 济(165066)
- 经济(161680)
- 管理(153339)
- 研究(141862)
- 理学(131836)
- 理学院(130311)
- 管理学(128221)
- 管理学院(127520)
- 中国(108023)
- 京(86638)
- 科学(86031)
- 财(73922)
- 所(71462)
- 研究所(64947)
- 农(63336)
- 中心(63273)
- 财经(58968)
- 江(57439)
- 业大(57253)
- 北京(55608)
- 范(54792)
- 师范(54312)
- 经(53818)
- 院(51717)
- 经济学(50255)
- 农业(49321)
- 州(46937)
- 经济学院(45273)
- 基金
- 项目(270332)
- 科学(213100)
- 研究(200155)
- 基金(196284)
- 家(171331)
- 国家(169917)
- 科学基金(145164)
- 社会(127268)
- 社会科(120523)
- 社会科学(120494)
- 基金项目(103497)
- 省(103408)
- 自然(92726)
- 教育(91150)
- 自然科(90493)
- 自然科学(90470)
- 自然科学基金(88846)
- 划(88015)
- 编号(81336)
- 资助(80450)
- 成果(66398)
- 发(61083)
- 重点(60935)
- 部(60088)
- 课题(56375)
- 创(55946)
- 国家社会(52728)
- 创新(52240)
- 教育部(51694)
- 科研(51226)
- 期刊
- 济(185280)
- 经济(185280)
- 研究(122627)
- 中国(80814)
- 学报(61489)
- 农(58503)
- 科学(58284)
- 管理(57211)
- 财(54115)
- 教育(47099)
- 大学(46630)
- 学学(43621)
- 农业(40959)
- 融(37028)
- 金融(37028)
- 技术(33047)
- 业经(30593)
- 经济研究(30540)
- 财经(28569)
- 经(24562)
- 问题(24269)
- 业(21880)
- 图书(21320)
- 贸(20726)
- 科技(19067)
- 资源(18880)
- 国际(18749)
- 世界(18707)
- 技术经济(18660)
- 理论(18221)
共检索到599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剑锋 杨宜男 赵成 邓东明
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全面启动,碳排放权的跨地区交易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碳排放权交易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碳排放量,改善大气环境。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可能存在排碳量多的地区植被少,排碳量少的地区植被多的不对称情况,单纯推进跨地区碳排放权交易不能达到促进环境改善的目的,容易造成碳排放权跨地区交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应协调碳排放权跨地区交易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寻求碳排放权跨地区交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构建碳排放权跨地区交易的"A"模型。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交易市场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剑锋 杨宜男 赵成 邓东明
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全面启动,碳排放权的跨地区交易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碳排放权交易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碳排放量,改善大气环境。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可能存在排碳量多的地区植被少,排碳量少的地区植被多的不对称情况,单纯推进跨地区碳排放权交易不能达到促进环境改善的目的,容易造成碳排放权跨地区交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应协调碳排放权跨地区交易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寻求碳排放权跨地区交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构建碳排放权跨地区交易的"A"模型。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交易市场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夏凡 王欢 王之扬
实现减碳、低碳、零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下简称“碳市场”)与碳税成为当前各国借助市场机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手段。相较于碳税,我国碳市场较早开始建设,但就国内实际情况来看,仅靠单一的碳减排机制难以实现气候雄心。因此,本文首先对碳市场和碳税的理论机制、实施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政策各具优势,且两者互补性和合作性大于竞争性;其次结合碳定价的国际实践进一步研究,发现碳市场和碳税政策混合使用是更高减排效率、更低减排成本、更公平和可持续的减排模式;最后基于覆盖范围联动、价格机制联动、监管机制联动,并借鉴国际碳市场和碳税协调联动经验,提出我国碳市场和碳税协调发展的设计思路和制度安排。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建耀
贸易自由化是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环境保护也已成为贸易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为推动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应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我们必须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健全环保制度和法律,开发绿色产品和跟踪国外环境信息动态,以适时调整政策。
关键词:
自由贸易 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镭 高丽
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脆弱且恶劣,但能源及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能源及矿业开发已经成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力图从西部能源及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视角,综合辨析出西部地区能源及矿业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主要包括土壤污染与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与短缺、矿区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采矿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文章认为: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和能源开发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增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西部地区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的现实选择,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能源矿业 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谷祖莎
基于贸易与环境的相关性,就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并没有取得协调的发展,盲目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了环境污染;同时,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对山东省的对外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应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扶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并建立外经贸和环保以及质检部门的协调机制,企业则采取实现绿色管理、组建绿色联盟、绕开绿色壁垒等实现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环境污染 绿色贸易壁垒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范丽红 李芸达 程呈
通过对环境污染与财政分权、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具有正向影响,表明财政分权会导致地方政府忽视环境保护,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应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既要以多目标激励机制来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决策,又要通过产业自身转型升级来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秀岩 武献华 钱勇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其生存的环境也不断改善。但是由于人类长期以来都以一种征服自然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获取经济利益,忽视了经济发展所不能脱离的生态背景,因而出现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员的不断增加,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山
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企业应将环境成本计入资源价格,积极建立环境成本管理体系,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环境成本管理可在费用效果分析、环境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构建企业战略开发和产品绿色流程等方面得到应用。我国企业在环境成本管理的实施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建立相关的会计规范,转变观念,构建环境成本控制系统和责任中心。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管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文兰
通过选取反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程度的8项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安徽的环境保护并不影响或制约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环保准入、用污染减排倒逼经济结构调整、集中精力开展环境安全专项行动、壮大环保产业、树立生态理念等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安徽经济 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崇正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校的主力军,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不能忽视地方高校的全面协调发展。笔者结合本校实际,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地方高校微观发展策略选择需因校而异;充分发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实现高校“三项职能”,做到“三个突破”,实现“三个提高”,做好“四个统筹”,促进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地方高校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明章
论述科学发展观对金融业的指导意义,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剖析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措施。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金融体系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