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7)
- 2023(8283)
- 2022(6851)
- 2021(6202)
- 2020(4875)
- 2019(11108)
- 2018(10669)
- 2017(19972)
- 2016(10780)
- 2015(11993)
- 2014(12134)
- 2013(11948)
- 2012(11496)
- 2011(10661)
- 2010(10948)
- 2009(10076)
- 2008(9932)
- 2007(9023)
- 2006(8456)
- 2005(7990)
- 学科
- 济(52050)
- 经济(51974)
- 管理(27587)
- 业(26428)
- 地方(19145)
- 企(18992)
- 企业(18992)
- 中国(18575)
- 农(15461)
- 方法(13895)
- 业经(12436)
- 数学(11736)
- 数学方法(11550)
- 制(10840)
- 地方经济(10749)
- 农业(10653)
- 发(10371)
- 学(10137)
- 融(10092)
- 金融(10090)
- 银(9806)
- 银行(9794)
- 行(9636)
- 财(9548)
- 环境(9172)
- 贸(8179)
- 贸易(8167)
- 易(7766)
- 发展(7503)
- 技术(7489)
- 机构
- 学院(158222)
- 大学(157122)
- 济(65662)
- 经济(64110)
- 研究(62948)
- 管理(55298)
- 中国(47974)
- 理学(45941)
- 理学院(45239)
- 管理学(44310)
- 管理学院(44007)
- 科学(38488)
- 京(35953)
- 所(32578)
- 财(31376)
- 研究所(29116)
- 中心(28193)
- 农(27730)
- 江(25847)
- 范(24627)
- 师范(24399)
- 北京(23640)
- 财经(23516)
- 院(23461)
- 业大(22192)
- 农业(21260)
- 州(21178)
- 经(21141)
- 省(20281)
- 经济学(19911)
- 基金
- 项目(100866)
- 科学(79608)
- 研究(74599)
- 基金(71584)
- 家(63102)
- 国家(62566)
- 科学基金(52695)
- 社会(47609)
- 社会科(45096)
- 社会科学(45089)
- 省(40060)
- 基金项目(37513)
- 划(34222)
- 教育(33029)
- 自然(32708)
- 自然科(31889)
- 自然科学(31883)
- 自然科学基金(31247)
- 编号(29790)
- 资助(28725)
- 发(28213)
- 成果(24877)
- 重点(23485)
- 发展(22708)
- 课题(22437)
- 展(22309)
- 部(21434)
- 创(20536)
- 国家社会(19824)
- 创新(19336)
共检索到261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振山 杨航 杨林生 葛全胜
评估与监测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论研究和本土化方案设计已全面展开,但在相关评估与实践过程中对于目标约束、层级传递等方面的考量仍然不足。为此,从系统性和开放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多尺度空间解构与评估方案。结果表明: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生态安全、环境适宜、绿色发展等维度与可持续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差距在快速缩小,社会和谐维度虽然水平逐年提升,但距离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差异等问题较突出。针对差异化目标,多尺度协同推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该评估方案可为诊断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问题、理解不同地区间和不同目标间的相互关系提供支撑,也有助于不同层级、不同参与主体在开放框架下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系统地评估和监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进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庆彦 潘玉君 朱海燕 张梅芬 童彦
基于多尺度空间单元思想及空间临近思想的指导,运用加权求和模型,以云南省129个县区为例,进行以自然环境为承载体、经济发展为动力、社会和谐为目的的省域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可划分为3个综合功能区、9个综合功能亚区、22个功能小区。在综合功能区层面上,可持续发展指数依次为滇中—东高原综合功能区、滇东北中山—山原河谷综合功能区、滇西横断山系纵谷综合功能区;在功能亚区层面上,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强于西部的状况,且差异较大;在功能小区层面上,在东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强于西部地区的同时,同一亚区的小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许吉黎 叶玉瑶 罗子昕 张虹鸥 王长建 吴康敏
中国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正迈向“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城市群肩负着内循环增长极、辐射源和双循环战略支点的双重使命。现有研究对核心城市群高科技产业带动内循环的空间格局及其政策启示的关注尚显薄弱。论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深度融入外循环的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刻画并对比其战略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汽车、家电)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科技、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在区域内部和外部(带动粤东西北、泛珠三角、全国)的多尺度空间联系,总结推进以内循环为主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启示。研究发现:(1)粤港澳大湾区高科技产业多尺度空间联系以经济发达地区之间为主,区域内形成以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向周边辐射,国内形成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和成渝4大国家级城市群为菱形结构顶点、中西部省会城市为重要节点的空间格局;(2)战略性支柱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更加稳固的菱形结构顶点支撑和城市区域化溢出及区域间联动进程,辐射带动的地理范围更广,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外的产业功能分工也更加完善;(3)建议以菱形结构作为内循环的基础空间架构,构建城市、区域、国家多尺度空间相互联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优势互补的多尺度嵌套和梯度循环并存的内循环空间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瑞玲 吴杰 秦洁琼 于忠华 许海英 巩在武
绿色发展是城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小尺度空间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从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建立小尺度空间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市11个市辖区为例,对城市小尺度空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测度及特征分析,找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引导发展正效应。结果显示:2016年南京市溧水、高淳和江宁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前三位,而栖霞、雨花台和六合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后三位,这与南京市的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各辖区的自然禀赋有关;各分项指数评估结果中,主城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得分较高,而郊区在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方面得分较高,总体评价结果与南京市实际情况较为符合。
关键词:
小尺度空间 绿色发展 分布特征 南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席广亮 甄峰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城市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关注的重点话题。在分析智慧城市发展背景、概念内涵、建设状况的基础上,从智慧城市建设层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角度,阐述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生命有机体的视角分析智慧城市的空间组织,基于技术、社会经济、管理、空间等要素相互作用的新空间范式,进行智慧城市空间组织。通过城市智能应用系统建设,将智慧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体系,解决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建设健康、宜居、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昝廷全 刘彬 徐林发
本文首先论述了特征尺度的基本概念,提出了特征时间尺度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时间测量单位的现点,利用特征尺度概念给出了经济学中长期与短期的定义,论述了它们与马歇尔长期与短期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详细讨论了特征尺度与战术和战略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层次经济系统战略与战术之间的区别、联系与转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炳文 王钦敏 陈崇成 池天河
常规统计方法是分析制约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常用方法,其理论假设前提是数据本身在统计上是独立的,呈正态分布。而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往往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同时空间自相关性中蕴含一些有用的信息,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论文以福建省作为研究区域,采用Moran's I系数的自相关图来表示土地利用及其影响因子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与影响因子的空间自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与影响因子普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并且空间自相关性与研究尺度密切相关,空间自相关性随尺度增大而增强。空间自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比经典统计回归模型略强,并且空间自回归模型中的残差较小、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仁杰 郭风华 张军海 傅学庆 贺媛媛
城市健身俱乐部是现代城市游憩空间中的新事物。利用点格局识别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借助GIS和地统计分析等软件,分析北京市健身俱乐部空间格局特征。最邻近距离系数和样方分析表明,健身俱乐部在全局尺度上存在明显空间聚集,但在行政分区和交通线路分割的单元中,则表现出聚集、随机和离散分布的不同空间格局。1~5km共5个尺度格网单元统计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健身俱乐部空间格局具有显著尺度效应。样本密度、最邻近距离系数、Moran’sI系数分析发现,样本密度和最邻近距离系数均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和空间自相关,其中2km、3km尺度反映的微观形态特征最为显著。证明全局尺度并非分析健身俱乐部空间格局的唯一和最好尺度,部分微观单元上空间格局将更明显,格局特征也可能会与全局尺度相反。因此多类型、多尺度统计单元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点要素分布的规律。多尺度空间格局研究,为准确描述城市游憩空间中的点要素空间格局特征,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具体实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永明 姜玲玲 王美霞 喻忠磊
文章基于多尺度、人—地系统的理论视角,以湖南省8 000个相对贫困村为研究对象,利用平均最邻近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方法,从市级和县级两个尺度揭示了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识别出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四层一体"模型提炼出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异的机制。结果表明:(1)相对贫困村在市级尺度上均呈现集群分布模式,而在县级尺度上呈现出集群、离散和随机三种不同的模式。(2)市级和县级尺度上相对贫困村均呈现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但在两个尺度上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存在差异。(3)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财政支出、文盲率、坡度、平均海拔是影响县级尺度相对贫困村空间差异的显著因素。(4)基于"四层一体"模型揭示出相对贫困村的空间分异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建威 肖平
中共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采用规范分析法,探讨了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融合与企业战略相关的社会、环境因素的企业战略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步骤,并针对企业战略预算的实施提出了注重管理过程的预算实施控制方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秀敏 吴漪
当前环境会计仅被作为企业现有经济活动与会计理念的附加产物加以实施,导致了环境会计的边缘化,终将阻碍可持续发展计量的实践发展进程。文章以环境会计目标为切入点,区分离散目标的存在论与相互联系事件的存在论这两种哲学观的会计目标,描述对应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及其会计活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合可持续发展的计量方法,并介绍与相互联系事件的存在论相互融合的Cloverleaf生态计量方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正波 赵伟 王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飞儿 陈英旭 田光明
可持续发展指标作为评价和监测可持续发展状态和程度的基础工具,在过去的十年中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当前已有的一些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分类和比较,指出各种类型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优缺点。同时针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状况,提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