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4)
2023(10422)
2022(8779)
2021(7907)
2020(6380)
2019(14351)
2018(14143)
2017(26821)
2016(14544)
2015(16295)
2014(16425)
2013(16192)
2012(15238)
2011(14060)
2010(14439)
2009(13630)
2008(13662)
2007(12545)
2006(11609)
2005(10933)
作者
(43101)
(36286)
(35971)
(33991)
(23223)
(17320)
(16338)
(13942)
(13700)
(13063)
(12430)
(12252)
(12043)
(11598)
(11376)
(10940)
(10674)
(10608)
(10532)
(10450)
(9326)
(8981)
(8609)
(8354)
(8291)
(8146)
(8127)
(8126)
(7319)
(7133)
学科
(64995)
经济(64893)
管理(47326)
(43830)
(35466)
企业(35466)
中国(20939)
地方(19524)
方法(19415)
(19049)
(17547)
(17370)
业经(17363)
数学(14965)
数学方法(14811)
农业(13006)
(12847)
银行(12832)
(12591)
金融(12589)
(12462)
(11845)
环境(11703)
(11556)
(11422)
(10603)
贸易(10591)
地方经济(10453)
技术(10282)
(10184)
机构
学院(216070)
大学(212689)
(88517)
经济(86455)
管理(79957)
研究(77565)
理学(66969)
理学院(66054)
管理学(65009)
管理学院(64580)
中国(60601)
(46788)
(45634)
科学(45600)
(39402)
(35569)
中心(34869)
研究所(34848)
(34184)
财经(34174)
(31218)
师范(30923)
(30707)
北京(30375)
(28518)
业大(28126)
(28122)
经济学(26430)
农业(25952)
(25816)
基金
项目(133810)
科学(106482)
研究(101381)
基金(96069)
(82499)
国家(81737)
科学基金(70536)
社会(65753)
社会科(62265)
社会科学(62250)
(53942)
基金项目(50708)
教育(46089)
(44301)
自然(43410)
自然科(42331)
自然科学(42321)
自然科学基金(41595)
编号(40927)
资助(39223)
(34533)
成果(34105)
重点(30289)
课题(30089)
(29966)
(29349)
发展(28138)
(27835)
(27652)
国家社会(26835)
期刊
(114704)
经济(114704)
研究(70146)
中国(52689)
(35770)
(33728)
管理(33068)
科学(30083)
学报(29351)
教育(27054)
(24692)
金融(24692)
大学(23268)
农业(22647)
学学(21792)
业经(20430)
技术(18719)
财经(17346)
经济研究(17118)
(14887)
问题(14527)
(11521)
(10770)
(10658)
商业(10497)
技术经济(10206)
世界(10092)
现代(9975)
科技(9813)
改革(9667)
共检索到352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仪亮  
良好健康与福祉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目标之一,心理健康该目标子项目下的研究内容日益受到关注。叔本华认为,“我们的幸福十占其九依赖于我们的健康。……缺少了健康,一切外在的好处都不再具有意义。”(1)他还把身体健康和心智健康视为“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的主要构成(2)。消除传染病、防治药物滥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孟斌  吴春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灏  
试论旅游教育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驱作用□朱维平陈灏随着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旅游业同样也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认识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发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进兵  
旅游开发商和当地居民是旅游系统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他们都能从中获得利益。开发商和当地居民两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表明: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收益分成模式能导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固定收益模式下,当地居民并无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激励。地方政府应重视对当地居民的教育与培训,以提高他们在旅游发展中获得利益的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群明  刘嘉  朱岩  钟林生  
深度挖掘森林资源的保健价值,发展森林保健旅游,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亚健康状态。选取海南尖峰岭、湖南大围山和江西庐山的过夜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森林保健旅游体验量表和森林保健功效感知量表的基础上,对301份正式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森林保健旅游的三大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保健设施,森林保健旅游的三大保健功效为身体健康恢复、心理状态调整、社会关系改善。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发现健康旅游者对"生态环境体验→身体健康恢复"、"保健设施体验→社会关系改善"两条路径感知显著,亚健康旅游者对"自然景观体验→身体健康恢复"、"自然景观体验→心理状态调整"、"自然景观体验→社会关系改善"、"生态环境体验→身体健康恢复、生态环境体验→心理状态调整"、"生态环境体验→社会关系改善"、"保健设施体验→身体健康恢复"七条路径感知显著,健康状态的调节效应得到部分证实。基于此,提出了三点森林保健旅游管理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群明  刘嘉  朱岩  钟林生  
深度挖掘森林资源的保健价值,发展森林保健旅游,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亚健康状态。选取海南尖峰岭、湖南大围山和江西庐山的过夜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森林保健旅游体验量表和森林保健功效感知量表的基础上,对301份正式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森林保健旅游的三大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保健设施,森林保健旅游的三大保健功效为身体健康恢复、心理状态调整、社会关系改善。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发现健康旅游者对"生态环境体验→身体健康恢复"、"保健设施体验→社会关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绍文  李艳  陈闻天  刘粉  
本文以旅游对游客健康影响为题,对国内外中英文文献数据库进行了文献搜索,并利用元分析方法对所获的20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定量的文献研究。元分析结果发现:(1)旅游可以显著地降低游客倦怠和压力感,提高游客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整体健康水平;(2)旅游对游客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最大(d=0.66),其次对降低游客的压力感(d=0.40)和增进游客的生理健康(d=0.39)作用也较大;(3)旅游对改善游客睡眠(z=1.44,P=0.15)、增进游客社会健康(z=1.33,P=0.18)的效益不显著。未来应加强旅游对游客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机制及规律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庆余  弭宁  
一、"旅游+健康+养生"催生旅游新业态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消费观念的升级等,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外出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尤其是健康养生旅游成为业界新宠。健康旅游一般包括保健旅游、医疗旅游、养生旅游、美容旅游等类型,尽管它们侧重点不同,但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然学术研究严重滞后,基本概念尚不清晰,基础理论情何以堪,政府企业翘首以待,学术界却难以解决实践问题。正因基础研究缺如,概念尚未厘清,概念混乱易致产业混乱,导致投资夸大、风险陡增,譬如养生与养老、健康与度假、佛教道教之养生等等,夸大其词者不在少数。本期几篇文章,围绕康养旅游,从不同角度,稍有斩获,然所期待者,更在日后学界之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石培新  
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成就显著、综合效益突出,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旅游发展中的新亮点。但是,也普遍存在红色主题彰显不足、教育功能释放不够、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文物保护内涵挖掘不深、基础设施配套不齐等问题和制约因素。对此,应推动红色旅游模式、教育、市场、科技和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袁蓉  
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点是旅游业的核心。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景点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为旅游景点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运行机制、开发机制、管理机制和竞争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宋伟良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不过近 2 0年时间 ,但已引起非常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我国 ,生态旅游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阶段 ,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从生态旅游的兴起人手 ,探讨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旨在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军  李荃辉  庞甲光  张亚峰  
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当前旅游业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发和利用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尹贻梅  
1创意旅游的兴起及其内涵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意产业成为各国和各级政府促进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解决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战略。旅游产业的体验性和参与性特征,以及显著的产业连带效应,使其能够与文化创意产业完美融合;加之旅游业本身就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产业,无论是广告、动漫、时尚与时装设计等现代创意产业,还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品、表演艺术等传统创意产业,都能够与旅游业巧妙结合,产生强大的经济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亚庆  潘丽君  
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引发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居民利益受损等诸多问题,如何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出发,分析限制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因素,立足旅游空间结构规划视角提出以城市旅游网络构建、多级旅游板块演变,以及旅游边缘空间扩散为核心内容的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以杭州市城市旅游为例,探讨其如何依靠空间组织与结构规划推动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