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6)
2023(9485)
2022(8058)
2021(7203)
2020(5831)
2019(13250)
2018(13083)
2017(24948)
2016(13536)
2015(15230)
2014(15448)
2013(15321)
2012(14511)
2011(13383)
2010(13855)
2009(13072)
2008(13032)
2007(11826)
2006(10878)
2005(10306)
作者
(39758)
(33390)
(33278)
(31542)
(21354)
(15931)
(15009)
(12940)
(12712)
(12234)
(11496)
(11150)
(10965)
(10869)
(10667)
(10129)
(9852)
(9693)
(9578)
(9547)
(8689)
(8258)
(8050)
(7697)
(7588)
(7513)
(7508)
(7422)
(6746)
(6581)
学科
(63201)
经济(63103)
管理(44171)
(41064)
(33369)
企业(33369)
中国(20975)
地方(19325)
方法(18867)
(17788)
(16836)
(16462)
业经(16265)
数学(15606)
数学方法(15486)
(12635)
银行(12616)
(12432)
金融(12430)
(12247)
农业(11969)
(11530)
(11179)
环境(10996)
(10944)
地方经济(10876)
(10713)
贸易(10701)
(10282)
技术(10134)
机构
学院(200283)
大学(198874)
(85021)
经济(83114)
研究(73349)
管理(73148)
理学(61186)
理学院(60427)
管理学(59536)
管理学院(59151)
中国(56969)
(43494)
(43417)
科学(41986)
(37415)
研究所(33065)
(32904)
财经(32555)
中心(32525)
(31681)
(29256)
北京(28146)
(27974)
师范(27732)
(26489)
(26312)
业大(26129)
经济学(26053)
农业(24148)
(23906)
基金
项目(123567)
科学(98102)
研究(94359)
基金(88281)
(75603)
国家(74887)
科学基金(64294)
社会(61300)
社会科(58056)
社会科学(58045)
(49268)
基金项目(46068)
教育(43149)
(40861)
自然(38677)
编号(38341)
自然科(37732)
自然科学(37724)
自然科学基金(37056)
资助(35589)
成果(32747)
(32068)
(28228)
重点(28194)
课题(28135)
(27608)
发展(26304)
(26048)
(25859)
国家社会(25089)
期刊
(108311)
经济(108311)
研究(67589)
中国(49918)
(33963)
(31495)
管理(30958)
学报(27694)
科学(27495)
教育(26134)
(23967)
金融(23967)
大学(21937)
农业(20971)
学学(20425)
业经(18791)
技术(17451)
财经(16802)
经济研究(16776)
(14457)
问题(13917)
(10647)
(10486)
世界(10049)
商业(9842)
国际(9589)
现代(9588)
技术经济(9493)
改革(9386)
(9386)
共检索到329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国阶  
人地关系是非线性、非对称的关系 ;人地矛盾的激化是人类利益驱动的结果 ,核心是人类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争夺。协调人地关系关键是协调人类内部的利益分配。可持续发展需要人类自觉调控和法律制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建华  承继成  
本文从人的生存空间、活动空间以及人的生存活动、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来论述人地关系,并且从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的角度讨论了人地关系矛盾的内涵与外在表现,进而提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则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然  
人地关系的系统思想是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新的飞跃,它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任雪萍  杨素群  
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南北矛盾主要表现在 :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与义务的分担、发展援助与技术转让、环境问题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关系等方面。南北差距的日益扩大、环境霸权主义的存在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等因素阻碍了南北矛盾的解决 ,要解决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南北矛盾 ,必须树立新的安全观 ,寻求两类国家的利益共同点 ,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落到实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佳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村金融的供求不均衡问题由来已久,存在着供求量不均衡、供求主体不对等、传统金融需求与现代金融供给不平衡、单一金融供给与多元化金融需求不平衡等问题。文章最后提出发展农村地区小微金融组织,扩展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拓展农村地区融资渠道,实现城乡社会资金自由流动;分散农村地区信贷风险,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加强农村地区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佳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村金融的供求不均衡问题由来已久,存在着供求量不均衡、供求主体不对等、传统金融需求与现代金融供给不平衡、单一金融供给与多元化金融需求不平衡等问题。文章最后提出发展农村地区小微金融组织,扩展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拓展农村地区融资渠道,实现城乡社会资金自由流动;分散农村地区信贷风险,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加强农村地区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佳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村金融的供求不均衡问题由来已久,存在着供求量不均衡、供求主体不对等、传统金融需求与现代金融供给不平衡、单一金融供给与多元化金融需求不平衡等问题。文章最后提出发展农村地区小微金融组织,扩展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拓展农村地区融资渠道,实现城乡社会资金自由流动;分散农村地区信贷风险,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加强农村地区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卫国  
人性的升华需要高尚的人文情感动力,社会也正是通过情感升华而走向道德社会的,建构“既有个性特质,又有融通力”的人文情感模式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勇  
由于具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国的自然地貌与地域性民俗方面的差异所呈现的独特遍布于广大的城镇建筑与地理特征当中,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及民族感情和审美习惯,并在几个方面体现出清晰的主脉,与现代地理学的理论有所契合,即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上,具有丰富的人文意义上的佐证,这些理论将人的行为与外部环境理解为统一体,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所以,中国传统自然观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与自然的关系达成了理论上的统一,终于形成了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包括了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地理特貌的景观类别。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慧  谢莉花  
双元制高校教育被认为是结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成功模式,引起了德国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是由企业主动发起的创新性教育供给,并成功实现了从创始机构(职业学院)向应用科学大学的同质扩散以及创始机构的高校身份转型(双元制大学)。但在具体组织性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双元”原则模糊不清、职业教育影响式微、法律约束覆盖不全和系统统计部分缺失等现实问题,限制了这一教育形式的价值发挥,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亟需发挥教育治理功能,提升品牌影响力、修订专业体系、完善统计系统、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助推双元制高校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需以批判性视角重新审视双元制高校教育,考量其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可慧  李铭  武弘麟  
通过对历史资料和数据的整理,系统回顾了几千年甘肃人地关系的演进特征与阶段。历史过程显示,过度开发使甘肃人地关系由和谐转向冲突,加速了甘肃地区的衰落。要建立和谐人地关系,一是区域发展方式需由"增量"向"提质"转变;二是需注重生态文化与生态意识的培养;三是借助国家生态地位上升的重要契机,突破资源瓶颈,实现新一轮的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依广  黄贤金  李闽  
人地矛盾中的粮食发展问题已成为江苏省重要的社会经济课题,本文在预测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耕地资源的粮食供给潜力,并认为依照目前的耕地发展态势,耕地资源可以满足宽裕型的生活水平,但在2000年无法保证小康型和富裕型生活水平.藉此作者认为,必须有效地控制人口、变革耕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开发、推广农业科技、加强粮食市场建设,以实现江苏省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修颖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内容、以谋求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人地观应成为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并处理各种人地矛盾的全新的人地观。人地非和谐问题在我国集中体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上,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运用全新的人地和谐发展理论正确认识并解决好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PRED协调问题是当务之急,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教兴农、加强宏观调控、合理使用农资,是谋求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