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1)
2023(6699)
2022(5463)
2021(4887)
2020(3656)
2019(8527)
2018(8285)
2017(15463)
2016(8223)
2015(9189)
2014(9410)
2013(9384)
2012(9254)
2011(8678)
2010(9031)
2009(8346)
2008(8343)
2007(7558)
2006(7094)
2005(6788)
作者
(25412)
(21188)
(21170)
(19877)
(13683)
(10176)
(9440)
(8248)
(8199)
(7701)
(7342)
(7074)
(6919)
(6844)
(6717)
(6538)
(6225)
(6140)
(6069)
(5905)
(5537)
(5219)
(5177)
(4937)
(4771)
(4736)
(4709)
(4708)
(4408)
(4192)
学科
(45035)
经济(44989)
(21760)
管理(21220)
地方(16794)
中国(16182)
(15994)
企业(15994)
(13143)
业经(11867)
方法(11045)
地方经济(9630)
(9431)
农业(9409)
(8788)
(8741)
金融(8741)
(8413)
银行(8405)
(8298)
数学(8179)
数学方法(8087)
(7614)
理论(7544)
环境(7252)
(7218)
(7072)
贸易(7062)
发展(7025)
(6995)
机构
学院(126975)
大学(125038)
(54659)
经济(53401)
研究(49851)
管理(45142)
中国(38321)
理学(37255)
理学院(36737)
管理学(36202)
管理学院(35954)
科学(29165)
(28556)
(25688)
(25639)
研究所(22869)
中心(21765)
(20932)
(20896)
(19902)
师范(19735)
财经(19103)
北京(18976)
(17862)
(17319)
(17206)
经济学(16683)
业大(16256)
农业(15905)
师范大学(15813)
基金
项目(75697)
科学(59826)
研究(59157)
基金(52519)
(45039)
国家(44574)
社会(37793)
科学基金(37789)
社会科(35735)
社会科学(35729)
(30812)
基金项目(27012)
教育(26500)
(25409)
编号(24692)
(23170)
自然(21717)
自然科(21165)
自然科学(21161)
成果(21093)
资助(21014)
自然科学基金(20769)
发展(19157)
(18801)
课题(18428)
重点(17562)
(16271)
(15841)
国家社会(15275)
(15023)
期刊
(73527)
经济(73527)
研究(44886)
中国(32847)
(21180)
教育(19346)
管理(18841)
(18446)
科学(17408)
学报(17040)
(15242)
金融(15242)
农业(14581)
业经(13224)
大学(13209)
学学(12177)
经济研究(11616)
技术(11529)
财经(9772)
问题(9326)
(8514)
(7376)
商业(6893)
世界(6842)
(6716)
(6707)
图书(6570)
(6346)
论坛(6346)
技术经济(6326)
共检索到214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牛文元  
随着中国面对人口压力、能源挑战、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瓶颈约束的增大,如何寻找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如何积极转换增长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如何提升1980年以来"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发展内涵;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避免"拉美陷阱"的发展教训,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发展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人类历史进化规律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革新生产力,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特定的物质基础上,必然要求表达出相应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形态和内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传祥  承继成  李琦  
本文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入手,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和系统分析,归纳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点;并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的分析,就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颜峻  肖智润  
文章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为背景,以对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性分析为基础,从而构建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并在分析和确定环境会计目标、假设、原则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上述理论要素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苏胜强  黄祖辉  
首先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过程及其经济社会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分别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评价指标、制约因素、目标、模式、基本状态、动力源泉以及组织形式等7个方面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虎  陈国谦  
本文通过研究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物质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模型,分析了三种生产之间的和谐关系,并对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开展环境建设、建立新伙伴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秀云  
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蔡秀云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相互协调的发展。尽管到目前为止,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处在形成过程之中,对可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海冰  蔡道成  张侨  
本文首先介绍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其明确定义,然后从四个理论方面介绍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解和创新,希望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方行明  魏静  郭丽丽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公平,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在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利益关系时,现有理论更加注重后代人的权益,即后代人优先原则,本文试图重构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期对人类的行为提供科学、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指导。在处理代际公平问题上应坚持"当代人优先"的基本原则,没有当代人的存活,就没有后代的繁衍,解决好当代人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在明确当代人优先基本原则的同时,明确当代人的责任,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只有理清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落实对后代人利益的保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方行明  魏静  郭丽丽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公平,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在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利益关系时,现有理论更加注重后代人的权益,即后代人优先原则,本文试图重构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期对人类的行为提供科学、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指导。在处理代际公平问题上应坚持"当代人优先"的基本原则,没有当代人的存活,就没有后代的繁衍,解决好当代人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在明确当代人优先基本原则的同时,明确当代人的责任,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只有理清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落实对后代人利益的保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慧  霍有光  胡彦华  庞文保  
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文明而至的全球生态危机,促使以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逐渐兴起。文章对可持续发展的演进、定义以及自然主义类、经济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的延伸定义作了简要综述,提出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即环境稀缺论、环境价值论、"时空公平"的区域层次性可持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观等,总结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定义共同的基本要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恒云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断想葛恒云安徽财贸学院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我以为,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运动,还应是一种社会结构。作为一种理论,它必须能深刻地揭示目前人类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质及根源,能回答什么才是可持续发展及怎样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林林  王景新  
随着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凸显,作为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的山区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山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也逐步成型。从国别或地区实践看,"欧盟2020战略"以及欧洲山区协会制定的"山地计划2020"所展现的欧洲山区可持续发展经验较为先进,其运用关系模型和可持续发展概况矩阵获取制定欧洲山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政策依据的方法可资借鉴。在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近70%的中国,乡村振兴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其重点和难点都在山区。借鉴欧盟经验,我国应在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新的农村政策指导下,及时研究制定山区和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保平  
《中国 2 1世纪议程》发布 10年以来 ,中国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地研讨 ,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的反思、实现途径、实现模式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等基础理论问题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对学术界关于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 ,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甘里  周超英  斯里瓦娜·库茨  
要把一种新的思维理念如在工业区内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付之实际行动,就要对现有组织内部的思维、行为定式以及经营模式进行全面了解。本文提出了一种调查类工具—认知图,来表述在京都议定书中不同立场的两个国家—中国和意大利它们各自工业区内可持续发展行为实施的情况。结论中将提出在工业区内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