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9)
- 2023(6110)
- 2022(5087)
- 2021(4531)
- 2020(3360)
- 2019(7784)
- 2018(7502)
- 2017(13687)
- 2016(7370)
- 2015(8396)
- 2014(8318)
- 2013(8279)
- 2012(8156)
- 2011(7671)
- 2010(7935)
- 2009(7233)
- 2008(7107)
- 2007(6472)
- 2006(6136)
- 2005(5882)
- 学科
- 济(39340)
- 经济(39305)
- 业(18159)
- 管理(16977)
- 地方(16684)
- 中国(15177)
- 农(12206)
- 企(12197)
- 企业(12197)
- 业经(10170)
- 地方经济(9602)
- 发(9093)
- 农业(8763)
- 方法(8200)
- 融(7844)
- 金融(7844)
- 银(7520)
- 银行(7512)
- 行(7440)
- 学(7025)
- 环境(6899)
- 发展(6723)
- 展(6698)
- 贸(6490)
- 贸易(6479)
- 数学(6468)
- 数学方法(6421)
- 制(6222)
- 易(6156)
- 教育(6086)
- 机构
- 学院(110474)
- 大学(107341)
- 济(46752)
- 经济(45697)
- 研究(44969)
- 管理(37154)
- 中国(34437)
- 理学(30333)
- 理学院(29879)
- 管理学(29402)
- 管理学院(29192)
- 科学(27018)
- 京(24825)
- 所(23481)
- 财(21214)
- 研究所(20976)
- 中心(19706)
- 农(19683)
- 江(18646)
- 范(18128)
- 师范(17974)
- 北京(16579)
- 院(16171)
- 财经(15747)
- 州(15561)
- 农业(14977)
- 业大(14680)
- 省(14678)
- 师范大学(14314)
- 经(14157)
- 基金
- 项目(66463)
- 科学(52115)
- 研究(51629)
- 基金(45217)
- 家(39097)
- 国家(38674)
- 社会(32697)
- 科学基金(32412)
- 社会科(30939)
- 社会科学(30933)
- 省(27726)
- 基金项目(23389)
- 教育(22867)
- 划(22805)
- 发(21584)
- 编号(21490)
- 自然(18619)
- 成果(18256)
- 自然科(18155)
- 自然科学(18153)
- 资助(17887)
- 自然科学基金(17794)
- 发展(17775)
- 展(17447)
- 课题(16492)
- 重点(15453)
- 创(13930)
- 部(13759)
- 年(13565)
- 国家社会(13117)
共检索到190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邓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中,相继提出了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人文主义概念,追求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长期战略思想。确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中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再以GDP为核心考核指标,将走上一条以人为本的理性发展道路。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社会福利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谋昌
人类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源自于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是这种以机械论为代表的价值观 ,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生态哲学作为整体论世界观 ,对世界的本原、主体和客体、整体和部分 ,首要和次要进行新的阐释 ,这是生态哲学对现代哲学的一个贡献。
关键词:
机械论 二元论 生态哲学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丁志铭 曹晓华
随着可持续发展从作为一种崭新发展思想的传播到发展战略的实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日益丰富和深刻,并且其交叉融合正在形成庞大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然而,生产力系统理论对可持续发展的诠释,却能深刻揭示可持续发展的脉络结构,为我们开辟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演化。在物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条件下,自然界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已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象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象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红杰 平章起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和基本方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为思想基础的科学思想,全面修正了西方人道主义理论,本质超越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并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刻的精神实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穿于"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伟大"历史使命以及全面深化改革之中,对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是否会再一次发出‘达沃斯之声’,以安顿世界忐忑的心?"不久前,有国际媒体联想到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对全国"两会"提出了这样的期待。这种期待来自哪里?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找到答案:"十三五"实现了良好开局,经济运
关键词:
自信 会计 财政管理 网络借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是否会再一次发出‘达沃斯之声’,以安顿世界忐忑的心?"不久前,有国际媒体联想到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对全国"两会"提出了这样的期待。这种期待来自哪里?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找到答案:"十三五"实现了良好开局,经济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建华
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哲学、伦理、生态学、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深刻背景,并从“天-人”、“人-地”和“人-人”关系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浩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行为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消费行为之外,就业也是人的重要经济行为,由此提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理论假设——可持续就业。初步诠释了可持续就业的形成机制、内涵体系以及实现机制等理论涵义,有助于丰富人的可持续发展命题的经济学内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福寿
“东风汽车”乘着东风前进……东风汽车公司凭借学习型员工、开拓型领导和创新型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师博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能够促进创新和技术外溢、培育高端生产要素、革新生产模式,在生产环节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借助影响分配结构、提升分配效率,在分配环节深化共享发展理念;以发展数字平台经济优化交换模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交换环节践行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理念;通过催生和加速绿色消费与智能消费、改进教育和医疗消费质量,在消费环节贯彻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理念。人工智能与社会再生产相融合,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振宏 喻宏伟
文章依据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压力、资源环境状况以及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所作的响应,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和分析,进一步从实践循环经济的认识误区、产业结构、技术与规模、法律法规构建、激励机制、公众参与等角度阐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响应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期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走出困境提供发展路径思考。
关键词:
循环经济 PSR模型 激励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尚海洋
生态系统是生命支持系统。对人类生存与生活质量有贡献的所有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统称为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以长期服务流的形式出现,与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进入市场被买卖。本文回顾了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并探讨和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在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如何融入了市场机制和支付体系的历程。
关键词:
环境效益 经济学分析 生态补偿 市场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绪军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院校教师面对新的时代诉求,需要改变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可从双重场域、资本竞争、行为惯习维度出发,为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实践空间、动力来源、实践逻辑。当前受教育与社会场域的脱嵌、资本的无序竞争、职业发展惯习的制约等影响,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受限。对此,场域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路径有:发挥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作用,重构“学校—企业”发展共同体的场域规则;整合校内外资源,生成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发展共同体;建构立体化评价制度,创设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职业发展生态环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何立春 吴雪楠
真实储蓄率与生态足迹是目前国际上两种主流的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但是在运用到不同国家时它们的测度结果存在相悖的情况。这种表面上看上去相悖的结论,究竟背后隐藏的缘由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所谓的可持续测度方法得出的结论竟然是相反的呢?究竟可持续发展测度该如何定义,什么样的测度方法才是合理的?本文先从可持续发展的主旨入手,然后通过研究国际上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四种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体系,来总结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的种类和它们的实质,在此基础之上,解释了"悖论"产生的原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鼓励。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