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3)
- 2023(14433)
- 2022(12526)
- 2021(11711)
- 2020(9714)
- 2019(22307)
- 2018(22375)
- 2017(42471)
- 2016(22886)
- 2015(25924)
- 2014(25986)
- 2013(25790)
- 2012(23978)
- 2011(21824)
- 2010(22005)
- 2009(20088)
- 2008(19685)
- 2007(17240)
- 2006(15406)
- 2005(13847)
- 学科
- 济(96161)
- 经济(96062)
- 管理(63183)
- 业(62708)
- 企(49432)
- 企业(49432)
- 方法(40628)
- 数学(34817)
- 数学方法(34319)
- 中国(29321)
- 地方(25713)
- 农(25676)
- 财(21705)
- 业经(21597)
- 学(21251)
- 农业(17606)
- 制(17518)
- 银(17431)
- 银行(17389)
- 贸(16936)
- 贸易(16920)
- 行(16649)
- 融(16393)
- 金融(16391)
- 易(16333)
- 理论(16083)
- 环境(15457)
- 和(15404)
- 技术(14925)
- 务(13752)
- 机构
- 大学(328056)
- 学院(326525)
- 管理(128876)
- 济(127251)
- 经济(124242)
- 研究(113397)
- 理学(110005)
- 理学院(108725)
- 管理学(106508)
- 管理学院(105929)
- 中国(88393)
- 科学(72135)
- 京(72116)
- 财(59568)
- 所(57870)
- 农(53961)
- 研究所(52528)
- 中心(51821)
- 业大(49181)
- 江(48684)
- 财经(47052)
- 北京(46802)
- 范(44305)
- 师范(43788)
- 经(42682)
- 农业(41966)
- 院(41777)
- 州(40303)
- 经济学(36958)
- 师范大学(35424)
- 基金
- 项目(221715)
- 科学(173069)
- 研究(161196)
- 基金(158923)
- 家(138938)
- 国家(137770)
- 科学基金(117827)
- 社会(99054)
- 社会科(93746)
- 社会科学(93722)
- 省(86650)
- 基金项目(84110)
- 自然(77953)
- 自然科(76063)
- 自然科学(76046)
- 自然科学基金(74617)
- 划(73420)
- 教育(73361)
- 资助(66817)
- 编号(65767)
- 成果(53364)
- 发(50212)
- 重点(49558)
- 部(47813)
- 课题(46068)
- 创(45131)
- 科研(42297)
- 创新(42144)
- 大学(41064)
- 教育部(40534)
- 期刊
- 济(144219)
- 经济(144219)
- 研究(100745)
- 中国(66742)
- 学报(51311)
- 管理(49331)
- 农(48924)
- 科学(48231)
- 财(42843)
- 大学(38506)
- 教育(37856)
- 学学(36088)
- 农业(34202)
- 融(33881)
- 金融(33881)
- 技术(30317)
- 业经(24155)
- 经济研究(22310)
- 财经(21741)
- 经(18369)
- 问题(18343)
- 图书(18307)
- 业(17687)
- 理论(16573)
- 技术经济(16115)
- 科技(16070)
- 资源(15601)
- 实践(15359)
- 践(15359)
- 统计(15078)
共检索到494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鲁川 魏光兴 孙昭民 安伯平
作者将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引入区域灾害风险的定量估算 ,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灾害风险的定量估算方法。计算实例表明 ,文中给出的方法可便捷地用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灾害风险评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爱平
西部地区是我国本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然而,由于其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且地质构造复杂,干旱、高寒的气候,荒漠、半荒漠的地理环境,复杂崎岖的地形条件使本地区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且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加之自然的和历史的原因,人为灾害也很严重,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西部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必须将减灾防灾与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协调起来,处理好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提高本地区的综合减灾防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威胁,尽量减免人为灾害及其对自然灾害的放大作用,谋求社会——经济——生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立冬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农业自然灾害防治*严立冬灾害是人类经济社会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严重的阻碍。我国是一个多灾的农业大国。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减轻农业自然灾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走农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莉 丁桂英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探索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基地,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测算和探讨实验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策略,对实验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日照实验区为例,在阐述实验区发展概况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科技四层面选取36个指标,核算各子系统可持续指数、水平指数、协调度指数和协同度指数。结果显示,各子系统可持续指数与水平指数波动增长,协调度和协同度指数波动较大,实验区呈现低协调弱可持续发展特征,环境和科技子系统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今后应在保持地方生态环境优势的前提下,强化科技对经济和环境的支撑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众
能源是贵州第一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诸多隐患和弊端,严重制约能源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贵州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抗灾防险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新体系,支撑和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抗灾防险 贵州 可持续发展 能源新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光旭 戴尔阜 吴绍洪 吴文祥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泥石流灾害给中国部分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泥石流点多面广、成灾迅速,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监测预报,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泥石流灾害风险的构成要素、危险性评估研究和承灾体脆弱程度评估研究等方面分析了泥石流灾害风险的研究现状。从当前的研究现状中可以发现:灾害风险公式得到广大学者普遍认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也相对比较成熟;但在泥石流灾害对承灾体的致损风险机理分析方面研究尚需深入,危险性评估中如何实现从点评价向面评价过渡还需进一步探讨,对承灾体脆弱性研究也需要引起重视。因此,在今后的评估研究中,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探索,进一步提高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的可信度,提高其实用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德蜀
西部属于我国重灾区 ,而且 ,人为灾害相当严重。文章在对西部人为灾害剖析的基础上 ,建议国家、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定西部开发计划、招商投资和工程建设中 ,要把交通、火灾、水源、、矿山、工业等方面的安全减灾防灾工程纳入到开发、建设、管理的体系之中 ;特别强调 ,在大西北开发与建设中 ,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预防文化 (减灾文化 )、环保文化 ,提高全民族的安全减灾环保科技文化素质。
关键词:
人为灾害 安全健康 安全生产 安全文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廖丹清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顺泽 衡代清 李燕琼
四川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大省,也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且种类多的省份。深入剖析自然灾害的成灾规律,认真分析四川自然灾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可操作性的防治对策,从而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可持续发展衡量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和模型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它可以为政府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优先考虑的问题 ,还可以为公众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信息。在分析国际上和国内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本文介绍了 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上提出的几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基于货币化估值的指标体系和以具体生物物理衡量的指标体系 ,并系统分析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振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绍洪 靳京 郑景云
地震灾害中的"伤亡比"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或地区地震灾害人口脆弱性的差异,还可用于地震受伤人数的估算,对地震应急救援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现有的研究多以一个固定的数值来代表所有地震中的伤亡比,但是数据分析显示,伤亡比在不同地震灾害中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本文在对世界和中国地震灾害中人员伤亡数量的相关性分析基础上,利用1989年以来中国地震灾害的伤亡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地震灾害人员受伤—死亡的回归曲线,并在曲线验证基础上,估算不同死亡量级上"伤亡比"。结果显示:1世界和中国地震灾害受伤—死亡人数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中国地震灾害人员伤亡数量之间较符合幂函数关系,死亡量级越大,伤亡比越小。本文构建的地震灾害伤亡回归曲线以及不同死亡量级下的伤亡比估算值可为地震中受伤人数的估算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沪宁,江爱良
根据近 1 2 0年来全球大气温度的记录 ,进行了每 1 0年平均气温的分析 ,可以明显地划分为 3个时期即温度偏低期 (1 880~ 1 91 9年 ,至少 40年 ) ,过渡期 (温度变化起伏不大 ,1 92 0~ 1 979年 ,约 60年 )和升温期。再参照有关小冰期 (1 4 50或 1 4 90年开始至 1 850或 1 880年止 ,约 40 0年 )的文献资料 ,小冰期的气温比 1 880~ 1 91 9年时期更低些 ,因此推论温度偏低期持续了约 450年。由此可见 ,近 450年全球大气温度的变化 ,大体上是一个单向渐变过程。根据本世纪厄尔尼诺出现的情况 ,也可划分为三个明显不同的时期 :从1 90 0年有记录开始至 1 940年为厄尔尼诺偶见期 ,在此时期尚未看出全球变暖 ;1 940~1 980年为厄尔尼诺中等发生期 ,全球出现微弱或中等程度的升温 ;1 980~ 1 998年为厄尔尼诺频繁出现期 ,此时全球明显升温。由此认为 1 0 0年来厄尔尼诺的出现情况 ,类似上述全球大气升温的单向渐变过程。本文考虑到海洋的热惯性 ,提出应关注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的叠加效应的新观点 ,提出今后几十年或更长时间内 ,厄尔尼诺仍将频繁出现 ,全球温度将保持偏暖状态。与此伴同发生的是各类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生物灾害等的频繁出现并加剧。应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维护农业持续生产力。
关键词:
全球变暖 厄尔尼诺 自然灾害防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符国基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以海南省2000—200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海南生态省以来(1999—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人均生态赤字由1999年的0.366hm 2增加到2003年的1.2206hm 2,呈逐年增加的趋势,5年增加了0.8546hm 2,增长了233.5%,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生态系统承受较大压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原因,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是直接因素;减少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足迹需求,提高其生态承载力,是实现海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耕地、海洋和林地是海南的优势资源。海南生态比较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