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7)
- 2023(13782)
- 2022(11942)
- 2021(11125)
- 2020(9192)
- 2019(21104)
- 2018(21188)
- 2017(40163)
- 2016(21950)
- 2015(24946)
- 2014(25112)
- 2013(24996)
- 2012(23364)
- 2011(21087)
- 2010(21266)
- 2009(19367)
- 2008(18932)
- 2007(16848)
- 2006(15219)
- 2005(13792)
- 学科
- 济(93197)
- 经济(93096)
- 管理(64049)
- 业(63099)
- 企(51028)
- 企业(51028)
- 方法(37020)
- 数学(31272)
- 数学方法(30869)
- 中国(27793)
- 农(26595)
- 地方(24493)
- 业经(21941)
- 财(20758)
- 学(20754)
- 技术(19657)
- 农业(18268)
- 贸(16641)
- 贸易(16628)
- 制(16627)
- 易(16058)
- 理论(15300)
- 银(15233)
- 环境(15218)
- 银行(15188)
- 和(14994)
- 行(14575)
- 融(14417)
- 金融(14416)
- 发(13760)
- 机构
- 学院(315916)
- 大学(315647)
- 管理(124313)
- 济(123736)
- 经济(120786)
- 研究(111046)
- 理学(106003)
- 理学院(104776)
- 管理学(103004)
- 管理学院(102433)
- 中国(83191)
- 科学(70178)
- 京(69628)
- 所(57409)
- 财(56073)
- 农(53715)
- 研究所(51842)
- 中心(50010)
- 江(48292)
- 业大(47920)
- 北京(45088)
- 范(44112)
- 财经(43848)
- 师范(43671)
- 农业(41644)
- 院(40193)
- 州(39859)
- 经(39692)
- 技术(36082)
- 经济学(35369)
- 基金
- 项目(210548)
- 科学(164410)
- 研究(155884)
- 基金(149367)
- 家(130135)
- 国家(128973)
- 科学基金(109890)
- 社会(95405)
- 社会科(90297)
- 社会科学(90271)
- 省(84012)
- 基金项目(79683)
- 自然(71270)
- 教育(71131)
- 划(70367)
- 自然科(69549)
- 自然科学(69534)
- 自然科学基金(68265)
- 编号(64746)
- 资助(61482)
- 成果(53039)
- 发(48910)
- 重点(47366)
- 部(45480)
- 课题(45391)
- 创(44158)
- 创新(41143)
- 科研(39724)
- 项目编号(39372)
- 发展(38904)
- 期刊
- 济(145652)
- 经济(145652)
- 研究(97663)
- 中国(66505)
- 农(50012)
- 学报(49807)
- 管理(47369)
- 科学(46655)
- 财(41162)
- 教育(41098)
- 大学(37188)
- 农业(35096)
- 学学(34647)
- 技术(30580)
- 融(29421)
- 金融(29421)
- 业经(25078)
- 经济研究(21959)
- 财经(20825)
- 图书(19112)
- 问题(19005)
- 业(17871)
- 经(17728)
- 科技(17023)
- 技术经济(16860)
- 理论(16146)
- 实践(14808)
- 践(14808)
- 现代(14686)
- 坛(14310)
共检索到484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友春 赵淑梅 张素勤 张长铠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终解决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 ,生物技术在人口、资源、健康、医疗等方面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必须大力发展与农业、资源、环境、人口、能源密切相关的生物技术 ,推动我国在 2 1世纪实现跨越发展 ,成为世界健康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本文介绍了生物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并探索了利用生物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思经
大量废弃物的污染已经对大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且有恶化的趋势。而环保生物技术是治理环境中“三废”和实现“三废”再生产业最有力的技术措施,因此被认为是21世纪生物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循刚 吴卫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芳 吴肖丽
生物技术产业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其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乃至整体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基础上,建立有关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对其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权重最高的五个指标分别为:产业盈利水平、技术成果转化率、R&D经费支出、产业就业水平和单位产值能耗。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最后,本文针对评价结论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黎明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多项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运用。文章探讨了分布式网络技术、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模型管理技术、定性推理与模糊决策技术、信息融合技术、综合集成技术、研讨技术等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提出虚拟化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V-DSS)的工作模式,并探讨了V-DSS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应用。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区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婧雯
我国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弊端凸显,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生极大变化,为提升农业竞争力,必须依靠农业生物技术。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农业领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增收、改善了生态环境,保障了粮食安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主体竞争力不足、发展资金不足、技术人才匮乏、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为实现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必须培育技术创新主体,推动产学研一体化;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持续增强技术研发实力;发挥多个主体作用,扩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知识产权保护。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 产业化 农业现代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楠 陈健
金融危机横扫全球,珠三角深受重创。继信息产业后的全球新一轮高科技产业升级——世界生物技术革命已经开始,珠三角不能仅停留在夕阳性的"三来一补"和产业承接上,而应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和生物产业集群,抢占21世纪世界生物技术革命历史机遇,实施珠三角"生物产业强区"战略,把生物产业培育为战略支柱产业,这是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产业结构升级自主高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纳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昌华 陈刚林
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世人瞩目。作者从林业所具有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 ,以四川省为例 ,着重分析了在 1 998年全面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产业所面临的困境 ,针对性地提出了林业分类经营区划的思路 ,对生态林和人工商品林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以满足人类对林业的多种需求 ,从而确立林业在 2 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林产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荀铮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必须控制在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能够支撑与允许的范围内,实质是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采用某种使用与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与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寿鹏
各国普遍确认,现代生物教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今后的世纪,由于非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利用再生资源再造各种新资源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本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生物技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批实验室成果正在向实用化、工业化过渡,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元旗
低碳源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所带来的问题。低碳是一个责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一个责任,但不要把它作为活动的目标来追求。低碳是解决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各种经济活动过程中,怎么样保护生态和资源合一。低碳这个概念应该定位到这个层面上,怎样来和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天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刚,孙丰云
从理论上看,环境也是一种资源,理想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将有助于环境的改善。然而 在现实中,由于市场自身缺陷引起了诸多环境问题,必须通过政府行为加以解决,因此市场 具有二重性。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表现为 不对称性特征,于是建立环境市场、发展环保产业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市场机制 技术进步 环境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晔枫 郭霞
伴随对技术创新的深入研究,许多与之直接相关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比如,技术创新与"总经济价值"的关系问题;"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冲突问题;技术进步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和性问题等。只有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才能有助于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庆国 张玉新 侯世昌 胡鞍钢
资源与环境退化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由于经济活动中技术手段不合理的运用造成的 ,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又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所以 ,我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进行重新反思 ,要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两面性 ,并通过寻求新的思路对传统技术创新体系加以调整和转换 ,使之能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自然复合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结合点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技术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