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4)
2023(6150)
2022(5144)
2021(4490)
2020(3454)
2019(7875)
2018(7592)
2017(14212)
2016(7629)
2015(8483)
2014(8509)
2013(8617)
2012(8545)
2011(7923)
2010(8179)
2009(7492)
2008(7228)
2007(6609)
2006(6243)
2005(5956)
作者
(23577)
(19580)
(19506)
(18360)
(12618)
(9328)
(8750)
(7613)
(7578)
(7083)
(6787)
(6506)
(6419)
(6352)
(6147)
(6029)
(5846)
(5666)
(5636)
(5562)
(5101)
(4884)
(4725)
(4561)
(4469)
(4450)
(4417)
(4406)
(4013)
(3922)
学科
(41402)
经济(41359)
(19504)
管理(17912)
地方(16952)
中国(15482)
(13349)
(12652)
企业(12652)
业经(10595)
农业(9708)
地方经济(9704)
方法(9488)
(9157)
(8128)
金融(8128)
(8026)
银行(8018)
(7932)
数学(7753)
数学方法(7695)
环境(7030)
(6886)
(6843)
发展(6774)
(6752)
(6749)
(6675)
贸易(6665)
(6330)
机构
学院(113717)
大学(110156)
(49753)
经济(48650)
研究(45644)
管理(40287)
中国(35430)
理学(32965)
理学院(32514)
管理学(32031)
管理学院(31814)
科学(27220)
(25404)
(23859)
(22567)
研究所(21244)
(20479)
中心(20308)
(19289)
(17538)
师范(17383)
北京(16842)
财经(16668)
(16327)
(15849)
农业(15587)
(15454)
业大(15372)
(14958)
经济学(14910)
基金
项目(69479)
科学(54885)
研究(53253)
基金(48183)
(41649)
国家(41219)
科学基金(35032)
社会(34337)
社会科(32560)
社会科学(32553)
(28955)
基金项目(25214)
(23600)
教育(23191)
(22169)
编号(21889)
自然(20520)
自然科(20006)
自然科学(20003)
自然科学基金(19605)
资助(19197)
发展(18290)
(17945)
成果(17943)
课题(16412)
重点(15959)
(14612)
(14491)
国家社会(14010)
创新(13700)
期刊
(66981)
经济(66981)
研究(39883)
中国(30142)
(20609)
管理(16579)
科学(15810)
(15429)
教育(15416)
学报(15343)
(14728)
金融(14728)
农业(14230)
业经(12871)
大学(11775)
学学(10916)
经济研究(10839)
技术(10486)
问题(8488)
财经(7981)
(7253)
(6952)
商业(6719)
世界(6193)
(6109)
(5974)
技术经济(5852)
资源(5844)
经济问题(5760)
(5721)
共检索到194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正河  
人类居住形式产生和演化主要脉胳 :选点取决于自然地理 ;集合于人口及资源承载量 ;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增长 ;加速度于社会制度和决策体制。由于发展脉胳的变化而导致城乡荣衰 ,不同的发展脉络产生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居民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鼓励。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德发  
可持续发展与统计黄德发改革新思维可持续发展与统计,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直接关联,其实大谬不然。本文试图在阐述它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揭示现有统计核算体系的偏失与改进办法。一、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抉择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破坏似乎结成了孪生兄弟,它们正在这"二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德发  
可持续发展与统计(续上期)四、"绿色帐户"挑战传统经济帐户"绿色帐户"是对经济、生态、社会等诸种环境的统计核算的形象化说法。"绿色帐户"是针对现行国民经济核算的缺点,由世界银行于80年代初提出来。80年代末确立并试行的新型帐户,代表着经济帐户的发展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林  徐效坡  
本文从人地关系的高度出发 ,论述了人口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国阶  
为了人类的发展、繁衍 ,世世代代都存在对自然、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问题。可持续发展责任的建设 ,涉及到人类的认识水平、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自我的控制能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目前,“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在国际社会已有广泛的认同。但人们也发现,“发展”(development)这一概念似乎是过于多义化了,涉及的方面太多,以致于显得有点儿难以把握。事实上,在现今所有试图阐明人口问题本质的最新人口理论中,都不能令人满意地对“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展开充分的论证和诠释。在这个意义上,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提出或许应该认为是一件幸事,虽然对此环境学家和经济学家之间依然有不少歧见。 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最初是针对环境资源问题提出的一种发展战略,特别是,作为一种发展目标及模式,“可持续发展”在1992—06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而我国政府制订的《中国21世纪议程》则是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但作为一种优良的理论构架,“可持续发展”也在广阔的社会经济领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这样,所谓可持续发展实质上要揭示的就是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诸系统、各要素协同并进的整体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是可以持续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德群  吴永勤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段进军  韩坚  
在全球和区域视角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并提出以下观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化;发展城市群,实现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建立不同尺度的区域循环产业,实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建设道路通讯网络,实现要素的流动化;划分重点区域,实现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市民社会等观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乔晓春  
人口问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中国的人口问题也不单纯是数量问题。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是相互涵盖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人口问题不全是人口因素造成的,因此,解决人口问题也不能仅从人口因素入手。人口控制不能单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改善人的福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人口问题属于国家级问题,必须由国家出面,用“看得见的手”去解决。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将成为现阶段中国计划生育的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蔡成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