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7)
- 2023(9924)
- 2022(8375)
- 2021(7500)
- 2020(6062)
- 2019(13752)
- 2018(13541)
- 2017(25760)
- 2016(13948)
- 2015(15603)
- 2014(15775)
- 2013(15368)
- 2012(14634)
- 2011(13442)
- 2010(13817)
- 2009(13057)
- 2008(12915)
- 2007(11747)
- 2006(10710)
- 2005(10160)
- 学科
- 济(63281)
- 经济(63181)
- 管理(46021)
- 业(40398)
- 企(33839)
- 企业(33839)
- 中国(21030)
- 地方(19364)
- 方法(18580)
- 财(18416)
- 业经(17890)
- 农(17782)
- 制(16930)
- 数学(13870)
- 数学方法(13723)
- 银(12525)
- 银行(12510)
- 融(12402)
- 金融(12400)
- 行(12158)
- 农业(11957)
- 体(11574)
- 环境(11073)
- 发(10952)
- 学(10647)
- 和(10625)
- 地方经济(10578)
- 贸(10281)
- 贸易(10268)
- 技术(10204)
- 机构
- 学院(201682)
- 大学(199772)
- 济(85895)
- 经济(84022)
- 管理(74456)
- 研究(73828)
- 理学(62186)
- 理学院(61452)
- 管理学(60653)
- 管理学院(60257)
- 中国(57827)
- 财(45495)
- 京(43655)
- 科学(42167)
- 所(37464)
- 财经(33617)
- 中心(33161)
- 江(33098)
- 研究所(32991)
- 农(31692)
- 经(30285)
- 北京(28223)
- 范(27302)
- 师范(27040)
- 院(26980)
- 经济学(26279)
- 州(26245)
- 业大(26122)
- 财经大学(24492)
- 省(24358)
- 基金
- 项目(125938)
- 科学(99782)
- 研究(96363)
- 基金(90226)
- 家(77449)
- 国家(76747)
- 科学基金(65827)
- 社会(62957)
- 社会科(59527)
- 社会科学(59515)
- 省(50161)
- 基金项目(47053)
- 教育(43237)
- 划(41543)
- 自然(39291)
- 编号(38938)
- 自然科(38317)
- 自然科学(38310)
- 自然科学基金(37623)
- 资助(35951)
- 成果(33246)
- 发(32729)
- 制(29206)
- 重点(28777)
- 课题(28579)
- 部(28013)
- 发展(26746)
- 创(26478)
- 展(26290)
- 国家社会(26088)
共检索到332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脱文娟 李瑞娥
社会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有健全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供给并配合有强有力的实施机制。然而,由于国家的制度供给功能与地方政府行为异化可能引致经济活动偏离制度目标,非正式制度供给主体的行为异化、经济发展水平及制度成本的非均摊皆可导致制度供给不足并由此引起诸多不可持续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制度供求的理论分析,从可持续发展制度供求的内在要求上,阐述制度供求的非均衡状态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探讨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明确提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应的制度供给责任,以改变不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 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素彬 薛恒新
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是一种新的环境管理策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微观机制,它要求生产者必须负担产品使用完毕后的回收、再生或处置的责任。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制定并实施一系列EPR政策法规,并形成了两种EPR执行机制:专用产品回收体系和共同产品回收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翔硕
战后初期,经济学家一般并不区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这两个概念,而是两者混用的。但是现在大多数经济学家,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两者是有区别的。“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产出的增加;“经济发展”则是随着这种产出的增加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一般对经济增长的定义没有太大的争论,但对经济发展的涵义却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今天讨论的可持续发展与一般的经济发展又不是一个概念。可持续发展在国际上已有公认的特定概念,它主要涉及资源、环境和人口三个方面。对此,一些老师已经作了介绍,我就不再多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孔令锋 向志强
相对于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目标与内容上更具有公共性和长期性的取向,从而使政府能力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原则为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走向“帕累托改善”提供了思路,并决定了政府能力的核心是制度供给能力。为了充分发挥政府能力,制度安排应遵循市场优先、地方政府优先、公众参与、遵循法治四个原则。
关键词:
政府能力 制度安排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任保平
从制度演变的角度来看 ,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是人口增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矛盾加剧的结果 ,而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人们行为和制度安排上的缺陷而形成。因而要推动可持续发展 ,有效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降低决策过程中的风险 ,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制度安排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通过制度的激励和约束功能的发挥来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
关键词:
制度 制度演变 制度功能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晓达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投入以政府为主,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无论对照农业发达国家的长期实践或WTO的农业协定,政府都是农业投入的主体。 改革政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投入,须从四个方面对每项投入的关键内容与运行机制在制度创新上做深入的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明伟
制造业仍然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金融危机对外向型的中国制造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应对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中国制造业中,民营企业已经占据主体地位,但是国际竞争力并不强。增强民营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民营制造企业虽有一定发展,但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都明显不足,既受到技术、资金的硬件限制,又没有形成优秀的品牌和企业文化。要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既取决于民营制造企业自身的努力,又要靠政府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民营制造业企业要自主创新、以质取胜、加强管...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制造业 民营企业 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环境影响评价这一卓有成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得到完善与发展,是我们应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 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新文
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不可持续城市化”和“城市不可持续化”。城市发展存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 ,制度变迁与制度供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城市可以看作是由经济、环境、社会、制度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应遵循聚集利益导向、竞争优势导向、制度创新导向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制度 问题 框架 导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峰
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 ,要充分认识完善有关法律制度的紧迫性 ,以加快市场经济的法制化进程。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体制因素、人口因素、社会财富分配因素、加入“世贸”因素等。因而要完善相关的企业法律制度 ,如反垄断法律制度、计划生育法律制度、财税法律制度、立法制度等。
关键词:
经济可持续发展 法律制度 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卿
一、农地制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地是用于发展农业的土地,包括耕地,牧草地,林地及水域。农地制度是规范人们在农地问题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农地制度核心是农地的产权制度。是指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各项权能的设置与划分。农地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友孝 曹芳
本文在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基本界定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公平性分析,提出了以城乡一体化为手段促进城乡公平、以均衡开发为导向促进区际公平、以成本核算为依据促进合理补偿、以教育公平为纽带促进弱势群体的发展和以社会公平为准则促进农民参与的公平制度安排。
关键词:
农村可持续发展 公平 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志仪 马洪波
当前,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既有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又有草场产权制度不尽合理、资源与环境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以及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不断转换等深层次的制度原因。应通过改革草场产权制度、加强法治建设、精简政府机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以及保护高原文化多样性等制度性措施,保证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安全,促进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