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1)
- 2023(8048)
- 2022(6784)
- 2021(6484)
- 2020(5306)
- 2019(12055)
- 2018(12017)
- 2017(21802)
- 2016(12466)
- 2015(14211)
- 2014(14768)
- 2013(14167)
- 2012(13305)
- 2011(11974)
- 2010(12416)
- 2009(11424)
- 2008(11660)
- 2007(10905)
- 2006(9596)
- 2005(8931)
- 学科
- 济(44148)
- 经济(44085)
- 管理(35786)
- 业(31256)
- 企(26221)
- 企业(26221)
- 方法(18700)
- 数学(14916)
- 数学方法(14476)
- 学(14401)
- 农(12581)
- 财(12482)
- 中国(12106)
- 理论(11329)
- 地方(10310)
- 制(10213)
- 业经(9830)
- 务(8489)
- 财务(8455)
- 农业(8424)
- 财务管理(8419)
- 银(8251)
- 银行(8230)
- 教学(8178)
- 贸(8045)
- 贸易(8030)
- 企业财务(7972)
- 环境(7955)
- 和(7951)
- 技术(7821)
- 机构
- 学院(179528)
- 大学(178726)
- 研究(62188)
- 管理(60671)
- 济(59684)
- 经济(57717)
- 理学(50210)
- 理学院(49495)
- 中国(48940)
- 管理学(48014)
- 管理学院(47682)
- 科学(42785)
- 京(40494)
- 农(33688)
- 所(33450)
- 财(31177)
- 江(30519)
- 研究所(30075)
- 中心(29734)
- 业大(28783)
- 农业(26418)
- 北京(26059)
- 范(25965)
- 师范(25601)
- 州(25285)
- 财经(23969)
- 技术(23730)
- 院(22908)
- 省(22516)
- 经(21443)
- 基金
- 项目(113975)
- 科学(86389)
- 研究(80558)
- 基金(78881)
- 家(70861)
- 国家(70256)
- 科学基金(58270)
- 社会(46211)
- 省(45309)
- 社会科(43484)
- 社会科学(43468)
- 基金项目(40631)
- 自然(39862)
- 教育(38959)
- 自然科(38861)
- 自然科学(38846)
- 划(38783)
- 自然科学基金(38097)
- 资助(34089)
- 编号(33901)
- 成果(29256)
- 重点(26469)
- 课题(24721)
- 部(23739)
- 发(23548)
- 创(22538)
- 性(21999)
- 计划(21917)
- 科研(21811)
- 大学(21291)
共检索到285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涛
历史性城镇景观理论的出现,提供了街区保护的新视角。回顾我国街区保护方法的演变与近期街区保护中的问题,简述拉萨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践中的方法探索,论述包括识别、保护、发展、管理四个层次的可持续系统性保护框架:从历史的"过程"性和"层次"性中研究遗存分层积淀规律,从环境、格局到遗存的整体保护路径,从更广阔的城市发展背景中审视街区可持续发展支撑,从规划实施与管控风险的角度设计保护规划管理框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涛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脱胎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围绕保护与发展这一主题,保护理论与方法不断积累完善。历史性城市景观理论的出现,提供了街区保护的新视角。本文回顾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法的演变,结合本轮规划的研究与编制过程,简述本次规划在保护方法上的探索与收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中枢 胡敏
历史文化街区是名城保护三个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名称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结合名城大检查的实例,从有与无、是与否、好与坏三个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问题进行剖析,并探讨进一步完善的途径。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名城大检查 问题讨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云燕 赵万民 杨光
通过对目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问题的梳理,结合文化基因理念的再认识,从文化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两个特性认识出发,建立基于文化基因传承理念的历史文化街区显性物质空间和隐性非物质空间的保护设计框架,并以重庆市寸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践检验。
关键词:
文化基因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方法 寸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云兰
概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发达国家在历史街区保护的立法、行政管理、公众参与及资金筹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了城市建设与历史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的,处理好这一关系,城市将得以协调发展。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历史建筑 保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向北 杨星莹
英国康泽恩城市形态学和意大利穆拉托里建筑类型学都是西方当代城市形态构成和演变认知的重要理论,并在欧洲城市研究中得到了成熟的运用。在城市建筑的研究及实践领域,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的方法不可分割,它们结合各自的优势,形成了应用性更高的形态类型学。通过对形态类型学核心理论的解读以及剖析,提出从物质形态分析方法着手对"阳光100·慈云老街"改造进行分析,探究形态类型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价值及作用,并提出其在运用过程中所面临挑战的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岚
如何在历史街区的更新过程中,做到街区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地方与社会特征的延续,是论文所关注的课题。以温州朔门历史街区更新为例,以探索通过有机更新模式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有机更新 历史街区 朔门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滕有平 过伟敏
在大拆大建的城市化热潮中,历史街区的保护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以往的保护经验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的需求。针对再建与保护历史街区的双重需要,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整体保护、功能置换、多元与共生、回归街道的再生性保护策略。
关键词:
城市历史街区 再生性保护 设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冬冬 陈更 沈慧雯
街区色彩,作为视觉体验的首要因子,饱含着城市文化情怀的必需元素,理应在规划设计中予以重视。根据色彩地理学、色彩景观理论,以四川绵竹富新镇区灾后重建的色彩规划作为实践案例,探索了以细致的现状调研、色彩基调的准确把握、针对不同街区给出不同的色彩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色彩设计、景观色彩设计的街区色彩设计手法。
关键词:
街区 色彩规划 灾后重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梅青 白彩云 孙淑荣 宋永生
1996年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基金,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中重点街区的专项保护整治。历史街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使保护性旅游开发成为一种有效保护历史街区的途径和方式,我国山西平遥南大街、云南丽江古街区、浙江桐乡市乌镇古街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关键词:
芙蓉街 历史街区 保护 旅游开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冬 王泽烨
以哈尔滨市花园街区为例,对城市历史街区的多重价值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寻求实现街区历史文化价值与挖掘街区经济价值相结合的重要性。论文提出,在政府的引导下,历史街区可以重新为社会所用,既传承城市文化和历史记忆,又可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宁
保护与复兴是历史城区城市设计的首要前提,而城市环境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应具有鲜明的历史延续性。多进穿堂式的平面布局形成的小空间格局、传统的街巷脉络是南京古城城市空间的精髓所在,是古城风貌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尺度关系、清晰的街巷肌理和空间围合,在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复兴中需要着力传承。对于传统的建筑的保护,南京城南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复兴实践有许多成功的尝试。
关键词:
历史街区 保护与复兴 城市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武联 沈丹
论文针对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同仁历史文化名城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寻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历史街区,并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活力积极因素的方法。并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的内涵与原则,保护规划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思路。总结出在规划建设中要运用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保护街区的人文社会网络,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特色,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健 王勇
在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中,往往由于忽视对生活真实性的保护,造成保护和更新中的重置现象。从常见的"全盘重置"、"功能重置"、"居民重置"入手,对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实践进行反思。提出,在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中,风貌保护是生活真实性延续的基础,功能保全是生活真实性延续的载体,居民保有是生活真实性延续的主体,只有减少重置现象,街区才能真正获得重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彦 陆伟 齐昊聪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内涵,科学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需要有明晰的思路作为依据。本文以提高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水平为目标,通过分析国外典型国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特征,确定法律基础、政府角色、公众参与、规划工具和财政保障是重要的保护因子。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美国、法国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因子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提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保护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