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5)
2023(7413)
2022(5597)
2021(5081)
2020(4020)
2019(8793)
2018(8874)
2017(16872)
2016(9528)
2015(10751)
2014(10674)
2013(10011)
2012(8850)
2011(7771)
2010(7790)
2009(7061)
2008(6914)
2007(6413)
2006(5925)
2005(5261)
作者
(25268)
(21139)
(20876)
(20399)
(13317)
(9994)
(9664)
(8192)
(8054)
(7422)
(7303)
(7133)
(6743)
(6717)
(6639)
(6427)
(6216)
(6197)
(6101)
(6080)
(5384)
(5143)
(4997)
(4982)
(4888)
(4664)
(4629)
(4606)
(4233)
(4183)
学科
(38364)
经济(38217)
管理(21360)
(19774)
中国(15543)
(14467)
企业(14467)
方法(14422)
(13866)
业经(11081)
数学(10800)
数学方法(10680)
理论(10162)
农业(9161)
地方(8567)
(8389)
(7495)
(7435)
(7152)
(6586)
教育(6454)
(6209)
劳动(6192)
教学(6147)
发展(5548)
(5533)
产业(5390)
(5081)
环境(5032)
(5012)
机构
大学(128915)
学院(128215)
(51949)
经济(50678)
研究(45329)
管理(45124)
理学(38741)
理学院(38213)
管理学(37363)
管理学院(37130)
中国(32104)
(27617)
科学(26847)
(24251)
(22024)
(20441)
(20293)
师范(20272)
中心(20058)
研究所(19863)
(19595)
财经(19227)
(17562)
业大(17293)
经济学(17211)
北京(17203)
(16547)
师范大学(16519)
(16002)
经济学院(15463)
基金
项目(86762)
科学(69195)
研究(66139)
基金(62663)
(53879)
国家(53424)
科学基金(46388)
社会(45046)
社会科(41508)
社会科学(41494)
(34105)
基金项目(33121)
教育(31824)
(28370)
编号(27924)
自然(27459)
自然科(26927)
自然科学(26922)
自然科学基金(26421)
资助(24111)
成果(23412)
重点(19776)
课题(19678)
(19108)
国家社会(18875)
(18501)
(17423)
教育部(16834)
项目编号(16568)
大学(16480)
期刊
(60556)
经济(60556)
研究(40643)
中国(31671)
教育(21910)
学报(19528)
(19396)
(18526)
科学(18231)
管理(16349)
大学(15617)
学学(14426)
农业(12946)
技术(11507)
财经(10201)
(10114)
金融(10114)
经济研究(9695)
业经(9411)
(8915)
图书(8851)
问题(8403)
书馆(6802)
图书馆(6802)
职业(6795)
(6495)
(6424)
(6362)
现代(6131)
(6112)
共检索到197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瑶   郑新蓉   敖俊梅  
本文以国内S省Z市某内燃机车三线工厂为例,通过厂内职工口述资料、政策文本和厂志档案,再现了20世纪60—70年代工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车间、家庭和学校等重组的公共养育空间,生成了丰富而富有活力的公共养育主体。这其中,妇女得以广泛参与集体生产与共同生活,儿童全面发展的空间得以拓展。对新生代从“养”到“教”的可托付性,重塑了妇女作为社会劳动者与母亲的主体身份。对儿童的公共养育联结了工厂劳动和生活,兼顾了妇女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和家庭生活。可托付的公共养育空间也成为国家、社会和工厂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有效途径,形塑了劳动者和他们的下一代在社会主义生产和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与身份,在最大程度上承载了工厂的再生产职能,促进了生产和生活的有机分工与联合,为国家社会主义初期的工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也为今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社会想象空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莫兰琼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成功地开创了符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仅用几十年就成功地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迈向工业体系完整的工业国。当前,中国已基本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己任,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为工业化的顺利推进提供根本保证。后发工业化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结合、举国体制和基层创新结合、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功推进的基本经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正  韩悦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Piers-Harrie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对1 42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母亲养育方式对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保护上得分低于本地儿童,在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上得分高于本地儿童;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期望在母亲养育方式和流动儿童自我意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母亲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石奇  周宁  杨振兵  
中国持续推进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带来资本积累增速过快,引发产能利用率低下、产业整体产出低效,造成了工业化效率的衰减。探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效率下降与技术进步偏向性之间的联系,运用贸易竞争指数、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和人均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进出口额和国际份额等指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十四五”及此后一段时期,我国需要面向工业质量提升推动高质量工业化,资本积累方向应根据高质量产业发展要求进行结构性调整:向具有规模报酬特征、高市场进入壁垒和技术创新窗口大的产业和产品积累。在继续深化工业化的同时,还要抑制因为资本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而造成的边际成本上升,必须利用“资本—技能互补”机制,在要素比价关系的处理上,适当提高技能溢价,以放大技能劳动具有的更高生产率以及对新技术适应性更强的性质,补偿因为深度工业化而产生的资本要素边际报酬递减,构建深化工业化的内生动力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靖  董晓媛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中国农村地区女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和照料儿童责任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儿童照料的替代品,包括老人、亲戚以及育儿机构等,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CHNS数据,针对多个反映儿童健康的指标,重点考察了儿童照料替代品对于儿童健康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母亲劳动供给时间和收入的前提下,被他人照料时间的增加对儿童健康呈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适合儿童年龄的育儿机构的可获得性对于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显著为正。研究结果证实了目前农村地区儿童照料服务的差强人意以及针对儿童的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晓楠  何自力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做出了新的阐释,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对中国工业化过往的发展历程、当前的发展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推动迂回生产,工业化的本质就是延伸生产链条以及持续的资本品积累过程。以金融化为核心的美国式产业结构绝不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目标,以智能化与绿色化为核心,推动消费品工业进一步向资本品工业的升级才是中国工业化道路前进的方向。只有突破技术瓶颈,持续更新完整体系与全产业链的工业化,才能打破劳动力成本悖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静文  
秋日的土地仿佛一位无私的母亲,以水分和养分孕育着万千果实。在她的哺育下,金黄的稻穗渐渐饱满,沉甸甸的玉米拔节而出。一茬接一茬的棉花,一拨又一拨的红豆、绿豆比赛似的往外冒。插种在田边地头的南瓜、辣椒、豆角儿等农作物纷纷成熟。苹果、葡萄、大枣、柿子、山楂相继挂上枝头。从高山到山谷,从农场到果园,有她的地方,就有秋收的盛景。然而在年复一年生产和孕育的过程中,土地母亲正渐渐疲惫和衰老。因为过度开发,过度利用,她的皮肤只剩下不到100年前一半的厚度。水分的缺乏,令她的肌肤异常干燥、粗糙。大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传智  
“配第-克拉克定理”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宝典法则,而是一个悖论。从经验数据来看,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型为以第三产业为主,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面临着产业畸形化、虚拟化、危机频发、增长乏力等问题;从理论视角来看,“配第-克拉克定理”错误地理解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资本逻辑利用市场经济的弊端以及有为政府职责的缺失发生作用的结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发展方向的理论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中转站,工业化没有尽头,后工业社会是一个伪命题,必须坚持工业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确保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牛养育  
很多人承认劳动力有所有关系,不承认劳动有所有关系。其实劳动是存在所有关系的。劳动形成价值。价值是凝固在产品中的物化劳动。拥有产品,实际是拥有产品的价值,拥有价值必须拥有劳动。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更要研究劳动的所有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聂景康  
董建才研究员是一位有着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和丰富的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经验的学者。他经长期积累和数年集中研究写作推出的《社会主义劳动论》一书,是一部结构严谨,功力深厚、风格鲜明独特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佳作。 综观本书,其成就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选择并实践了一条从劳动出发,以劳动为主线的研究新路子。之所以做这种选择,作者提出两点依据。其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劳动为本位的。在马克思那里,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之一,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一切居支配地位的所有制形式都不过是对劳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立军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文中指出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价值创造的理论与方法 ;澄清传统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原意、更脱离现实经济生活的观念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扩展价值创造和生产性劳动的领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娥  
在有关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讨论中 ,大部分经济学者是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对在当前社会主义实践条件下如何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了有意义的探讨。但也有一些学者的观点是违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则的 ,对这些观点应加以鉴别和分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吕晓彤  高桥智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中国大陆的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支援。这次调查考虑到我国的地域性差异,选出了5个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疗育机构,对机构内接受指导的200名母亲(每个机构40名,平均年龄33.6岁)进行问卷式问答。这些机构都设立在大中城市。结果发现在中国还没有专门进行自闭症儿童的诊断、治疗、咨询、疗育、保育、教育的医院、机构、学校。而且,自闭症儿童的母亲们对孩子的养育和教育,以及对儿童的将来有极大的不安,却找不到可以咨询的机构和机会。这是造成母亲们育儿苦恼的最大原因。另外,造成母亲们苦恼的因素还有经济负担,这和政府机构所提供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晓巍  谢娟  宋雅婷  
以317名幼儿家长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祖辈-父辈共同养育的特点,并探讨其与母亲养育压力、幼儿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共同养育中女性祖辈占大多数,男性祖辈参与共同养育的较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姥姥占47.0%,奶奶占43.8%,爷爷占6.0%,姥爷占3.2%。母系祖辈在矛盾暴露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父系祖辈,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2)聚类分析发现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可分为三类:和谐型、一般型和冲突型,分别占33.9%,35.5%,30.7%,三类家庭在母亲养育压力和幼儿问题行为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3)母亲养育压力在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和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汤在新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是为社会生产新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商品——物资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劳动,或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和提供服务的劳动。并提出服务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问题,界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非生产劳动,阐明了现阶段智力劳动是生产劳动的重要形式及在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新价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