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18.128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3)
2023(4698)
2022(3988)
2021(3790)
2020(3120)
2019(6808)
2018(6863)
2017(12125)
2016(6802)
2015(7768)
2014(7847)
2013(7158)
2012(6676)
2011(6018)
2010(6149)
2009(5635)
2008(5464)
2007(5168)
2006(4563)
2005(4014)
作者
(21107)
(17556)
(17408)
(16480)
(11338)
(8477)
(8022)
(6841)
(6760)
(6243)
(5983)
(5957)
(5767)
(5743)
(5531)
(5278)
(5222)
(5171)
(5097)
(4883)
(4490)
(4445)
(4315)
(4108)
(4055)
(3899)
(3875)
(3871)
(3693)
(3633)
学科
(20258)
经济(20212)
管理(17494)
(15553)
(12669)
企业(12669)
中国(7631)
(7526)
(7436)
(6971)
(6573)
方法(6267)
(5998)
理论(5226)
(5147)
金融(5140)
(4963)
银行(4946)
(4805)
数学(4797)
业经(4784)
数学方法(4706)
环境(4673)
农业(4517)
教育(4326)
地方(4258)
(4043)
(3900)
体制(3885)
及其(3838)
机构
学院(92751)
大学(92157)
研究(36261)
(32267)
经济(31347)
管理(31011)
中国(26100)
理学(25878)
理学院(25518)
管理学(24887)
管理学院(24723)
科学(24050)
(21314)
(20722)
(19513)
研究所(17929)
农业(16893)
(16503)
中心(16434)
业大(16171)
(15435)
(13410)
技术(13228)
(13062)
师范(12840)
北京(12835)
财经(12419)
(12289)
(12099)
(11254)
基金
项目(64062)
科学(48867)
研究(46309)
基金(44379)
(41080)
国家(40258)
科学基金(32630)
社会(27461)
(26574)
社会科(25747)
社会科学(25736)
基金项目(22911)
(22154)
教育(21456)
自然(20953)
自然科(20456)
自然科学(20444)
自然科学基金(20048)
编号(19234)
资助(17908)
成果(16841)
重点(14847)
课题(14352)
(13810)
(13352)
(13264)
计划(12681)
创新(12401)
(12397)
科研(12270)
期刊
(39470)
经济(39470)
研究(26540)
中国(24128)
学报(20673)
(20160)
科学(16472)
大学(14897)
教育(14595)
学学(14129)
农业(13595)
(13301)
管理(12243)
技术(7998)
(7854)
金融(7854)
(7402)
业经(6789)
(6258)
财经(6015)
业大(5937)
经济研究(5923)
图书(5516)
(5288)
科技(5154)
农业大学(5051)
问题(4962)
职业(4867)
(4673)
论坛(4673)
共检索到14724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睿  刘卫星  潘中华  薛仁宇  曹广力  朱越雄  贡成良  
【目的】构建能够感染家蚕和茶尺蠖的重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rBmNPV),解决EoNPV扩增困难而不易获得的难题。【方法】通过Bac-to-Bac系统构建具备B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表达盒和EoNPV的解旋酶基因(hel)表达盒的重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果】家蚕或家蚕细胞扩增的rBmNPV可以感染茶尺蠖并致病,表明rBmNPV的宿主域拓展至茶尺蠖。【结论】成功构建了能够感染茶尺蠖的rBmNPV,为利用家蚕作为宿主来生产重组病毒杀虫剂打下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迎新  刘明炎  龚自明  张忠信  谭荣荣  
运用PCR技术扩增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EcobNPV-AH)和湖北分离株(EcobNPV-HB)的同源重复序列2(hr2),并对湖北分离株的hr2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hr2扩增产物为2条DNA片段,大小约1300bp和1800bp,湖北分离株的hr2扩增产物为1条DNA片段,大小约1800bp,由基因型组成判断,EcobNPV-HB是新的地区分离株,其hr2全长1761个核苷酸,GC含量21.7%,编码540个氨基酸,具有重复性回文序列,较GenBank中登录的EcobNPV-AH的hr2多362个核苷酸.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永安  仲国立  侯玉霞  贡玉梅  曲良建  王玉珠  
根据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多角体蛋白基因建立了PCR检测方法,在茶尺蠖子代卵和蛹内检测到EoNPV存在,灵敏度达到1 fg,此方法可用于田间施用EoNPV后茶尺蠖种群带毒检测。PCR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重复性好等优点,值得应用。利用EoNPV感染茶尺蠖2龄幼虫,幼虫对EoNPV的敏感性很高,测得LC50为2.2×104PIB.mL-l,EoNPV感染浓度越高,则幼虫死亡越快,幼虫死亡时间与感染浓度呈正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燕  王贵成  
昆虫病毒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异性强,致病力高,安全、不污染环境。目前国外已有3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进行了登记、注册、生产和应用[1]。然而如何解决病毒的增殖技术和降低生产成本,是病毒商品化生产的重要问题。虽然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病毒杀虫剂的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川  张永安  王玉珠  曲良建  林思诚  柯沛强  
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tia Guenee)又称油桐尺蛾、大尺蠖,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危害茶、油桐、柑桔、杨梅、桉树等多种植物,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国外在孟加拉西部以及印度地区有分布。目前对其采取的治理方法主要为化学农药防治,虽能起到一定的防效,却带来了污染环境,伤害天敌,生态环境平衡失调,降低茶叶、柑橘、杨梅等质量的严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成  于在林  吴燕  
应用AciNPV杀虫剂防治杨尺蠖,在地面或空中使用高容量、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洒,均能引起病毒流行病的发生。应用当年,杨尺蠖的种群密度可降低85%~96%。喷洒剂量地面最适为3.0×1011~6.0×1011PIB/hm2,不能低于2.03×1011PIB/hm2;飞机超低容量为3.75×101PIB/hm2,不能低于1.88×1011PIB/hm2。隔带喷洒可降低飞行作业费63.8%。防治适期以1~2龄幼虫占85%左右为最好。防治3~4龄幼虫应加大用量1倍,但保叶效果极差。喷洒时间在16:00以后为好,可避免阳光对病毒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坤  邓祥元  吴萍  覃光星  侯成香  钱荷英  耿涛  郭锡杰  
【目的】克隆家蚕Arylphorin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该序列进行分析,检测该基因在家蚕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CPV)后的表达量变化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家蚕中肠总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家蚕Arylphorin的全长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其组织表达模式和在家蚕感染BmCPV后的表达差异。【结果】克隆得到了家蚕Arylphorin的全长cDNA(命名为BmAryl),在GenBan...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萍  刘挺  覃光星  郭锡杰  
【目的】筛选家蚕(Bombyx mori)中肠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应答基因,为阐明家蚕感染质型多角体病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含有约23 000个家蚕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比较分析感染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24、48及72 h的中肠试验组与中肠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分类及涉及的信号通路等进行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17个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在感染24、48及72 h后,分别得到了9、51及258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表明,在感染48及72 h后,大多数涉及到代谢通路的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所有涉及到核糖体通路和蛋白酶体通路的基因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冀卫荣  刘贤谦  师光禄  
本文报道了枣尺蠖( Chihuo zao Yang) 核多角体病毒(CzNPV) 活性的生物测定结果及在山西太谷枣树林间防治枣尺蠖的试验效果。以不同浓度该病毒悬液浸渍鲜枣树叶,饲喂感染3 龄初枣尺蠖幼虫,病毒浓度对数值与死亡机率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 = 0 .231 + 0 .859 x ;LC50 及95 % 的置信限分别为3-65 ×105 及4-04 ×104 ~3-13 ×106PIBs/m L。以2-5 ×105 、1-25 ×106 、2-5 ×106 、1-25 ×107 和2-5 ×107PIBs/m L5 种浓度病毒感染3 龄初幼虫,其LT50 值分别为10-01 、9-5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坤  邓祥元  裘智勇  覃光星  郭锡杰  
【目的】分析家蚕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CPV)后中肠组织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为从蛋白质分子水平上探索家蚕感染BmCPV后的分子应答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E)对BmCPV病毒感染组和灭菌水对照组家蚕p50的中肠组织蛋白进行比较,通过基质辅助质量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和家蚕蛋白质数据库检索对所得到的差异蛋白点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2-DE电泳结果比较分析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强  陈克平  郭忠建  姚勤  王海燕  陈慧卿  
【目的】利用BmNPV的Bac-to-Bac系统快速表达目的基因orf90,为深入研究该基因打下基础。【方法】将目的基因BmNPVorf90克隆到转移载体pFasBacHTb上,并将报告基因egfp插入到orf90的3'末端,形成重组转移载体pFasBacHTb-egfp-90。在将其转化到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通过转座作用,经白斑筛选得到重组穿梭载体。纯化DNA,用脂质体介导转染家蚕BmN细胞,得到重组病毒bacmid-egfp-90。【结果】转染细胞72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强烈的绿色荧光。重组病毒穿刺接种家蚕蛹,5d后观察到很强的荧光。结果表明构建的B...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定国  张国政  王文兵  赵巧玲  唐顺明  
【目的】研究gp64基因相对应的多个dsRNA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殖的抑制效果。【方法】体外合成dsRNA,通过病毒滴度试验、实时定量RT-PCR法研究gp64基因的不同区域、不同长度与RNAi干扰效果的关系。【结果】供试的6个dsRNA的最大抑制效果相当(滴度TCID50的最大抑制差值为4.00左右);经RNAi的不同时间点的gp64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邵榆岚  张一川  唐芬芬  张永红  朱峰  白兴荣  
[目的]对云南蚕区家蚕品种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病进行抗性分类,为抗病育种、抗病关键基因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选取58个家蚕品种对其进行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率的调查,3龄起蚕添食相同浓度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液,接种后第7天,镜检确定感染数,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聚类分析等方法相结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家蚕品种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感染率差异显著(P<0.01),采用聚类分析K-Mean法获得4个抗性分类,10品种和14品种为高抗品种,高感品种有23个。采用系统聚类法谱系图获得2大类,4个小分类,高抗品种5个,高感品种10个。[结论]云南蚕区部分家蚕品种资源对BmCPV的抗性能力分为4个水平,根据系统聚类法,高抗品种占9%,高感品种占17%,中感品种占34%,中抗品种占4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坤  尚梦珂  钱荷英  覃光星  郭锡杰  
【目的】筛选家蚕与二分浓核病毒(BomByx mori Bidensovirus Zhenjiang strain,Bm Bdv-Zj)感染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家蚕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调控基因,为进一步阐明家蚕抗Bm Bdv-Zj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家蚕品种js口服感染Bm Bdv-Zj的数字基因表达谱,为排除个体间差异,以10头蚕作为一个样本用于dge检测。样本中基因的差异表达检测通过严格的运算法则进行,对差异检验的P值(P value)作多重假设检验校正,通过控制Fdr(False discovery rate)来决定P值的域值。本研究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诗迪  黄彩萍  于欢  王敦  
【目的】研究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arNPV)感染宿主昆虫后对宿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明确病毒在侵染宿主过程中对宿主昆虫GST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50和100PIB/只2种剂量的HearNPV病毒感染3龄棉铃虫,测定感染后不同时间试虫中肠GST活性与其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对比分析病毒感染与未感染健康试虫的GST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棉铃虫在HearNPV感染初期,GST活性显著提高,同时GST表达水平显著上调;随着感染时间的推移,GST活性与其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表明病毒感染后对宿主昆虫GST活性的影响与其对GST表达水平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