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83)
2023(3104)
2022(2500)
2021(2282)
2020(1871)
2019(4279)
2018(4063)
2017(8596)
2016(4437)
2015(4876)
2014(4789)
2013(4821)
2012(4488)
2011(3936)
2010(3858)
2009(3513)
2008(3245)
2007(2983)
2006(2496)
2005(2203)
作者
(12205)
(10498)
(10368)
(10118)
(6640)
(4900)
(4621)
(4032)
(3961)
(3611)
(3601)
(3411)
(3349)
(3302)
(3276)
(3276)
(3058)
(3054)
(2959)
(2836)
(2591)
(2481)
(2465)
(2438)
(2407)
(2347)
(2265)
(2167)
(2154)
(2029)
学科
(25386)
经济(25347)
方法(13562)
数学(12939)
数学方法(12855)
管理(11942)
(11838)
(8098)
企业(8098)
(5848)
中国(5592)
(5576)
(5332)
贸易(5330)
(5218)
地方(5094)
农业(4148)
(4009)
(3996)
税收(3912)
(3891)
地方经济(3678)
业经(3488)
环境(3417)
收入(3404)
(3161)
金融(3161)
(3027)
(2897)
财务(2893)
机构
大学(64574)
学院(63757)
(34011)
经济(33594)
管理(25164)
理学(22402)
理学院(22210)
研究(21769)
管理学(21769)
管理学院(21665)
中国(16218)
(15096)
(12616)
财经(12611)
经济学(12294)
科学(11898)
(11594)
经济学院(11464)
(10563)
中心(10050)
研究所(9621)
(9564)
财经大学(9490)
业大(8626)
(8528)
(8154)
北京(7726)
经济管理(7541)
农业(7507)
商学(7468)
基金
项目(46086)
科学(37438)
基金(36116)
研究(32260)
(31915)
国家(31724)
科学基金(27481)
社会(23252)
社会科(22282)
社会科学(22281)
基金项目(18364)
自然(17297)
自然科(16948)
自然科学(16947)
自然科学基金(16660)
(16522)
资助(15578)
教育(14629)
(14229)
编号(11152)
(11134)
国家社会(10930)
重点(10498)
(9999)
教育部(9797)
人文(9387)
(9291)
科研(9016)
创新(8829)
中国(8711)
期刊
(31175)
经济(31175)
研究(19877)
(11238)
中国(9467)
学报(9275)
管理(8735)
科学(8725)
(7378)
大学(7226)
学学(6962)
经济研究(6794)
财经(6320)
(5529)
统计(5458)
(5366)
金融(5366)
技术(5162)
农业(5006)
(4639)
问题(4528)
决策(4260)
业经(4257)
(4242)
技术经济(3999)
国际(3248)
商业(3191)
世界(3123)
教育(3074)
(2853)
共检索到89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小聪  符大海  
本文扩展了Redding和Weinstein(2016)提出的统一价格指数,构建可变需求框架下进口种类增长的福利效应估算模型,并利用1995-2010年CEPII-BACI数据库数据估算了中国和其他9个进口国的进口种类福利效应。结果发现,在不变需求假设情形下,进口种类增长会带来正福利效应,相当于各国GDP的0.07%到3.36%。然而,当采用更贴合现实的可变需求框架时,福利效应约为各国GDP的-4.02%到6.21%。特别地,在可变需求情形下,中国进口种类福利相比不变需求情形增加了0.94%。此外,福利分解结果表明,可变需求会影响不同微观层面的进口种类福利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勇兵  李伟  钱学锋  
我们利用1995~2004年CEPII-BACI数据库HS-6位数中国进口数据,构建能考虑新增和消失进口种类的精确加总价格指数,考察进口种类增长对传统价格指数向下的影响,测算由于假定进口种类保持不变而引起的价格偏误,进而估算中国进口种类增长引致的贸易利得。结果发现,传统价格指数造成的向上偏误为4.36%,平均每年向上偏误0.43%。中国消费者由于进口种类增长而获得的福利相当于中国GDP的0.84%。更进一步地,我们按照产业部门和生产阶段两种标准对进口价格偏误指数进行分解:对进口价格偏误指数具有最大正贡献的产业和生产阶段分别为"无线电、电视和通讯设备和装置的制造"与"配件和零部件",贡献度分别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松  刘海云  
基于2002~2010年HS-6位数中国进口数据,文章描述了中国进口种类数量的演变特征,并构造考虑进口种类增长的精确进口价格指数,测算忽略种类增长的传统进口价格指数引致的价格偏误,进而估算入世以来中国进口种类增长的贸易利得。结果发现,传统进口价格指数累计向上偏误1.896%,进口种类增长的贸易利得为2010年GDP的0.419%。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别分析发现,对中国贸易利得贡献最大的是欧盟、美日韩等经济体,而产业分析揭示了化学品及制品的制造、能源矿产资源的开采和产品制造等产业的贡献度较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梦  
本文采用CEPII-BACI数据库HS-6位数产品的中国进口数据,估算了1998-2014年间三个阶段中国进口种类增长的福利效应。结果显示:在1998-2001年、2001-2005年、2005-2014年期间,由于忽略进口种类增长导致中国传统进口价格指数分别向上偏误3.78%、向上偏误6.69%、向下偏误7.25%,即在1998-2014年间,中国消费者从进口种类增长中由获得福利增加转变为遭受福利损失;从中国进口价格偏误指数的货物大类分解来看,消费品与资本品的贡献度明显高于初级品与中间品;从行业分解来看,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0)两个行业的贡献度最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陶涛  
随着中国对外进出口快速扩张和国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进出口数据虽然能反映两国的贸易依赖关系,但是由于国际分工越来越多地以产品内分工的方式融合在全球价值链之中,必须借助全球间的投入产出表才能准确掌握日本生产对中国需求的依赖。根据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对日本出口流向进行分解、以及对两国国内增加值按照最终吸收地进行分解的结果表明,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满足中国的内需,以中国为中心的三极贸易结构明显存在,但并不是日本对中国贸易的主体;日本经济增长对中国内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外需最为依赖的国家;而中国经济对日本的依赖程度要低于日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因此不难判断,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走势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要大于日本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勇兵  陈小鸿  曹亮  李兵  
弹性分析法是国际贸易领域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采用这一分析方法对中国进口需求弹性进行测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CEPII-BACI数据库中1995~2010年中国HS-6分位数进口贸易数据,基于Kee等(2008)的方法估算了中国进口产品需求弹性,并进一步从产业和生产层面上分析进口需求弹性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发现,样本中产品的平均弹性为-1.0302,中位数弹性为-0.9983。进一步我们利用进口需求弹性估算了中国的贸易限制指数和无谓损失,结果表明,中国入世后,由关税壁垒引致的无谓损失占GDP的比重大幅减少。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市场化改革不仅可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通过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与利用率,并同时优化资本积累与劳动供给的结构,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基于增长核算模型的测算表明,"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平均潜在增速将仅有6.2%,难以达到6.5%的增长目标。但如果深化市场化改革以促进增长动力转换,"十三五"期间的平均潜在增速可提高至7%左右。因此,政府应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以保证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念  张利梅  
本文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方面探讨了科普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1990—2007年我国GDP和各生产要素投入等统计数据,从定量角度检验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科普投入的贡献率。结果证实,科普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春  
文章使用改进型的变弹性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各要素产出弹性和我国各要素潜在增长率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投资驱动型和工业增长型;以需求侧为核心的扩张性政策难以更为持久的维持经济高位运行;尽管全国层面各类要素潜在增长率出现变化,但不同区域仍存较大差异。现阶段经济政策调整仍需根据各地实际差异进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婷  崔玉平  
文章通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两种方法来估算江苏省近20年教育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作多角度比较和分析,基于后者计量结果可以一定程度上估算出教育外部效益,比前者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客观现实,更加科学合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统生  方玉霞  
文章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种农产品的商品名称同CEPII-BACI数据库的HS6位码进行匹配,采用Soderbery (2015)的混合估计法估计19种统计用农产品的Armington微观替代弹性,从总体和结构视角上分别测算进口农产品质量不变与变化两种情况下进口农产品种类的福利。结果表明:农产品Armington微观替代弹性平均值不到工业品平均值的一半;总体而言,在产品质量不变与变化两种情况下,农产品进口种类增加都使得我国进口福利增加,但是在质量变化情况下的进口福利增加幅度小于质量不变情况下的进口福利增加幅度。因此,我国进口市场应多元化,充分利用进口来源地农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降低市场风险;努力增加进口农产品种类的同时,应注重进口农产品的质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银华  贺胜兵  胡石其  
本文采用序列Malmquist-Luenberger(SML)指数法估算1998—2008年中国各省环境约束下的TFP增长率。研究发现:考虑环境约束之后,TFP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10%,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粗放增长的现实,技术进步是我国TFP增长的源泉,技术效率呈下降态势;样本区间内TFP增长率呈上升趋势的地区包括北部沿海、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和大西南地区,呈下降趋势的地区包括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大西北和东北地区;2005年以来环境约束下的TFP增长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我国近年出台的环境相关政策对于破解环境问题和转变增长方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回归分析显示,人均收入水平与环境约束下的TF...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崔玉平  
什么是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民财富的的实际增加量或实际增长速度。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percapita)增长率或人均国民收入(NIpercapita)增长率来表示。随着当今信息时代...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剑锋  
经济因素在税收增长中贡献作用的实证研究,是分析税收高增长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在实际估算中,首先,在深入分析GDP与税基对应性的基础上,界定了经济因素的内涵及其与税收增长的关联性;其次,结合相关的数据资料,确定了相应的分析步骤和估算方法;最后,计算得到了主要经济因素在1997~2005年期间对于税收增长影响作用的实证结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灿  吴垠  
"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是十七大报告中的一个崭新提法,它为我们清晰地描绘了中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当达到的基本发展目标。本文在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率时间序列数据变化的基础上,采用移动平均数法和增长率的数学分解法,对达到上述发展目标的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与实际GDP年平均增长率进行了区间估算,估算的结果表明:必须继续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好各个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保证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并完成十七大提出的各项配套任务,才能使人均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框架下得到充分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