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8)
2023(2569)
2022(2276)
2021(2211)
2020(1739)
2019(4175)
2018(4320)
2017(7965)
2016(4723)
2015(5471)
2014(5903)
2013(5725)
2012(5161)
2011(4543)
2010(4629)
2009(4208)
2008(4453)
2007(4107)
2006(3545)
2005(3253)
作者
(12542)
(10259)
(10040)
(9978)
(6622)
(4999)
(4950)
(4048)
(4020)
(3896)
(3522)
(3446)
(3412)
(3341)
(3269)
(3200)
(3130)
(3046)
(3017)
(2951)
(2756)
(2533)
(2504)
(2474)
(2431)
(2384)
(2361)
(2312)
(2042)
(2033)
学科
(15347)
经济(15331)
管理(15325)
(12760)
(11683)
企业(11683)
方法(7332)
(7044)
数学(6186)
数学方法(6098)
(5623)
财务(5613)
财务管理(5594)
企业财务(4925)
理论(4877)
中国(4154)
(4061)
贸易(4056)
(3965)
(3948)
(3718)
业经(3520)
教学(3377)
(3284)
(3278)
银行(3274)
税收(3119)
教育(3117)
(3102)
(2999)
机构
学院(63073)
大学(60608)
(23058)
经济(22312)
管理(20915)
研究(17804)
中国(16899)
理学(16797)
理学院(16625)
管理学(16230)
管理学院(16123)
(14341)
(12833)
(11339)
财经(10633)
科学(9867)
(9597)
(9442)
(9267)
中心(9261)
北京(8475)
(8081)
技术(8064)
师范(7996)
职业(7908)
财经大学(7739)
研究所(7702)
(7315)
经济学(7295)
(6895)
基金
项目(32823)
研究(26681)
科学(24315)
基金(21457)
(17573)
国家(17390)
科学基金(14842)
社会(14573)
社会科(13721)
社会科学(13719)
(13595)
教育(13555)
编号(12798)
成果(11126)
(10772)
基金项目(10737)
资助(10175)
自然(9213)
课题(9169)
自然科(8976)
自然科学(8976)
自然科学基金(8806)
(7973)
(7889)
项目编号(7690)
重点(7386)
大学(7094)
(6994)
(6600)
(6506)
期刊
(29256)
经济(29256)
研究(21436)
中国(14943)
(14689)
教育(11087)
(10284)
金融(10284)
管理(8278)
学报(7436)
技术(7135)
(6429)
科学(5956)
大学(5793)
财会(5793)
财经(5348)
学学(5181)
业经(4764)
(4590)
会计(4522)
经济研究(4427)
图书(4189)
通讯(4086)
会通(4069)
农业(3913)
职业(3864)
理论(3687)
(3651)
(3450)
实践(3429)
共检索到106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葛柳燕  郑淘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立军  
存货期末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本文对持有目的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分别进行阐述,以期对清晰、准确计量期末存货提供有益借鉴。一、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含义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含义,因为持有存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谷栗  梁丽媛  王骞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15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国际会计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珊  龚丁虹  唐建  
现行企业准则明确要求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存货可变现净值作为期末存货重要的计量属性,其认定直接关系到期末存货的会计信息质量。但继续再加工存货可变现净值现行规定,本质上是将后续加工阶段参与的多项资产所带来的共同经济利益完全归属于单项存货资产,存在明显重大缺陷,可能成为企业人为降低利润的重要会计手段。因此,本文立足于价值论,分析现行规定下继续再加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价值归属及合理性,继而指出由此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最后提出改进建议,期望对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文红  孔玉生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中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即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如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计算的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简化核算方法(如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等),则成本为调整后的实际成本。存货取得时应以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入账,存货取得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可变现净值则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罗新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素斌  
文章对企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会计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丽霞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照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东升  
一、存货可变现净值相关概念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变现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加工至完工达到可出售状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差额。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霞  
基金资产净值是投资者可以得到的关于基金资产实际价值的主要公开信息,而且投资者通常都将基金资产净值视为基金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应将尽可能地真实反映基金资产实际价值作为计算基金资产净值时选择证券价格的主要原则。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冯伟  
基金的资产估值是确定基金净值的主要因素。按照每日交易市价估值,直接导致基金经理过分专注于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产生过分追求短期投资收益的冲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姚浩  
开放式基金交易模式最重要的一环是交易价格的确定。当投资组合中权重较大的某项资产的市场价格较长时间缺失时,如果估值不准,这一交易模式的不合理性就可能会凸显出来。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白晨曦  
会计期末,为了客观地反映企业期末存货的实际价值,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准确地计量“存货”项目的金额,即要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会计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所谓“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欧阳振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某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跌至成本以下时,表明该存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将低于成本,企业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确认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金玲  冀田野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规定,存货的期末成本采用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法进行计量。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期末价值以其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比较为基础加以确定。但是一直以来,对于多种材料共同生产产品时,各种主要材料的减值准备该如何分配的问题,会计准则中既没有明确规定,各个行业也没有统一的方法。对此问题,文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用可变现净值系数法来确定企业多种原材料的实际可变现净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