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9)
- 2023(11757)
- 2022(9996)
- 2021(9268)
- 2020(8176)
- 2019(18839)
- 2018(18635)
- 2017(36334)
- 2016(19675)
- 2015(22065)
- 2014(22200)
- 2013(21791)
- 2012(19930)
- 2011(17769)
- 2010(17482)
- 2009(15932)
- 2008(15665)
- 2007(13854)
- 2006(11423)
- 2005(9858)
- 学科
- 济(80942)
- 经济(80862)
- 管理(55808)
- 业(55394)
- 企(45361)
- 企业(45361)
- 方法(44247)
- 数学(39945)
- 数学方法(39412)
- 财(21635)
- 农(21251)
- 中国(18201)
- 学(16810)
- 业经(16241)
- 贸(14901)
- 贸易(14900)
- 务(14603)
- 财务(14559)
- 财务管理(14525)
- 易(14502)
- 农业(14205)
- 企业财务(13834)
- 地方(13752)
- 制(13357)
- 技术(12470)
- 理论(12457)
- 和(11625)
- 环境(11467)
- 银(11317)
- 银行(11274)
- 机构
- 大学(280939)
- 学院(280787)
- 济(114257)
- 经济(112015)
- 管理(110787)
- 理学(97435)
- 理学院(96377)
- 管理学(94502)
- 管理学院(93983)
- 研究(89270)
- 中国(65479)
- 科学(57321)
- 京(57243)
- 农(51625)
- 财(50494)
- 业大(46315)
- 所(44904)
- 中心(42709)
- 财经(41781)
- 研究所(41445)
- 农业(41184)
- 江(40216)
- 经(38109)
- 经济学(35606)
- 范(34937)
- 师范(34504)
- 北京(34499)
- 经济学院(32484)
- 院(31910)
- 州(31763)
- 基金
- 项目(198786)
- 科学(156957)
- 基金(146655)
- 研究(139040)
- 家(129463)
- 国家(128455)
- 科学基金(110604)
- 社会(88803)
- 社会科(84373)
- 社会科学(84346)
- 基金项目(78194)
- 省(78100)
- 自然(74444)
- 自然科(72808)
- 自然科学(72785)
- 自然科学基金(71542)
- 划(66013)
- 教育(65612)
- 资助(60339)
- 编号(54916)
- 重点(44969)
- 部(44429)
- 成果(42968)
- 创(41669)
- 发(41533)
- 科研(39485)
- 创新(38992)
- 教育部(38014)
- 计划(37754)
- 国家社会(37300)
- 期刊
- 济(111611)
- 经济(111611)
- 研究(71809)
- 学报(48346)
- 中国(46674)
- 农(44856)
- 科学(42963)
- 财(40581)
- 管理(37731)
- 大学(36340)
- 学学(34695)
- 农业(30642)
- 技术(25435)
- 教育(25162)
- 融(20931)
- 金融(20931)
- 财经(20383)
- 经济研究(18605)
- 业经(18518)
- 经(17501)
- 业(16840)
- 问题(15376)
- 统计(15221)
- 版(14597)
- 技术经济(14470)
- 策(13762)
- 科技(12863)
- 理论(12711)
- 商业(12500)
- 业大(12432)
共检索到383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燕 李攀登 章上峰
文章提出了基于因素导向的可变弹性系数生产函数模型,模型刻画了因素变量对模型产生的非线性影响。提出新的技术进步分解方法,认为FDI因素通过影响效率进一步影响技术进步。用非参数估计方法,给出了因素导向的弹性系数函数的局部线性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再根据广义似然比检验,检验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实证证明中国的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都不是常数,引进因素变量后基本保证规模报酬不变,且FDI的引入和技术进步率的波动保持较强的一致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福霞 杨冕 聂华林
在能源战略中,作为投入要素的能源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其他生产要素替代,且这种替代效应对未来能源节约将发挥何种作用,已引起学者们较多的关注。基于1978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资本存量及劳动力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在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因果关系的前提下,计算了能源与非能源要素间的替代弹性,同时,考察了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对能源消费有一定冲击作用;在样本期内,能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的平均替代弹性分别为0.49、1.03,且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差异具有收敛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殿海 杨国民
在应用生产函数时,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确定资金产出弹性α和劳动产出弹性β。目前关于两个系数的确定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回归分析法,经验估计法和差分计算法等。但这些方法都不同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些常见方法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确定α、β的一种新方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章上峰 许冰
由于缺乏资本价格等国民核算资料,收入份额法在我国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传统Cobb-Douglas生产函数估计的资本和劳动力产出弹性,反映的只是整个研究时期的一个平均水平,适用于估计整个研究时期的平均贡献率,但用于估计逐期贡献率很可能是有偏的甚至是有误的。本文给出了一个改进生产率增长测算的新思路,系统地提出利用非参数模型、变系数模型、可变参数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替代收入份额法,估计不同时期资本和劳动力的时变产出弹性。实证结果表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具有更好的统计性质。
关键词:
生产函数 全要素生产率 产出弹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雨生
技术创新与就业的关系是学术界长期关注讨论但仍未形成一致结论的问题。文章以技术创新和就业的偏相关系数为效应值,并经过费雪转换,对1986-2017年40篇技术创新就业效应的文献、涉及的599个效应值、161552个样本观测值的Meta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和就业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是合并分析中的异质性较大,说明形成技术创新和就业关系差异的调节变量需要识别。因此,本文从样本因素、变量操作因素、文献来源因素和研究方法因素等四个层面设定若干调节变量进行Meta回归分析,以寻求影响技术创新与就业关系结果异质的原因。这一定量文献研究不仅有助于厘清现有理论的争议、整合现有的研究进展,也有助于未来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就业 不变替代弹性 生产函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史红亮 陈凯 闫波
本文运用中国钢铁行业滞后一期的产出代替劳动和资本变量,把钢铁行业能源投入要素分解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投入,建立了一个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用岭回归估算了中国钢铁行业各能源品种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结果表明:煤炭与石油、煤炭与天然气、煤炭与电力的替代弹性在1左右,中国钢铁行业可通过用石油、天然气、电力替代煤炭来实现其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姚愉芳
一、弹性系数在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分析中,弹性系数(或为弹性)是指一变量的微小增长率对另一变量的微小增长率之比。如有X、Y两个变量,弹性系数即为(ΔY/Y)/(ΔX/X)。在经济系统分析中,常用的有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前者反应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作用和收入变动对需求的作用,后者反应价格变动对供给的作用。在经济系统中利用弹性这个概念可进行有关变量间的关系分析,如在上述几种弹性系数中,可分析价格变动对各种商品需求的影响,居民收入的变动对各类商品需求的影响,以及价格的变动对商品供应的影响(如劳动力价格对劳动力供应的关系)等。用弹性系数进行变量间的关系分析,还是有用处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姚俐 江成顺
本文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需求量的变化和价格变化、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基本弹性系数函数的概念,给出了利用基本弹性系数函数预测需求量变化的计算公式,最后提出了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基本弹性系数函数的方案。
关键词:
弹性系数 需求量 价格 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晨沛 李辉尚 曲春红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观察农业经济发展特征趋势和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中国农业要素禀赋差异的国情特征,构建包含时间和空间因素的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变迁特征、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包含时间和空间因素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能够对要素产出弹性的时变和异质性进行估计,优于传统生产函数方法,能够得到省际差异的时变要素产出弹性,具有较好的统计学显著性和经济学意义;对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发现,1978—2017年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速为1.7%,高于中部的0.9%和西部的1.2%;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整体态势,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增速变化趋势趋同,但存在阶段性差异;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Dagum基尼系数均值为0.247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东部和西部区域内发展不均衡性高于中部地区,东部—西部区域间差异是全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时空异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区域内协同均衡发展格局亟待完善和转变。本文建议从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充分发挥地区禀赋优势、健全完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软环境"等方面,加快推进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明
研究目标:构建一个包含资本、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的多要素CES生产函数,给出了该生产函数下不同要素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的系统估计方法。研究方法:利用来自于WIOD-SEA数据库的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以及本文提出的估计方法,估算了中国制造业行业技能劳动力、非技能劳动力和资本三种要素之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并分析了要素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对不同要素间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行业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亦即Hicks替代弹性均大于1,而资本对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战岐林 曾小慧
文章采用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估计得到了38个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弹性值范围在0.402~0.614之间,明显异于0和1,表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都不适于描述中国工业产业,恒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是合适的。在研究数据和方法上,发现短期数据比长期数据更适于生产函数估计;劳动要素一阶条件方程最适于估计中国工业要素替代弹性;劳动报酬是比职工人数更加合适的劳动服务度量指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明
研究目标:构建一个包含资本、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的多要素CES生产函数,给出了该生产函数下不同要素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的系统估计方法。研究方法:利用来自于WIOD-SEA数据库的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以及本文提出的估计方法,估算了中国制造业行业技能劳动力、非技能劳动力和资本三种要素之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并分析了要素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对不同要素间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行业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亦即Hicks替代弹性均大于1,而资本对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的Morishima替代弹性亦即Hicks替代弹性呈现异质特征,但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对资本的Morishima替代弹性是大于1的。研究创新:将Klump等(2007)提出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引入到嵌套CES生产函数中,提出一种估算多要素Morishima替代弹性的系统估计方法。研究价值:可以分析要素替代弹性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分析劳动力与资本的收入份额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明益
构建了一个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4种能源投入要素及时间趋势变量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1979—2009年山东省各能源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及技术进步差异。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能源要素投入系统存在中性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山东省各能源要素的产出弹性逐年提高,按其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电力、石油、煤炭和天然气;1979—2009年期间煤炭与石油、煤炭与电力、石油与电力以及天然气与电力的替代弹性均大于1,石油与天然气的替代弹性虽然小于1,但自2000年后逐渐增大;山东
关键词:
能源替代 能源产出 产出弹性 替代弹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贞柏
传统的宏观生产研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普遍采用地区(省际)视角,不能准确反映宏观生产的技术结构,二是基于总量生产函数框架无法单独考察价格因素对生产的影响。文章在利润函数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宏观生产分析框架,利用Hotelling引理和欧拉定理,推导出宏观有约束的利润函数,从行业视角估计了宏观生产的利润前沿,并采用Farrell-Debreu径向度量法测度各个行业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劳动价格、资本价格和劳动投入数量对利润富有弹性,其值为正且依次递减;资本投入数量对利润接近单位弹性,但其值为负,这说明我国单位资本产出率在逐年降低。从行业来看,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技术效率较低,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技术效率较高,经济发展战略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关键词:
利润函数 产出弹性 技术效率 SFA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黄正新 陈程 乔聃 张波
正确预测货币需求函数是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基于现代货币数量理论,运用我国1995年~2006年的货币资料,对长期的货币需求函数及其弹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广义和狭义的货币需求同收入、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可以由这些变量构造出稳定的长期货币需求函数,并可根据他们之间的弹性关系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需求函数 狭义货币 广义货币 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