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7)
2023(11169)
2022(9410)
2021(8867)
2020(7628)
2019(17040)
2018(17148)
2017(32311)
2016(17762)
2015(19356)
2014(19299)
2013(18890)
2012(17537)
2011(16044)
2010(16520)
2009(15454)
2008(15334)
2007(14179)
2006(12943)
2005(11842)
作者
(52419)
(44521)
(43320)
(41752)
(27719)
(21297)
(19660)
(17012)
(16753)
(15865)
(15109)
(14781)
(14203)
(14087)
(13833)
(13322)
(13094)
(12756)
(12664)
(12633)
(11289)
(11031)
(10739)
(10378)
(10008)
(9854)
(9832)
(9820)
(9116)
(8969)
学科
(67651)
经济(67560)
(54953)
管理(51586)
(46460)
(34328)
企业(34328)
农业(30802)
方法(23458)
业经(19986)
数学(19421)
数学方法(19102)
(18633)
中国(18199)
(18185)
(17345)
环境(16798)
地方(14286)
(13212)
(12641)
银行(12615)
(12330)
理论(12123)
(12099)
(11958)
(11331)
(11072)
金融(11065)
(10752)
财务(10709)
机构
学院(249467)
大学(247390)
(97047)
管理(94899)
经济(94778)
研究(88078)
理学(80923)
理学院(80026)
管理学(78500)
管理学院(78045)
中国(69096)
(65109)
科学(55936)
(53281)
农业(49988)
(46255)
(45659)
业大(45505)
中心(42682)
研究所(41360)
(41354)
财经(35600)
(33926)
师范(33528)
北京(32966)
(32616)
(32208)
(31968)
(31032)
农业大学(30965)
基金
项目(166841)
科学(130644)
研究(121806)
基金(120829)
(106965)
国家(105998)
科学基金(89841)
社会(76826)
社会科(72189)
社会科学(72171)
(66465)
基金项目(63840)
自然(58143)
自然科(56700)
自然科学(56682)
自然科学基金(55689)
(54973)
教育(54181)
编号(50993)
资助(48458)
成果(42391)
重点(37362)
(36427)
(35954)
(35110)
课题(34079)
(33711)
国家社会(31936)
(31766)
科研(31709)
期刊
(117036)
经济(117036)
研究(70311)
(67205)
中国(58742)
学报(46434)
农业(44867)
科学(39928)
(36104)
大学(34617)
学学(32427)
管理(31079)
教育(28579)
(27067)
金融(27067)
业经(25001)
(21991)
技术(19739)
财经(17308)
图书(17089)
问题(15987)
(15718)
经济研究(15715)
农村(14811)
(14811)
(14799)
农业经济(14104)
资源(13081)
业大(13010)
世界(12486)
共检索到391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柴若熔   杨阳   祝宏辉  
信息是决策的前提,个体的信息视野越宽广,其信息活动范围就越大,也就越能够对知识进行结构化。已有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但当前信息源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研究都比较单一,没有考虑到信息源的整体效应。本文从媒介信息传播视角出发,通过对甘肃省秦安县58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户亲环境行为整体上并不积极,但农户更倾向于参与低成本的亲环境行为,而不是高成本的亲环境行为。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有促进作用,但目前电子信息源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尚不显著。此外,与人际信息源相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尤其对高成本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生态认知在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丰富信息行为与农户的生态环境行为的理论认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柴若熔   杨阳   祝宏辉  
已有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但当前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研究都比较单一,没有考虑到信息源的整体效应。从媒介信息传播视角出发,通过对甘肃省秦安县58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户亲环境行为整体上并不积极,但农户更倾向于参与低成本的亲环境行为,而不是高成本的亲环境行为。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有促进作用,但目前电子信息源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尚不显著。此外,与人际信息源相比,传统实体信息源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尤其对高成本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生态认知在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荀志欣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相对于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来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不仅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部门的复杂研究领域,更是面临着资金、管控、制度建设难题和主体责任意识不明、政府部门间合作缺失、获取信息途径不畅通等问题。本文以整体性治理为视角,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常态化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推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进程,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荀志欣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相对于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来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不仅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部门的复杂研究领域,更是面临着资金、管控、制度建设难题和主体责任意识不明、政府部门间合作缺失、获取信息途径不畅通等问题。本文以整体性治理为视角,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常态化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推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进程,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蒋达勇  王金红  
从百年历史来看,中国大学治理已被置于现代国家建构的框架之中。从功能结构来看,现代国家的主导,使大学使命实现了内涵转换与范围扩展,对大学系统进行了身份和等级塑造,在大学内部推动了结构与体制的拟合。从实践进路来看,"强国家-强社会"模型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逻辑走向,国家与大学应不断调适权力边界与活动空间,大学应在功能定位与使命聚焦、身份重建与组织再造、法治规范与精神培育等方面的持续改革中实现治理模式的转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朝珍  
教师课堂行为是显性与隐性的统一,这种整体性存在要求课堂观察者超越对教师行为的显性关注,进一步了解其隐性教学行为。囿于显性教师行为的课堂观察存在着观察内容的浅表化、观察中的对立思维、难以引发教师的深层反思等问题。课堂观察的"视思维"本质使了解教师隐性行为成为可能,这种了解可以通过聚焦教学决策这一教师行为中介来实现。聚焦教学决策的课堂行为观察以教师对教学事件的处理为核心,观察步骤包括观察者对教学事件的感知、教学问题解决的假想替代、教师教学决策的探察与合理性分析、教师之间的教学认识论互动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弘   王清贵  
结合数字技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是新时代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必然进路。针对当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从理念导向、协作机制、技术手段三方面构建数字技术赋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阐释数字技术全面赋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为整体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应结合数字技术凝练与传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理念,为治理规划与行动提供清晰的方向指导;重构信息交流整合与监督方式,助力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多元协作治理网络;更新升级环境治理技术与设备,夯实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硬件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弘   王清贵  
结合数字技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是新时代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必然进路。针对当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从理念导向、协作机制、技术手段三方面构建数字技术赋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阐释数字技术全面赋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为整体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应结合数字技术凝练与传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理念,为治理规划与行动提供清晰的方向指导;重构信息交流整合与监督方式,助力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多元协作治理网络;更新升级环境治理技术与设备,夯实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硬件保障。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金海  
在中国农民政治行为研究中,西方的基于社会革命角度的理论总结,成为研究中国历史进程中农民政治行为及政治角色的理论资源;而抗争行为研究和创造性政治研究等受制于时代背景和研究视角,均只解释了农民政治行为的一个侧面。本文在理解政治行为的基础上,回归农民历史,突出了农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区分了农民政治行为的动机与方式,建立起一个综合型的分析框架,以此检视中国农民政治行为及其历程。中国农民政治行为的演进历程主要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帝制时期的群体式顺从与农民起义、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化行动与个体式抗争、改革开放以来的原子式参与与集体性抗争。综观起来,中国农民政治行为可以归纳为“一体两面”(或“一个整体,两个侧面”),“两个侧面”对立存在,对向转化并趋向于“一体化”。当下,国家与农民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常政治愈来愈成为农民政治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蔺丰奇  吴卓然  
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污染是区域内的整体性问题,治理其雾霾污染需要区域内所有城市共同努力,联防联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目前,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治理成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区域行政约束和治理模式的"碎片化"。面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京津冀地区各地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彼此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各方应摒弃各自的"小算盘",着眼大局,努力打破原有的组织壁垒,共同努力以彻底解决区域内的环境污染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蔺丰奇  吴卓然  
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污染是区域内的整体性问题,治理其雾霾污染需要区域内所有城市共同努力,联防联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目前,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治理成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区域行政约束和治理模式的"碎片化"。面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京津冀地区各地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彼此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各方应摒弃各自的"小算盘",着眼大局,努力打破原有的组织壁垒,共同努力以彻底解决区域内的环境污染问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明智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体类型,修身日记是儒者专用于省察自身的工具,其内容多元、体制多样。宋元时期儒学的发展和书院有较密切的联系,明末清初的善书运动也对当时的儒者产生了较大影响。有鉴于此,可从两方面理解该文体:第一,非系统的修身日记与宋元书院的学规、日课型日记有直接继承关系;第二,簿记式修身日记的符号,尤其是其《功过格》的符号,多来源于佛教与道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诚  刘旭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新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着严重的碎片化问题,集中表现在主体、目标、内容和过程四个方面,而以、专北分工为基础的组织体制、项目制供给方式、运动式推进机制是引发碎片化问题的内在根源。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应对治理碎片化问题的新治理范式,对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碎片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治理,需要关注公众环境需求、搭建环境合作网络、建立沟通整合机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培育互信合作文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勇  
一、思考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逻辑起点超大型国家发展具有独特的复杂性、多样性,只有全面综合、多角度理解其总体状况,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考虑,才能为准确认识某一领域发展提供更科学思考框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具有不同于古今中外的独特性,应围绕维护农民利益、农村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岳伟  刘贵华  
在机械论范式中,课堂是一个封闭的实体,课堂教学是一种追求确定性和践行程序化的技术操作。对秩序和确定性的迷恋使课堂的有机性被肢解,生命活力丧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进行课堂的整体性变革,即建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遵循生态规律、蕴含生态理念、彰显生态精神和体现生态气质的课堂。注重内在联系、强调整体关联、倡导动态生成、推崇多元开放是生态课堂的核心价值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环境、树立正确的课堂评价观、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师课堂调控能力是推进生态课堂建设的重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