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5)
- 2023(12397)
- 2022(10881)
- 2021(10375)
- 2020(8685)
- 2019(19925)
- 2018(20174)
- 2017(38919)
- 2016(21090)
- 2015(23817)
- 2014(23705)
- 2013(23520)
- 2012(21405)
- 2011(19358)
- 2010(19365)
- 2009(17870)
- 2008(17322)
- 2007(15346)
- 2006(13761)
- 2005(11894)
- 学科
- 济(85003)
- 经济(84913)
- 业(66850)
- 管理(63093)
- 农(47549)
- 企(46118)
- 企业(46118)
- 方法(37153)
- 数学(31799)
- 农业(31684)
- 数学方法(31447)
- 业经(23475)
- 财(20242)
- 中国(19956)
- 学(19852)
- 环境(19312)
- 地方(17705)
- 制(15526)
- 划(14080)
- 和(14042)
- 理论(13765)
- 贸(13742)
- 贸易(13735)
- 技术(13656)
- 发(13538)
- 易(13373)
- 务(13098)
- 财务(13038)
- 财务管理(13012)
- 企业财务(12413)
- 机构
- 学院(302441)
- 大学(301075)
- 管理(126290)
- 济(117658)
- 经济(115090)
- 理学(110378)
- 理学院(109244)
- 管理学(107482)
- 管理学院(106956)
- 研究(97834)
- 中国(73618)
- 农(66541)
- 京(63908)
- 科学(63134)
- 业大(52819)
- 农业(50934)
- 财(50391)
- 所(48902)
- 中心(46257)
- 研究所(44846)
- 江(43670)
- 财经(41109)
- 范(39783)
- 北京(39695)
- 师范(39471)
- 经(37496)
- 州(35888)
- 经济管理(34774)
- 院(34713)
- 经济学(32541)
- 基金
- 项目(213297)
- 科学(167667)
- 研究(156991)
- 基金(155042)
- 家(134727)
- 国家(133548)
- 科学基金(115236)
- 社会(98218)
- 社会科(92553)
- 社会科学(92526)
- 基金项目(83981)
- 省(83931)
- 自然(75634)
- 自然科(73753)
- 自然科学(73737)
- 自然科学基金(72425)
- 教育(69546)
- 划(69446)
- 编号(66288)
- 资助(62452)
- 成果(52439)
- 部(46621)
- 重点(46593)
- 发(45441)
- 创(43729)
- 课题(42796)
- 创新(40646)
- 科研(40540)
- 国家社会(39743)
- 人文(39458)
- 期刊
- 济(131369)
- 经济(131369)
- 研究(81917)
- 农(67439)
- 中国(55325)
- 学报(50135)
- 农业(45908)
- 科学(45770)
- 管理(40396)
- 大学(37791)
- 财(35957)
- 学学(35642)
- 教育(29334)
- 业经(27600)
- 融(25142)
- 金融(25142)
- 技术(24364)
- 业(21476)
- 图书(19634)
- 财经(18569)
- 问题(18244)
- 经济研究(17479)
- 版(16191)
- 资源(15897)
- 理论(15798)
- 科技(15601)
- 经(15559)
- 实践(14829)
- 践(14829)
- 技术经济(14508)
共检索到431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柴若熔 杨阳 祝宏辉
已有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但当前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研究都比较单一,没有考虑到信息源的整体效应。从媒介信息传播视角出发,通过对甘肃省秦安县58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户亲环境行为整体上并不积极,但农户更倾向于参与低成本的亲环境行为,而不是高成本的亲环境行为。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有促进作用,但目前电子信息源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尚不显著。此外,与人际信息源相比,传统实体信息源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尤其对高成本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生态认知在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柴若熔 杨阳 祝宏辉
信息是决策的前提,个体的信息视野越宽广,其信息活动范围就越大,也就越能够对知识进行结构化。已有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但当前信息源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研究都比较单一,没有考虑到信息源的整体效应。本文从媒介信息传播视角出发,通过对甘肃省秦安县58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户亲环境行为整体上并不积极,但农户更倾向于参与低成本的亲环境行为,而不是高成本的亲环境行为。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有促进作用,但目前电子信息源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尚不显著。此外,与人际信息源相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尤其对高成本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生态认知在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丰富信息行为与农户的生态环境行为的理论认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红丽 李洁艳 史丹丹
[目的]本文利用河南省滑县50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来研究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户采纳绿色生产行为。[方法]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来分析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①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均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中的引导规制、激励规制会促进农户采纳有机肥行为,而生态认知中的生态环境污染感知、农田保护责任意识和化肥减量认知正向影响着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②环境规制中的约束规制未显著,说明目前的环境规制存在“相对性制度失灵”,尤其在约束农户行为方面的效果较差;③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中起中介效应。[结论]基于当前以环境规制为主的治理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继续增强环境规制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也要发挥好农户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行为中的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得到较好地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悦楠 李世平 张娇
面对日益严峻的农业环境污染,如何激励农户自主向亲环境行为转变已成为农业环境质量提升的关键。基于信息获取的角度,探索性地构建农户亲环境意愿向行为转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加以检验。结果表明:信息获取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在农户亲环境意愿向行为转化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导致农户亲环境意愿高于行为。据此提出:应加大亲环境行为的信息宣传力度,加深农户环境认知促使农户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针对本身对亲环境行为了解程度较高的农户,应注重普及亲环境行为的长期收益及相关技术信息。在今后对农户亲环境行为进行研究时应将农户意愿和行为加以区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鹏 白福臣 郑沃林
促进农户向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对推进中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义重大,这决定了剖析农户亲环境行为逻辑的重要性。论文基于构建的“环境规制—数字化信息渠道—农户亲环境行为”分析框架,运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中的农户数据和二元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正向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而且,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在不同情境下对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存在明显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拓宽农户的环境规制信息获取渠道,增强农户的信息获取能力,促进农户环境规则感知,进而促使农户采取亲环境行为。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环境规制对激励农户亲环境行为是重要的,但数字化赋能环境规制的内生逻辑则是关键一环。
关键词:
农户亲环境行为 环境规制 数字化信息渠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鹏 白福臣 郑沃林
促进农户向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对推进中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义重大,这决定了剖析农户亲环境行为逻辑的重要性。论文基于构建的“环境规制—数字化信息渠道—农户亲环境行为”分析框架,运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中的农户数据和二元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正向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而且,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在不同情境下对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存在明显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拓宽农户的环境规制信息获取渠道,增强农户的信息获取能力,促进农户环境规则感知,进而促使农户采取亲环境行为。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环境规制对激励农户亲环境行为是重要的,但数字化赋能环境规制的内生逻辑则是关键一环。
关键词:
农户亲环境行为 环境规制 数字化信息渠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淑娴 陈美球 谢贤鑫 邝佛缘 刘艳婷 周丹
研究目的:探讨生态认知和信息传递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的影响规律,为制定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激励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熵值法和Tobit模型。研究结果:(1)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促进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2)信息传递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经常和亲朋好友或农户就农业生产进行交流、获取生态耕种信息越容易、家到县城的距离越近的农户,其采纳生态耕种行为的可能性越大;(3)资源禀赋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也具有重要影响,年龄低、文化程度高、具有非农谋生手艺、家庭抚养系数小、农业收入比大的农户,其采纳生态耕种行为的可能性更大。研究结论:加强生态知识科普,提升农户生态认知水平;畅通生态耕种相关信息的传递,提高农户获取生态耕种技术的便利度;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红梅 杨凯麟
知识网红作为推动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对用户的付费行为产生影响亟待学界探讨。本文重点研究知识网红信息源特性(专业性、吸引力、交互性、可信性)对用户付费行为的影响机理,并探讨个人付费意识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网红的专业性、可信性对感知价值和付费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且个人付费意识正向调节感知价值对付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理解知识网红在知识付费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对于知识网红获利及知识付费平台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立华 杨国靖 张明军 程国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石志恒 晋荣荣 穆宏杰
大众传播媒介及农业信息服务网络通过环保信息传播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农户的亲环境价值观,进而影响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基于信息传播培养理论,整合计划行为理论和“信念—价值—规范”理论构建亲环境行为理论模型,并采用甘肃省19个县(区)542户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环保信息的有效传播可以潜移默化地强化农户的亲环境价值观,农户的亲环境价值观、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及责任归属均对其亲环境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农户经营规模和专业化水平对其亲环境行为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应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石志恒 晋荣荣 穆宏杰
大众传播媒介及农业信息服务网络通过环保信息传播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农户的亲环境价值观,进而影响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基于信息传播培养理论,整合计划行为理论和“信念—价值—规范”理论构建亲环境行为理论模型,并采用甘肃省19个县(区)542户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环保信息的有效传播可以潜移默化地强化农户的亲环境价值观,农户的亲环境价值观、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及责任归属均对其亲环境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农户经营规模和专业化水平对其亲环境行为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应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哲 齐振宏 杨彩艳 陈雪婷
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声誉机制,利用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560个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网络嵌入与声誉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及其群组差异,并运用变量替换和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检验了结构方程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1)网络嵌入和声誉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声誉在结构嵌入、认知嵌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在关系嵌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2)在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采纳程度中,认知嵌入大于结构嵌入大于关系嵌入(3)家庭实际种植面积在网络嵌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影响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农户家庭实际种植面积增强声誉激励的中介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应重视种植大户的声誉机制构建,引导种植大户亲环境行为,为小规模农户提供示范效应。同时,政府还应为农户提供学习、合作平台。
关键词:
网络嵌入 声誉激励 农户 亲环境行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清卉 李世平 南灵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为重大和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转变已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户实施以绿色、可持续为目标的亲环境农业生产行为,减少农业环境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环境素养划分为环境认知、环境责任感、环境知识与技能3个维度,在考虑社会规范这一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下,利用江苏、安徽、甘肃、陕西和山西5省1023份农户调查数据,对农户的亲环境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责任感、环境知识与技能均可促进农户的亲环境行为,且环境知识与技能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认知对农户的亲环境行为未发挥显著影响,在考虑了可能会因为反向因果以及遗漏变量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②社会规范可正向调节环境责任感、环境知识与技能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③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多、地块细碎化程度越低的农户,越有可能实施亲环境行为;同时,相较于男性、兼农户和租用别人土地的农户,女性、纯农户和种植自家土地的农户更可能实施亲环境行为。依据结论提出培育农户的环境责任感、开办田间学校、设立亲环境行为实施的模范与标杆等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慧 赵凯
本文根据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动态优化模型理论分析了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山东省549户农户1417块地块的样本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从家庭层面和地块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耕地经营总规模和地块经营规模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影响及其差异,以期为制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耕地经营总规模和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之间均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但上述关系因地块属性不同而呈现差异,自家地的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呈倒"U"型关系;而转入地的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呈"U"型关系。最后,提出政府应积极推进农地流转,促使农户耕地连片规模经营中应注意其适度性,以及加强规范农地流转程序和管理等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利京 赵瑾
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挑战.构建亲环境行为的非正式制度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命题。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实施亲环境农业的主体.亲环境农业政策最终要落实到改变农户经营意愿和提高农户亲环境农业行为上来.才能达到改善农业环境的目的。文章使用通径分析方法.基于江苏、安徽农业主产区9个产粮大县7%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在系统梳理非正式制度与亲环境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全面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制度与农户亲环境行为之间存在多样化的理论联系.而不仅是递进式、间接地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2)农户搭便车行为与对同伴亲环境行为高度怀疑之间相...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农户 亲环境行为 秸秆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