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0)
2023(6649)
2022(5606)
2021(4973)
2020(4195)
2019(9151)
2018(8683)
2017(16958)
2016(9140)
2015(9916)
2014(9279)
2013(9195)
2012(8141)
2011(7096)
2010(6814)
2009(6453)
2008(6634)
2007(5815)
2006(4945)
2005(4392)
作者
(27418)
(22819)
(22754)
(21286)
(14533)
(11183)
(10173)
(8884)
(8618)
(7979)
(7740)
(7534)
(7249)
(7196)
(7180)
(7022)
(6916)
(6829)
(6646)
(6623)
(5869)
(5604)
(5180)
(5127)
(5115)
(5086)
(4959)
(4893)
(4682)
(4447)
学科
(35438)
(34080)
经济(34034)
管理(34005)
(31710)
企业(31710)
方法(18796)
(17093)
数学(16785)
数学方法(16716)
(14082)
财务(14081)
财务管理(14061)
企业财务(13614)
业经(8212)
(8012)
(7384)
贸易(7382)
(7306)
(7223)
中国(7068)
(6736)
技术(6109)
农业(5720)
(5526)
环境(5451)
(5320)
公司(5223)
(5149)
金融(5149)
机构
大学(131220)
学院(130408)
(53559)
管理(52927)
经济(52783)
理学(47323)
理学院(46871)
管理学(46240)
管理学院(46023)
研究(40028)
中国(31408)
(26935)
(26236)
(25753)
科学(25494)
业大(22869)
财经(22089)
农业(21110)
(20488)
(20317)
研究所(18730)
中心(18103)
(17291)
财经大学(16823)
经济学(16460)
商学(16317)
商学院(16203)
北京(15520)
经济学院(15126)
农业大学(14616)
基金
项目(92513)
科学(73036)
基金(70561)
(63741)
国家(63222)
研究(60165)
科学基金(54581)
社会(41172)
社会科(39216)
社会科学(39205)
基金项目(38415)
自然(38034)
自然科(37173)
自然科学(37160)
自然科学基金(36582)
(35082)
(30238)
资助(27886)
教育(27285)
编号(21560)
重点(20800)
(20607)
(19913)
科研(18779)
创新(18583)
计划(18523)
(18309)
(18159)
教育部(17675)
国家社会(17595)
期刊
(50493)
经济(50493)
研究(32735)
学报(26363)
(24302)
科学(21734)
(21565)
中国(19614)
大学(19162)
学学(18815)
管理(18358)
农业(14193)
(13234)
金融(13234)
财经(11472)
经济研究(9599)
(9518)
业经(8632)
财会(8389)
(8245)
(7470)
技术(7403)
业大(7057)
会计(7004)
商业(6809)
问题(6784)
农业大学(6161)
科技(6156)
(6074)
技术经济(5879)
共检索到176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良  刘长奎  
自2006年11月马钢发行第一只可分离债券以来,我国的可分离债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2008年底,我国共发行可分离债券20只。可分离债券作为一种融资的新品种,受到了券商的热烈欢迎,它的市场表现如何?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至2008年间可分离债的宣告对公司股价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基于可转换债券的对比,研究认为可分离债券的宣告发行可以显著提高公司市场价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倩  李昕达  
绿色债券为绿色项目提供了直接融资渠道,可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绿色债券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不仅关乎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更关乎着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间是否形成良性循环。本文从与传统债券对比的视角,运用MM定理、自由现金流假说与优序融资理论分析绿色债券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基于2016—2021年发行绿色债券的40家上市公司混合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债券的发行与公司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绿色债券融资占总债券融资比重越大,越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绿色债券占比对提升公司价值的作用存在时间叠加效应,在债券发行后的第二年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更大;融资约束在绿色债券提升公司价值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融资约束越高绿色债券提升公司价值的作用越大。因此,应加强绿色债券市场建设,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以提高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积极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闫华红  董旭  
本文运用描述统计、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从筹资者和投资者两个角度,将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相比普通可转债的债权价值、期权价值、附加条款限制和上市交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在债权和期权上对筹资者有利,其在条款设计及上市交易上对投资者有利,进而判定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实际上与普通可转债是等效的融资组合,只是适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最后论文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总结出诱使2009年后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出现"零发行"的主要原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晖  孙巍  
附认股权证可分离交易债是我国证券市场新近推出的一种创新型金融品种,本文在Black 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基础上对其进行扩展并形成Black Scholes股本摊薄期权定价模型,首次将这一定价模型应用到深圳证券交易所2006年12月12日发行的第一只附认股权证可分离交易债新钢钒附认股权证的理论定价上。本文检验了其理论价值与实际价格的吻合程度,对创新金融产品分离型可转债的定价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对解决分离债流动性不足以及认购权证过度投机提出了适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伟基  蔡如海  
股权融资对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已无需我们再去做更多的论证。在伯利和米恩斯(BerleandMeans)那本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出版之前,人们通常更多地关注股权融资在快速聚集资本方面的作用,公司经营者通常也被认为是股东利益的忠实代表,为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行事。但伯利和米恩斯在其著作中告诉人们,公司经营者通常并不是在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在追求自身的利益。从那以后,人们才逐渐开始关注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中存在的代理成本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雪莹  吴多文  王缘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绿色债券成为国家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但“漂绿”风险的存在,使绿色债券是否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和助力企业绿色转型而存疑,为此以上市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为研究契机,深入研究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后,其绿色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绿色债券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信息透明度来提升公司的绿色创新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外部舆论关注强度大、委托代理问题较严重的公司中,绿色债券提升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更显著;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后,其绿色投资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表现(ESG)都有显著改善。据此建议加快推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培育与建设;多渠道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增强国内绿色债券发行主体的信息透明度,提升企业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的公信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琴  万迪昉  付雷鸣  
以2007年1月~2010年6月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政治关联对公司新增债务融资规模和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政治关联有利于公司获得更高水平的融资规模,而且这种便利性在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融资中都有体现。不同于以往研究,当以增量法刻画债务期限结构,并以债券种类代表公司新增债务期限时,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公司更可能以短期融资券融资,而不是中期票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小乔  
本文以沪深两市采用债券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06年至2007年财务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绩效指标,实证分析了债券融资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债券融资与公司综合绩效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债券融资对公司治理有积极的影响。基于以上结论,认为债券融资是一条有效的融资途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鹏飞  李连军  
本文从债券投资者的角度研究了超额控制权对公司债券的影响。通过研究中国2007-2013年交易所上市债券,我们发现实际控制人的超额控制权越多,债券的信用评级越低,信用利差越大。而且,实际控制人的超额控制权越多,发行人的总体债务水平越高。研究表明,实际控制人拥有超额控制权时,发行人的道德风险问题进一步恶化,从而对公司融资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增加。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宋迪  杨超  
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两市已公开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关注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可以提升公司未来债券发行的规模,并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与国有企业相比,内部控制质量对非国有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和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丰富了内部控制与公司债券领域的文献,为资本市场债权投资者理解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动因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潇  吴冬晓  庞守林  
本文选取2012—2017年在中国A股市场发行债券的非金融企业为样本,探讨了会计文本语调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本文建立了适用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情感词典,并使用文本挖掘技术量化了管理层语调。研究发现:积极的管理层语调能够显著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且分析师关注度越高,管理层语调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弱。此外,债券市场对国有性质和低股权集中度企业的管理层语调反应更强烈。本文为会计文本语调与债券定价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程大涛  
可转换债券兼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两种效用,通常会促使投资者对转股时机与转股数量有不同的决策,这些决策对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价值有不同影响。文章通过建立影响公司价值的分析模型,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对公司价值所产生的影响,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8年至2014年期间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融资后,公司价值会因其偿债能力变化而下降;国有股权比例之于公司价值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公司经理人经营行为来实现的;成长性不同的公司在债券存续期内的公司价值变化,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基于委托代理角度对可转换债券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展开研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永力  盛伟华  
本文对我国可转债的赎回公告效应进行了测度和检验,发现其在赎回公告的前一天和当天不显著,而在赎回公告发布后的第二天和中期内都显著为负。在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股权融资偏好的情况后,我们认为可转债赎回公告是一个关于公司基本面的负面信号的可能性很小。通过检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可转债转股数据,我们找到证据支持卖方压力的假说,即我国可转债赎回公告在短期和中期的负效应都是由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套现的行为引起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慧  蓝文勇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2007~2012年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409家上市公司发债的公告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债券的发行会产生负的公告效应,而发行公告的负影响不足以抵消公司盈利状况良好带来的积极效应,在整个窗口期内,累积超额收益率为正。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成彦  王其文  
本文考察了我国A股市场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反应和原因,事件研究的结果发现发行公告具有显著的正价格效应。该结论与英、美市场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反,而类似于日本与荷兰市场的情况。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发行公告的价格正效应不能由在美国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证实的逆向选择理论中的信息传递机制来解释。本文在提出解释的同时,对我国独特的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并存的股权结构与公告期间异常收益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关于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几种主要模型对于公司特征与公告期间异常收益的关系的预测进行了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