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74)
2023(7281)
2022(6204)
2021(5681)
2020(4806)
2019(10769)
2018(10875)
2017(21017)
2016(11765)
2015(13047)
2014(13189)
2013(12752)
2012(12060)
2011(10758)
2010(11190)
2009(10430)
2008(10321)
2007(9647)
2006(8770)
2005(7986)
作者
(33603)
(28093)
(27665)
(26627)
(17929)
(13286)
(12829)
(10827)
(10667)
(10296)
(9404)
(9297)
(9156)
(9131)
(9063)
(8668)
(8361)
(8172)
(8087)
(7807)
(7019)
(6944)
(6852)
(6468)
(6403)
(6244)
(6206)
(6156)
(5765)
(5603)
学科
(45305)
经济(45253)
管理(37217)
(35050)
(29540)
企业(29540)
方法(17242)
(14959)
数学(14916)
数学方法(14692)
(13758)
中国(13042)
(11347)
(11248)
地方(9892)
业经(9580)
(9194)
财务(9159)
财务管理(9144)
(8857)
企业财务(8760)
农业(8674)
(8594)
银行(8577)
(8469)
(8323)
金融(8316)
(8283)
(8206)
贸易(8202)
机构
学院(165247)
大学(163403)
(70419)
经济(68811)
管理(63233)
研究(59691)
理学(53324)
理学院(52780)
管理学(51939)
管理学院(51603)
中国(45819)
(35596)
(34779)
科学(33782)
(30239)
研究所(27064)
中心(26833)
(26831)
财经(26806)
(26662)
(24255)
北京(22300)
业大(22209)
(22016)
(21084)
(21044)
师范(20842)
农业(20752)
经济学(20257)
财经大学(19608)
基金
项目(103853)
科学(81764)
研究(78589)
基金(74502)
(64503)
国家(63927)
科学基金(54414)
社会(48784)
社会科(46258)
社会科学(46246)
(40420)
基金项目(37968)
教育(36559)
自然(34537)
(34316)
自然科(33761)
自然科学(33752)
自然科学基金(33128)
编号(32716)
资助(31713)
成果(28021)
课题(23804)
(23486)
重点(23306)
(22677)
(21415)
(20638)
教育部(20190)
项目编号(19976)
创新(19949)
期刊
(83749)
经济(83749)
研究(53033)
中国(35496)
(27794)
管理(25954)
(24852)
学报(23573)
科学(22372)
教育(20620)
(19666)
金融(19666)
大学(18210)
学学(17175)
农业(16580)
技术(15109)
业经(13441)
财经(13427)
经济研究(13423)
(11569)
问题(10628)
(10256)
国际(9898)
(8326)
(8219)
论坛(8219)
技术经济(8217)
世界(8126)
现代(7961)
统计(7746)
共检索到264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后勇  徐福缘  程纬  
将能源作为经济系统中不可完全替代的限制性要素纳入生产函数,以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作为替代率,来了解可再生能源替代问题在整体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基于经济发展、能源需求、温室气体(GHG)排放、能源耗竭、替代率等要素,建立可再生能源替代的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在期望替代路径给定的条件下,得出可再生替代能源产业理论上的最优动态投资策略,使之在满足经济持续发展对能源总需求的前提下,全社会化石能源的使用量最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GHG排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邹洋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能够有效缓解化石能源约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在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背景下,本文根据"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GDP增速目标和能耗目标,设定了3种情景模式,测算出到2020年在3种情境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并提出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必须充分考虑经济效益,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要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和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需要从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体制改革、政策支持体系、长效创新机制和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辉  魏晓平  
可再生能源替代率是指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率。笔者以2005年可再生能源替代率为基点,通过GM(1,1)模型对2006年~2009年期间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进行分析,并对2010年~2020年期间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预测发现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替代率将达到13.67%,相对于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的目标,中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激励政策应该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加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昆  王宝玲  
能源转型两大支柱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文章扩展以资源为中心的DSGE模型,研究发现:在短期可再生能源占比和能源效率提升均对电力资源的供给、制造业投资和资本积累、制造业劳动力及产出增长产生了正向作用;同时,两者的提升均对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发电厂投资产生负面影响,促进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另外,可再生能源替代率冲击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效果随能源效率的提升而增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岩  于渤  洪富艳  
可再生能源清洁无污染,其对环境的正外部性作用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压力,其特有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已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耗竭性化石能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主要途径。文章运用最优控制理论,通过引入替代率、能源污染损失函数,建立了含资本、能源、劳动投入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的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在满足可持续发展对能源总需求的前提下,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理论上的最优动态策略,通过利用统计数据对替代率进行测算,计算了2011-2030年每年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率水平和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描述可再生能源在未来20年的期望替代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晓红  
[目的]使用197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低碳情景下我国煤炭、石油与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替代。[方法与结果]单位根检验显示各变量是一阶单整Ⅰ(1)。Johansen协整检验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FMOLS回归表明,GDP、煤炭消费和石油消费会提高CO2排放量,可再生能源消费会降低CO2排放量。长期内,GDP、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消费与CO2排放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内,可再生能源消费与GDP、CO2排放之间存在着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煤炭、石油消费是可再生能源消费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晓红  
[目的]使用197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低碳情景下我国煤炭、石油与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替代。[方法与结果]单位根检验显示各变量是一阶单整Ⅰ(1)。Johansen协整检验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FMOLS回归表明,GDP、煤炭消费和石油消费会提高CO2排放量,可再生能源消费会降低CO2排放量。长期内,GDP、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消费与CO2排放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内,可再生能源消费与GDP、CO2排放之间存在着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煤炭、石油消费是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单向Granger原因。GDP是煤炭消费、CO2排放的单向Granger原因。石油消费是GDP的单向Granger原因。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显示,实行从煤炭、石油消费到可再生能源的燃料替代将会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可持续性。[结论]基于上述实证研究,提出建立激励机制,实现可再生能源对煤炭、石油的替代,转变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煤炭和石油消费比例,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建立硬性约束,提高环境可持续性等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力  朱磊  范英  
要求强制性购买一定数量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和基于绿色证书交易市场的可再生能源配额机制已成为刺激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主要政策工具,同时大型可再生能源装机部署已实现分布安装。可再生能源配额机制和装机容量受到资源禀赋等约束的条件下,投资者在规避证书价格和市场电价不确定性的同时,需要制定序贯投资决策。理论方面,使用实物期权方法,给出了关于投资时间和装机容量的最优序贯决策。实验方面,通过最小二乘蒙特卡洛模拟,研究了中国近海离岸风电投资的序贯投资决策。结果显示,将较小的装机容量先行投资,逐步完成总装机容量部署,有利于投资者发掘市场信息和规避风险,相比于一次性完成全部容量投资,显著地增加了项目价值和提早了项目部署的完成时间。理论和数值方法,为投资者增加项目收益,有效利用投资时间柔性,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工具。同时较高的技术成本或较低的初始证书价格,均不会使得投资者较早完成项目部署。对于政策制定者,配额机制的成功施行,本质上需要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程度和对绿色电力的需求相一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新刚  刘平阔  刘璐  王婕妤  
选取1994—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火力发电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并利用参数灰色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和火力发电技术之间的替代关系。结果显示:火力发电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具有互相促进作用,体现为两类发电技术的装机容量同向变动,两者间的长期作用表现为产生互惠效果;从现有技术水平的角度分析,当火力发电技术占主导地位时,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并不会取而代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珺仪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电价管制政策,但哪种电价管制政策最能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对可再生能源电价管制政策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度剖析,得出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初期适合采用固定电价政策,而在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适合采用竞价上网、配额制和绿色证书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华  张德会  
本文阐述了国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状况,总结了美、英、德、日等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特色,对国外可再生能源政策进行了列表比较、分析,提出了国外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英杰  
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展示美国马萨诸塞州风能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在详细介绍马萨诸塞州风能发展政策演进历程基础之上,指出阻碍风能选址法案通过的主要障碍,公众的担忧与反对、地方自治权利被破坏的争论。进而,作者提出加速简化风能许可立法、改变公众对风能发展态度和明确地方自治权利范畴认知等促进美国马萨诸塞州风能发展的对策建议。最近几年我国频发重大能源项目因公众反对而被紧急叫停事件,究其原因,是缺乏足够的前期沟通。马萨诸塞州案例研究的价值对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工具选择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李江龙  
本文以风电标杆电价政策为例,构建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量化评价的分析框架。借鉴实物期权的基本思想,本文通过随机动态递归构建了风电标杆电价政策量化评价模型,将传统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中国可再生能源总量规划的现实情况结合起来,同时市场在各期根据收益最大化对市场环境做出反应,决定是否投入技术研发以降低未来风电开发成本。应用这个分析框架,本文对中国风电标杆电价政策进行了量化评价。研究发现:(1)目前的标杆电价水平低于全社会政策收益最大化的最优水平,而且考虑风电碳减排正外部性下的最优标杆电价高于忽略外部性的情形。(2)单纯从经济利益上考虑的中国风电产业尚无法仅仅依靠标杆电价政策而形成一个纯市场导向的产业安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波  白婷  
本文以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投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116家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投资影响因素、投资优势以及政策对投资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法人股比例和行业属性对投资有正的显著性,国家股比例和企业国际化程度对投资有负的显著性;上市公司具有生产规模和技术优势;政策对投资起着推动性作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威  马永开  白春光  蒲思睿  
【目的/意义】针对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配额制")和碳税对可再生能源投资量影响的问题,构建了由发电商和售电商组成的电力供应链模型,考虑了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的特征,识别了配额制和碳税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的影响。【设计/方法】基于博弈理论框架,识别了可再生能源比例和投资成本系数对均衡解的影响,比较不同政策的均衡解,最后提出建议。【结论/发现】当可再生能源比例较小时,配额制政策将投资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和生产更多的电力需求量,而当可再生能源比例较高时,碳税政策将投资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和生产更多的电力需求量;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量和电力需求量均减少;随着可再生能源投资成本系数的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量和电力需求量均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