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4)
2023(4077)
2022(3528)
2021(3238)
2020(2718)
2019(6412)
2018(6593)
2017(13198)
2016(6963)
2015(7790)
2014(7648)
2013(7881)
2012(7427)
2011(6742)
2010(6562)
2009(5722)
2008(5462)
2007(4724)
2006(4003)
2005(3459)
作者
(18316)
(15494)
(15084)
(14444)
(9643)
(7327)
(7063)
(5997)
(5963)
(5528)
(5250)
(5014)
(4799)
(4747)
(4689)
(4549)
(4532)
(4476)
(4396)
(4301)
(3715)
(3695)
(3674)
(3511)
(3437)
(3371)
(3358)
(3260)
(3169)
(3051)
学科
(32281)
经济(32259)
管理(17039)
(16651)
(13374)
企业(13374)
方法(11145)
地方(10320)
数学(9206)
数学方法(9137)
(8811)
产业(8493)
业经(8319)
中国(6707)
农业(5978)
(5975)
地方经济(5681)
(5582)
技术(5552)
结构(5132)
环境(4855)
理论(4774)
(4611)
贸易(4609)
(4546)
(4376)
(4336)
产业结构(3681)
(3586)
(3585)
机构
大学(94089)
学院(93680)
(40137)
经济(39341)
管理(38019)
理学(33143)
理学院(32741)
管理学(32326)
管理学院(32136)
研究(31507)
中国(23436)
(20479)
科学(19038)
(15826)
中心(14939)
(14845)
(14101)
(13829)
师范(13752)
研究所(13462)
业大(13004)
(12971)
财经(12833)
北京(12823)
经济学(11838)
(11676)
(11521)
(11425)
师范大学(11250)
经济学院(10718)
基金
项目(64865)
科学(51483)
研究(49714)
基金(46371)
(39358)
国家(39022)
科学基金(34189)
社会(31535)
社会科(29974)
社会科学(29969)
(26081)
基金项目(25802)
自然(21607)
(21524)
教育(21293)
自然科(21041)
自然科学(21038)
编号(20989)
自然科学基金(20684)
资助(17739)
成果(16133)
(15774)
重点(14014)
(13997)
(13843)
课题(13572)
发展(13064)
创新(12980)
(12885)
国家社会(12566)
期刊
(46343)
经济(46343)
研究(26602)
中国(17473)
管理(13539)
科学(12006)
(11497)
学报(11486)
(11178)
教育(8922)
大学(8816)
图书(8465)
技术(8464)
业经(8235)
农业(8069)
学学(7589)
经济研究(6860)
问题(6309)
书馆(6213)
图书馆(6213)
(5891)
金融(5891)
资源(5693)
财经(5152)
现代(5022)
技术经济(4855)
(4804)
(4691)
(4660)
论坛(4660)
共检索到138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继波  孔令丞  
相对于传统能源,考虑环境收益和成本问题,可再生能源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太阳能资源可开发潜力是所有可再生能源中最高的。本文聚焦于研究光伏产业,发现在优势明显的同时,出现了技术和销售"两头在外"的情况,同时生产成本过高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应用,光伏发电的并网定价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电网和发电企业收益最大化的双边交易计划优化模型、动态规划算法、发电总量目标分解方法、对策博弈模型、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自然资源定价的理论框架等均引入了并网定价机制研究中;对策分析中,认为分区标杆定价模式较适宜引入光伏产业,并提出由于外部性问题,需要采取行政干预措施,以弥补市场失灵。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风云  
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理顺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是可再生能源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分析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的研究现状,从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和价格机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可再生能源上网定价理论模型三个方面对可再生能源的定价机制进行评述,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价格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研究重点和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丽婷  
为应对能源短缺与气候变化的挑战,全球大多数国家(地区)均积极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订立其发展目标。但是,由于能源类别的差异,各国(地区)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重点和顺序也不尽相同。中国台湾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十分有利。台湾光伏发电政策从2000年发展至今,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比如,光伏发电设置从屋顶型转向地面型、光伏发电应用从独立型转向以并联型为主、使用者主动参与光伏发电系统的改进等。但由此也折射出台湾现行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偏高、能源设置标准不明确、产业链分布不均衡等政策与治理上的局限,亟需从民众能源认知、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量及配比、可再生能源发展效率等方面推动可再生能源治理的全面转型。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蔡强  汪涛  李玏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投资决策不仅受到技术、成本、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相同和不同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间的竞争关系将对决策施加重要影响。针对两种不同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构建投资时机选择期权博弈模型并分析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投资决策特征。结果表明,电网对两种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收购歧视度将决定可再生能源双寡头企业在投资时机选择博弈中的均衡类型。一定参数条件下,电网收购歧视度呈由小到大变化时,博弈所产生的均衡类型相应地表现为同时投资均衡、占先均衡和顺序投资均衡。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顺喜  梅运军  张剑  王梅  程群鹏  李芙蓉  胡文云  
针对"环境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缺陷,也为对大学生开展环境与能源教育,引入光伏可再生能源来优化、增补"环境工程实验"课程内容。通过光伏可再生能源特性实验探索与实践、光伏可再生能源在水处理领域与土壤修复领域中的实验探索与实践以及课外科学研究实践,表明光伏可再生能源在"环境工程实验"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取得圆满成功,并达到预期效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孔令丞  涂改革  张英辉  
可再生能源并网实践中,不仅存在其发电产出与电力需求随机性的问题,而且并网补贴政策还受到电网成本信息非透明的影响。本文借助收益共享合约理论,通过将分享系数构造成电网边际成本的函数,调整发电方与电网的部分转移支付,建立非对称信息情景下的收益共享合约。进而基于电网成本显示激励机制理论,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出与需求的随机性及电网边际成本进行参数变动性分析,得到合约协调的供应链均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松  屠俊明  杨素  张晓萱  
通过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能够降低系统对传统燃煤备用机组和输电线路扩容的需求,具有显著的经济、环保效益。为了促进需求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服务于促进整个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间歇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传统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构建了面向需求侧资源业主、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三个市场主体,涉及长期规划、短期运行和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贡献度评价的我国需求侧资源促进间歇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的"三横三纵"模式;最后,研判我国促进间歇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的需求侧资源关键技术。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勇  马吉明  朱守真  栗楠  
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总结了2020年中国各类电力装机容量,对比了中国与世界的电力“绿色程度”,提出了可用于模拟计算梯级水库群水电调峰能力的一种方法,给出了进行多电源互补的过程,通过对黄河上游梯级电站的模拟,获得了青海省在2030规划水平年逐月的调峰电量和电网多能互补分析结果.负荷的逐月平衡分析表明:丰水年份,风电和光伏发电产生较多弃电,而平水年、枯水年的发电能力与电网负荷需求基本匹配.典型日逐时多能互补分析表明:丰水年夏季,风电、光伏入网将导致负荷峰谷差变大,风、光产生较多弃电;枯水年冬季,水电和火电的电量与调峰能力不足,需要从外网购电,但这同时会导致弃光和弃风.青海电网应推动储能建设及其他电源的建设,秉持电网基荷电量和调峰能力建设并重,以减少网内弃电和外网购电.该文所介绍的水库群电力调节能力模拟方法和多能互补过程可用于其他电网,所得结论对青海的电源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忆斌  
中美、中欧之间针对光伏产品反补贴贸易争端愈演愈烈,这既体现出中国的光伏产品补贴政策存在与WTO规则相符性之间的差距,也暗示了WTO下补贴与例外规则在保护包括光伏产品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时候存在的现实困境。此问题的解决,一方面WTO多边贸易规则不能回避,其应从原则上确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法性,并从例外方面对其外部性加以约束;另一方面,中国也要积极筹谋,通过细化规则与强化政策、严格避免禁止性补贴以及合理巧用可诉性补贴,以减少不必要贸易争端的发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南  李济宇  
通过专利引用网络测度了中国省级行政区可再生能源企业持续创新与产业技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影响力与企业持续创新有正相关关系。在不同产业中,可再生能源产业中太阳能产业的技术影响力对企业持续创新的依赖度更高,这体现了产业异质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古丽娜尔·玉素甫  孙慧  
新疆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快速耗竭,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文章在对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问题、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建立产业体系、立法、增加建设投入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帅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系列补贴政策的大力支持,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成本和价格变化,以及福利转移效应。根据对补贴政策的福利效应分析,开发平均成本,以及产业成本负担和生活消费负担的测算发现,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主要集中于风能和太阳能领域的设备制造和电场建设与运营环节,政策对不同产业和居民的福利影响虽然较小,但存在不公平分担的问题,未来补贴政策应该从较为成熟产业的设备制造和电场建设补贴转移到先进技术的研发上,并针对不同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资源、成本动态、环境效益等,对补贴的额度和成本分担进一步细化。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岩  于渤  洪富艳  
可再生能源由于其特有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已成为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较高的投资成本使其在市场机制环境下无力与常规能源竞争,定价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自然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分析可再生能源资价值的构成要素,通过建立动态模型分析可再生能源与可耗竭能源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替代条件,进一步论证了可再生能源价值的三个构成要素,并给出了每个要素的计算模型,完善了可再生能源价值与定价理论模型;最后提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鄢晓发  
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外部性理论和自然垄断理论,分析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补贴电价的机理。最优的补贴价格定价取决于最优规模的最低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但由于技术原因和信息不对称,最优规模的最低平均成本和相应的补贴价格难以确定,给定价政策带来困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娟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球性趋势。目前,我国仍存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定价机制不完善、电价补贴和配额交易滞后、未对电价实施效果定期评估等问题。应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定价及补偿机制,包括明确可再生能源战略定位、健全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定价机制和补贴机制、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制定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