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71)
- 2023(16062)
- 2022(13439)
- 2021(12602)
- 2020(10323)
- 2019(23473)
- 2018(23038)
- 2017(44477)
- 2016(23617)
- 2015(26294)
- 2014(25310)
- 2013(24688)
- 2012(22215)
- 2011(19841)
- 2010(19978)
- 2009(18494)
- 2008(16870)
- 2007(14727)
- 2006(12791)
- 2005(11030)
- 学科
- 济(87524)
- 经济(87438)
- 管理(72600)
- 业(71974)
- 企(60953)
- 企业(60953)
- 方法(39618)
- 数学(33852)
- 数学方法(33468)
- 中国(29263)
- 融(27133)
- 金融(27131)
- 农(26992)
- 银(25740)
- 银行(25704)
- 行(24791)
- 财(23733)
- 业经(23009)
- 技术(20059)
- 地方(19668)
- 制(18736)
- 贸(17940)
- 贸易(17925)
- 易(17494)
- 学(17370)
- 农业(17259)
- 理论(16407)
- 务(15924)
- 财务(15857)
- 财务管理(15833)
- 机构
- 学院(316192)
- 大学(314701)
- 管理(130835)
- 济(126925)
- 经济(124235)
- 理学(113923)
- 理学院(112794)
- 管理学(110993)
- 管理学院(110426)
- 研究(99938)
- 中国(80501)
- 京(65797)
- 科学(60192)
- 财(57395)
- 中心(48313)
- 所(47592)
- 农(46994)
- 财经(46525)
- 业大(45743)
- 江(44798)
- 研究所(43489)
- 经(42355)
- 北京(41231)
- 范(40190)
- 师范(39860)
- 经济学(37986)
- 州(37433)
- 院(36837)
- 农业(36562)
- 财经大学(34819)
- 基金
- 项目(222154)
- 科学(176155)
- 研究(167199)
- 基金(160994)
- 家(138513)
- 国家(137316)
- 科学基金(119902)
- 社会(105937)
- 社会科(100622)
- 社会科学(100596)
- 省(87974)
- 基金项目(85532)
- 自然(76192)
- 教育(75794)
- 自然科(74496)
- 自然科学(74482)
- 自然科学基金(73137)
- 划(72582)
- 编号(69210)
- 资助(64743)
- 成果(54965)
- 创(50636)
- 重点(48965)
- 部(48178)
- 发(47845)
- 创新(46565)
- 课题(46562)
- 项目编号(43553)
- 国家社会(43504)
- 教育部(41930)
- 期刊
- 济(133356)
- 经济(133356)
- 研究(92212)
- 中国(60012)
- 管理(48014)
- 学报(45232)
- 农(43314)
- 科学(42765)
- 财(42467)
- 融(38893)
- 金融(38893)
- 教育(36643)
- 大学(35147)
- 学学(32936)
- 农业(29904)
- 技术(28260)
- 业经(23974)
- 财经(21761)
- 经济研究(21706)
- 经(18543)
- 图书(17302)
- 问题(16876)
- 科技(16864)
- 理论(16562)
- 业(15626)
- 技术经济(15559)
- 实践(15363)
- 践(15363)
- 商业(14552)
- 现代(14296)
共检索到458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永民 张振山 段政凯
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机构满足外部市场需求和降低内部风险控制成本的重要方式,而难以获得企业真实可信的生产经营数据成为制约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因素。基于数据赋能视角,运用区块链构建数据共享模型,探究区块链赋能金融产品创新的机理;通过对数据共享平台在实践中所形成的“‘三农’政务数据+金融”“结算数据+金融”“能源消耗数据+金融”三个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探讨三种模式在实施条件、困难性、创新成效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基于区块链构建的数据共享平台能够重构信息共享模式、构建数据可信网络、优化可信协作流程,赋能金融机构探索新型金融产品进程。基于研究结论,从技术、治理、理念三个角度提出建议,助力数据共享平台的落地实施。
关键词:
区块链 数据共享 金融产品 信贷 征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荣
区块链技术赋能下,供应链金融将为核心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金融服务,并利用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企业,将单个参与者不可控风险,转变成供应链整体风险可控的过程,进而实现供应链总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可通过创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通过信用机制引导等,加快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
关键词:
供应链 区块链 科技赋能 模式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花 董千里
传统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合同违约风险、票据造假现象,且企业信用不能跨级传递,融资成本较高,依然没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痛点问题。本文借助区块链等新技术,从大数据入手,首先建立一个基于供应链全流程的可视化数据体系,为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奠定基础。然后,详细分析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明确分布式账本技术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如何达成各主体的信任共识、数字凭证如何完成多级信用传递、共识原理如何防范票据造假、智能合约如何保障按时履约和效率提升。最后,设计区块链赋能的SCF新模式,明确其总体架构,梳理其运作流程和运作主体,促进供应链金融的落地实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利锋 王佳
以区块链技术赋能产教融合创新,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区块链技术基于自身的开放性、独立性、去中心化、安全性等特征和优势,为赋能产教融合创新创造了条件。基于区块链技术赋能产教融合的动因和优势分析,提出区块链技术嵌入产教融合的具体路径:搭建基于产教融合需求和实践特征的区块链信息平台,建立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产教融合智能合约,构建充分适应区块链技术特征的产教融合治理和运作模式,健全产教融合学习成果记录和评价机制。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产教融合 智能合约 多元治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永民 张鸿飞 崔雨彤
“互联网+医疗健康”背景下,医疗票据电子化逐步成为医疗改革的关键之一,但现有的医疗电子票据还存在票据真假难辨、可信流转机制匮乏、重复报销、骗保风险高等难题。文章通过分析区块链与医疗电子票据管理在主要目标、体系构建以及监管需求的耦合性基础上,构建了区块链技术下医疗电子票据可信流转模式的系统框架与运转流程,并进一步提出从技术、标准、应用3个层面推动区块链技术赋能医疗电子票据规模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区块链 医疗电子票据管理 可信流转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博
高质量发展供应链金融对于推动我国产业链与供应链稳定运行、强化并保持我国支柱产业及世界制造业大国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结合我国近年来供应链金融阶段性发展情况,无论是传统供应链金融亦或是“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合谋欺诈”问题依旧是我国供应链金融在实践过程中由主体信用建设向生态信用建设转变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文章以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中“合谋欺诈”问题为目的,以识别“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中因虚假共识而产生的“合谋欺诈”问题为宗旨,通过充分探析AI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的交叉互补特性,构造兼具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智能分析等特点的“智能区块链”,进而探索助力我国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洁 童元松 王光伟
绿色供应链金融是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供应链的有机融合,作为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金融工具,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多省市为此开展绿色专项行动。目前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存在精准识“绿”难、高效审“绿”难、持续测“绿”难、用心助“绿”难等痛点,而区块链技术可赋能绿色识别、绿色风险管理、绿色监测、绿色服务,解决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痛点。为了助推绿色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我国需要推进环境信用体系建设以优化绿色金融生态,建立区块链应用架构以提升服务效率,引入监管沙盒机制以提高监管科技水平,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另外,我国还需要构建“区块链+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化体系,建立绿色供应链金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区块链技术法律框架,同时,需要金融机构与区块链科技企业合作共建区块链平台为赋能绿色供应链金融铺路架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权堂
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面临技术、成本及授信等诸多约束,存在信息化处理能力不足、缺乏针对性法律规范、监管空白等问题,对银行的金融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而区块链技术凭借去中心化、集体维护性、可追溯性等特征,通过形成链式数据库,以保证数据无法篡改,自动生成无法改变的契约。由此"区块链+供应链"自金融的模式应运而生,即通过信用传递,以核心企业为业务开展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数据真实性、不可篡改性以实现上下游企业融资。推动"区块链+供应链"自金融快速发展,需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保证区块链供应链自金融模式安全发展;建立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保证金融创新市场的安全;巩固区块链技术优势,加强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虹含 汪存华
区块链技术作为创造信任的新模式,其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性恰好可以为供应链金融解决痛点提供技术方案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优势高度契合自平安银行1999年尝试供应链金融业务并创新推出"1+N"和"自偿性贸易融资"以来,我国供应链金融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同时,区块链自2008年以来也获得广泛应用。得益于政策支持,"供应链金融+区块链"(下称"双链")快速融合,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为代表的银行及以BATJ为代表
关键词:
区块链 交易数据 供销商 供应链金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翔
区块链技术可作为金融领域创新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质量经济转型的关键。区块链技术所内生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特征与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交易机制及运营方式均存在互补性和匹配性。但区块链技术本身存在一系列缺陷: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运作及网络安全依赖于底层共识机制;其灵活性与适应性不足,难以满足金融科技创新需求;非对称加密技术效率低,存在破解可能性。推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发展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行业标准,更好地与供应链金融融合,完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法律法规,加强区块链技术监管。
关键词:
区块链 供应链 技术赋能 模式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路
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运用信息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新型金融服务成为趋势。区块链作为新一代的技术支持,以其共识和不可篡改的优势,很好地解决了多点之间相互信任以及利益分配的问题,对于供应链金融场景下解决中小企业信用自证和融资问题具有先天优势。以博弈的视角,分别对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和区块链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并针对供应链金融存在的痛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区块链驱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解决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博弈 供应链金融 区块链 金融科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储雪俭 高博
区块链具有数据统一存储、无法随意篡改、可追溯的技术体系,其应用不依赖于集中式中介机构,通过存储交易信息的开放源代码构建分布式数据库,允许交易双方使用某一特定区块进行分布式交易并记录相关信息,具有信息透明、共享、不可逆的特点,有助于解决金融交易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危机问题。供应链金融作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交易过程进行联系,向融资方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由于资金需求方多为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在信用识别、交易监管、风险管控等供应链金融业务环节面临挑战。而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创新,将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
区块链 供应链金融 信用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蕾 杨兆廷 刘静怡
在新一轮的金融科技革命中,区块链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支农领域并有效提高金融支农的效率与效果亟待研究。文章分析了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业务模式及典型案例,建立了博弈模型对传统金融和区块链金融模式下的农户信贷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四种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支农创新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闫晴
我国初步构建起科研诚信管理制度,但还存在信息管控能力偏弱、评价指标缺位、结果公开度偏低、应用范围失当、监督乏力等问题,未能发挥理想效果。区块链是近年来发展迅速且适用有效的新技术,其去中心化、数据溯源、高安全性优势恰好可以弥补科研诚信管理在信息汇总、系统监督、差异应用方面的不足,提升科研公平度与管理效率并重塑科研信用体系。因而,我国应完善区块链赋能科研诚信管理制度体系,提高科研信息管控能力,构建合理的科研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提升科研诚信评价结果的公开度,调适科研诚信评价结果应用范围并加强科研诚信评价监督力度,从而及时矫正科研失信行为,促进科研活动诚信开展。
关键词:
区块链 科研诚信 数据溯源 信用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静 胡鑫月
为探索当前多主体参与以及多供应链合作的全过程网络化食品追溯的实施路径,从多功能开放型食品供需网的角度开展食品质量追溯研究,提出了区块链赋能食品供需网的创新追溯模式。在探讨区块链与食品供需网的网络结构协同和系统功能协同机制基础上,构建了区块链赋能食品供需网的追溯模式总体框架,并以加工食品为例阐述了模式的具体运作。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的赋能为食品供需网追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实现手段的支撑,并且该模式更加符合当前食品复杂网络追溯的现状,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目前食品追溯存在的集中化控制,信息不完整、可信度低等问题,深化多主体、多供应链合作意识,为食品追溯发展提供模式借鉴。
关键词:
食品质量追溯模式 区块链技术 食品供需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