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8)
2023(11570)
2022(9397)
2021(8533)
2020(6796)
2019(15712)
2018(15597)
2017(29907)
2016(16273)
2015(18385)
2014(18346)
2013(18171)
2012(16449)
2011(14822)
2010(14447)
2009(13100)
2008(12423)
2007(10614)
2006(9158)
2005(7852)
作者
(46941)
(38850)
(38441)
(36683)
(24616)
(18484)
(17482)
(15321)
(14795)
(13605)
(13329)
(12832)
(12037)
(12012)
(11977)
(11598)
(11520)
(11508)
(10972)
(10866)
(9621)
(9337)
(9131)
(8727)
(8661)
(8538)
(8530)
(8524)
(7652)
(7607)
学科
(66881)
经济(66815)
管理(47899)
(44539)
(37810)
企业(37810)
方法(30411)
数学(26035)
数学方法(25742)
业经(19249)
中国(17085)
(16864)
(15249)
(14493)
地方(12840)
产业(11927)
理论(11670)
农业(11555)
(11264)
(10950)
贸易(10946)
信息(10805)
技术(10700)
(10601)
环境(10514)
(10086)
(10004)
财务(9947)
财务管理(9931)
教育(9666)
机构
大学(232702)
学院(229618)
管理(96471)
(86640)
经济(84634)
理学(84553)
理学院(83640)
管理学(82280)
管理学院(81867)
研究(73831)
中国(52691)
(49716)
科学(47156)
(38377)
(35651)
业大(34728)
(33873)
中心(33217)
研究所(32868)
财经(31679)
(31475)
(31335)
师范(31227)
北京(31217)
(28913)
(27467)
农业(26451)
(26245)
师范大学(25509)
经济学(24906)
基金
项目(165961)
科学(130448)
研究(123655)
基金(119841)
(103664)
国家(102780)
科学基金(88851)
社会(76625)
社会科(72610)
社会科学(72591)
(64599)
基金项目(64195)
自然(57398)
自然科(56000)
自然科学(55990)
教育(55795)
自然科学基金(54957)
(54277)
编号(51668)
资助(48041)
成果(41530)
重点(36424)
(35812)
(34922)
(34720)
课题(34552)
项目编号(32473)
创新(32223)
科研(31624)
国家社会(31239)
期刊
(90647)
经济(90647)
研究(66279)
中国(39622)
学报(36254)
管理(33618)
科学(33010)
(30342)
教育(28280)
大学(27352)
(27143)
学学(25189)
农业(21885)
技术(20169)
图书(16844)
(15822)
金融(15822)
业经(15547)
财经(14223)
经济研究(14105)
理论(12516)
科技(12001)
(11938)
情报(11845)
实践(11832)
(11832)
问题(11651)
技术经济(11005)
书馆(11004)
图书馆(11004)
共检索到320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佳丽   李涵昱   钱力   吴振新   刘细文   薛秋红  
面对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生产和交流中的信任危机,本文提出亟需将“数字学术”发展为“可信数字学术”。目前“可信数字学术”概念虽未被明确提出,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与该概念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涌现,可信数字学术的涵义及实现框架需要系统研究并正式提出。首先,本文结合“数字信任”定义,在“数字学术”定义之上衍生出“可信数字学术”定义。然后,根据定义识别出可信数字学术信任内涵的三个组成要素并作深入剖析,包括数字学术基础设施可信、数字学术参与主体可信和数字学术流通数据可信。最后,识别可信数字学术实现路径,并从关键问题、支撑技术和实践场景三个层面构建了可信数字学术实现框架。图2。表3。参考文献35。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家华  郑艳  
适应气候变化与发展议题密切相关,这也使得适应成为一个过于宽泛的命题,影响了对适应内涵的理解。首先,本文基于国内外对适应问题的探讨,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分析框架,即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适应需求,区分增量型适应和发展型适应,并通过工程性适应、技术性适应和制度性适应三种适应手段增强适应能力。增量型适应是指在系统现有基础上考虑新增风险所需的增量投入,这种适应所针对的是发展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仅仅需要应对新增的气候风险所需的适应活动;发展型适应是指由于发展水平滞后,使得系统应对常规风险的能力和投入不足,需要协同考虑发展需求及新增的气候风险。其次,分析了适应的四个基本步骤,即:①评估气候风险及脆弱性;②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向桂林  郑香君  
本文从 Webster 字典对 meta 一词的释义出发,列举若干实例,总结metadata 一词的涵义;同时就 metadata 一词的引伸意义作了阐释,并对"元搜索引擎"这种译法提出了不同观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培新  
金融系统"过度顺周期性"的潜在特性,以及由信贷结构产品和发起-分销模式,导致市场参与者难以准确评估风险,这是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其在风险承担的积累时期和金融失衡的释放时期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涵义,认为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可以减缓金融失衡的释放而导致的对经济金融的冲击,但难以约束以承担更高风险方式所导致的金融失衡,因而,必须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做出改进。最后阐述了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启示。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杨沉  
探究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及其建构,力求勾勒出图书馆员新型能力的全貌,为图书馆员新型能力的建设和研究提供参考。文章运用文献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对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涵义、驱动因子、框架、建构路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员新型能力是图书馆业务转型的关键,图书馆和图书馆员都应自觉加强新型能力建设。图2。表1。参考文献31。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信息市场的涵义我回学术界对信息市场的界定,如同对信息涵义界定一样,各执己见,不尽相同。主要定义有:—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交易的场所。“鸟家培等.论信息商品与信息市场.财贸经济,1993,(6)”—信息市场是信息这种特殊商品的交换关系及其所要求的法制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新华  张飞  
首先,从知识的特质与其涵义的核心内容入手,指出"知识的哲学属性"与"知识的实践特质"的两分研究视野决定了其概念涵义的离散性和定义的多面性。以此为逻辑前提,讨论对知识概念及其涵义进行研究的方法论,继而应用"诠释佐证法"鉴别知识概念涵义的三个主要研究视角和展开范畴:①从知识的来源和知识创造角度看,"知识"是智能过程、心智状态和"传统";②从知识的语义环境和与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看,"知识"是"数据、信息和知识连续统一体"的一个环节和部件;③从管理角度看,"知识"是具有双重特性的有形资产和具有潜在价值的无形物。最后,分别以"人本主义语义-逻辑坐标"和"外在主义语义-逻辑坐标"对文献中既有的大量知识定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泽龙  马启民  
毕节模式是形成于1988年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建立的毕节试验区之上的岩溶贫困山区区域发展模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从而引起了政界、学界的广泛关注及研究,文章基于对这些研究或文献的综述,得出:毕节模式就是构成毕节试验区整个区域社会的有机体及其体系内外部及纵横向的历史、现在、未来所演绎的逻辑过程及其状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余韵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职普融通提升为国家重大教育改革项目。落实职普融通,首先要定义其性质。职普融通问题的关键分歧点在于它是手段还是目的。影响教育体系形成的关键因素是人类的技术。技术影响职业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教育之间的关系。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工匠技术阶段、机械技术阶段和人工智能技术阶段。智能化技术促使职业之间的关系由科层化转变为扁平化、网络化、融合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成为当前教育体系发展的基本趋势。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是在机械技术时代建立的,随着经济社会步入智能化时代,职普融通已成为教育体系改革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职普融通达到理想状态是远期目标,当前的改革目标应更具现实性。职普融通教育体系改革要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一前提,形成立体化的多层次融通体系,并把增强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选择性作为重点。职普融通的实践框架可从课程互设、学校互融、学制互通三个层面进行设计。这三个层面虽然在复杂性上呈递进关系,但改革实践可从任意一个层面开始。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锴  李学岚  汪国钧  
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机制开启从行政型向治理型转型的进程。本文紧扣这一背景,研究审计监督体系的涵义与特征,立足审计委员会框架,以全面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为指引,提出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的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金希  
创新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人们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从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的角度出发,沿着新知识的生产,知识商业化创新、知识的社会消费等知识产生及社会化发展的纵向维度,提出了一个分析创新文化的综合性框架,并将创新文化分为新知识发现的"知"文化、知识商业化过程中的"做"文化和知识的社会化扩散和消费过程的"用"文化三种亚文化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简述了不同亚文化的特征。本文还对此框架模型的应用前景和政策涵义进行了讨论,尤其探讨了中国在"用"文化方面的不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晓梅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 ,其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客观公正的检查和评价来实现的。保持独立性是实现客观公正的前提条件 ,是内部审计的本质要求。然而 ,如何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本文从内部审计的特殊环境出发 ,研究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两个途径———组织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独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松节  
本文通过分析社区发展的定义,对基于社区发展的社区成人教育的涵义给出了详细的解读,并且阐述了其具体的功能表现,最后通过分析和举例的方式,从激发社区成人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及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社区成人教育课程两个方面,给出了实现基于社区发展的社区成人教育功能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国土资源部47号文件提出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八项内容,是在原来国发3号文件基础上的延伸和深化。这份文件有很多亮点和很好的建议,确立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加快制度落实和体制机制创新,有很多工作需要推进。我的感觉是要按照"十二五"期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