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1)
2023(8498)
2022(7347)
2021(6726)
2020(5794)
2019(12660)
2018(12484)
2017(24186)
2016(13324)
2015(14431)
2014(14576)
2013(14121)
2012(12986)
2011(11640)
2010(11795)
2009(11002)
2008(11099)
2007(10209)
2006(8774)
2005(8171)
作者
(37103)
(31152)
(30900)
(29674)
(19903)
(14884)
(13986)
(11832)
(11654)
(11308)
(10597)
(10337)
(10193)
(10009)
(9805)
(9441)
(9200)
(9126)
(9121)
(8741)
(7738)
(7614)
(7493)
(7196)
(7138)
(6958)
(6923)
(6856)
(6339)
(6096)
学科
管理(47272)
(45441)
经济(45338)
(40004)
(35178)
企业(35178)
(19952)
方法(19083)
(16644)
数学(15872)
数学方法(15701)
中国(12714)
(12031)
(11559)
财务(11537)
财务管理(11501)
业经(11264)
(11228)
企业财务(11015)
(10601)
银行(10590)
(10439)
(10036)
体制(9583)
(9551)
金融(9548)
技术(8692)
理论(8524)
(8363)
(7928)
机构
大学(186206)
学院(184892)
(74883)
经济(73270)
管理(71245)
理学(61344)
研究(60953)
理学院(60687)
管理学(59749)
管理学院(59393)
中国(47158)
(42174)
(38276)
科学(35535)
财经(32063)
(30331)
(29453)
(29120)
(28741)
中心(28358)
研究所(26955)
业大(25580)
财经大学(23970)
经济学(23735)
北京(23464)
(23057)
农业(22786)
师范(22785)
(22506)
(22188)
基金
项目(123655)
科学(98670)
基金(91935)
研究(90704)
(80130)
国家(79490)
科学基金(68847)
社会(59759)
社会科(56717)
社会科学(56701)
基金项目(48386)
(47411)
自然(43752)
自然科(42794)
自然科学(42779)
教育(42368)
自然科学基金(42069)
(40082)
资助(36867)
编号(35794)
成果(30734)
(29073)
(28638)
重点(27776)
(26283)
国家社会(25488)
(25463)
教育部(25047)
课题(24881)
创新(24647)
期刊
(84132)
经济(84132)
研究(55842)
中国(40227)
(36313)
学报(29625)
管理(27648)
(26941)
科学(26518)
大学(23069)
学学(21908)
教育(20114)
(19973)
金融(19973)
农业(17333)
财经(17004)
(14525)
技术(14243)
经济研究(13228)
业经(12516)
问题(10577)
财会(9553)
(9433)
(8798)
理论(8762)
科技(8526)
会计(8495)
(8236)
现代(7819)
实践(7708)
共检索到280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蔡彤  
在国内,政府行为外部性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国外,对政府行为外部性的探讨则始于1960年代,公共选择学派及其后的经济学家在质疑政府干预微观经济有效性的讨论中逐渐形成了政府行为的外部性理论。由于政府在公共决策,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负外部性,如何克服和防范这种负外部性导致的政府失灵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构建可信承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在我国,强化政府承诺的可置信并构建对应的制度基础是克服和防范政府行为负外部性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彤  
在国内,政府行为外部性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国外,对政府行为外部性的探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公共选择学派及其后的经济学家在质疑政府干预微观经济有效性的讨论中,逐渐形成了政府行为的外部性理论。由于政府在公共决策、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负外部性,为克服和防范这种负外部性导致的政府失灵,发达国家公共物品的供给出现市场化和民营化趋势。在我国,改革公共物品的供给体制、正确定位政府职能是克服和防范政府行为负外部性的有效途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夏轶群  陈俊芳  
技术市场逆向选择损害优质技术的利益。"有代价承诺"信号机制指出技术卖方可以在发送良品信号的同时伴随发送一个承诺信号,以此提高劣品冒充良品的成本,从而保证良品信号的成功传递,有效分离市场。信号博弈模型和算例论证了这种承诺信号机制的有效性,并且证实在其他交易方式不能确保信任,或可能要牺牲更多良品利润才能产生分离均衡时,设定一个伴随良品信号的承诺信号即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延平  周国林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行为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并概括了其总体特征,最后提出了健全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恩学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其实现战略发展,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近些年,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的"三高"并购对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已成为资本市场各方均能接受的制度安排。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国  
产权保障是决定经济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制度存在基本的政治困境,政府承诺对产权的保障,但同时承诺本身又面临着政府的背离。政府承诺与政府的背离之间的权衡一方面受到政府对承诺—背离的成本与收益的限制,当背离承诺的收益大于交易成本时,就倾向于使原有的承诺失效。另一方面又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结论表明分权比权力集中更有利于产权的保护,政府的承诺才更可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海冰  
本文试图通过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的思想说明,在转型经济背景及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预期业绩缺乏吸引力的条件下,要发展证券市场,政府必须在初期通过隐性制度的形式,承诺投资者一定的投资收益率,而这种隐性承诺制度主要是靠声誉机制维系;但是,随着完成上市的国有企业数量增多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政府兑现其承诺的潜在利益降低,成本却在急剧扩大,最终到达某一临界时点,政府将背弃其承诺,逐步撤销其对投资收益率的控制;在政府隐性承诺撤销的情况下,市场必将陷入一段长时期的低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健  
承诺(commitment)是文明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现代社会日常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弈中,人们试图通过承诺向对方施加影响,从而促使对自己有利结果的出现。尽管承诺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不可置信"的,但可以通过承诺行动、声誉机制以及非理性因素来使承诺"可信化"。本文试图通过博弈论的视角来探讨承诺的定义、种类和可信性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星亮  
政府承诺函根据其内容及性质不同可分为宽慰函、担保函、财政纳入函。政府撤回不同种类的政府承诺函所引发的法律纠纷及责任认定均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形分别讨论。政府撤函行为并不必然导致违约,也不应直接视为是政府失信的表现。我国正处于规范政府举借债务、平衡政府收支的整改阶段,各地政府应当积极整改违规行为,并根据具体行为承担政府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众  孙玉  
文章分析了解决投标合谋问题的三种主要思路,指出了第三种思路是最优的,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防止投标合谋问题的内部约束机制,并对机制参数进行了推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立胜  
政府行为外部性是政府规制,发挥其职能以弥补市场缺陷所呈现的一种状态。政府规制与政府行为外部性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或者产权控制从而影响市场外部性,导致相应的成本与收益组合的改变。政府规制与政府行为外部性的研究,不仅拓展了外部性研究的理论空间,而且为科学认识政府在现代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正外部性,消除或减少负外部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丽  
一、山东省利用政府外债及风险管理情况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外债统计监测暂行规定》,构成地方政府外债的主要有两块,即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目前山东省的政府外债,主要是指山东省地方各级政府利用的主权外债。它以国家名义借入,由中央财政直接或通过银行转贷给山东省政府,然后由省政府直接或通过银行转贷给项目单位。凡是经过地方政府转贷或担保的外债,均构成地方政府外债,在项目还清贷款前,是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如果发生财政直接还款或垫付的情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波  张宏翔  
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压力和发展经济的强烈动机促使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借款以保障财政的可持续性和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但是,借款过程中的监管机制缺失和不完善,大大刺激了地方政府的债务扩张动机、增加了债务负担,并因此累积了巨大的财政风险。因此,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有益经验,有效整合财政借款的监管要素,探索一条解决我国大量隐性地方债务的途径,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地方政府借款监管框架和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焕聪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有利于地方政府开辟融资渠道,但又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证券金融市场波动、产业结构失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宏观调控风险。应对风险的法律制度缺失、政府机关纵横向权力配置不当、公众参与宏观调控过程的渠道不畅是造成宏观调控风险的主要因素。为此,文章认为要制定宏观调控法、地方政府债券法以及完善配套制度;采取行政内部分权、行政内部监督机制等行政自制措施;要建立政府信用社会评价和公众参与风险评估机制,来防范风险。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潘锡泉  
基于中观层面的集群非对称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关系,构建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可信承诺的理论模型,探讨了企业层面的承诺可信问题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市场价格偏离承诺价格的波动幅度对企业双方承诺可信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旦波动幅度超越一定界限,承诺将会变得不可信。而且,市场价格偏离承诺价格的波动幅度期望值、关系资本投入、交易费用节省以及预期合作得益等因素对企业双方承诺可信度具有重要影响,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同样印证了这一结论。承诺可信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对探究许多非对称主体之间的关系,如农户与龙头企业以及其它类型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