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2)
2023(10250)
2022(8576)
2021(7655)
2020(6183)
2019(13975)
2018(13335)
2017(25391)
2016(13376)
2015(14808)
2014(14763)
2013(14895)
2012(14366)
2011(12832)
2010(13553)
2009(12566)
2008(11769)
2007(10502)
2006(9611)
2005(9323)
作者
(38639)
(31843)
(31840)
(30117)
(20313)
(15466)
(14379)
(12462)
(12420)
(11585)
(11186)
(10600)
(10488)
(10229)
(10185)
(10026)
(9381)
(9236)
(9220)
(9125)
(8165)
(7873)
(7790)
(7388)
(7365)
(7210)
(7163)
(7110)
(6520)
(6389)
学科
(60283)
经济(60237)
(38592)
管理(35276)
(28295)
企业(28295)
(26678)
金融(26678)
中国(26464)
(24759)
银行(24743)
(24010)
地方(21075)
(21014)
(19123)
方法(18463)
(17643)
贸易(17628)
(17226)
数学(16329)
(16294)
数学方法(16227)
业经(15019)
农业(13977)
(12141)
中国金融(11238)
地方经济(10698)
(10661)
财务(10625)
财务管理(10602)
机构
学院(187739)
大学(185693)
(85828)
经济(83899)
研究(70928)
管理(66420)
中国(60577)
理学(54789)
理学院(54144)
管理学(53335)
管理学院(52988)
(43015)
(40855)
科学(38593)
(35624)
中心(33209)
财经(32217)
(31637)
研究所(31393)
(30867)
(29143)
经济学(27982)
北京(26895)
(25756)
(25391)
经济学院(25302)
(24873)
师范(24617)
业大(24435)
农业(24041)
基金
项目(115118)
科学(90198)
研究(88711)
基金(81551)
(69794)
国家(69126)
科学基金(58876)
社会(57189)
社会科(54526)
社会科学(54516)
(46290)
基金项目(41572)
教育(39873)
(37762)
编号(36195)
自然(34522)
资助(34156)
自然科(33645)
自然科学(33636)
自然科学基金(33034)
(31626)
成果(29764)
课题(26610)
重点(26286)
发展(26183)
(25737)
(25180)
(24508)
国家社会(23956)
(23245)
期刊
(103385)
经济(103385)
研究(68193)
中国(48211)
(37637)
金融(37637)
(33586)
(30696)
管理(25750)
学报(25425)
教育(24297)
科学(23791)
大学(20209)
农业(20179)
学学(18865)
经济研究(17644)
业经(17549)
财经(15977)
技术(15704)
(13749)
问题(13287)
(12862)
国际(11999)
(10532)
世界(10111)
商业(9737)
理论(9160)
技术经济(9020)
经济问题(8286)
现代(8280)
共检索到321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蔡旺清  陆金海  甘智文  
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后续期间的利息收入到底该如何处理。目前,实务界普遍采用的方法有两种,它们的差别点主要体现在期初摊余成本的计算是否应考虑扣除减值准备。本文通过实例详细对比分析后指出,此两种方法都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然后在不违背《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探讨出逻辑性更严密和谨慎性更强的第三种方法,以期为实务界提供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志伟  
由于投资环境的变化,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出现减值的客观证据后,期末应当考虑计提减值准备。但在计提减值准备后,如果涉及的是债权性投资,后续期间会涉及利息收入的计算确认问题。对于计提减值准备后如何计算确认利息收入,目前常见的有两种方法:一是各期仍然按照期初摊余成本(不扣除已提减值准备)乘以原定利率计算确定;二是各期仍然按照期初摊余成本(扣除已提减值准备)乘以原定利率计算确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扬  
按照投资种类的不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分为可供出售股票投资和可供出售债券投资两类。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对其减值进行专门核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白雪梅  王建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当公允价值持续且非暂时性下跌时要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权益工具投资和债务工具投资在减值计量以及价格回升时则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标准和方法,从而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改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核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湛忠灿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规定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时会计处理不太好理解,若将其分解为两笔简单会计分录,则分解后的会计分录含义更加清晰,而且该会计处理的思维模式可以推广至存在"估计"和"证实"关系的很多相似经济业务中运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慧敏  陈昌明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转回处理存在的问题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本身不足以说明发生了减值,但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经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分析判断可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靳光玫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会计准则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同规定的对比以及不同金融资产减值核算的差异比较,提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划分范围、减值判断标准和减值会计处理三方面的特殊性,以加深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问题的理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雪梅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来确认利息收入,而对摊余成本的不同理解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减少条件的不同假设,导致减值核算会计处理中出现相关账户用途的混淆,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金融资产减值会计核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航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四十一条列出了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若干客观证据,其中第(八)项为"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在运用该条规定处理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减值时需综合考虑其他各种因素,涉及大量复杂的会计判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芳霞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之间的转换包括:因追加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为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处置投资,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文通过一系列案例,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东晓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了其他三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可以按照金融资产有无到期日,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一步划分为有固定到期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到期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前者主要指企业的债券投资,后者主要指股票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秀丽  唐磊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定义和处理均与以往有所不同。2007年4月财政部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发表指导意见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作了进一步说明,本文根据这一指导意见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具体会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章振东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四类: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二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三是贷款和应收款项;四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实务工作中容易产生混淆,本文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涵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里明确规范的两种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两者计量属性一致,核算过程容易混淆。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剖析两种类型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从根源上揭示形成差异的原因,以利于把握两类金融资产会计核算的实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建华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念及相关资产比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中第18条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贷款及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在新准则第34及35条中规定: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或者是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重分类的金额较大,且不属于第16条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