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4)
- 2023(7744)
- 2022(6188)
- 2021(5654)
- 2020(4912)
- 2019(11203)
- 2018(11411)
- 2017(21918)
- 2016(11915)
- 2015(12858)
- 2014(12734)
- 2013(12547)
- 2012(11261)
- 2011(9611)
- 2010(9993)
- 2009(9620)
- 2008(9920)
- 2007(8754)
- 2006(8076)
- 2005(7639)
- 学科
- 业(70807)
- 企(67047)
- 企业(67047)
- 济(58845)
- 经济(58765)
- 管理(52273)
- 业经(24839)
- 方法(24639)
- 财(23800)
- 农(20589)
- 务(17679)
- 财务(17675)
- 财务管理(17658)
- 数学(17410)
- 数学方法(17336)
- 企业财务(16702)
- 农业(15779)
- 制(15056)
- 技术(14945)
- 策(13010)
- 中国(12937)
- 体(12766)
- 企业经济(11857)
- 划(11793)
- 体制(11577)
- 理论(11103)
- 和(11020)
- 经营(10917)
- 技术管理(10056)
- 地方(9687)
- 机构
- 学院(166622)
- 大学(159686)
- 济(79178)
- 经济(78051)
- 管理(70336)
- 理学(59669)
- 理学院(59206)
- 管理学(58722)
- 管理学院(58390)
- 研究(51098)
- 中国(43487)
- 财(39737)
- 京(32891)
- 财经(29983)
- 江(27251)
- 经(27241)
- 科学(26617)
- 农(26500)
- 所(24910)
- 经济学(24121)
- 中心(23084)
- 经济学院(21888)
- 研究所(21773)
- 财经大学(21753)
- 商学(21393)
- 商学院(21203)
- 业大(21013)
- 州(20642)
- 北京(20631)
- 农业(20365)
- 基金
- 项目(101159)
- 科学(82304)
- 研究(78542)
- 基金(74796)
- 家(62862)
- 国家(62215)
- 科学基金(56178)
- 社会(52829)
- 社会科(50225)
- 社会科学(50213)
- 省(40805)
- 基金项目(39394)
- 教育(35353)
- 自然(34135)
- 自然科(33411)
- 自然科学(33404)
- 自然科学基金(32917)
- 划(31761)
- 编号(31073)
- 资助(29651)
- 业(29021)
- 创(25183)
- 成果(24095)
- 部(23000)
- 发(22738)
- 制(22499)
- 创新(22488)
- 国家社会(22298)
- 重点(22281)
- 课题(20978)
共检索到265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贺阳
最近一年多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因为七年前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它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更是近年来不少大中型企业的不景气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各种“搞活”的思路、对策、“招数”不少,但到目前为止,真正见效的不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阳
一、有关企业改革的三种思路最近一年多来,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已成为各方面注视的焦点,各种“搞活”的思路、对策不少,但到目前为止,真正见效的不多。分析一下有关企业改革的思路,大体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思路,主张大的格局不变,即仍采用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方式确定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完善承包办法,加以一系列其他措施。这些措施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属于给企业创造条件的“输血”措施,具体内容有“双保”、增加贷款、降低贷款利率、提高折旧率、增加新产品开发基金的比例,等等;一类是属于对企业提要求、加压力的措施,要求企业眼睛向内,加强内部管理,追求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具体作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金林
深化改革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根本途径倪金林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充分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从我们安庆市金属材料公司这些年的发展情况看,只有坚持改革,不断创新,企业才有活力,才会有良好的社会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尚全
2013年11月3日,"2013年新兴经济体经济政策论坛"在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举行。高尚全教授代表中改院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认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是要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增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政府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加强改革的统筹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
[期刊] 改革
[作者]
1992年5月25日,上海"波特曼大酒家"内,以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证券公司——美国"美林国际有限公司"为首的四家国外证券公司和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一起,与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承销二纺机面值总额达12500万元B种股票的代理合同书。国内外各界对此深切关注。短短几天,掀起了认购二纺机B股的高潮。香港《星岛日报》对此作了报道:中国上海的二纺机B股发行量溢价后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许旭 陈武生
为了改革建筑企业用工制度,逐步降低固定工比例,提高建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北京中铁建筑工程公司从1987年以来,开辟农村劳动力参加城市建设的途径,有计划地招收农民合同制工人,适当地使用农村建筑队,收到显著成效。现就该公司如何改革用工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展开分析,并对进一步完善用工制度提出建议。一、基本情况1986年,北京中铁建筑工程公司借鉴日本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章九根
我们公司是1991年四季度由江西宜春电机厂改造过来的。1984年前是个产品单一,设备简陋、厂房破旧、技术落后的小型企业。84年底,厂领导班子致力于分配制度的改革,大胆突破,揣掉大锅饭,拉开分配档次,认真体现“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大大调动了职工的积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定 赵旭亮
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真问题"是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承担起自己必要的、特殊的功能,创造出推动创新的新机制。国有企业是实现中国国际发展战略的基石和支柱,是推动创新的新制度源泉。应选择与国有企业战略和创新功能相适应的国有经济体制与模式,创造现代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新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爱森,王敦平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我所成立于1980年。现有职工115人,其中,在编78人(6人在国外留学),离退休37人;在职72人中,高级职称者24人(正高职5人),中级职称者24人,初级职称者14人,工人10人。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所享受过优惠的国家拨款政策。科技人员长期从事实验室工作,付出很大代价,做了不少工作。但主要是停留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承担课题、发表论文、申报成果等。在这期间确实培养了一批颇有造诣的人才,但也有不少人靠“论文”、“资本”步步晋升技术职务,尝到那个环境下职务与工资挂钩的甜头。还有一批科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鸿璋
盘活土地资产增强企业活力邓鸿璋今年是我国构建国有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的第一年。湖南省政府于今年3月15日印发了《湖南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方案》,确定了“湖南省涟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50家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因此,围绕企业转制这个中心,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震伟
(一)国营企业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已有两年了。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给企业带来了活力,给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为了能全力抓住中央指出的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使企业变成具有凝聚力、幅射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实体;为了能胜利实现“七五”计划提出的基本奠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必要对第二步利改税以来的实践作一些研究,探讨如何把第二步利改税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税收作为经济杠杆对社会经济生活运行的调节作用,增强企业的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文锦 洪群联
2016年农业增长平稳,工业明显回升,服务业的贡献率稳步提升,市场信心有所增强,产业经济运行出现了不少积极变化,企稳向好迹象有望延续。同时,也要看到,许多指标改善是短期性、政策性的,积极向好的变化尚不足以支撑整体产业回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难度较大、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增长动力弱化等问题,将影响产业持续平稳增长。有必要巩固产业运行良好势头,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着力增强政策稳定性和精准性,在深度调整过程中孕育新生,助推经济企稳回升。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业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文锦 洪群联
2016年农业增长平稳,工业明显回升,服务业的贡献率稳步提升,市场信心有所增强,产业经济运行出现了不少积极变化,企稳向好迹象有望延续。同时,也要看到,许多指标改善是短期性、政策性的,积极向好的变化尚不足以支撑整体产业回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难度较大、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增长动力弱化等问题,将影响产业持续平稳增长。有必要巩固产业运行良好势头,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着力增强政策稳定性和精准性,在深度调整过程中孕育新生,助推经济企稳回升。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业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