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
2023(1018)
2022(947)
2021(823)
2020(665)
2019(1726)
2018(1644)
2017(3184)
2016(1375)
2015(1684)
2014(1756)
2013(1636)
2012(1579)
2011(1493)
2010(1538)
2009(1386)
2008(1504)
2007(1271)
2006(1191)
2005(1095)
作者
(3824)
(3338)
(3302)
(3016)
(2115)
(1628)
(1553)
(1354)
(1138)
(1114)
(1094)
(1083)
(1030)
(1022)
(1016)
(1004)
(978)
(976)
(972)
(951)
(823)
(806)
(803)
(725)
(711)
(662)
(662)
(658)
(655)
(648)
学科
(14975)
贸易(14968)
(14529)
(7346)
经济(7346)
(5052)
出口(4919)
出口贸易(4919)
(4919)
关系(4527)
方法(4101)
贸易关系(3477)
国际(3286)
进出(3112)
进出口(3112)
进出口贸易(3112)
概况(3103)
各国(3075)
数学(3070)
数学方法(3062)
国贸(2999)
国际贸易(2900)
管理(2324)
对外(2309)
地方(2057)
(1544)
外贸(1535)
对外贸易(1528)
特种(1512)
(1455)
机构
学院(23298)
大学(22773)
(15168)
经济(15040)
研究(8302)
(7133)
管理(6956)
理学(5980)
理学院(5928)
管理学(5872)
管理学院(5839)
中国(5442)
经济学(5230)
(5050)
经济学院(4923)
国际(4768)
贸易(4655)
(4235)
财经(4193)
(3880)
(3765)
研究所(3434)
科学(3414)
(3297)
(3275)
中心(3128)
财经大学(2995)
(2756)
商学(2721)
商学院(2688)
基金
项目(13581)
研究(11075)
科学(10110)
基金(9765)
(8119)
国家(8081)
社会(7311)
社会科(7056)
社会科学(7056)
科学基金(6336)
基金项目(4836)
教育(4747)
(4692)
编号(4645)
资助(4382)
(4006)
(3743)
中国(3688)
成果(3598)
(3456)
社科(3443)
(3359)
(3259)
经济(3230)
国家社会(3228)
人文(3173)
自然(3162)
教育部(3126)
贸易(3107)
自然科(3081)
期刊
(14779)
经济(14779)
(9160)
国际(8167)
研究(8110)
(5024)
贸易(5024)
国际贸易(4409)
经济研究(4048)
问题(3706)
经贸(3461)
世界(3009)
(2998)
业经(2860)
商业(2658)
中国(2482)
外经(2392)
对外(2392)
学报(2356)
管理(2200)
大学(2058)
(1983)
学学(1981)
外经贸(1964)
对外经贸(1964)
(1952)
实务(1894)
(1862)
商业经济(1857)
探索(1833)
共检索到37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嵩龄  
国际贸易的最基本特征是:一个国家的消费者享用由其他国家提供的商品与服务。广义地看,这种享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中最通常的方式是其他国家的商品与服务向这一国家输运。这就是现时所定义的、亦即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然而,这种享用还可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实现,即这一国家的消费者在他所需要的商品与服务的提供国实现对它们的享用。这一方式虽与现时占据主流的传统贸易方式不同,但它同样符合国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暑子  范从来  
本文从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非均衡发展的角度探讨汇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为广场协议后本币升值对日本经济冲击大于德国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解读。文章借助内生技术进步理论,构建了包含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发现,在存在低技术非贸易部门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将导致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使用1981-2010年间日本、德国、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VAR分析,结果表明,两部门发展较为均衡的德国经济不受汇率升值影响;而非均衡发展的日本和我国经济增长率均受到了升值的不利冲击。由此建议,在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当避免人民币短期大幅升值;更重要的是,提高我国非贸易部门的发展水平和技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惠好  苏振天  
本文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探讨经济结构性因素对中长期通货膨胀形成的影响。我们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TNT)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框架,分析在贸易品国际市场定价条件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30多年来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的特征事实,实证分析了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剑平  鄂永健  
在同时考虑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情况下,实际汇率贬值会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会减少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按照理论分析的结果,文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两部门实际工资及就业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显著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汇率变动不敏感,而两部门的实际工资和实际汇率之间则都没有协整关系存在。进一步检验发现实际汇率变动对就业在贸易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结构也没有影响。总的结论认为,即使考虑到非贸易部门,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整个就业也是不利的,而贬值有利于整个就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先锋  李璠璠  陈钰  刘晴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模式正处于转型时期,货物贸易自由化究竟通过什么渠道,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何种影响,成为政府部门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已有文献对贸易自由化与可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鲜有文献关注货物贸易自由化影响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问题。笔者基于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分析了货物贸易自由化影响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并利用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竞争效应的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君潞  郭廓  
巨大的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压力,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不协调,非贸易部门需求不足。本文通过建立两国模型和参数模拟,解释了发展非贸易品部门、扩大内需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阐释了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出口商品经济附加值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剑平  刘健  于群  
 对实际汇率的实证前期研究一直集中在贸易部门,本研究开始将实证的领域拓展到非贸易部门(即使用非贸易部门工资作为比较变量)。运用了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第三产业的工资变化与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这种协整关系在人民币、日元的检验上得到了支持。随着第三产业占各国GDP的比重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在68%~84%之间),该部门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举足轻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实际汇率的平稳与中国的第三产业工资变化起伏较小相关。日元实际汇率上浮与日本的第三产业的工资提高成正比。从而验证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日实际汇率决定中是存在的。但是否在其他亚洲国家实际汇率决定中也同样存在则需要进一步证明。
[期刊] 求索  [作者] 曾炜  
在国际法日益碎片化的今天,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与环境保护、公共道德保护等非贸易规则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一般例外条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贸易规则与非贸易规则之间的冲突,但同时必须满足必要性检验的要求。我国今后在保护国内非贸易重要目标时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必须使措施的相关文件与WTO法有关联;其次,必须符合必要性检验的三个要件,亦即权衡争议措施所保护的利益或价值的重要性、该措施对实现目的的贡献程度,及该措施对贸易限制性的大小;最后,更需使相关措施的实施方式,符合GATT第20条前言的要求。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明  
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经贸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中国仅仅同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60年代这一数字增加到13个,1987年达到了46个,到1999年中国已经与53个非洲国家中的50个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2006年第三次中非经济合作论坛53个国家都有代表参与,同年底,中国超过法国成为继美国之后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江小涓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同,竞争力差的国家总要对国内致力发展的产业进行贸易保护。除了关税保护以外,还有种种非关税保护,而非关税保护又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之分。本文对各种关税保护做法特别是一些新的动向和特点作了讨论和介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成芳  武芳  
中国与非洲国家政治关系良好,经济互补性强,贸易发展基础稳固。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依然取得不俗成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贸易伙伴遍及非洲56个国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海伟,徐建刚,曾尊固,龙国英  
在对大量中国对非贸易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对非贸易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特点,采用贸易地域多元化指数和均衡度指数计算模型,分析探讨了中国对非贸易在空间序列上的差异,并对中非贸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非贸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贸易额大幅增加,但其所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例一直不高;中国对非贸易区域分布不平衡,但贸易分布不断向均衡方向发展,贸易市场正在逐步多元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善文  郭友  
本文首先考察了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国际贸易份额的历史变化,显示了中国经济迅速融入全球经济,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价格形成的初步证据;接下来我们考察了中国贸易品价格在年度和月度频率上与美国生产资料价格同步波动的证据,并对比了在1996年之前中美两国生产资料价格互不相关的证据;我们还考察了浮动汇率下国际贸易品价格同步的证据,分离和估算了汇率波动对这种同步性的影响;最后我们使用中国和国际经济波动、石油价格和美元汇率等因素解释了中国贸易品价格的历史波动,确认中国需求波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价格形成,其边际影响力远大于中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所暗示的程度,并讨论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吉  
(1) 日本一公司求购重型冶炼的1号废钢、废铜和废黄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晓涛  倪洪兴  
非贸易关注问题是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农业多边谈判的重点内容,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深刻理解非贸易关注和农业多功能问题的内涵,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在此问题上的立场与观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的立场与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